八達嶺長城,位于北京市延慶區(qū)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御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 明長城的八達嶺段被稱作“玉關天塹”,為明代居庸關八景之一。
龍慶峽位于北京市延慶區(qū)城東北10公里的古城村西北的古城河口,距北京城區(qū)85公里。龍慶峽古稱“古城九曲”,被人們譽為北京的“小漓江”,是北京十六景之一。
北京延慶百里山水畫廊景區(qū)位于延慶區(qū)東北部千家店鎮(zhèn),屬延慶生態(tài)涵養(yǎng)區(qū)的核心區(qū),總面積371平方公里,距縣城40公里,距市區(qū)110公里。 景區(qū)包括一環(huán)三區(qū)十二個空間節(jié)點,有淮北山水之美,黃山之松,兔耳嶺之草甸,蘇州之美觀。涉及濱河環(huán)線112華里,“百里山水畫廊”因此得名
京郊延慶景點,你可以登上長城,做一回“好漢”;也可以去媯河漂流,享受刺激;想要追尋歷史,可以到古崖居遺址。
位于延慶縣城東北15公里處(古城村),距市區(qū)80公里。龍慶峽既有南方的嫵媚秀麗,又有北方的雄渾壯觀,被人們稱譽為“塞外小漓江”、“中國小三峽”。龍慶峽四季風光無限,春有百花,夏有涼風,秋有紅葉,冬有冰燈。龍慶峽水庫大壩外側兩山壁立,遮天蔽日,終年不見陽光,結冰期長達4個月。
古崖居遺址是古人在陡峭的山崖上鑿建的居室,共有117個洞穴,是我國目前發(fā)現規(guī)模最大的崖居遺址。,
康西草原,有草場約2200萬平方米,是京郊避暑勝地。它西鄰官廳湖,北依海陀山,依山傍水,風景秀美,具有山、水、林、草融為一體的獨特景觀。
白天可以騎馬在草原上奔馳,夜晚可以舉辦篝火晚會,體驗塞外風情。
其中一個景區(qū)八達嶺長城位于北京市延慶縣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是明長城中保存最好、也最具代表性的地段。作為北京的屏障,這里山巒重疊,形勢險要。氣勢極其磅礴的城墻南北盤旋延伸于群巒峻嶺之中。依山勢向兩側展開的長城雄峙危崖,陡壁懸崖上古人所書的"天險"二字,確切的概括了八達嶺位置的軍事重要性。
延慶區(qū)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居庸關長城以北,南鄰昌平區(qū)東接懷柔區(qū)。氣候獨特,冬冷夏涼,素有北京“夏都”之稱。延慶區(qū)景區(qū)有八達嶺長城、康西草原、玉渡山、古崖居、野鴨湖、山戎陳列館、石京龍滑雪場、九眼樓長城景區(qū)、、松山森林公園、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蓮花山森林公園、龍慶峽、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夏都公園、、延慶三里河濕地公園、媯水公園、迎賓公園。百里山水畫廊位于延慶區(qū)東北部千家店鎮(zhèn),批準為“鎮(zhèn)景合一”的大型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景區(qū)包括一環(huán)三區(qū)十二個空間節(jié)點,涉及濱河環(huán)線112華里,“百里山水畫廊”因此得名
八達嶺長城號稱天下九塞之一,風光集巍峨險峻、秀麗蒼翠于一體,是明長城景色中的精華。“不到長城非好漢”,很多國人都以這里為登臨長城的主要選擇。
八達嶺長城關城為東窄西寬的梯形,有東西二門。東門額題“居庸外鎮(zhèn)”,西門額題“北門鎖鑰”。關城向北延伸的長城是北長城,有敵樓12處。關城以南是南長城,有敵樓7處。南長城相比北長城的游客人數較少,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先去走南長城,再走北長城。
九眼樓自然風景區(qū)位于四海鎮(zhèn)東南9公里的火焰山主峰之上,為萬里長城之上建筑規(guī)模最大、規(guī)格最高的敵樓。現已開發(fā)為“九眼樓長城自然風景區(qū)”對游人開放。景區(qū)山高谷深,面積闊大,植被豐茂,環(huán)境幽靜,風光壯麗。
《北京市延慶縣地名志》記載說:“九眼樓為明嘉靖二十(公元1543年)巡撫都御使王儀建,中間有大小紅門,西至岔道羊頭山,東至四海冶,長160華里,設五口,紅門左右修墩14座。九眼樓在該邊垣最東端四海鄉(xiāng)石窯村南5里火焰山,高7.8米,有九個了望孔連接三道邊墻,四海若有警,南山邊垣舉炮火,頃刻可以達居庸關。”這條記述告訴我們,九眼樓距今已有450多年了。同時也告訴我們,它重要的軍事意義。
