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圓圓曲》,是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yè)的一首七言歌行。典故:陳圓圓曾入宮,后為崇禎帝田貴妃之父田弘遇所得,又轉贈給遼東總兵、平西伯吳三桂為妾。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占北京,陳圓圓被俘。吳三桂出于私恨,遂引清兵入關,反攻北京,復得陳圓圓。
此詩通過明末清初名妓陳圓圓與吳三桂的聚散離合,反映了明末清初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委婉曲折地譴責了吳三桂的叛變行為。全詩巧妙地將吳三桂、陳圓圓同吳王夫差、西施聯(lián)系起來,同時又運用不少史書典故入詩,從而使詩篇籠罩了一種深沉的歷史感。
全詩(節(jié)選)如下: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
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譯文如下:
君王當年離開了人間,將軍破敵收京讓開了山海關。
全軍痛哭披上了縞素,哪知道將軍沖冠一怒是為了紅顏。
還說紅顏流落不是他所系戀,還說逆賊命定滅亡是因為迷于飲宴。
像閃電般掃蕩黃巾平定黑山.哭畢君王和老父親再和她相見。
擴展資料:
《圓圓曲》是長篇敘事詩,全詩組織結構嚴謹,次序井然,前后照應,多用曲筆,敘事、抒情、議論交織在了一起,雖以陳圓圓、吳三桂的離合故事為主要內容,但也揉合進了明末清初的故事,抒發(fā)了作者極其復雜的思想感情。
第一段為開頭八句,寫明崇禎皇帝吊死景山,吳三桂勾結清兵攻占北京,以“沖冠一怒為紅顏”句切中吳三桂要害,并以此句為全詩的主旨。指明吳三桂打著復明的旗號,實際上是為了陳圓圓而降清的。
詩一開篇就借“鼎湖當日棄人間”代指崇禎之死,然后就寫吳三桂打敗李自成:“破敵收京下玉關”,極斬截利落。興兵的名義是為崇禎報仇,然而骨子里卻另有懷恨。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二句之妙,一在于對仗精整,以眾形獨,以素形紅;二在于下句“立片言以據(jù)要,乃一篇之警策”。它不是靠夸張取勝,而是一針見血以事實勝雄辯,“沖冠一怒為紅顏”這一事實是吳三桂本人也不敢正視的。
為一已私情犧牲民族大節(jié)及全家性命,其行徑比較《史記》中為護璧沖冠一怒的藺相如和將行剌秦王“怒發(fā)上指冠”的荊軻,畢竟太卑微,出以吳三桂口吻的“紅顏流落非吾戀”,辯解顯得無力,“哭罷君親再相見”的舉止于是顯得做作虛偽。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圓圓曲
陳圓圓:常州武進(今屬江蘇)人,本姓邢,名沅,字畹芬。
為蘇州名妓,善歌舞。 初為田畹歌妓,后吳三桂納為妾。
三桂出鎮(zhèn)山海關,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克北京,曾被俘。三桂降清,清軍攻陷北京,仍歸三桂,從至云南。
晚年為女道士,改名寂靜,字玉庵。民間傳說稱吳三桂降清是為了她。
有沒有一首歌能曲盡陳圓圓的心事?那一定不會是吳梅村的《圓圓曲》:“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北M管這個文人想同情陳圓圓,但畢竟男人的視角,看什么都籠著一層家國恨的霧氣,看什么都是一個時代的宏大敘事。
而女人是不會那么想的。她只為了自己的心。
許多人見識陳圓圓的美貌是在金庸的小說里。在《碧血劍》中,陳圓圓一出場,“每個人和她眼波一觸,都如全身浸在暖洋洋的溫水中一般,說不出的舒服受用”,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目不轉睛地瞪視著陳圓圓,咕嚕一聲,吞下了一大口饞涎”,一伙小將爬的爬,抱的抱,丑態(tài)百出。
