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敲詐、勒索
1.敲詐勒索的防范常識
①口頭威脅:有時在上學放學的路上,會被一些不法分子截住,威脅同學們給他帶錢帶物。
②帶條子威脅:有些違法分子,選擇好對象后,就寫條子讓其他同學帶給對方,條子上寫著要物品的名稱或現(xiàn)金的數(shù)目。
公安機關(guān)提醒廣大學生,不管是哪種敲詐勒索的方式,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果性質(zhì)嚴重則構(gòu)成犯罪。
2.遭遇敲詐、勒索怎么辦?
遇到敲詐勒索時一定要保持冷靜,盡量說好話,穩(wěn)住對方,說明自己沒帶錢,避免正面沖突。
①堅決拒絕其無理要求。一定要相信警方、學校和家庭都能為你提供安全保護。如果輕易屈服于對方,會助長他們的囂張氣焰,也會為你招來無窮無盡的糾纏。
②如果無法脫身,可以借口身上沒錢,約定時間地點再交,然后立即報告學校和公安機關(guān)。警方會及時采取行動抓捕壞人,他就再也不能傷害你了。
③一定要向?qū)W校、公安機關(guān)報告。你越怕事,越不敢聲張,不法之徒就越囂張。
④發(fā)現(xiàn)其他同學補敲詐、勒索,要及時撥打110報警,并通知老師。
二、搶劫、搶奪
1.搶劫、搶奪的防范意識
①要有防范意識。
②上學或放學的路上,同學們最好結(jié)伴同行,相互幫助。
③身上不要攜帶太多的現(xiàn)金或貴重物品,女生不要配帶金銀首飾或玉器。
④平時,不要花錢大手大腳,以免引起不良行為表青少年或犯罪分子的注意。
⑤單獨在家,不要輕易為陌生人開門,更不要為不認識、并聲稱是家長的同事或朋友的人開門。如果發(fā)現(xiàn)類似情況,要立即撥打電話告訴父母。
⑥平時注意鍛煉身體,有了強健的體魄,即使一時無法將犯罪分子制服,也可以快速逃避。
2.遭遇搶劫、搶奪怎么辦:
①盡力反抗。只要具備反抗能力或有利時機就應發(fā)動進攻,以制服作案人或使其喪失繼續(xù)作案的心理和能力。
②盡量糾纏??衫糜欣匦魏蜕磉叺拇u頭、木棒等足以自衛(wèi)的器械與作案人對峙,使其短時間內(nèi)無法近身,以便引起人們的注意和援助,對作案人造成心理壓力。
③設法脫身。實在無法與作案人抗衡時,可以看準時機向人多、燈亮的地方或宿舍區(qū)奔跑。
④麻痹對手。當自己處于作案人控制之下而無法反抗時,可先按作案人的要求交出部分財物。同時要對作案人曉以利害,從而造成作案人心理上的恐慌,也可盡量緩和氣氛,使作案人放松警惕,看準時機逃脫。
⑤注意觀察。趁作案人不注意時在其身上留下記號,如在其衣服上擦點泥土、血跡,或在其口袋中裝點有標記的小物件等,在作案人得逞逃走時悄悄尾隨其后,觀察逃跑方向,為警方破案提供線索。盡量準確記下體貌特征,如身高、年齡、體態(tài)、發(fā)型、衣著、胡須、語言、行為等。
⑥及時報案。脫身后要及時報案,盡量準確描述作案人體貌特征,使犯罪分子盡早被繩之以法。
三、綁架、劫持
1.、綁架的預防知識:
①平時養(yǎng)成樸素的生活習慣,不要炫耀自己或家中如何有錢,更不要隨便帶陌生人到家中“參觀”。
②外出、上學和放學要盡量結(jié)伴同行,外出時要告訴家長,并說明返家時間,不要隨意在外逗留。
③如果有人突然來找你以“你家中出事了”或“你父母生病、出車禍”等等為由,要你離開學校或家中時,應首先設法與家人聯(lián)系查證,并將此事告訴你的老師或鄰居。
④如果在途中發(fā)現(xiàn)有人盯梢跟蹤,應設法將其甩掉并報警。
2.遇到綁架、劫持怎么辦?