自駕車:從馬甸橋上京藏高速至延慶縣城沿延四路(延慶—四海)即可到達九眼樓風景區(qū)
海坨山海拔2233.2米,是北京市第二高峰,“海坨戴雪”成為北京的一大奇觀。氣候獨特,冬冷夏涼,有著北京“夏都”之美譽。
延慶緊扼首都北京的北大門,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八達嶺高速公路、110國道、城郊鐵路S2線、八達嶺過境線,加強了延
慶縣與外界的聯系,提升了延慶發(fā)展的速度。城鄉(xiāng)道路四通八達,形成環(huán)盆地多條旅游專線,古龍路、香龍路、康張路、濱河路等觀光路,縱橫交錯,連接了延慶的景區(qū)、景點和生態(tài)觀光園。
延慶縣城城市景觀豐富,人居環(huán)境優(yōu)良,是首批國家園林縣城,目前縣城已有9座公園,占縣城面積近20%,縣城綠化覆蓋率達到50.84%,人均公共綠地面積48.59平方米。其中延慶城中心的夏都公園,是雕塑主題公園,園內有50多件中外雕塑家精美作品,讓人沉思留戀;媯水公園占地面積6000畝,是北京最大的水上公園,5000畝水面比頤和園的昆明湖還多四分之一。初步形成了“城在園中、園繞縣城、城景交融”的園林美景,堪稱“一城山水半城園”。
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位于北京市延慶縣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在明長城中保存最好,也最具代表性,因此是萬里長城向游人開放最早的地段。
八達嶺長城其關城為東窄西寬的梯形,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嘉靖、萬歷年間曾修葺。關城有東西二門,東門額題“居庸外鎮(zhèn)”,刻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門額題“北門鎖鑰”,刻于萬歷十年(1582年)。兩門均為磚石結構,券洞上為平臺,臺之南北各有通道,連接關城城墻,臺上四周砌垛口。
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該段長城地勢險峻,居高臨下,集巍峨險峻、秀麗蒼翠于一體,1953年修復關城和部分城墻后,辟為游覽區(qū)。經多次整修,可供游覽地段達3741米,其中南段1176米、北段2565米,共有敵臺16座。
1961年3月“萬里長城——八達嶺”被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86年被評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之首;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92年被評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中的第一名;1995年八達嶺長城被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0~2009年,共有500余名世界各國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執(zhí)政黨領袖登上過八達嶺長城。2007年5月8日,八達嶺長城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八達嶺景區(qū)除了長城外,還有長城碑林、五郎像、石佛寺石像、金魚池、岔道梁、戚繼光景園、袁崇煥景園、長城碑林景園、岔道古城等景點?,F在,八達嶺初步形成以長城開放地段和中國長城博物館、長城全周影院為主體,三個免費景園為輔助,殘長城、岔道古城兩個附屬景區(qū)為補充的層次感較強的游覽體系。
康西草原
康西草原位于延慶縣康莊鎮(zhèn)八達嶺長城西側15公里,距京城80公里。它西鄰官廳湖,北依海陀山依山傍水,一片面積達三萬多畝的草原,操場約2200萬平方米,每到夏季,綠草如茵,紅花點點,有蒙古包,有牛、馬、羊群,山、水、林、草融為一體,風景秀美,令人心曠神怡,是京郊難得的避暑勝地。白天可以騎馬在草原上奔馳,夜晚舉辦篝火晚會,體驗塞外風情。
康西草原為京都第一大草原。她西鄰官廳水庫,北依海坨山,自然景色沁心宜人,那綠色的原野、奔馳的駿馬、雪白的蒙古包、嬉戲的牛羊,為康西草原增添了獨特的蒙古風韻。草原和湖畔上,生長著苜蓿、野菊等草類植物50余種,野兔、狐貍、田鼠等動物10余種,銀鷗、野鴨、灰鶴等鳥類20種,并時有天鵝飛臨??滴鞑菰?997年被評為首都文明旅游景區(qū)。
