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型促銷活動?
一般指雙11、品牌周年慶、618這種節(jié)日,做得好可以拿到全年業(yè)績的5%~30%,某些行業(yè)在一年當中的1、2個大節(jié)銷量幾乎占全年業(yè)績80%。
這種大型活動的推廣和運營,也更考驗運營人的綜合能力。
近10年來,我們操盤過各類商家的大型活動少說也有幾百場,開業(yè)的、新品發(fā)布、周年慶、雙11、雙12、618、情人節(jié)、年貨節(jié)等等。行業(yè)覆蓋商業(yè)地產、零售類、連鎖門店、電商品牌、在線教育等等。
做了那么多,我們認為做大型活動的操盤,除了扎實的運營能力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整個團隊的節(jié)奏管控。
因為我們需要用戶對品牌大節(jié)抱有很高的期待,在大節(jié)開始的時候有更高的正向勢能,這中間就有一系列拉升大節(jié)勢能節(jié)奏的方式,所以整個團隊每一步的傳導、與用戶的溝通方式,以及大節(jié)期間從內部的氣勢提升到用戶的勢能提升,都需要操盤手對節(jié)奏有很強的掌控感,不偏離賽道。
關于勢能的提升方法,我就不多講了,在“活動運營公園”第三站的勢能類活動已經很完整的講了,有需要的學友可以去GET運營實驗室公眾號回復“活動運營”獲取。
一般大型促銷活動,都會經過3個階段:預熱期—正式期—返場期。
19年和20年我們利用相同的方法,為同一品牌操盤了兩場雙11大節(jié)。
19年,做到了80%付費用戶數占比和98.8%的連帶率。
20年,做到了600多個付費用戶完成100w業(yè)績,均價200的產品客單做到了1300多。
拋開銷售額不談,因為銷售額和體量有關系,我們主要看轉化率和客單價,這個和體量無關,純靠扎實的運營基本功和用戶粘性。
也就是說如果你之前的用戶有1000人,那在大節(jié)期間有800個用戶都購買了,并且?guī)缀趺總€人都不止買1件商品。你可以對比自己的項目數據,就知道這兩個數據量有多高了。
首先,在我們“私域活動運營公園”里面學過勢能類活動的學友應該知道,品牌在私域做大節(jié)不同于公域平臺的玩法,前期拉升用戶的心理價值和埋點基本決定了大節(jié)的活動效果。
所以預熱期的核心重點就是:賣貨和埋點。
你沒看錯,預熱期就是要賣貨。上篇文章我講過,比如每個月能賣10萬,那如果你大促前1個月沒銷售、后一個月沒銷售,大促當月賣了3萬,那你能說是大促增長了300%嗎?不能,甚至你拉低了毛利率。
所以大家去看那些只告訴你大促增長,但不告訴你前后銷售數據的,多半都是坑你。
預熱期不但要為正式大節(jié)埋點鎖客,還要選品賣貨。 這里有3個重點:
1、預熱期選品和大節(jié)選品盡量不要重復,找能連帶率高的產品作為預熱和正式期的產品;
2、要有埋點玩法;
3、要會根據用戶心理卡價格段。
我們挨個來講。
預熱期和大節(jié)的選品不要重復是什么意思呢?
舉個例子,如果你預熱期賣橙子,正式期還是賣橙子。那要么正式期沒銷量,要么正式期全是退貨和客訴!
因為如果預熱期的橙子價格比正式期高(也就是正式期的折扣更大),那還怎么鎖客呢?用戶都在預熱期買了,正式期就不會產生購買了。
如果預熱期的價格低于正式期(預熱期的折扣更大),那你正式期的活動發(fā)布出來以后,預熱期買貴了的用戶就會來退貨退款或者退差價,導致徒增客訴、耗損人力。
所以選品的第一點就是預熱期和正式期的選品不要重復。并且盡量找連帶率高的商品,比如賣護膚品的,你在預熱期主要賣水、正式期主要賣霜和乳,那不光產品做了區(qū)隔、并且還提升了連帶率。
第二點,要學會埋點玩法。
舉個例子,你在預熱期設置買100元贈正式期滿100減50的券;或者預熱期買滿150元,贈一款爆品隨正式期的訂單一起發(fā)出。這些都是埋點的玩法,結合好連帶選品,就可以把顧客引流到正式期。
但如何提高用戶正式期的復購率呢?那就要學會第3點,根據用戶心理卡價格段。
有過買車經歷的人就知道,最開始有可能預期選15萬左右的車。但發(fā)現如果多加個2、3萬就可以買到舒適感更強的車;然后看18萬左右的車又發(fā)現如果買20萬出頭的車才真正有好的操控和優(yōu)秀的三大件;當看20萬多點的車的時候發(fā)現,既然都能接受20萬,那多加幾萬就能買豪華型車了,反正又有金融方案,每個月還款也不是不能接受。
一周后你會發(fā)現,你從15萬的車一直看到了大G.....
