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桃的典故即“二桃殺三士”,出自于《晏子春秋·內(nèi)篇諫下·第二十四》。比喻借刀殺人。
春秋時代齊景公帳下有三員大將: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他們戰(zhàn)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驕,晏子為避免造成未來可能的禍害,建議齊景公早日消除禍患。
晏子設了一個局:讓齊景公把三位勇士請來,要賞賜他們?nèi)粌深w珍貴的桃子;而三個人無法平分兩顆桃子,晏子便提出協(xié)調辦法——三人比功勞,功勞大的就可以取一顆桃。公孫接與田開疆都先報出他們自己的功績,分別各拿了一個桃子。
這時,古冶子認為自己功勞更大,氣得拔劍指責前二者;而公孫接與田開疆聽到古冶子報出自己的功勞之后,也自覺不如,羞愧之余便將桃子讓出并自盡。盡管如此,古冶子卻對先前羞辱別人吹捧自己以及讓別人為自己犧牲的丑態(tài)感到羞恥,因此也拔劍自刎——就這樣,只靠著兩顆桃子,兵不血刃地去掉三個威脅。
擴展資料
晏子的其他典故
一、折沖樽俎
春秋中期,中原的強國晉國謀劃攻打齊國。為了探清齊國的形勢,便派大夫范昭出使齊國。齊景公以盛宴款待范昭。席間,范昭借酒勁向齊景公說:“請您給我一杯酒喝吧!”景公回頭告訴左右待臣道:“把酒倒在我的杯中給客人?!?/p>
范昭接過侍臣遞給的酒,一飲而盡。晏嬰在一旁把這一切看在眼中,厲聲命令侍臣道;“快扔掉這個酒杯,為主公再換一個。”依照當時的禮節(jié),在酒席之上,君臣應是各自用個人的酒杯。范昭用景公的酒杯喝酒違反了這個禮節(jié),是對齊國國君的不敬,范昭是故意這樣做的,但還是被晏嬰識破了。
范昭回國后,向晉平公報告說:“現(xiàn)在還不是攻打齊國的時候,我試探了一下齊國君臣的反應,結果讓晏嬰識破了?!狈墩颜J為齊國有這樣的賢臣,當前去攻打齊國,絕對沒有勝利的把握,晉平公因而放棄了攻打齊國的打算。
二、晏子使楚
晏子出使到楚國,楚王知道晏子的身材矮小,就命令人在大門旁邊開了個小洞,請晏子從小洞進去。晏子知道楚王要戲弄他,嚴詞加以拒絕。他說,“到了“狗國”,才走狗洞,我現(xiàn)在是出使楚國,不應該走狗洞?!闭写套拥墓賳T只好請晏子從大門進去。
晏子進去拜見楚王。楚王故意問:“齊國沒有人可派嗎?竟派您做使臣?!标套踊卮鹫f:“齊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人們把袖子舉起來,可以遮住太陽;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怎么說齊國沒有人呢?”
楚王接著問:“既然如此,那么為什么派你出訪呢?”晏子答:“我們齊國派使節(jié)出訪很有講究:對那些精明能干的的人,就派遣他們出使那些道德高尚的國家;對那些愚蠢無能的使臣,就派他們出使那些不成器的國家。我是使臣中最愚蠢、最無能的人,所以就派我出使楚國來了?!?/p>
三、華而不實
齊景公對晏子說:“東海里邊,有古銅色水流。在這紅色水域里邊,有棗樹,只開花,不結果,什么原因?”
晏子回答: “從前,秦繆公乘龍船巡視天下,用黃布包裹著蒸棗。龍舟泛游到東海,秦繆公拋棄裹棗的黃布,使那黃布染紅了海水,所以海水呈古銅色。又因棗被蒸過,所以種植后只開花,不結果?!?