康西草原氣溫恒低,濕潤涼爽,是理想的消夏、避暑勝地。這里有國內最大的國營騎乘跑馬場;有專業(yè)性的馬術俱樂部,專門進行馬術、騎術教練;夏有草原觀景、冬有冰雪狂歡,有供各界朋友喜慶娛樂的煙花爆竹燃放場。康西草原有國內規(guī)模較大檔次較高的會員制俱樂部,為國內外賓朋、成功人士提供展示紳士風度、騎士風采的良好契機和環(huán)境。
鳥類濕地自然保護區(qū)
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北京市延慶縣西北部,是由官廳水庫延慶轄區(qū)及環(huán)湖海拔479m以下淹沒區(qū)及灘涂組成的人工-自然復合濕地,保護區(qū)的總面積為6873公頃,其中濕地面積達3939公頃,是北京最大的濕地鳥類自然保護區(qū)。野鴨湖鳥類總數達264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6種(黑鸛、東方白鸛、白頭鶴、大鴇、金雕、白尾海雕),國家二級保護動物34種。
野鴨濕地自然保護區(qū)以珍稀鳥類及棲息地為主要保護對象,并兼具北京西北綠化屏障、保護涵養(yǎng)官廳水源等重要生態(tài)功能,具有極其重要的保護價值和科研價值,被《北京市濕地保護行動計劃》及《北京市重點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qū)建設總體規(guī)劃》列為重點濕地自然保護區(qū),并被納入了晉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計劃之中。
松山森林旅游區(qū)
北京市松山自然保護區(qū)始建于1985年,并于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qū),從而成為北京市首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松山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延慶縣海坨山南麓,地處燕山山脈的軍都山中,總面積4671公頃,距北京市區(qū)90公里。作為北京市西北方向保存最完好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其獨特的地理區(qū)位不僅使松山自然保護區(qū)在水源涵養(yǎng),抵御風沙及空氣凈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成為北京市民和廣大外來游客接觸自然的一處天然圣地。
松山自然保護區(qū)內群山疊翠,古松千姿百態(tài),山澗溪水淙淙,谷中山石嶙峋,生物多樣性豐富。保存有華北地區(qū)唯一的大片珍貴天然油松林,以及保存良好的核桃楸、椴樹、白蠟、榆樹、樺樹等樹種構成的華北地區(qū)典型的天然次生闊葉林。由于森林覆蓋率高,這里野生動物的種類也相當豐富,據統(tǒng)計,松山記錄到的野生維管束植物有713種,野生脊椎動物216種。
詹天佑紀念館
詹天佑紀念館,坐落在延慶縣八達嶺長城北側,是一座為紀念在我國近代鐵路建設史上做出過杰出貢獻的愛國者詹天佑而建立的專題人物紀念館,1987年11月建成開放。紀念館由瞻仰廳、序幕廳及3處陳列廳,展現了詹天佑從求學、投身鐵路建設到抗清護路、擁護辛亥革命所走過的歷程。同時展出了詹天佑生前使用過的測繪儀器、用具、印章、勛章及京張鐵路施工用具等。
應夢寺遺址位于延慶縣張山營鎮(zhèn)靳家堡北山山頂,距延慶縣城約18公里,為延慶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座千年古寺為明代風格的三進院落。整個建筑群基本按原制式在原址上依山而建,莊重大氣又不乏靈動之感。
延慶區(qū)位于北京市西北部,
有“夏都”之稱。
這里旅游資源豐富,
今天介紹一下
延慶區(qū)免費又好玩的6個地方。
有的水域遼闊,
有的自然天成,
還有的富于江南情調,
更有風格各異、
水草豐茂的濕地公園。
1.江水泉公園
江水泉公園融跌水、噴泉、棧道、
涼亭、園橋和燈飾為一體,
形成花朵天堂、水溪石玩溪流、
木蔥草榮山林、鱗躍雀舞花港、
明鏡秋色平湖等景區(qū),
景觀不同,風格各異。
園內建有音樂、生態(tài)、親子園、
聽溪、弧旋、觀景臺。
遠遠看去,
這偌大的公園
就像一幅生動的水彩畫!