另外,在大節(jié)促銷前培育好流量也是各位必備的基本功。
一般至少提前1個月就要培育自己的新用戶,結合分銷、任務寶、群裂變、社交媒體投放等方式獲取流量,然后結合活躍類活動和用戶建立信任關系,然后在大促集中轉化。
正式期的核心總結下來就4個:盯目標、搞氛圍、控流量、提客單
先說控流量,分為3個方面的控制:
1、裂變:利用社交裂變,讓用戶幫你宣傳大節(jié)
2、聚流量:把用戶的關注點,匯聚在活躍時間
3、分流量:利用活躍類活動,結合流量聚集時段做流量分發(fā),提升用戶在某些轉化頁的UV
用人話來說,就是刺激用戶裂變帶流量,然后把這些流量集中在每天的某些時段,并且在這些流量聚集的時段引導他們去看特定的頁面,做轉化。
再來說盯目標,這是我們操盤團隊最核心的手段:
這里說的盯目標,不是讓你盯著目標數據,而是利用精細化的觸達手段、運營的數據指導、銷售的手段、多渠道結合,形成標準化的銷售流程去完成我們的目標。
這在實操營也詳細講過,操作起來也不復雜,總結來講就2步:
1、大促前提煉出各類大促的賣點(比如某些大促產品和組合裝的賣點、促銷力度等)、分析出各類用戶群的客單價和所在渠道(比如300客單價群體的用戶、500客單價群體的用戶,他們每個人分別用什么方式可以觸達,用個人微信號還是公眾號還是某個門店導購還是某個分銷商)
2、在大促中每天拉訂單數據,觸達大促未下單以及大促客單價不達標的用戶。(通過第一步知道了某些用戶應該買300元,但是只買了100元,那就要用能觸達的渠道,通過話術做種草推薦觸達轉化)
運用好這套方法,保證你業(yè)績一定會大幅度提升。
返場期的核心重點是什么?賣貨、 埋點、分享。
我們一般整個大節(jié)促銷期間的20%~30%業(yè)績是從返場期帶來的,其中主力是新品。
新品不在顧客掏錢最高漲的時候上線,那你要等到過完年大家手頭都緊的時候才上嗎?
我們內部有一句話:沒有能榨干的用戶,只有匹配度不夠的活動。也同樣用這種精神知指導家在大節(jié)期間的專注精神。
新品能帶來什么?
關注(流量)
用戶為什么會關注新品?
新品吸引(誘惑)
誘惑能帶來什么?
轉化!
大家發(fā)現了嗎?新品是一個不缺流量、不缺活躍、不缺轉化的產品類型(當然,如果你連用戶需求都沒搞明白,不通過用戶需求數據而是拍腦袋開發(fā)的新品就當我沒說)。
所以返場期一定要做新品、新品、新品!
同時,返場期除了新品和常規(guī)的爆品返場以外,埋點也同樣重要。
比如你可以在大家都在返場期購買新品和爆品的時候,植入一個買贈活動,在返場期購買的顧客可以獲得大促后的代金券或者贈品。
這樣就可以把流量引導至大促后,有些在大促期沒趕上,或者沒買夠的用戶就會獲得精準匹配的券,在大促后同樣可以購買。這樣就不會出現大促后銷售趕不上日常的情況。
今天的分享,沒辦法把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操作細節(jié)、數據算法舉例、卡價格段的算法、選品和成交腳本這些都給大家講清楚,后續(xù)我會陸續(xù)出一些這方面的干貨內容,幫你完成更好的業(yè)績。
還沒有加入“私域活動運營公園”的小伙伴,也建議你早點加入,系統性的建立自己活動操盤的能力,不要東打一頭西打一頭,系統性的去學習、加入這個有價值的圈子、拿到一套上手就能用的方式、再有一群頂級操盤團隊交流,比你自己摸索快得多。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歡迎大家在實操的過程中和我們交流。
-END-
請到「后臺-用戶-個人資料」中填寫個人說明。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49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