景公不滿意地說:“我裝著問,你為什么對我胡謅?” 晏子說:“我聽說,對于假裝提問的人,也可以虛假地回答他?!?/p>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晏嬰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二桃殺三士
《韓非子·說難》:
彌子名瑕,衛(wèi)之嬖大夫也。彌子有寵于衛(wèi)。衛(wèi)國法,竊駕君車,罪刖。彌子之母病,其人有夜告之,彌子轎駕君車出,靈公聞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犯刖罪。”異日,與靈公游于果園,食桃而甘,以其余鮮靈公。靈公曰:“愛我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彌子瑕色衰而愛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嘗轎駕吾車,又嘗食我以余桃者?!?/p>
“斷袖”來源于西漢的董賢。西漢建平二年,有一天,漢哀帝下朝回宮,看到殿前站著一個人,正在傳漏報時,哀帝隨口問:“那不是舍人董賢嗎?”那人忙叩頭道:“正是小臣董賢?!倍t是御史董恭的兒子,在漢哀帝劉欣還是太子時曾當過太子舍人。就是這一瞥,哀帝忽然發(fā)現(xiàn),幾年不見,董賢越長越俊俏了,比六宮粉黛還要漂亮,他不禁大為喜愛,命他隨身侍從。從此對他日益寵愛,同車而乘,同榻而眠。
董賢英俊瀟灑,又是御史董恭之子,因而被選為太子舍人。哀帝在與他的交往中產(chǎn)生了愛戀,封他為董門郎,并封其父親為霸陵令,遷光祿大夫。不久,董賢又被封為駙馬都尉侍中,《漢書·董賢傳》載,這時董賢“出則參乘,入御左右,旬月間賞賜巨萬,貴震朝廷?!眱扇诵斡安浑x,同床共枕。有一次哀帝醒來,衣袖被董賢壓住,他怕拉動袖子驚醒“愛人”,于是用刀子將其割斷,可見其愛戀之深。哀帝還為董賢建造了一棟與皇宮類似的宮殿,并將御用品中最好的送給董賢,自己則用次品。他為了與戀人生生世世在一起,還為董賢在自己的陵墓旁邊修了一座冢塋?!稘h書·董賢傳》載,哀帝還曾開玩笑地對董賢說:“吾欲法堯禪舜,何如?”嚇得大臣們目瞪口呆。
分桃的出處,《韓非子·說難》記載:春秋時,衛(wèi)國大夫彌子瑕受衛(wèi)靈公寵愛。(他們都是男人哦?。┯刑?,彌子瑕在果園里陪靈公游玩。他從樹上摘下一個桃來,咬了一口,覺得甘甜可口,非常好吃,就立刻把剩下的遞給衛(wèi)靈公吃。衛(wèi)靈公夸獎他說:"彌子瑕對我太好了!自己認為是美味的東西省下來舍不得吃,而給我吃。"可是,等到后來靈公不再喜歡彌子瑕,給國君吃剩余桃子的事就都變成了他的罪行了,并因此受到懲處。
“斷袖分桃”說的是兩個典故:分桃之愛、斷袖之癖。
1、分桃之愛
衛(wèi)靈公是春秋時期衛(wèi)國的第28代國君,彌子瑕是衛(wèi)國的一名美男子,在衛(wèi)靈公身邊為臣,很是得寵。有一天,彌子瑕陪衛(wèi)靈公到果園游玩,當時正值蜜桃成熟,滿園桃樹結滿碩果,清風徐徐送來蜜桃的清香,讓人垂涎欲滴。
彌子瑕隨手摘下一個又紅又大的桃子,不洗不擦大口咬吃起來。當吃到一半時,想起身邊的衛(wèi)王,于是彌子瑕把桃子遞給衛(wèi)王,讓他分享。
衛(wèi)靈公毫不在意,還自作多情的說:“你能忍住饞意把可口的蜜桃讓給我吃,這真是愛我啊?!边@就是后來的“分桃之愛”的由來。
2、斷袖之癖
公元前五年,21歲的漢哀帝初見18歲的太子舍人董賢,大有相見恨晚之意,讓他坐到自己腿上,與之促膝而談,并且升他官職,一月三遷,升任駙馬都尉侍中,出則于哀帝同乘,入則于哀帝共榻。
一天漢哀帝早晨醒來,見董賢還睡著,哀帝欲將衣袖擎回,卻又不忍驚動董賢??墒且滦浔欢t壓住,不能取出,一時性急,從床頭拔出佩刀,割斷了衣袖,悄然而去。所以后人把寵愛男色稱為“斷袖之癖”。
擴展資料
其他有關同性戀的典故
1、龍陽之好
魏王與龍陽君,一同乘船釣魚,龍陽君滿載釣了十幾條魚,卻在哭泣。魏王說:“有什么不安的事嗎?如果有,為什么不告訴寡人呢?”龍陽君回答說:“臣沒有什么不安的事?!蔽和跽f:“那你為何要哭泣呢?”龍陽君回答說:“臣為大王釣到的魚而流淚。”魏王說:“什么意思?”