靜而美!
這在京城是少見的!
地址:延慶城北部,南鄰八達嶺溫泉度假村,北至老仁莊水庫
自駕線路:沿京藏高速公路到延慶縣城即到。
公交線路:德勝門乘919路公交車直達延慶縣城即到。
2.夏都公園
夏都公園擁有全國最大的主題雕塑公園。
50件雕塑作品運用石材和金屬材料,
通過具象或抽象的藝術形式,
表現他們各自對
“人 生命 自然”的理解。
夏都公園還是一個音樂公園,
無論游人在公園的任何地方 ,
都會聽到輕松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
園內還安裝了禮花燈、草坪燈、
地燈、庭院燈、高桿燈、
壁燈、路燈等燈具。
入夜, 五彩燈光交相輝映,
把夏都公園妝扮得愈加驕美可人。
地址:北京市延慶區(qū)湖北西路2號
自駕線路:沿京藏高速公路到延慶縣城即到。
公交線路:北京德勝門乘919路公交車,東關站下車步行即到。
3.媯水公園
就在夏都公園一岸之隔,
風景也十分的秀麗,
整個公園是以植物、
水體為主造景的園林景觀,
據傳電影《老炮兒》最后的冰面場景
就是在這里拍攝。
風光綺旎,景色迷人,
乘船順流而下,一路美景,
帶給人以瑤池仙境的感覺。
沿岸環(huán)境清幽,
充郁濃厚山村田園氣息。
10公里水路猶如迂回宛約的綠色長廊,
漂流而下,
仿佛漂進如詩如畫的藝術境界。
地址:北京市延慶區(qū)西關011縣道媯水河旁
自駕線路:沿京藏高速公路直達延慶縣城即到。
公交路線:德勝門乘坐919路公交車直達延慶縣城即到。
4.三里河濕地公園
三里河濕地公園
是北京市第一個濕地生態(tài)公園,
位于延慶西北,
是一個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的
自然濕地林帶公園。
該公園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林地、
植被,栽植各種喬灌木2.7萬株,
園中有白馬泉一處,
位于三里河西側,此泉四季常流,
泉內水草一片碧綠,
泉水清澈,甘甜可飲,
這是三里河濕地公園的又一迷人景觀。
地址:北京市延慶區(qū)西北三里河村
自駕線路:沿京藏高速公路到延慶縣城即到。
公交線路:德勝門乘919路公交車直達延慶縣城即到。
5.香水苑公園
這里很多人早晨,
傍晚都會在這里健身,
現在,香水苑公園成為一處
集游樂、休閑、健身于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人們在鍛煉身體的同時,
還可以欣賞到鳥語花香,
其樂融融。
穹天湛藍,白云皎潔,
有風與太陽,也有花和熏香。
園區(qū)的綠色生態(tài)非常秀美,
道路四通八達,幽靜平坦,
非常適合散步休閑。
建有拱型石橋、休憩的小亭子,
逛累了,
可以休息一下,
有一種寧靜祥和之美。
地址:北京市延慶區(qū)高塔路
自駕線路:沿京藏高速公路到延慶縣城即到。
公交線路:德勝門乘919路公交車直達延慶縣城即到。
6.媯河森林公園
媯河森林公園,
位于山水之城的延慶。
它沿延慶的母親河——媯河而建。
媯河一直被人們稱為“東方萊茵河”,
而建于“萊茵河”之上的它,
可想而知,是多么地令人驚艷!