圓圓的美態(tài)已如滔滔江水汩汩奔流而出。 陳圓圓,本名陳沅,是蘇州的一名青樓女子,因色藝雙絕而芳名遠播。
她曾嫁過一次人,傳說中還曾與大才子冒辟疆相愛。但她的精彩人生之后才開始。
陳圓圓本被國舅田弘花了20萬兩銀子購買欲獻于崇禎,但志大才疏、出名勤奮的崇禎不愿沾上這個尤物,把陳圓圓退貨到田家。后來,在歌舞宴席上,吳三桂被陳圓圓迷得神魂顛倒,答應“大難來時先保護田家”,終于抱得美人歸。
如果把被送來賣去的陳圓圓簡單看成是受害者,顯然是幼稚的。作為一位名妓,陳圓圓對自己的命運是有相當大的決定權的,看看“秦淮八艷”都各與名重一時的才子交往甚至相愛就可以看出來,老鴇在這個時候也只能陪著笑。
《海上花》告訴我們,那時的名妓愛誰就誰,發(fā)發(fā)脾氣耍耍小性子,志不同道不合琴棋書畫不入品流的靠邊站。她們的每一分錢都是自己掙的,早早就在盤算著擇木而棲了,底氣比大家閨秀還要足。
以色事人,既讓她們有了對男人更多的可能選擇,也讓她們對婚姻和歸宿更加脆弱更加偏執(zhí)。 陳圓圓遇到吳三桂的時候,她想,總算逮住一個英雄了。
好歹,吳三桂自許為儒將,器宇不凡吧。沒想到戰(zhàn)事一急,吳三桂撒丫子就跑,只能把圓圓留在京城府中。
李自成的軍隊打進了北京,陳圓圓被李之部下劉宗敏所掠。本來,在大明滅亡以后,吳三桂鎮(zhèn)守的山海關已是孤城一座,外面是清兵,里面是農民軍,吳不是降番就是降賊,總要投降一方。
吳三桂本已答應投降李自成的,但一聽說圓圓已被劉宗敏占有了,氣得掉頭就打,投降了清軍,打開山海關迎多爾袞領兵入關,大敗李自成,成了明清交替時的關鍵人物。 歷史有時就像任人打扮的婢女。
陳圓圓固然是吳三桂做決定的原因之一,是清兵入關的無數(shù)個小螺絲釘之一,但絕不是惟一。而在野史中,更愿意把陳圓圓和李自成配成一對,這樣,這個歌妓就同時和大明皇帝、大順皇帝、平西王這三個死對頭、三代梟雄都有染了。
一個女人站在三個男人的三岔口上,而這三個男人,分別代表了一個國家三種不同的命運,她的愛情決定蒼生社稷的命運,聽起來有趣得緊,所以大家寧愿記住傳說而忘記信史。金庸在小說《鹿鼎記》里就是這么干的。
陳圓圓又被搶回到吳三桂身邊。她就像食肆里的咸魚,被人翻過來攤過去。
隨波逐流、人盡可夫,只因為被時代巨浪裹脅著,自己是做不了主的呀。在出家做道姑多年以后,吳三桂兵敗,陳圓圓自沉蓮花池,落了個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凈。
——有時,不能高估人的主觀能動性,尤其是女人,她們再聰明,也只好成為歷史的一顆棋子。 崇禎末年,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威震朝廷,崇禎帝日夜不安。
外戚嘉定伯周奎欲給帝尋求絕色美女,以舒解皇帝的憂慮之心,遂遺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覓艷。田畹尋得陳圓圓后,被其姿色醉迷,遂私下占為己有。
不久李自成的隊伍逼近京師,崇禎帝急召吳三桂鎮(zhèn)山海關。田畹對農民起義軍整日憂心惶惶,便設盛筵為吳三桂餞行,圓圓率歌隊進廳堂表演。
吳三桂見圓圓后,神馳心蕩,高興得摟著圓圓陪酒。酒過三巡警報突起,田畹恐惶地上前對吳曰:“寇至,將若何?”吳三桂說:“能以圓圓見贈,吾首先保護君家無恙。”
未等田畹回答,吳三桂即帶圓圓拜辭。 吳三桂在其督理御營的父親勸說下,將圓圓留在京城府中,以防同行招惹是非讓皇帝知道。
李自成打進北京后,吳三桂的父親投降了起義軍,陳圓圓被李之部下所掠。當吳三桂答應投降李自成時,聞圓圓已被李之部將所占,沖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為?”遂投降了清軍與農民軍開戰(zhàn)。
這就是吳梅村在《圓圓曲》中所曰:“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李自成戰(zhàn)敗后,將吳之父及家中38口全部殺死,然后棄京出走。
吳三桂抱著殺父奪妻之仇,晝夜追殺農民軍到山西。此時吳的部將在京城搜尋到陳圓圓,飛騎傳送,自引吳三桂帶著陳圓圓由秦入蜀,然后獨占云南。