龍陽君回答說:“臣一開始釣到魚很高興;后來釣到更大的魚,就想要把以前釣到的小魚扔掉。如今臣只有丑陋的面孔,卻能有機會擔任大王的侍寢。還被封爵為龍陽君,在朝廷上,官員們都為臣奔走;在路上,平民都不敢不讓路?!?/p>
“而今,天下的美人也是非常多啊,知道臣能得到大王的寵信,美貌的她們也一定會拎起衣裙,跑到大王這里來。到那時,臣比不上那些美人,就成了最初釣的小魚,也會被扔掉。臣怎能不哭泣呢?”
魏王說:“不會的!有這樣的想法,為何不愿意跟寡人說呢?”于是下令全國,說:“敢向我提進納‘美人’于宮的,誅殺九族!”由于龍陽君的故事,后人以他的名號作為男風的一種尊貴且含蓄的叫法,名叫龍陽之好。
2、安陵君與楚共王
安陵君是楚共王的男寵,頗為得勢。有個叫江乙的人對他說,“君主待你那么好,只是因為喜愛你的美貌,以后總有色衰愛弛的一天,甚至連所睡的席子還沒破的時候,已經(jīng)不再受到寵幸了,你最好和君主說,連死也跟隨他,就會長期得到他的信任和眷顧。”
可是在三年中,安陵君沒有對楚共王說過。有一天,當安陵君和楚共王在云夢打獵時,共王有感地說:“今天打獵,真使我快樂,但在我死后,誰還和我一起享受這快樂呢?”安陵君聽了以后,就流著淚下跪說:“大王萬歲千秋之后,我愿意在黃泉之下繼續(xù)侍候你。”楚共王聽了大為感動,就設壇封他為安陵君。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斷袖分桃
“斷袖分桃”說的是兩個典故:分桃之愛、斷袖之癖。
1、分桃之愛衛(wèi)靈公是春秋時期衛(wèi)國的第28代國君,彌子瑕是衛(wèi)國的一名美男子,在衛(wèi)靈公身邊為臣,很是得寵。有一天,彌子瑕陪衛(wèi)靈公到果園游玩,當時正值蜜桃成熟,滿園桃樹結滿碩果,清風徐徐送來蜜桃的清香,讓人垂涎欲滴。
彌子瑕隨手摘下一個又紅又大的桃子,不洗不擦大口咬吃起來。當吃到一半時,想起身邊的衛(wèi)王,于是彌子瑕把桃子遞給衛(wèi)王,讓他分享。
衛(wèi)靈公毫不在意,還自作多情的說:“你能忍住饞意把可口的蜜桃讓給我吃,這真是愛我啊。”這就是后來的“分桃之愛”的由來。
2、斷袖之癖公元前五年,21歲的漢哀帝初見18歲的太子舍人董賢,大有相見恨晚之意,讓他坐到自己腿上,與之促膝而談,并且升他官職,一月三遷,升任駙馬都尉侍中,出則于哀帝同乘,入則于哀帝共榻。一天漢哀帝早晨醒來,見董賢還睡著,哀帝欲將衣袖擎回,卻又不忍驚動董賢。
可是衣袖被董賢壓住,不能取出,一時性急,從床頭拔出佩刀,割斷了衣袖,悄然而去。所以后人把寵愛男色稱為“斷袖之癖”。
擴展資料其他有關同性戀的典故1、龍陽之好魏王與龍陽君,一同乘船釣魚,龍陽君滿載釣了十幾條魚,卻在哭泣。魏王說:“有什么不安的事嗎?如果有,為什么不告訴寡人呢?”龍陽君回答說:“臣沒有什么不安的事。”
