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學真題】【單選題】安徽省中小學行為規(guī)范規(guī)定走讀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學活動的時間,小學生不超過( )。
A.6小時 B.7小時 C.8小時 D.9小時【答案】A。解析:《安徽省中小學辦學行為規(guī)范(試行)》規(guī)定,走讀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學活動的時間,小學不超過6小時,初中不超過7小時,普通高中不超過8小時。
此題考察的是對相關法條的識記,記憶難度不高,但往往容易被考生忽略。因此,在備考的時候,需要針對安徽省頒布的一些法條進行識記和掌握,從而保證在這部分知識點不丟分。
【2017年中學真題】【單選題】“了解學生身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與特點”屬于《中學教師專業(yè)標準》基本內容“專業(yè)知識”中的( )。A.教育知識 B.學科知識 C.學科教學知識 D.通識性知識【答案】A。
解析:《中學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中規(guī)定,“專業(yè)知識”中的教育知識包括:“22.掌握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與特點?!标P于此題的考察,牽扯到《中學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中對于專業(yè)知識的范圍的定義,對于這個知識點,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識記。
專業(yè)知識中的教育知識包括教育學、心理學等知識,考生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識記?!?016年中學真題】【單選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減輕中小學生課業(yè)負擔”,要求( )。
A.各級政府及時下達升學指標B.適當增加考試次數(shù)C.建立學業(yè)負擔監(jiān)測機制D.將各種競賽成績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升學的依據(jù)【答案】C。解析:《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關于減輕中小學生課業(yè)負擔這一項中提出,各級政府要把減負作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建立學生課業(yè)負擔監(jiān)測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學率對地區(qū)和學校進行排名,不得下達升學指標;各種等級考試和競賽成績不得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入學與升學的依據(jù)。
16年關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考察的頻率較高,在中學試卷中出現(xiàn)2道單選,小學試卷中出現(xiàn)一道單選,因此需要重點備考。
校園安全小常識
1、在校時間學生不得無故離開學校,有事外出得向班主任請假。
2、學生上課要遵守紀律,要聽從老師指揮,特別是體育課、活動課等,應在老師的指導下使用體育器材。
3、課間玩耍不打鬧追逐,嚴禁爬圍墻、爬樹、爬走廊欄桿、攀校門等。
4、上下樓梯靠右行,不在樓道玩耍,嚴禁從樓梯把手上滑下。
5、不喝生水,不買無證小攤的食品,不吃過期或變質食品。
6、不帶利器及易燃易爆物品來校,不做危險游戲。
7、午間用膳要服從教師的要求,不在用膳時講話、嬉戲或做其他事情。
8、注意用電安全,不要亂摸亂動教室、走廊等公共場所的電器設備、開關、插座等。
9、學生放學回家要按時離開學校直接回家,不要在教室、校園內逗留,也不要在街頭游逛。
10、上下學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過馬路時看清來往車輛,要走人行橫道。學生乘車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規(guī),不乘坐不符合規(guī)定的車輛(如摩托車、三輪車、貨動車等),不乘坐超載車輛。
.活動要注強化安全管理,共建和諧校園意安全,要避免發(fā)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小學生安全知識問答題
一、選擇題
1、對學校的重大安全隱患或突發(fā)事故,下面的做法正確的是( )
A、由學校疏散人群、保護現(xiàn)場、及時與各部門取得聯(lián)系,尋求支援
B、等待領導到場后處理 C、讓家長自己處理 D、讓學生自己處理
2、乘車時較為安全的行為是( )
A、在道路中間攔 B、上車時爭先恐后
C、車輛行駛時,頭、手不伸出窗外 D、乘坐無牌、無證車
3、在騎自行車時下列行為安全的是( )
A、一手騎車,一手撐傘 B、騎車轉向時,伸手示意
C、在機動車道上行駛 D、逆向行駛不關門
4、當學生發(fā)現(xiàn)財物失竊時,下列行為不當?shù)氖牵?)
A、保護現(xiàn)場,不翻動現(xiàn)場物品 B、立刻通知學校保衛(wèi)部門
C、對懷疑對象進行逼問、搜查 D、發(fā)現(xiàn)存折、信用卡被盜竊,立即辦理掛失手續(xù)
5、火災時脫身不正確的是( )
A、當處于煙火中,煙太濃,臥地爬行,并用濕毛巾蒙著口鼻
B、遇山林火災時,朝下風方向跑 C、山林火災時,朝上風向跑
D、當樓房發(fā)生火災時,若火勢不大,可用濕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從火中沖出去
6、在預防飲食安全方面做的不妥當?shù)氖牵?)