順治中,吳氏進爵云南王,欲將圓圓立為正妃,圓圓托故辭退,吳三桂別娶。不想所娶正妃悍妒,對吳的愛姬多加陷害冤殺,圓圓遂獨居別院。
圓圓失寵后對吳漸漸離心,吳曾陰謀殺她,圓圓得悉后,遂乞削發(fā)為尼,從此。
秦淮八艷 又稱“金陵八艷”。
秦淮八艷的事跡,最先見于余懷的《板橋雜記》分別寫了顧橫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等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陳圓圓而稱為八艷。
她們八人有幾個共同點,首先都具有愛國的民族氣節(jié);秦淮八艷除馬湘蘭以外,其他人都經(jīng)歷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換代的大動亂。當時好多明朝的貪官貪生怕死,賣國求榮,而和他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秦淮八艷雖然是被壓迫在社會最底層的婦女,在國家存亡的危難時刻,卻能表現(xiàn)出崇高的民族節(jié)氣。
然后呢,她們在詩詞和繪畫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她們八人個個能詩會畫,只是大部分已經(jīng)散失,只有柳如是作品保留下來較多,她們創(chuàng)作勤奮,努力表達自己的生活感受。
故宮博物館曾展出了馬湘蘭的蘭花長卷,無錫博物院也曾在南京展出了董小宛的蝴蝶圖;最后一點就是她們對愛情和友誼十分忠誠。秦淮八艷都是被逼上青樓的。
有誰想過這樣的賣笑生涯呢?她們無不想找一位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終生廝守,可他們的從良,總是以愛情和友誼為擇偶標準,但是卻歷經(jīng)坎坷。這固然是當時社會婦女的悲劇,也體現(xiàn)了她們自身高尚的品質。
明朝末年,以色貌才氣而名冠秦淮河的金陵八艷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時文人墨客慕名而來者何止百千?諸多叱咤風云的歷史人物的命運皆與她們有著重大關系。
美女愛英雄,妓女愛才子。她們的艷麗不僅令凡俗之人動心,更令許多英雄才子為之神魂顛倒,乃至歷史隨之改變。
明末的秦淮河一派勾欄瓦肆,歌舞升平,笙歌徹夜的景象。其中青樓林立,盡是風塵女子的世界,儼然成為明代最為繁華的歌舞地。
許多青樓都收留有父母雙亡,孤苦無依的童女。她們教其琴棋書畫,詩詞歌舞。
待其長成后便成為青樓中的招牌。金陵八艷柳如是、李香君、卞玉京、鄭妥娘、顧眉生、寇白門、陳圓圓、董小宛皆是由雛妓養(yǎng)成至秦淮河一“絕色”的。
八艷不僅個個相貌身材一流,而且詩詞歌舞樣樣精通,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們關心天下大事,與繼東林黨之后的復社文人來往密切,指點江山,激昂文字,當真巾幗不讓須眉。她們中的李香君,卞玉京,董小宛與金陵四公子中的候方域,方以智,冒襄的風流韻事被時人傳為美談。
豈知金陵四公子在當時文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成立的復社是繼東林黨之后又一重要的帶有政治色彩的文學社團。
金陵四公子均是名門望族書香門第之后,詩詞文章一流。其中方以智文武雙全,為大明朝作過很多貢獻。
他任崇禎帝翰林院檢。明亡后他為光復明朝而奔走,任南明永王定王的講官,永歷帝的宰相。
當清朝一統(tǒng)天下成定局之后,他又積極籌備反清復明活動。當時慕其名而投奔者成千上萬,其孫方苞便是后來桐城派的鼻祖。
八艷中的柳如是,顧眉生,寇白門后來都從良跟隨明末的歷史名臣。明亡后,八艷中許多人都因政治原因而遭追捕。
陳圓圓,董小宛也由此出現(xiàn)在當時叱咤風云的歷史人物的生命中。 當時明末將領吳三桂投在闖王李自成的麾下。
