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印封金:
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打敗以后,跟關羽和張飛失散了,獨自投奔河北袁紹。曹操使用計策奪取了徐州的下邳,把關羽圍困在一座土山上,派遣跟關羽有一面之交的張遼來勸降。
關羽提出三個先決條件:一是只投降漢獻帝,不投降曹操;二是劉備的兩位夫人要受到贍養(yǎng)和尊重;三是一旦知道兄長劉備的下落,就立刻去投奔。三個條件缺一不可。曹操愛才心切,就答應了關羽的全部要求,漢獻帝還任命他當偏將軍。
后來曹操跟袁紹交戰(zhàn),在曹操受到嚴重挫折的時候,關羽請戰(zhàn),但曹操并不想用關羽,因為害怕關羽得了軍功后就會離開,但事出無奈,還是讓關羽出戰(zhàn),關羽斬殺了袁紹的大將顏良,為曹操解圍,立了大功,曹操上表奏請朝廷、封關羽為漢壽亭侯,還專門鑄成一枚大印送給關羽。
在隨后的戰(zhàn)斗中,關羽又追殺了袁紹的另一員大將文丑,正是這次戰(zhàn)斗,劉備知道了關羽在曹操手下;不久,關羽也得知兄長劉備在袁紹那里,并且收到袁紹部下送來的劉備親筆信,當時就寫了回信,由來人帶回。
關羽把劉備兄長的消息告知嫂夫人以后,就到丞相府向曹操告辭。曹操知道他的來意,在大門上懸掛了回避的牌子,關羽一連去了好幾次,都見不到曹操。張遼也推托有病不接見。
關羽知道他們的用意,就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到相府。然后把歷次所收受的金銀都封存起來,把漢壽亭侯的大印懸掛在大堂上,帶著以前的部將,護送著兩位嫂夫人,向著官道進發(fā),去投奔劉備了。
擴展資料:
在小說《三國演義》里將關羽塑造成為一個忠義仁勇的武將形象,出場時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打造兵器后參加鎮(zhèn)壓黃巾起義的戰(zhàn)爭中,而后雖然與劉備東奔西走,顛沛流離,但仍能斬將殺敵,大顯神威。
在十八鎮(zhèn)諸侯討董卓時,溫酒斬華雄,三英戰(zhàn)呂布。劉備徐州兵敗,約三事降漢不降曹,為曹操解白馬之圍,斬顏良、誅文丑。得知劉備下落后,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斬蔡陽兄弟釋疑,在古城三兄弟聚義。
赤壁之戰(zhàn)時在華容道又不忍殺害曹操將其放走。劉備稱王后,關羽官拜五虎上將之首,領兵攻取襄陽,水淹七軍,斬龐德、擒于禁。
樊城之戰(zhàn)時被毒箭暗算,刮骨療毒,后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徐晃趁機奪了偃城,關羽腹背受敵,敗走麥城,后被殺,蜀吳魏三個國家都為其舉辦喪禮。死后曾經數(shù)次顯圣,追呂蒙之魂,罵孫權,驚曹操。
此外,《三國演義》中以旁白視角敘事時,通常稱關羽為“云長”或“關公”,極少直呼其名,而整部《三國演義》中除了對皇帝稱帝號外,亦只有關羽、劉備、諸葛亮有此待遇。
1、關平 東漢末年名將關羽之子,關羽率軍攻打樊城時,孫權呂蒙趁機背盟偷襲荊州,關羽后院起火只得從前線戰(zhàn)場撤退。
因為關羽的大本營江陵被東吳軍攻占,關羽軍中所有將士的全家老小都被東吳軍控制,引發(fā)關羽軍將士大潰散。關平與其父在撤退到麥城時中了東吳軍埋伏一同被擒,最后一起被斬于臨沮縣。
關平的形象在后世由于民間對關羽的崇拜而漸漸豐滿起來,很多地方的關帝廟在供奉關羽的同時也供奉關平、周倉兩員大將。正史為關羽長子,三國演義中為關羽義子,實為誤傳。
2、周倉 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在《山西通志》中也有記載,但是在真實歷史上不存在。其形象為身材高大、黑面虬髯的關西大漢,周倉原為張寶部將,張寶死后,周倉和同是黃巾軍的裴元紹率部嘯聚山林。
關羽千里走單騎時,周倉和裴元紹一起投降關羽,周倉更成為關羽貼身護衛(wèi)。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劉備攻打成都時,周倉跟隨關羽鎮(zhèn)守荊州。