媯河森林公園,
這里占地面積足有1026公頃,
應該是延慶目前建設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公園。
它東起曹官營水庫,西至康張大橋,
北至三里河濕地公園,
可以說是橫跨了延慶城區(qū)。
它是“東方萊茵河”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青山、綠樹、草灘、綠葦與水中小渚,
美輪美奐的景和物,
構成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仙境。
地址:北京市延慶區(qū)延農公路
自駕線路:直接導航“媯河森林公園”即可。
公交路線:德勝門乘坐919路快車到延慶東關站下車,換乘Y21路到下屯站下車。
海坨山海拔2233.2米,是北京市第二高峰,“海坨戴雪”成為北京的一大奇觀。氣候獨特,冬冷夏涼,有著北京“夏都”之美譽。
延慶緊扼首都北京的北大門,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八達嶺高速公路、110國道、城郊鐵路S2線、八達嶺過境線,加強了延
慶縣與外界的聯系,提升了延慶發(fā)展的速度。城鄉(xiāng)道路四通八達,形成環(huán)盆地多條旅游專線,古龍路、香龍路、康張路、濱河路等觀光路,縱橫交錯,連接了延慶的景區(qū)、景點和生態(tài)觀光園。
延慶縣城城市景觀豐富,人居環(huán)境優(yōu)良,是首批國家園林縣城,目前縣城已有9座公園,占縣城面積近20%,縣城綠化覆蓋率達到50.84%,人均公共綠地面積48.59平方米。其中延慶城中心的夏都公園,是雕塑主題公園,園內有50多件中外雕塑家精美作品,讓人沉思留戀;媯水公園占地面積6000畝,是北京最大的水上公園,5000畝水面比頤和園的昆明湖還多四分之一。初步形成了“城在園中、園繞縣城、城景交融”的園林美景,堪稱“一城山水半城園”。
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位于北京市延慶縣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在明長城中保存最好,也最具代表性,因此是萬里長城向游人開放最早的地段。
八達嶺長城其關城為東窄西寬的梯形,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嘉靖、萬歷年間曾修葺。關城有東西二門,東門額題“居庸外鎮(zhèn)”,刻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門額題“北門鎖鑰”,刻于萬歷十年(1582年)。兩門均為磚石結構,券洞上為平臺,臺之南北各有通道,連接關城城墻,臺上四周砌垛口。
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該段長城地勢險峻,居高臨下,集巍峨險峻、秀麗蒼翠于一體,1953年修復關城和部分城墻后,辟為游覽區(qū)。經多次整修,可供游覽地段達3741米,其中南段1176米、北段2565米,共有敵臺16座。
1961年3月“萬里長城——八達嶺”被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86年被評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之首;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92年被評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中的第一名;1995年八達嶺長城被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0~2009年,共有500余名世界各國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執(zhí)政黨領袖登上過八達嶺長城。2007年5月8日,八達嶺長城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八達嶺景區(qū)除了長城外,還有長城碑林、五郎像、石佛寺石像、金魚池、岔道梁、戚繼光景園、袁崇煥景園、長城碑林景園、岔道古城等景點?,F在,八達嶺初步形成以長城開放地段和中國長城博物館、長城全周影院為主體,三個免費景園為輔助,殘長城、岔道古城兩個附屬景區(qū)為補充的層次感較強的游覽體系。