A、購買和食用定型包裝食品時,要查看有無生產(chǎn)日期,保質期、生產(chǎn)單位
B、餐具要衛(wèi)生,要有自己的專用餐具
C、在外就餐時,選擇較為便宜的無證無照的“路邊攤”
D、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
7、下列情形屬于用眼不衛(wèi)生的是( )
A、邊走邊看書 B、在下課后到室外進行望遠活動
C、做好眼保健操 D、眼、書距離保持在30~50cm左右因 ( )
8、同學之間發(fā)生小摩擦時,下列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
A、原諒同學或報告老師,讓老師處理 B、記恨在心,事后叫校外人員教訓對方
C、據(jù)情節(jié)給予報復 D、叫家長到學校來教訓對方
二、判斷題:
1、學生在校外遭遇暴力侵害時,先是逃跑,必要時采取防衛(wèi),同時一定要記住施暴者的體貌特征,并及時報告警察和老師。( )
2、網(wǎng)上的不良內容不僅造成人的心理傷害,生理上也會出現(xiàn)傷害。 ( )
3、室內著火,火勢較大,如果當時門窗緊閉,應立即打開門窗。 ( )
4、在學生自行上學、放學、返校、離校的途中發(fā)生傷害事故,學校行為并無不當?shù)?,不承擔事故責任。?)
5、學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離校期間發(fā)生突發(fā)事故,學校行為并無不當?shù)模怀袚鹿守熑?。?)
6、學生行為具有危險性,學校、教師已經(jīng)告誡,糾正,但學生不聽勸阻,拒不改正的,造成學生傷害事故,學生或學生監(jiān)護人應依法承擔相應責任。( )
分析如下:主要內容:一、你對法律知多少:1、說出你所知道的有關青少年的法律法規(guī)的名稱。
《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請你舉例說說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1)曠課、夜不歸宿,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偷竊、故意毀壞財物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進入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未成年人適宜進入的營業(yè)性歌舞廳等場所,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制品讀物等,打架斗毆、辱罵他人,攜帶管制刀具等等。(2)為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別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規(guī)定,小學生不應當違反這些規(guī)定。
要自覺做到:不逃學、不進營業(yè)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不看淫穢、暴力、兇殺、恐怖等書刊、錄象,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二、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1)隨著年齡的增長,未成年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逐漸增強。
未成年學生的獨立自主的意識是很可貴的,有些未成年學生對家長和教師的教育缺乏正確的態(tài)度。如認為父母“趕不上潮流”,對父母的話聽不進去,甚至動不動就與父母頂撞,耍態(tài)度,發(fā)脾氣;對教師的批評教育很反感,認為是和自己過意不去。
如果連教師、家長的正確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現(xiàn)偏差。(2)觀看一個動畫,主要內容是:一個考試不及格的學生因為害怕第二天的家長會很晚才回到家。
回家之后父親知道他成績很差就辱罵他,逼得他與父親頂撞之后離家出走。 請大家思考:你是怎樣看待故事中的父子倆的做法的?三、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1)未成年人應該懂得,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自我保護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
依法維權不僅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維護法律的尊嚴。四、知識結構 善用法律保護自己:(1)求助有路 法律是維護權益的最有力武器 非訴訟手段是維護權益的常用手段 敢打官司 打官司是最有效的手段, 訴訟的三種類型。
(2)善于斗爭 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同違法行為做斗爭是每個公民的責任 機智勇敢,不能硬拼 。四、教學目標 :(1)逐步提高依法保護自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 (2)學會與他人合作,機智勇敢地面對不法行為。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1)增強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勇氣和信心。
(2)樹立法律保護意識,逐步形成善于斗爭的能力。 五、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探究式學習。
其中,探究式學習的模式:提出問題小組討論各組交流集體歸納教師指導整理歸納鞏固反饋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1)調查學生的法律知識基礎、存在的問題,歸納分類。
(2)準備相關案例,案例以問題方式呈現(xiàn)。(3)制作教學課件,提供相關網(wǎng)站、相關法律書籍、資料等。
2?學生準備。(1)收集相關案例,提出問題。
(2)查閱相關法律書籍資料。六、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1、用電安全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中用電的地方越來越多了。
因此,我們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電常識。(1)認識了解電源總開關,學會在緊急情況下關斷電源。
(2)不用濕手觸摸電器,不用濕布擦拭電器。(3)電器使用完畢后應拔掉電源插頭。
(4) 使用中發(fā)現(xiàn)電器有冒煙、冒火花、發(fā)出焦糊的異味等情況,應立即關掉電源開關,停止使用。(5) 發(fā)現(xiàn)有人觸電要設法及時關斷電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將觸電者與帶電的電器分開,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氣:(1) 燃氣器具在工作時,人不能長時間離開,以防被風吹滅或被鍋中溢出的水澆滅,造成煤氣大量泄露而發(fā)生火災。(2) 使用燃氣器具(如煤氣爐、燃氣熱水器等),應充分保證室內的通風,保持足夠的氧氣,防止煤氣中毒。
七、游泳時要注意安全:(1) 游泳需要經(jīng)過體格檢查。(2)要慎重選擇游泳場所。
(3) 下水前要做準備運動(4)飽食或者饑餓時,劇烈運動和繁重勞動以后不要游泳。 (5) 水下情況不明時,不要跳水。