演義中,關羽水淹七軍時,周倉曾生擒曹操大將龐德,關羽被孫權殺害之后,周倉自刎身亡。 在《演義》及此后的各種民間傳說中,周倉均以關羽護衛(wèi)的形象出現(xiàn),在各地的關帝廟中,關羽神像的兩側也經常供奉周倉、關平(關羽之子)的神像。
擴展資料:1、周倉民間典故:坐殿 人們?yōu)榧o念三國時期的民族英雄關羽,立廟奉祀。有關公廟就有關平與周倉。
關公為了地方太平,每日帶著周倉出外巡查,命關平在家料理事務。有一天,周倉對關平說:“我天天扛大刀牽馬跟隨你父巡查,你日日在家享受弟子的奉祀。
豆腐,五香,不知你多吃了多少?今日覺得很疲憊,給我在家休息一天是否可以?”關平說:“那有何不可以?!闭f完扛起大刀跟隨關公出門。
當日,當?shù)赜幸凰痉?,承接一批染印業(yè)務,時間很緊迫,逾時須罰款。老板怕天下雨誤期,就備辦了一擔“圣禮”去關公廟“下愿”求關帝大圣不要下雨。
周倉喜出望外,雙手抱來豬頭就啃,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準愿賜給圣杯。事后又來了一位農夫,也擔著圣禮下愿,因天晴已久,農作物將干枯,請關帝爺賜給甘霖。
周倉端起酒杯就飲,也準愿賜給圣杯。不一會又一位果農來下愿,因果樹正在開花,又恐刮風將花枝刮落影響產量,求關公庇佑,周倉聽了眉開眼笑,拿著水果就咬,也準愿賜給圣杯。
日近晌午,又來一位欲經水路遠行經商的商人,虔備牲禮求關帝大圣庇佑一路順風,早日歸程,周倉聽了呵呵大笑,撕了一只雞腿就啃,準愿賜給圣杯。晌午,關平扛著大刀跟隨其父回廟。
周倉醉眼朦朧向前去迎接。關平問:“今天上午可有人來下愿?”周倉雙手拍著自己的大腹,高興地說:“呶!你看我的肚皮裝得鼓鼓的,酒也喝醉了?!?/p>
關平又問:“那都是些什么人?” 周倉將上午四人來下愿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關平。關平聽了又問:“你既飲了人家的酒食,收了人家的禮,俗語云:得人錢財,替人消災,那你打算如何處理一個要天晴,一位要下雨,一位求無風,一位要順風?” 周倉給關平這樣一問,原是洋洋得意,眉開眼笑的周倉驀地變成了愁眉不展,伸手抓頭,背著手徘徊,始終想不出辦法,結果走到關平面前合掌作揖,求關平解困。
關平看周倉狼狽不堪的樣子,舉筆寫了四句解語:“日間太陽曬染坊,夜間甘雨淋良田,風經海邊吹,莫進果樹園?!敝軅}連連點頭說:“承教!承教!下次我再不敢在家,還是扛刀拉馬自在呀?!?/p>
2、關平演義描寫:在《三國演義》中,關平是關羽在戰(zhàn)亂中所收之義子,親父名為關定,有一親兄名為關寧。首次登場于第二十八回〈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君臣聚義〉,當時關羽剛脫離曹軍,千里尋兄,會合張飛后便與身在冀州的劉備聯(lián)絡,雙方行至河北界首,于關定莊院內兄弟重逢。
關定欲使年僅十八歲的次子關平跟隨關羽同行,劉備便主張讓關羽與關平結為義父子。自此后關平隨侍在關羽身邊,一生東征西討。
《演義》中的關平非?;钴S,而且形象鮮明。他武勇過人,不遜乃父,曾跟隨劉備出征西川,立下戰(zhàn)功,后來又與曹魏猛將龐德大戰(zhàn)三十回合,彼此不分勝負;性格方面,關平冷靜沉著,數(shù)次勸阻其父沖動之舉(如于荊州想殺害吳國來使諸葛瑾、要單刀遠赴魯肅的宴會、強要于陣前親討龐德、徐晃等魏將),后來關羽與龐德大戰(zhàn),遭到冷箭暗算,幸得關平眼快出言提示,更縱馬出陣接應,關羽方保無虞。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關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周倉。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
劉備軍被曹操擊敗,劉、關、張失散。其中關羽被曹操軍包圍。曹操非常欣賞關羽才華英武,曹操希望招降關羽,遂派張遼(字文遠),游說關羽,
關羽出于對兄長劉備的結拜誓言,以及保護兄嫂不被侵犯和與張遼的情誼,同意暫時歸降曹操,但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降漢不降曹;二是要確保兄嫂安全;三是如有劉備消息要立即離去,曹操不能阻攔。