康西草原
康西草原位于延慶縣康莊鎮(zhèn)八達嶺長城西側15公里,距京城80公里。它西鄰官廳湖,北依海陀山依山傍水,一片面積達三萬多畝的草原,操場約2200萬平方米,每到夏季,綠草如茵,紅花點點,有蒙古包,有牛、馬、羊群,山、水、林、草融為一體,風景秀美,令人心曠神怡,是京郊難得的避暑勝地。白天可以騎馬在草原上奔馳,夜晚舉辦篝火晚會,體驗塞外風情。
康西草原為京都第一大草原。她西鄰官廳水庫,北依海坨山,自然景色沁心宜人,那綠色的原野、奔馳的駿馬、雪白的蒙古包、嬉戲的牛羊,為康西草原增添了獨特的蒙古風韻。草原和湖畔上,生長著苜蓿、野菊等草類植物50余種,野兔、狐貍、田鼠等動物10余種,銀鷗、野鴨、灰鶴等鳥類20種,并時有天鵝飛臨??滴鞑菰?997年被評為首都文明旅游景區(qū)。
康西草原氣溫恒低,濕潤涼爽,是理想的消夏、避暑勝地。這里有國內最大的國營騎乘跑馬場;有專業(yè)性的馬術俱樂部,專門進行馬術、騎術教練;夏有草原觀景、冬有冰雪狂歡,有供各界朋友喜慶娛樂的煙花爆竹燃放場??滴鞑菰袊鴥纫?guī)模較大檔次較高的會員制俱樂部,為國內外賓朋、成功人士提供展示紳士風度、騎士風采的良好契機和環(huán)境。
鳥類濕地自然保護區(qū)
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北京市延慶縣西北部,是由官廳水庫延慶轄區(qū)及環(huán)湖海拔479m以下淹沒區(qū)及灘涂組成的人工-自然復合濕地,保護區(qū)的總面積為6873公頃,其中濕地面積達3939公頃,是北京最大的濕地鳥類自然保護區(qū)。野鴨湖鳥類總數達264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6種(黑鸛、東方白鸛、白頭鶴、大鴇、金雕、白尾海雕),國家二級保護動物34種。
野鴨濕地自然保護區(qū)以珍稀鳥類及棲息地為主要保護對象,并兼具北京西北綠化屏障、保護涵養(yǎng)官廳水源等重要生態(tài)功能,具有極其重要的保護價值和科研價值,被《北京市濕地保護行動計劃》及《北京市重點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qū)建設總體規(guī)劃》列為重點濕地自然保護區(qū),并被納入了晉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計劃之中。
松山森林旅游區(qū)
北京市松山自然保護區(qū)始建于1985年,并于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qū),從而成為北京市首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松山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延慶縣海坨山南麓,地處燕山山脈的軍都山中,總面積4671公頃,距北京市區(qū)90公里。作為北京市西北方向保存最完好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其獨特的地理區(qū)位不僅使松山自然保護區(qū)在水源涵養(yǎng),抵御風沙及空氣凈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成為北京市民和廣大外來游客接觸自然的一處天然圣地。
松山自然保護區(qū)內群山疊翠,古松千姿百態(tài),山澗溪水淙淙,谷中山石嶙峋,生物多樣性豐富。保存有華北地區(qū)唯一的大片珍貴天然油松林,以及保存良好的核桃楸、椴樹、白蠟、榆樹、樺樹等樹種構成的華北地區(qū)典型的天然次生闊葉林。由于森林覆蓋率高,這里野生動物的種類也相當豐富,據統(tǒng)計,松山記錄到的野生維管束植物有713種,野生脊椎動物216種。
詹天佑紀念館
詹天佑紀念館,坐落在延慶縣八達嶺長城北側,是一座為紀念在我國近代鐵路建設史上做出過杰出貢獻的愛國者詹天佑而建立的專題人物紀念館,1987年11月建成開放。紀念館由瞻仰廳、序幕廳及3處陳列廳,展現了詹天佑從求學、投身鐵路建設到抗清護路、擁護辛亥革命所走過的歷程。同時展出了詹天佑生前使用過的測繪儀器、用具、印章、勛章及京張鐵路施工用具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6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