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中的A貨B貨C貨詳解 由于翡翠在天然狀態(tài)下形成翡翠C貨什么意思,受地質環(huán)境等影響,形成的翡翠多含有很多雜質,將大大影響翡翠的美觀,因此業(yè)內常用某些方法將其進行一些處理,以使其變得漂亮、美觀。 加工方法是:將翡翠浸于特定的酸中和漂白液中,以去除翡翠中的鐵雜質和一些污漬,然后再上蠟進行拋光處理,市場上大部分翡翠都要進行這樣的過程,這種處理方法稱為優(yōu)化。 在商貿中這種優(yōu)化的翡翠和未進行任何處理過的翡翠稱為A貨。 在酸處理過程中,某些含雜質較多的翡翠的結構受到破壞,因此,人們向其中注入聚合物加以固結,這樣的方法稱為翡翠充填處理,也就是通常所說的B貨。 為了使白色的翡翠產生顏色,常在其中染色綠色、紫色等等顏色,這樣的方法稱為翡翠染色處理,即通常所說的C貨。 處理玉的識別 處理玉主要有漂白玉、染色玉和電色玉三類。 珠寶界將玉分為A、B、C三個等級,A級是未經任何漂白退色或染色的原玉;B級是經漂白退色的硬玉;C級是經染色或電色加工的硬玉。B、C級均屬處理玉。 (1)漂白玉(B級玉)。是用強酸將玉石內的雜色(如灰黃、灰黑等)退去,使主色更鮮艷,如“白底青”硬玉即是。由于其經酸處理使內部結構大受破壞,質地變差而易碎。 (2)染色玉(C級玉)。是將無色玉間接加熱,便玉內小孔擴張后,放到染液中著色,須反復加熱和染色十多遍,才能獲得有色玉的效果。共所用玉料的質地必須堅硬,不因冷熱過程而出現(xiàn)裂痕。 (3)電色玉(C級玉)。是經電鍍工藝給劣質玉鍍上一層顯色外表,須仔細觀察才能辨別出來。如果玉石上面有一些綠中帶藍的小裂紋,則表明其為電色玉。因為電鍍時會留下裂紋,稱“蜘蛛爪”,可用放大鏡觀察出來。 處理玉的一般識別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種。 (1)用放大鏡觀察。在10倍放大鏡下,經化學藥品腐蝕處理過的玉會呈現(xiàn)蜘蛛網(wǎng)狀的紋理;若是經過染色,其顏色會顯得虛浮而極不自然,而且色素多集中在肉眼看不到的裂縫或孔隙中。 (2)用濾色鏡觀察。天然的綠玉在濾色鏡下會呈現(xiàn)灰綠色,且顏色越深,所呈現(xiàn)的灰色越深。若是染色玉,濾色鏡會將玉的人造綠色濾去,在鏡下看到的是一片褐紅色。漂白玉則由于沒有經過染色,故其反應會與含天然色素的“A”級貨無異。 (3)用光譜分析儀檢驗。優(yōu)質玉經化學處理和染色后的處理玉,因物質結構成分不同,在光譜儀下檢視,會得出不同的光譜圖形,將已知A級玉的光譜與被檢驗物的光譜比較,贗品就會原表畢露。 (4)紅外線光度計檢驗。其原理與光譜分析儀相似,能檢出玉石上是否有填孔用的膠質物料成分,以證明該玉是否經過漂白退色處理或染色。 (5)相對密度(比重)測試。經處理的玉,內部結構與原玉有異,其密度較小。經過精密的檢測和對比就能鑒別是原玉還是處理玉。參考資料:中天在線
關于A貨、B貨、C貨如何鑒別的問題,許多書籍、文章都有論述,但其推薦的一些鑒別方法卻缺少可操作性,如紅外光譜分析法、激光拉曼光譜分析法等。這些儀器設備,作為一個普通的收藏者不用說買不起,就是買得起也很難買得到。而一些“專家”感覺上的鑒別,更是讓初學者難以掌握。如B貨綠色有一種被化開的感覺,有漂浮感;B貨翡翠被注膠后翠性減弱,顯行朦朧不清。這種感覺是一個專業(yè)人員經過多年從事A、B貨鑒別得出的一種心得,一般的收藏者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筆者也曾苦苦地追求,尋找這種感覺,但至今仍一頭霧水,收效甚微。 那么,針對一個初入此道,手中只有幾件簡單工具(40倍放大鏡、強光手電筒、天平或二碘甲烷、折射儀或一溴奈)的收藏者,應該如何來鑒別A貨、B貨、C貨呢?筆者認為首先要從密度上著手。就是說每得到一塊翡翠后,首先要做的是測量它的密度,凡低于3.33的就應該引起注意。道理很簡單,雖然翡翠的密度是界定在3.25―3.43之間,但密度較低的翡翠就是A貨其質地也不會是很好的,而密度在3.33以上的翡翠出現(xiàn) B貨的可能性又較低。因為不是所有的翡翠都適合做B貨。一般來講,做B貨的翡翠是質地較粗松、透明度較差、含有黃褐及黑色斑點狀物質的翡翠;另外,從顏色上看,適合做B貨的翡翠必須要有綠色。但也不是所有帶綠色的翡翠都值得去做,只有那些綠色較好,但透明度不高,而且有許多雜質在其中的翡翠才值得去做。更重要的是,現(xiàn)在加工B貨的材料大多數(shù)都是八三玉,而八三玉的相對密度卻低于3.33,在3.25―3.31之間。這就給我們正確識別A貨、B貨提供了一個參考數(shù)據(jù)。其次,要仔細觀察翡翠的表面特征。用40倍放大境以側光(斜向照明法)進行觀察,A貨的表面光潔如鏡,有很強的玻璃光澤。就是有些小的沙眼、坑點也是在礦物的晶粒相接處以三角形或多邊長條狀出現(xiàn)。而B貨的砂眼坑點多以溶蝕孔洞的形式出現(xiàn),其特點是,圓、深、黑、邊緣鈍蝕。另外,B貨表面布滿線條彎曲不一、縱橫交錯的網(wǎng)狀、樹枝狀溝紋,如同老化的柏油路面一般。A貨表面雖然也能見到細紋,但那是顆粒間的交接細紋。有些質地較差的A貨,因拋光不良,也會出現(xiàn)一些溝紋,但這些溝紋只是出現(xiàn)在不易拋光的局部,而且邊緣沒有被溶蝕的痕跡?! ◆浯涫骤C的A、B貨鑒別一般以聽聲音為主。在無裂的情況下將一只手鐲用手指吊起,拿起另一只手鐲或其他硬物輕輕敲擊(一定要輕輕敲擊,用力大了一是對手鐲有損害,二是聲音可能有誤),A貨聲音清脆,悠長有回音,呈金屬聲;B貨聲音沉悶、沙啞?! ︳浯銫貨的鑒別較簡單,通常用強光手電筒對其進行透射,A貨的綠是有色頭色尾,有濃淡過渡的斑點成條帶狀,而C貨在強光透射下,綠色均分布在晶粒周圍或裂隙之中呈細線狀?! ?------------------ 更多的翡翠知識請到專業(yè)翡翠交流社區(qū):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35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