曹操愛才心切,只得同意,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影響關羽真心歸降。在關羽“歸降”曹操的日子里,關羽受到了極高的待遇,被封為漢壽亭侯,上馬金,下馬銀,賜予“赤兔馬”。關羽也非毫無報答,斬顏良誅文丑,立下大功。
就當事情這樣順理成章的進行時,突然,關羽得到了劉備的消息,因此,立即向曹操請辭,但曹操避而不見,最后,關羽只能不辭而別。由于沒有得到曹操的手諭,因此一路之上遭到了層層攔阻,但關羽憑借一己之力,過了五個曹操所轄關隘,立斬曹操六員大將。
擴展資料
關羽(?—220年),本字長生,后改字云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被稱為“美髯公”。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輾轉各地,和劉備、張飛情同兄弟,因而雖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關羽仍然借機離開曹操,去追隨劉備。
赤壁之戰(zhàn)后,關羽助劉備、周瑜攻打曹仁所駐守的南郡,而后劉備勢力逐漸壯大,關羽則長期鎮(zhèn)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在與曹仁之間的軍事摩擦中逐漸占據(jù)上風,隨后水陸并進,圍攻襄陽、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軍,將前來救援的于禁打的全軍覆沒。關羽威震華夏,使得曹操一度產生遷都以避關羽鋒銳的想法。
但隨后東吳孫權派遣呂蒙、陸遜襲擊了關羽的后方,關羽又在與徐晃的交戰(zhàn)中失利,最終進退失據(jù),兵敗被殺。
關羽去世后,逐漸被神化,民間尊其為“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圣大帝”,崇為“武圣”,與“文圣” 孔子齊名?!度龂萘x》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中的“義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過五關,斬六將
關平(約179-220)東漢末年名將關羽之子,關羽率軍攻打樊城時,呂蒙借機征討荊州。關平與其父一同被擒,最后被斬于臨沮縣。
周倉,正史無字,野史記載字元福,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在《山西通志》中也有記載,但是在真實歷史上不存在。其形象為身材高大、黑面虬髯的關西大漢,本是黃巾軍出身,關羽千里尋兄之時請求跟隨,自此對關羽忠心不二;在聽說關羽兵敗被殺后,周倉也自刎而死。
擴展資料
關平的形象在后世由于民間對關羽的崇拜而漸漸豐滿起來,很多地方的關帝廟在供奉關羽的同時也供奉關平、周倉兩員大將。正史為關羽長子,三國演義中為關羽義子,實為誤傳。
史書中沒有提到關平的生年,不過有晉代史料提及關羽至199年還沒有兒子。按照此說法,關平應該出生于200年后。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關平
《怒斬關平》
繪畫:項維仁 竇世魁 等
頁碼:102
簡介: 三國時,荊州王關羽之子關興,為參加依次騎馬比武的盛會,偷偷牽出哥哥關平的白龍馬在城郊練習騎術。不料,白龍馬不聽他號令,狂奔亂跑,闖入鬧市,踩傷了人命。關興恐慌萬狀,為逃避罪責,竟對苦主假稱自己是關平。關羽聞知關平騎馬踩傷人命,大義滅親,把關平判了死刑。關平是關羽的義子,跟隨關羽南征北戰(zhàn),多次立下戰(zhàn)功。臨刑前,他知道是弟弟關興闖禍搗鬼,也不聲張,決定替關興去死。關平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關興,使他挺身自首,承擔起罪責。最后,此案在關羽的結義兄弟張飛的參與下得到了妥善處理。這個故事贊揚了關羽執(zhí)法如山,認法不認人的優(yōu)良品質。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0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