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安全 1、不用手、金屬物或鉛筆芯等東西去撥弄開關,也不要把它們插到插座孔里。
喝水或飲料時不要在插座附近喝,以免水或飲料灑到插孔里,造成電器短路、著火。 2、在戶外玩耍時,要遠離高壓輸電設備及配電室之類的地方。
不要在高壓線附近放風箏,不要到配電室附近去玩。 3、不要在電線上面搭掛、晾曬衣物,以免發(fā)生危險。
4、發(fā)現有人觸電,在救助觸電者時,首先要切斷電源。在切斷電源之前,千萬不要用手去拉觸電者,否則救助者也會觸電。
如果無法切斷電源,救助者要穿上絕緣膠鞋,或帶上絕緣手套,或站在干燥的木板上,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去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 5、遇到觸電者應及早叫大人來處理,并打“120”急救電話,讓醫(yī)生來救護。
2019年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是3月26日。
1996年3月,國家7部委聯合發(fā)布通知,決定自1996年起,建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并決定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為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規(guī)定所有中小學校都要在全校師生中開展一次安全教育活動。節(jié)日緣由:中小學生缺乏安全保護意識所引發(fā)的傷害,如今呈上升趨勢,成為造成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
來自權威部門的資料顯示,我國如今每年有50余萬人次學生遭受意外傷害,意外傷害已成為威脅學生安全的頭號殺手。從教育部門的統計來看,我國中小學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數都在1萬人以上。
1999年,中小學生因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自殺死亡的,平均每天都有40多人,相當于每天有一個班的孩子消失,受傷的中小學生就有更多了。僅2001年,我國就有1.6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
通過設立安全教育日,通過給中小學生上安全教育課程,可以讓他們對安全事故有著了解,不會因為在安全事故發(fā)生的時候不知道應該怎么辦或安全事故即將發(fā)生的時候離開事故區(qū)。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安全事故的致死或致殘率,讓祖國的花朵能盛開的更鮮艷。
中小學生也是社會生活中的弱勢群體,他們很多情況下是不能夠自己保護自己的,所以需要社會的幫助,國家在危機發(fā)生時候優(yōu)先處理中小學生事故,這也是對弱勢群體的照顧與尊重。
為加強中小學安全教育,崇文區(qū)教委于2005年舉辦了首屆安全文化節(jié)。
在3月27日第11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崇文區(qū)教委啟動了第二屆安全文化節(jié)活動。本屆安全文化節(jié)以“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為主題,以“迎奧運,樹新風,文明交通從我做起”為主線,將在3個月的活動期間,通過舉辦手抄報、繪畫比賽、Flash動畫設計大賽、在崇文交通網開辟“中學生文明交通從我做起”專欄等10項專題教育活動,推動校園安全文化建設。
安全教育是學校的基礎性工作之一,為增強安全教育的實效性,崇文區(qū)將安全教育的內容寓于校園文化建設之中,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形成安全意識和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態(tài)度和習慣,提高了安全素質。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形成了濃厚的校園安全氛圍,增強了師生的安全意識。
2019年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的主題:珍愛生命,安全伴我行。每年3月最后一個星期一是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研究部門公布的調查資料顯示:安全事故已成為14歲以下少年兒童的“第一殺手”。
自1996年起,中國確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為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設立這一制度是為全面深入地推動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類傷亡事故的發(fā)生率,切實做好中小學生的安全保護工作,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擴展資料
活動要求:
1、根據要求,全體教師密切配合,努力將活動落到實處。
2、充分發(fā)揮學校廣播、墻報等教育陣地,開展安全教育主題宣傳活動。
3、通過豐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動和防范訓練活動,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不斷提高師生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4、各班將開展“安全教育活動”的情況做好總結。
5、學校結合安全教育月活動,加強自查自糾,對本校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預防校園安全事故,做到有檢查、有記錄、有落實整改的措施。
參考資料來源:鶴城區(qū)人民政府——關于開展2019年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教育活動的通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7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