魏王說:“那你為何要哭泣呢?”龍陽君回答說:“臣為大王釣到的魚而流淚?!蔽和跽f:“什么意思?”龍陽君回答說:“臣一開始釣到魚很高興;后來釣到更大的魚,就想要把以前釣到的小魚扔掉。
如今臣只有丑陋的面孔,卻能有機會擔任大王的侍寢。還被封爵為龍陽君,在朝廷上,官員們都為臣奔走;在路上,平民都不敢不讓路?!?/p>
“而今,天下的美人也是非常多啊,知道臣能得到大王的寵信,美貌的她們也一定會拎起衣裙,跑到大王這里來。到那時,臣比不上那些美人,就成了最初釣的小魚,也會被扔掉。
臣怎能不哭泣呢?”魏王說:“不會的!有這樣的想法,為何不愿意跟寡人說呢?”于是下令全國,說:“敢向我提進納‘美人’于宮的,誅殺九族!”由于龍陽君的故事,后人以他的名號作為男風的一種尊貴且含蓄的叫法,名叫龍陽之好。2、安陵君與楚共王安陵君是楚共王的男寵,頗為得勢。
有個叫江乙的人對他說,“君主待你那么好,只是因為喜愛你的美貌,以后總有色衰愛弛的一天,甚至連所睡的席子還沒破的時候,已經(jīng)不再受到寵幸了,你最好和君主說,連死也跟隨他,就會長期得到他的信任和眷顧?!笨墒窃谌曛?,安陵君沒有對楚共王說過。
有一天,當安陵君和楚共王在云夢打獵時,共王有感地說:“今天打獵,真使我快樂,但在我死后,誰還和我一起享受這快樂呢?”安陵君聽了以后,就流著淚下跪說:“大王萬歲千秋之后,我愿意在黃泉之下繼續(xù)侍候你?!背餐趼犃舜鬄楦袆?,就設壇封他為安陵君。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斷袖分桃。
1.衛(wèi)靈公與彌子瑕之間產(chǎn)生了著名的“分桃”典故,事情的原委是:君臣二人共游果園,彌子食桃而甘,未盡,遂以其半遺君。
靈公食而甘之,曰:“愛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焙髞韽涀由鄢冢`公便拿此說事,責怪道:“是曾啖我以余桃!”孔子和他們同時,曾經(jīng)出仕于衛(wèi),受到了衛(wèi)靈公的禮遇,他的學生子路和彌子瑕是連襟關系。
2.“未曾悔,斷袖恩” 說的是漢哀帝劉欣和寵臣董賢的故事 兩人同床而寢,早晨,劉欣起來上早朝 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一只衣袖被董賢壓住,為了不打攪董賢的美夢, 漢哀帝拔出自己的佩劍割斷了自己的衣袖! 這就是“斷袖之僻”的由來了 后人用斷袖之僻形容兩個男子之間的愛戀 這是由真實的歷史而來的 可是兩人都是早逝,劉欣26歲駕崩, 在位僅六年,他原本欲傳位于董賢, 可是王太后在他死后將帝位傳于自己的侄子王莽, 而董賢于哀帝死后第二天在家中自縊,時年22歲。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09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