他控制著長城要塞,抵御清兵,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陳圓圓被獻與吳三桂受盡恩寵。
兩人感情篤深。后來李自成麾下另一將搶奪陳圓圓。
吳三桂迷戀與她,因此大怒道:“我手握重兵竟連一女子也保護不了!”將軍一怒為紅顏,自此吳三桂起兵投清倒戈相向。農民軍畢竟難敵訓練有素的正規(guī)軍,清軍入關,如風卷殘云般將其殲滅。
李自成功敗垂成,成為歷史上的悲劇英雄。清統(tǒng)一天下后,吳三桂因其功高而被封為西南潘王。
若當時陳圓圓未被搶,吳三桂未必會倒戈相向,歷史上是否真會有大清朝還未可知。 "董小宛與清順治帝的愛情更是驚天動地。
清軍入關之時董小宛已從良嫁了冒襄。冒襄是金陵四公子之一,家財萬貫,文章才貌都是無可挑剔的。
董小宛本就可幸福安穩(wěn)地度過一生,不想偏遇豫王多鐸兵下江南。他早已聽聞過金陵八艷之名。
于是設法構陷冒襄,搶走董小宛。后又將董小宛獻給順治帝。
順治得了董小宛就像得了稀世珍寶一樣,當真寵幸有加。竟在半年之內冊封其為董鄂妃。
豈知在當時由剛入宮到被封為妃子一般人至少需要三年。董小宛在半年內被封為妃在清史上怕也是絕無僅有的。
她對這一切卻不怎么在意,只掛念冒襄。這反使順治對她更著迷,不思朝政。
豫王多鐸怕董小宛得寵后伺機報仇,便先下手為強向孝莊皇太后參奏,攻擊陷害她。孝莊皇太后終為所動,下旨令董小宛出家當尼姑。
董小宛做尼姑后也不怎么悲傷,反倒清靜自在。但順治帝卻難以割舍,思念日深。
她病逝后,順治便看破紅塵,落發(fā)為僧。一代君王就這樣做了和尚。
若董小宛未被逐,那么清史又將怎樣演下去呢?順治帝自是不會出家做和尚的了。" 此系傳說,不可信,請看董小宛的詞條。
金陵八艷,色冠一方,她們的命運與帝王將相緊連在一起。許多歷史事件的背后,帝王將相的許多令常人難以理解詭異出格的行為都可從她們的命運中找到答案。
英雄愛美女,金陵八艷之艷,可謂艷之極至! 一、風骨贈峻柳如是 柳如是是活動于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她個性堅強,正直聰慧,魄力奇?zhèn)?,聲名不亞于李香君、卞玉京和顧眉生。柳如是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蕪,本名愛柳?/p>
“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也還可愛,八十年代魚蝦絕代,九十年代身心受害?!?/p>
老婆別人的好,四仔金陵的妙。:“臘八粥,豌豆糕,荷葉烏飯炒元宵。
糖粥藕,糖芋苗,桂花酒釀小元宵。豆沙條,馬蹄糕,松子茶糕滿街跑。
豆腐腦,火腿粽,揚州春卷加年糕。油炸干,狀元豆,蛤蟆酥兒和火燒。
小刀面,大餛飩,油條水餃蒸兒糕。什錦包,三丁包,各色燒賣、棗泥餡心山藥桃。
炸鵪鶉,炸黃雀,炸田螺,手拿食品街上跑。茶葉蛋,鴨腸湯,五香驢肉老鹵干。
熱老菱,糖山芋,熟荸薺,五香藕,炒米團子,百合綠豆羹?!睎|海缺少白玉床,龍王請來金陵王打一巴,嘩啦啦,日本鬼子到你家,摳你爸爸大腳丫。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放屁就是他。 “三輪車跑的快,上面坐個老太太。
要5毛,給一塊。你說奇怪不奇怪。
——因為老頭愛老太?!?你不跟我玩,我有人玩,我到活邊劃小船。
城門城門雞蛋糕,三十落蛋糕。 騎大馬,帶把刀,問你要桔子要香蕉。
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 騎大馬,帶把刀,走進城門瞧一瞧。
蘿卜絲炒肉絲,馬科斯恩科斯,沒有錢來不來斯。 我們兩好,我們兩老,我們兩上街買棉襖。
冬天給我穿,夏天給你穿! 不聽不聽打洋釘,你媽頭上十個釘! 我是你爸,多么偉大,辛辛苦苦把你養(yǎng)大。要是你不聽我的話,我就把你嫁給他! 星期天的早晨白茫茫,拾垃圾老頭排成行。
隊長手一揮,沖向垃圾堆,破鞋子破襪子滿天飛! 大頭寶寶,下鍋炒炒,麻油拌拌,筷子搗搗。 大頭大頭,下雨不愁,人家有傘,你有大頭。