(6)發(fā)現(xiàn)有人溺水,不要貿然下水營救,應大聲呼喚成年人前來相助。八、交通安全:(1) 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邊行走。
(2)集體外出時,要有組織、有秩序地列隊行走。(3) 在沒有交通民警指揮的路段,要學會避讓機動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
(4)穿越馬路時,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做到“綠燈行,紅燈?!?。(5)騎自行車要在非機動車道上靠右邊行駛,未滿十二歲的兒童不準騎自行車上街。
九、發(fā)生火災怎么辦:(1)要打火警電話119報警,報警時要向消防部門講清著火的地 點,還要講清什么物品著火,火勢怎么樣。(2)一旦身受火災的威脅,千萬不要驚慌,要冷靜,想辦法離開火場。
(3)逃生時,盡量采取保護措施,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濕衣物包裹身體。十、小結:只要我們處處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護的知識,鍛煉自己自護自救的能力,機智勇敢的處理遇到的各種異常的情況或危險,就能健康地成長。
拓展資料1、《小學生安全知識》主要講述關于小學生遇到緊急情況時的一些處理方法和預防措施,以及容易發(fā)生的安全事故和注意事項。2、教育部、公安部、團。
一、選擇題(請選擇一個正確答案填入括號內) 1.我國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誕生于(B )年。
A、1949年B、1954年C、1950年D、1982年 2.( B)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刑法B、憲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A )。
A、人民B、中國共產(chǎn)黨 4.中華人民共和國(B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人民B、公民 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B )尊嚴不受侵犯。
A、人身B、人格 6.《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于(C )正式施行的。 A、1991年1月1曰B、1991年9月4曰 C、1992年1月1曰D、1999年11月1曰 7.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運用(B )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A、武力B、法律 8.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職責和(B )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A、贍養(yǎng)B、撫養(yǎng) 9.( A)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A、任何組織和個人B、學校 10.《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在(A )頒布的。 A、1986年B、1978年 11.營業(yè)性電子游戲場所在(B ),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并應當設置明顯的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標志。
A、任何時候B、國家法定節(jié)假曰外 12.禁止在( C)附近開辦營業(yè)性歌舞廳,營業(yè)性電子游戲場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 A、居民住宅區(qū)B、廠礦企業(yè)C、中小學校D、商業(yè)區(qū) 1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負有( A)責任。
A、直接B、間接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保護法》規(guī)定,要把青少年培養(yǎng)成(B )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 A、品德、智力、體質、美育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 15.法律規(guī)定:父母、監(jiān)護人必須保證適齡未成年人接受九年義務教育。
如果未成年人自己不愿意上學,(A )就違法了。 A、未成年人B、父母、監(jiān)護人 二.判斷題(請在括號內填入對或錯) 1.完成統(tǒng)一祖國的大業(yè)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神圣職責。
(√ ) 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 3.營業(yè)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有關主管部門和經(jīng)營者應當采取措施,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 √) 4. 違反了校紀,但我沒有違反法律,學校對我沒有辦法進行處理,如果學校對我進行處理就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 6.《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都是規(guī)定保護未成年人權利的條款,是要求大人的,我們知道了也沒用。
(* ) 7.當”我”獨自在家時,要鎖好防盜門;不要給陌生人開門;入夜開燈后要拉好窗簾;如果竊賊已進屋,沒有發(fā)現(xiàn)”我”時,要迅速躲好,伺機逃走求救。( √) 10. 我被人家搶過錢,所以我必須再從他人身上搶回來,這也是一種正當防衛(wèi)的手段。
( *) 11.同學在公共場交談時,千萬不要將自己家地址、電話號碼等一些具體情況大聲說出來,更不要輕易把家里的電話號友告訴陌生人。(√ ) 12.李剛經(jīng)常欺負我同學并把我同學打傷,同學讓我?guī)椭鉀Q,我才去打了李剛,這應該說是見義勇為。
(* ) 13.放學路上遇到有人攔劫,盡量不要與其發(fā)生正面沖突,可以先把錢物給他們,然后報告老師、家長。同學們上下學最好結伴一起走。
(√ ) 三、填空題(請將正確的答案填入括號內) 1.父母不讓子女上學,是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2.監(jiān)護人的義務有(監(jiān)護義務)和( 撫養(yǎng)義務)兩項。
3.《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定:學校應當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 )。 4.為保護少年兒童身心健康,有些公共場所禁止未成年人進入,例如(營業(yè)性舞廳)、(歌廳 )等場所。
5.每年6月26曰,是國際(禁毒)曰。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