如果不幸被綁架、劫持,要保持冷靜,并想方設法擺脫歹徒的控制:
①遇到劫持,不要過分掙扎,以免犯罪分子對被綁架者進行身體傷害。要盡量拖延時間,記住犯罪分子的體貌特征、車輛型號和牌照號碼等。
②如果被蒙上眼睛,要盡量將聽到的線索默記在心里,如犯罪分子的談話內(nèi)容、他們互相之間的稱呼等等,到達藏匿地點后,要盡量了解藏匿地點的環(huán)境特點,與犯罪分子周旋。盡量避免激怒犯罪分子。
③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尋求他人幫助,擺脫歹徒的控制。
啊啊啊啊啊。.我們也要寫的。
第一, 在威脅與暴力來臨之際,首先告訴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壓正,終歸大多數(shù)的同學與老師,以及社會上一切正義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堅強后盾,會堅定地站在自己的一方,千萬不要輕易向惡勢力低頭。而一旦內(nèi)心篤定,就會散發(fā)出一種強大的威懾力,讓壞人不敢冒然攻擊。
第二, 大聲地提醒對方,他們的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行為,會受到法律紀律嚴厲的制裁,會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同時迅速找到電話準備報警,或者大聲呼喊求救。
第三, 如果受到傷害,一定要及時向老師、警察申訴報案。不要讓不法分子留下“這個小孩好欺負”的印象,如果一味縱容他們,最終只會導致自己頻頻受害,陷入可怕的夢魘之中。
對暴徒要勇敢,既輕視又果斷。
既沉著又善戰(zhàn),能打贏不手軟。
打不贏就談判,已正義屬防范。
打傷他不用管,法律責不承擔。
施暴者無真膽,怕張揚怕報案。
家長和學校怎么聯(lián)合制止校園暴力?
發(fā)生在校園的暴力事件值得高度警惕。
一方面,我們一定要從從多個方面去研究標本兼治的辦法;另一方面,也是眼下時不我待的,那就是學校要擔負起重要職責:事前,要捕捉苗頭加強教育;事發(fā),要及時制止,措施得當;事后,要有效處理,否則學校也難逃其疚??傊畬W校在治理校園暴力上,應當是第一責任人,只有意識到這種角色,校園暴力絕跡校園才成為可能。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師。當前中國獨生子女較多,夫妻離異現(xiàn)象也逐年增多,這兩種情形會致使父母在對兒女的教育中出現(xiàn)過分溺愛或疏于管教兩種極端現(xiàn)象,這樣的孩子便會形成不健康的人格:冷漠、自私、自卑、敏感、暴躁,對他人和社會缺乏理解、同情、包容心等。我們不禁要問家長:“你們對自己的孩子了解多少?他每天在學校做什么你們清楚嗎?”多數(shù)家長一片沉默,一些家長則表示“還可以”,大部分青少年則表示“有些事不想跟父母說”。這就暴露出,其實大多數(shù)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是不到位的。
此外,社會上一些不良現(xiàn)象和場所,也會對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例如,越來越多的游戲場所、歌舞廳和游戲機室,帶有暴力、色情傾向的影視作品、書刊、網(wǎng)絡等。
各方攜手還孩子一片凈土
校園暴力事件的存在,受影響的絕非個別學生,家長和社會也會成為其中的受害者,校園暴力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來解決。
專家給了家長幾點建議:
一、要盡可能地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父母雙方應該抽出一定時間陪孩子;
二、教育方法科學合理,盡量做到民主、平等地與孩子溝通、交流;
三、孩子如果實施或者遭受了校園暴力,家長切不可不管不問、任其發(fā)展,而應該第一時間與學校溝通,把暴力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在解決校園暴力問題時,學校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心理專家特別強調(diào),學校在對學生加強監(jiān)管的同時,應該更多地反省和改進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提高教師素質(zhì)。老師和校領導對于校園暴力也要及時發(fā)現(xiàn)、制止,絕對不能任其發(fā)展。