XX的頭,象皮球,小陸純子來扣球,一扣扣到三排樓,三排樓,賣皮球,賣的都是XX的頭 “秦淮八絕”永和園的蟹殼黃燒餅和開洋干絲;蔣有記的牛肉湯和牛肉鍋貼;六鳳居的豆腐腦和蔥油餅;奇芳閣的麻油干絲和鴨油酥燒餅、什錦菜包和雞絲面;蓮糊糕團店的桂花夾心小元宵和五色糕團;瞻園面館的紅湯爆魚面和薄皮包餃;魁光閣的五香豆和五香蛋。秦淮八大名妓明末清初,秦淮河畔一直有著動人的傳說,其中以秦淮八艷最為流傳,一代佳人,或悲或癡,才女烈女,歷史悠悠,留待后人評說。
她們已不再單純是封建社會下的產物,而是成為了一種舊社會女性文化的象征,她們或許出身并不高貴,但人格猶如污泥中的蓮化,心不染塵,她們才華橫溢,卻屬生不逢時,有愛有恨,最終更歸于一聲嘆息 雖然關于她們的故事被反反復復演繹了無數(shù)次,留下經(jīng)典角色的卻無一二,在群星輩出的現(xiàn)在,你我心目中可曾有合適的影子將這恒古愛斷情傷的故事再次流傳。一、傾國名姬陳圓圓 陳圓圓本為昆山歌妓,曾寓居過秦淮,由于她色藝超群,更與重大歷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將她列入了“秦淮八艷”之中,并說她是“前朝金陵倡家女”。
陳圓圓原姓邢,名沅,字圓圓,又字畹芳,幼從養(yǎng)母陳氏,故改姓陳。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艷,能歌善舞,色藝冠時。
崇禎末年,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威震朝廷,崇禎帝日夜不安。外戚嘉定伯周奎欲給帝尋求絕色美女,以舒解皇帝的憂慮之心,遂遺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覓艷。
田畹尋得陳圓圓后,被其姿色醉迷,遂私下占為己有。 不久李自成的隊伍逼近京師,崇禎帝急召吳三桂鎮(zhèn)山海關。
田畹對農民起義軍整日憂心惶惶,便設 盛筵為吳三桂餞行,圓圓率歌隊進廳堂表演。吳三桂見圓圓后,神馳心蕩,高興得摟著圓圓陪酒。
酒過三巡警報突起,田畹恐惶地上前對吳曰:“寇至,將若何?”吳三桂說:“能以圓圓見贈,吾首先保護君家無恙。”未等田畹回答,吳三桂即帶圓圓拜辭。
吳三桂在其督理御營的父親勸說下,將圓圓留在京城府中,以防同行招惹是非讓皇帝知道。 李自成打進北京后,吳三桂的父親投降了起義軍,陳圓圓被李之部下所掠。
當吳三桂答應投降李自成時,聞圓圓已被李之部將所占,沖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為?”遂投降了清軍與農民軍開戰(zhàn)。這就是吳梅村在《圓圓曲》中所曰:“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李自成戰(zhàn)敗后,將吳之父及家中38口全部殺死,然后棄京出走。吳三桂抱著殺父奪妻之仇,晝夜追殺農民軍到山西。
此時吳的部將在京城搜尋到陳圓圓,飛騎傳送,自引吳三桂帶著陳圓圓由秦入蜀,然后獨占云南。 順治中,吳氏進爵云南王,欲將圓圓立為正妃,圓圓托故辭退,吳三桂別娶。
不想所娶正妃悍妒,對吳的愛姬多加陷害冤殺,圓圓遂獨居別院。圓圓失寵后對吳漸漸離心,吳曾陰謀殺她,圓圓得悉后,遂乞削發(fā)為尼,從此在五華山華國寺長齋繡佛。
后來吳三桂在云南宣布獨立,康熙帝出兵云南,1681年冬昆明城破,吳三桂死后,陳圓圓亦自沉于寺外蓮花池,死后葬于池側。直至清末,寺中還藏有陳圓圓小影二幀,池畔留有石刻詩。
二、俠肝義膽李香君 秦淮河名妓李香君身邊時時帶著一把絹扇,扇面是潔白的素絹,上面繪著一幅色彩濃艷的桃花圖,故稱之為“桃花扇”。此扇之圖并非出自名家之手,可為何李香君視為至寶呢?原來這扇面上的桃花,并非染料所畫,而是以李香君的鮮血寫成,上面凝結著她與情郎侯方域纏綿哀艷的愛情故事,也是她此生全部的希冀所在。
李香。
秦淮八艷 又稱“金陵八艷”。
秦淮八艷的事跡,最先見于余懷的《板橋雜記》分別寫了顧橫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等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陳圓圓而稱為八艷。
