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橋是由隋朝匠師李春主持建造的。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是中國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境內(nèi)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橋。趙州橋始建于隋開皇十五年至隋大業(yè)元年,是世界上現(xiàn)存年代最久遠、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單孔坦弧敞肩石拱橋。
李春和工匠們一起創(chuàng)造性地采用了圓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大大降低。實現(xiàn)了低橋面和大跨度的雙重目的,橋面過渡平穩(wěn),車輛行人非常方便,而且還具有用料省、施工方便等優(yōu)點。當然圓弧形拱對兩端橋基的推力相應增大,需要對橋基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趙州橋堪稱中國建筑史上的奇跡之一。
李春介紹:
李春,隋代造橋匠師,現(xiàn)今河北邢臺臨城人士,是中國、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橋梁專家。隋開皇十五年至大業(yè)初建造趙州橋。
趙州橋建于隋代,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是當下保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它的優(yōu)點主要體現(xiàn)在設計建造和藝術價值兩個方面。趙州橋全橋只有一個大拱,橋洞像一張弓;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全橋結構勻稱。弓形橋洞使橋面坡度平緩,便于通行;拱上加拱,既減輕了橋身重量,又能泄洪,減少洪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也能節(jié)省石材。橋洞像一張弓,似長虹臥波,且全橋結構勻稱,與兩岸景色融為一體,又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
一、歷史意義。
因為它是世界上現(xiàn)存年代久遠、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單孔坦弧敞肩石拱橋,也在世界橋梁史上首創(chuàng)“敞肩拱”結構形式,這些都比歐洲早了好幾百年,這也一舉奠定了趙州橋的世界橋梁史上的地位。
二、藝術價值高。
造型工藝獨特,科研價值極高外,它還有著非常高的藝術價值,整個古橋雕作刀法蒼勁有力,藝術風格新穎豪放,充分彰顯了隋代渾厚、嚴整、俊逸的石雕風貌,橋體飾紋雕刻精細,可以說是一件非常精美的古建筑。
三、趙州橋?qū)嵱眯院軓姟?/p>
趙州橋路面平整,便于行人和馬車的順利通過。而且設計合理,寬度有9.6米,適合中間行馬車,兩邊過行人的理念。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3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