同時,社會各個方面要共同努力,如公安、司法等各級政法機關(guān)要切實關(guān)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一方面送法律進校園,多做法制宣傳,預防校園暴力的發(fā)生;另一方面,當校園暴力發(fā)生時,用法律的武器維護校園安寧,還青少年一片健康成長的凈土,對這些孩子的關(guān)注卻永遠不要結(jié)束。希望家長、學校、老師、社會都能夠?qū)@些孩子多一些關(guān)注、關(guān)心和關(guān)愛,多一些愛心、細心和耐心,多一些理解、同情和包容,幫助他們最終走出“困境”。
?。。。。。。。?/p>
最佳答案
一、可能引發(fā)學校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恐怖分子造成的破壞性行為、由各種因素引起的對社會不滿的極端分子的惡性行為、歹徒在被追捕過程中的威脅性行為、因嚴重利益沖突而引發(fā)的報復性行為、精神病人的嚴重失控行為等。
二、事件的預防:
1、由符合條件的專職保安擔任門衛(wèi),嚴格門衛(wèi)登記、驗證制度,控制外來人員進入學校。
2、加強對校內(nèi)有精神病癥狀的人員的管理。為確保學校安全,具有精神異常癥狀的人員必須在正規(guī)的精神衛(wèi)生部門進行鑒定,一旦確診為精神病人,學校應勸其在家休養(yǎng)治療,經(jīng)濟待遇上給予幫助照顧。
3.對可能引發(fā)矛盾激化事件的當事人要做好矛盾的化解工作。
4.加強對師生的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強師生的法制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5.積極組織師生進行防范暴力事件預案的演習,提高師生的防范能力。
三、事件的處理:
一旦發(fā)生學校暴力事件,務必以保護學生的生命安全為主要目的,一般按照下列程序處理:
1、報警。可按緊急報警按鈕或撥打87900110(梅墟派出所)或110報警電話。
2、選派應變能力強、口才較好的老師、身體強壯的老師與犯罪嫌疑人進行勸說,以拖延時間。
3.保護有關(guān)對象及全體學生,將保護者護送到安全處。
4.一日發(fā)生傷害事故,以最快的速度將傷員送往就近醫(yī)院進行搶救,并通知家長或親屬。
5.保護現(xiàn)場,做好當事人和見證人的書面材料的收集和整理,配合警方調(diào)查。
6.在警方的指導下維持秩序、作善后處理。
原發(fā)布者:dlhss1
校園防欺凌手抄報內(nèi)容 校園主題的手抄報內(nèi)容校園主題的手抄報內(nèi)容:校園主題班會一、班會目的1.認知目的:通過班會,使學生認識到講文明是個人素質(zhì)的一種表現(xiàn),講文明是實現(xiàn)個人與校園和諧統(tǒng)一的一種方式,講文明使校園更美麗,讓文明之花盛開在每個同學的心頭。 2.行為目的:通過班會,啟發(fā)學生能自覺注意養(yǎng)成各種文明的行為習慣,使校園更和諧、更美麗。 二、班會背景:配合學校正在開展的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建設。 動員全體學生人人出力,人人校園爭輝!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日常的校園生活做起!對于中學生而言,如何讓他們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的關(guān)鍵階段里,學會處理好與他人的關(guān)系,學會尊重人、關(guān)心人、遵紀守法,有責任感,有公德意識,有健全人格,是當今校園里的一個重要的教育主題。 如今,由于各種社會環(huán)境、家庭因素的影響,我校學生還比較普遍地存在公德意識淡漠、極端個人主義、缺乏責任感等現(xiàn)象,因此召開這個主題班會進行文明教育是有一定的現(xiàn)實必要性的。 三、班會形式:學校歷史、人物、事件問答、組織班級學生小品演示、游戲競猜等。 四、班會時間:20xx年xx月xx日星期x五、班會地點:本班教室六、班會準備:1.老師、學生齊心策劃,確定內(nèi)容、方式。 2.指導學生編排小品、制定競賽規(guī)則等。 七、主要過程:美麗校園,文明你我初一(4)班主題班會1、主持人致歡迎詞《美麗校園,文明你我》初一(4)班主題班會現(xiàn)在開始。 首先讓
1、不輕信陌生人 (1)家長不在家時,有人敲門,不要輕易去開,要從門鏡或門縫中看看,如果不認識,絕不能開門。
(2)陌生人來電話時,如果家長不在家,不要告訴陌生人家中沒有人,只告訴他家中現(xiàn)在有事,讓他過一會再來電話。 (3)如果有人敲門買東西時,不要開門,只是回答“不買”;認為可疑時,可打電話報警,沒有電話,可以窗戶向外邊過路人求援。