她們八人有幾個共同點,首先都具有愛國的民族氣節(jié);秦淮八艷除馬湘蘭以外,其他人都經(jīng)歷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換代的大動亂。 當時好多明朝的貪官貪生怕死,賣國求榮,而和他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秦淮八艷雖然是被壓迫在社會最底層的婦女,在國家存亡的危難時刻,卻能表現(xiàn)出崇高的民族節(jié)氣。
然后呢,她們在詩詞和繪畫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她們八人個個能詩會畫,只是大部分已經(jīng)散失,只有柳如是作品保留下來較多,她們創(chuàng)作勤奮,努力表達自己的生活感受。
一、風骨?蚓縭? 柳如是是活動于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她個性堅強,正直聰慧,魄力奇?zhèn)?,聲名不亞于李香君、卞玉京和顧眉生。柳如是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蕪,本名愛柳,因讀辛棄疾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后又稱“河東君”、“蘼蕪君”。
她是嘉興人,生于明萬歷五十年,幼即聰慧好學,但由于家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為婢,妙齡時墜入章臺,易名柳隱,在亂世風塵中往來于江浙金陵之間。由于她美艷絕代,才氣過人,遂成秦淮名姬。
她留下了不少值得傳頌的軼事佳話和頗有文采的詩稿《湖上草》、《戊寅卓》與尺牘。 柳如是曾與南明復社領袖張縛、陳子龍友好,與陳情投意合,但陳在抗清起義中不幸戰(zhàn)敗而死。
柳氏擇婿要求很高,許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誼階段。最后于崇禎十四年她20余歲時,嫁給了年過半百的東林領袖、文名頗著的大官僚錢謙益。
錢氏娶柳后,為她在虞山蓋了壯觀華麗的“絳云樓”和“紅豆館”,金屋藏嬌。 柳氏后生有一女。
有“紅學“者認為,曹雪芹設計的絳云軒是來自柳氏的絳云樓。 當崇禎帝自縊,清軍占領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錢謙益當了南明的禮部尚書。
不久清軍南下,當兵臨城下時,柳氏勸錢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沉思無語,最后走下水池試了一下水,說:“水太冷,不能下”。 柳氏“奮身欲沉池水中”,卻給錢氏硬托住了。
于是錢便靦顏迎降了。錢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
錢做了清朝的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由于受柳氏影響,半年后便稱病辭歸。后來又因案件株連,吃了兩次官司。
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賄賂營救出獄,并鼓勵他與尚在抵抗的鄭成功、張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聯(lián)系。 柳氏并盡全力資助,慰勞抗清義軍,這些都表現(xiàn)出她強烈的愛國民族氣節(jié)。
錢謙益降清,本應為后世所詬病,但賴有柳如是的義行,而沖淡了人們對他的反感。 郁達夫在《娛霞雜載》中錄有柳如是的《春日我聞室》一詩。
就文學和藝術才華,她可以稱為“秦淮八艷”這首。 著名學者陳寅恪讀過她的詩詞后,“亦有瞠目結舌”之感,對柳如是的“清詞麗句”十分敬佩。
清人認為她的尺牘“艷過六朝,情深班蔡”。柳氏還精通音律,長袖善舞,書畫也負名氣,她的畫嫻熟簡約,清麗有致;書法深得后人贊賞,稱其為“鐵腕懷銀鉤,曾將妙蹤收”。
