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硬度在6.0—6.5之間。傳統(tǒng)狹義范疇特指新疆和田地區(qū)出產的玉石翡翠的硬度是多少度,以和田“子料”為代表聞名于世;廣義的和田玉指軟玉(真玉)。和田玉雖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區(qū)出產的玉,而是一類產品的名稱。中國把透閃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頭都命名為和田玉,都在國標范圍內。
翡翠的硬度在6.5—7.5之間。翡翠是由以硬玉為主的無數細小纖維狀礦物微晶縱橫交織而形成的致密塊狀集合體。
擴展資料:和田玉按產出環(huán)境進行分類,可以分為原生礦:山料;次生礦:山流水、子料、戈壁料。不同產地的產出環(huán)境有各自的特點,因此在和田玉的品質上會有所不同,同種級別情況下,子玉質量最佳、價值最高,山流水次之。對于自然界翡翠的形成,主要有四種主要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是巖漿在高壓條件下侵入到超基性巖中的殘余花崗巖漿的脫硅產物。第二種觀點認為是在區(qū)域變質作用時原生鈉長石分解為硬玉而形成;或者認為是在板塊碰撞產生的壓扭性應力和低溫作用下,鈉長石先形成變質程度較低的藍閃石片巖,進一步變質成硬玉而成。第三種觀點認為是在花崗巖脈和淡色輝長巖類巖脈在12~14kPa壓力下,在鈉的化學勢高的熱水溶液作用下發(fā)生交代而成。第四種觀點根據硬玉巖中含水~甲烷~硬玉三相包裹體的發(fā)現認為翡翠是由近硬玉硅酸鹽熔體結晶而成,認為這種熔體源于300~400km處地幔中廣泛存在的含堿輝石層。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和田玉百度百科---翡翠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60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