(4)不帶陌生人到家中來,也不到陌生人家中去。 (5)不把家門鑰匙掛在脖子上,也不要露在外邊。
(6)放學回家時,如果一個人回家,而且家中又沒有人,在開門之前應先看看是否有人尾隨,然后再開門進家。 (7)放學時,如果有陌生人在一校門口接(或者就是家長、朋友讓來接),不要跟著陌生人走,并把這種情況告訴老師。
(8)放學后排好路隊按時回家。 2、不貪小便宜 (1)不接受陌生人送的禮物、食品、文具等。
(2)不和陌生人去游樂場、文藝廳、公園等地去玩。 (3)不乘坐陌生人的汽車或其它車輛。
3、要提高警惕 (2)遇到陌生人問路時,可以指給陌生人方向,告訴他怎么走,但不要為他帶路,特別是偏僻的地方。 (3)如果遇到陌生人不懷好意時,要敢于斗爭,但不能蠻干,要有智謀,必要時要高聲呼咕,要注意陌生人的相貌特征。
(4)要記住自己家長的姓名、工作單位、電話,發(fā)生問題時,要及時和家長聯(lián)系。 (5)晚上最好不要一個人出門去玩。
(6)晚上如果到外邊上廁所,要有大人陪著 四,如果遇到校園暴力該如何面對 (一)不做逆來順受的學生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斷聽到學生、家長、老師等直接或間接接觸過校園暴力的人這樣議論:“遇到這種事兒,給施暴者一點兒錢就是,犯不著挨頓打。 ”“對這種人,咱惹不起躲得起,少理他們那一套就是。”
“躲避他們的最好辦法就是轉(zhuǎn)學?!薄跋袼麄冞@種‘大錯沒有,小錯不斷,氣死公安,惱死法院’的人,你反抗又能怎樣?弄不好還會越陷越深。”
大多數(shù)學生遇到勒索就乖乖給錢。事后,他們不但不敢告訴家長或老師,更不敢報警,甚至警方在破案過程中找到他們時,他們也不敢出面作證。
實際上,正是受害者這種軟弱的態(tài)度,助長了施暴者的淫威,據(jù)調(diào)查,在一些學校里,常有個別為滿足自己上網(wǎng)、玩游戲機和吃零食等欲望,強行向低年級的學弟、學妹索要“零花錢”的高年級學生。他們一般看準那些家庭條件比較富裕的低年級學生下手,“成功”之后,就一直盯著這些“軟柿子”反復拿捏。
假如碰到稍有反抗的,他們就會給他“顏色”看看,直到被欺負者順從為止。除“零花錢”外,他們還會向?qū)W弟、學妹強行索要自己喜歡的文具、手表、自行車等物品。
令人擔憂的是,逆來順受的學生們長期忍氣吞聲,除使財物遭受更多的損失外,還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更大的傷害:有的因身體受傷而住院治療;有的因過分恐懼而精神失常;有的性格發(fā)生變化,整天沉默寡言、孤僻古怪……這種傷害對他們來說是終生的。 同時,由于精神長期處在恐懼狀態(tài)中,他們的心理問題比較突出,情緒不穩(wěn)、心情壓抑、學習積極性銳減。
(二)不要以暴力制暴力“他們能抱成團兒,我們?yōu)槭裁床荒??”“他找人打我,我也找人打他,看誰能打過誰?!薄熬訄蟪?,十年不晚,遲早我會讓他在我手里栽跟頭!” 這種以暴制暴的心理,在不少受過校園暴力傷害的學生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尤其是那些長期忍氣吞聲的學生,這種心理更加明顯。
面對校園暴力,受害的學生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解決問題,自然是愚蠢的,因為它不但不能讓暴力遠離自己,反而會使暴力離自己越來越近,直至使自己完全滑進暴力的泥潭中無法自拔。這種惡性循環(huán)的鏈條越長,校園暴力的發(fā)展越迅猛,其影響也就越惡劣。
話雖這么說,以暴制暴的所謂“黑道原則“,還是悄然侵入了某些學校,占領了一部分學生的思想、道德陣地。 在這個原則的指導下,一些學生開始“拜把子”,在此之后,如果再受人欺負,他們就不再向老師或家長尋求幫助,而是通過拜了“把子”的兄弟或姐妹自行解決。
同時,一些學生在受到高年級同學的欺負后,也往往會依賴“拜把子”后形成的團伙力量,變本加厲地在低年級同學身上尋找“補償”:勒索他們的財物,向他們收“保護費”。 五,課堂小結(jié) 校園安全與我們每個師生密切相關(guān),它關(guān)系到同學們能否健康成長。
我呼吁大家要樹立高度的安全意識,人人講安全,時時講安全,事事講安全,努力增強自我保護、自我防范能力,徹底杜絕各類安全事故隱患的發(fā)生,以實際行動共同筑起思想、行為和生命的安全長城。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1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