1666年錢氏去世后,鄉(xiāng)里族人聚眾欲奪其房產,柳氏為了保護錢家產業(yè),竟用縷帛結項自盡。惡棍們雖被嚇走,一代才女卻這樣結束了一生。
柳氏死后葬于虞山佛水山莊。 二、傾國名姬陳圓圓 陳圓圓本為昆山歌妓,曾寓居過秦淮,由于她色藝超群,更與重大歷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將她列入了“秦淮八艷”之中。
陳圓圓原姓邢,名沅,字圓圓,又字畹芳,幼從養(yǎng)母陳氏,故改姓陳。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艷,能歌善舞,色藝冠時。
崇禎末年,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威震朝廷,崇禎帝日夜不安。外戚嘉定伯周奎欲給帝尋求絕色美女,以舒解皇帝的憂慮之心,遂遺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覓艷。
田畹尋得陳圓圓后,被其姿色醉迷,遂私下占為己有。不久李自成的隊伍逼近京師,崇禎帝急召吳三桂鎮(zhèn)山海關。
田畹對農民起義軍整日憂心惶惶,便設盛筵為吳三桂餞行,圓圓率歌隊進廳堂表演。吳三桂見圓圓后,神馳心蕩,高興得摟著圓圓陪酒。
酒過三巡警報突起,田畹恐惶地上前對吳曰:“寇至,將若何?”吳三桂說:“能以圓圓見贈,吾首先保護君家無恙。 ”未等田畹回答,吳三桂即帶圓圓拜辭。
吳三桂在其督理御營的父親勸說下,將圓圓留在京城府中,以防同行招惹是非讓皇帝知道。 李自成打進北京后,吳三桂的父親投降了起義軍,陳圓圓被李之部下所掠。
當吳三桂答應投降李自成時,聞圓圓已被李之部將所占,沖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為?”遂投降了清軍與農民軍開戰(zhàn)。 這就是吳梅村在《圓圓曲》中所曰:“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李自成戰(zhàn)敗后,將吳之父及家中38口全部殺死,然后棄京出走。
吳三桂抱著殺父奪妻之仇,晝夜追殺農民軍到山西。此時吳的部將在京城搜尋到陳圓圓,飛騎傳送,自引吳三桂帶著陳圓圓由秦入蜀,然后獨占云南。
吳氏進爵云南王后,欲將圓圓立為正妃,圓圓托故辭退,吳三桂別娶。不想所娶正妃悍妒,對吳的愛姬多加陷害冤殺,圓圓遂獨居別院。
圓圓失寵后對吳漸漸離心,吳曾陰謀殺她。
具體音樂是音樂的一種新形式,創(chuàng)始人 是法國巴黎國家廣播公司工程師兼音樂監(jiān)督 皮埃爾?謝弗爾。
1948年,皮埃爾?謝弗爾將人的耳朵 所能聽到的一切音響,如鳥獸叫聲、風雨聲、機械聲、爆炸聲、喧嘩聲等,用錄音機錄 下來以后,通過改變錄音帶的速度和使用 濾波器改變音色等電聲技術的處理,使之 成為音樂作品的原材料。 例如雨聲,經(jīng)過 作曲家以適當?shù)母咭?、強音、音色的加?后,就有了一種打擊樂器所奏出的音響效 果;動物的吼叫聲也分別有了管樂器所奏 出的音響效果。
然后就可以將這些原材料組 織成為音樂作品。這樣,音樂的原材料就大 大超出通常樂器和人聲所能發(fā)出的音樂的范 圍,使音樂的表現(xiàn)力大大地擴充、豐富、加強。
1948年10月5日,法國廣播電臺首 次播放了皮埃爾?謝弗爾創(chuàng)作的《火車鐵路 練習曲》。1951年,謝弗爾建立了世界上第 一個具體音樂研究室。
1953年,謝弗爾與 亨利在德國多瑙愛興根的現(xiàn)代音樂節(jié)上,發(fā) 表了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歌劇《奧菲歐53》。 1961年,美國人唐?布赫拉研制出世界上 第一臺電子合成器;1967年,美國作曲家 莫頓?蘇博特尼克用這臺電子合成器倉|]作 了第一首錄成唱片的具體音樂《月亮里的 銀蘋果》。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