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長 古時候宋國有個農夫,種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每天他到稻田時,發(fā)覺那些稻苗長得非常慢.他等得不耐煩,心想:"怎么樣才能使稻苗長得高,長很快呢?想了又想,他終了想到一個"最佳方法",就是將稻苗撥高幾分. 經過一番辛勞后,他滿意地扛鋤頭回家休息.然后回去對家里的人表白:"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guī)椭f稼苗長高一大截! 他兒子趕快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道理:不要違背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 葉公好龍 春秋的時候,楚國葉縣有一個名叫沈儲梁的縣令,大家都叫他葉公.葉公非常喜歡有關龍的東西,不管是裝飾品、梁柱、門窗、碗盤、衣服,上面都有龍的圖案,連他家里的墻壁上也畫著一條好大好大的龍,大家走進葉公的家還以為走進了龍宮,到處都可以看到龍的圖案!“我最喜歡的就是龍!”葉公得意地對大家說.有一天,葉公喜歡龍的事被天上真的龍知道了,真龍說:“難得有人這么喜歡龍,我得去他家里拜訪拜訪呀!”真龍就從天上飛來葉公的家,把頭伸進窗戶中大喊說:“葉公在家嗎?”葉公一看到真正的龍,嚇得大叫:“哇!怪物呀!”真龍覺得很奇怪,說:“你怎么說我是怪物呢?我是你最喜歡的龍呀!”葉公害怕的直發(fā)抖,說:“我喜歡的是像龍的假龍,不是真的龍呀,救命呀.”葉公話沒說完,就連忙往外逃走了!留下真龍一臉懊惱地說:“哼,葉公說喜歡龍這件事是假的,他根本是怕龍嘛!害我還飛來拜訪他!” 后來,大家就用“葉公好龍”來形容一個人對外假裝自己很愛好某樣事物,其實私底下根本就不喜歡! 守株待兔 宋國有一個農民,每天在田地里勞動. 有一天,這個農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從草叢中竄出來.野兔因見到有人而受了驚嚇.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農夫地頭的一截樹根上,折斷脖子死了.農夫便放下手中的農活,走過去撿起死兔子,他非常慶幸自己的好運氣. 晚上回到家,農夫把死兔交給妻子.妻子做了香噴噴的野兔肉,兩口子有說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頓. 第二天,農夫照舊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專心了. 他干一會兒就朝草叢里瞄一瞄、聽一聽,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竄出來撞在樹樁上.就這樣,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該鋤的地也沒鋤完.直到天黑也沒見到有兔子出來,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農夫來到地邊,已完全無心鋤地.他把農具放在一邊,自己則坐在樹樁旁邊的田埂上,專門等待野兔子竄出來.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后來,農夫每天就這樣守在樹樁邊,希望再撿到兔子,然而他始終沒有再得到.但農田里的苗因他而枯萎了.農夫因此成了宋國人議論的笑話. 道理:不要想著不不勞而獲. 坐井觀天 在一口廢井里,住著一只青蛙.一天,青蛙在井邊碰見一只從東海來的大鱉. 青蛙自豪地對海鱉夸口說:“你看,我住在這里多么愜意呀!我要高興,就在井邊跳躍游玩,累了就到井壁石洞里休息.有時把身子舒服地泡在水里,有時愉快地在稀泥中散散步.你看旁邊的那些小蟲、螃蟹和蝌蚪,它們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獨自占據(jù)這口廢井,多么自由自在!先生為什么不經常到井中觀賞游玩呢?” 海鱉聽了青蛙的一番高談闊論,就想進入井中看看.可是,它的左腳還沒有完全伸進去,右腳就被井欄絆住了.它只好后退幾步,把它看到的大海的情景告訴青蛙:“你見過大海嗎?海的廣大,豈止千里;海的深度,何止千丈.古時候,十年里就有九年鬧水災,海水并不因此增多;八年里就有七年鬧旱災,海水卻不因此而減少.大海不受旱澇影響,住在廣闊無垠的大海里才是真正的快樂 道理:形容一個人沒有見識.只困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中. 掩耳盜鈴 春秋末期,晉國有個叫范吉射的人,家門口掛了一口大鐘.在我國古代,鐘和鈴都是樂器. 一天,有個人到范吉射家里,見到門口的鐘,想偷偷地把它背走.但是,鐘太笨重了,他根本無法把它背走.后來,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把鐘敲碎了,分批拿回去. 于是,他找了一個鐵錘,用力去敲鐘.“當——”第一下敲上去,鐘就發(fā)出洪亮悠長的響聲;再敲下去,鐘發(fā)出同樣的響聲.他想:“鐘聲一響,人家就知道我在這里敲鐘.這樣,鐘就要被別人奪走,我也要被人抓住.”于是,他捂住自己的耳朵,這樣鐘聲再響也聽不見了,他想既然我離得這么近也聽不見,其他人當然更聽不見,就可以安全地將鐘偷走了. 其實他非常愚蠢可笑:雖然他捂住了耳朵聽不見鐘聲,但別人的耳朵沒有被捂住,當然還會聽見鐘聲. 后來,人們就把這個故事概括成“掩耳盜鈴”這一成語,來比喻那些自以為是、自欺欺人的人.比如:“他以為把成績單涂改了,媽媽就不會發(fā)現(xiàn)他不及格了,真是掩耳盜鈴!”。
▲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鷹 ▲ 一個人在高山之巔的鷹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鷹,他把幼鷹帶回家,養(yǎng)在雞籠里。
這只幼鷹和雞一起啄食、嬉鬧和休息。它以為自己是一只雞。
這只鷹漸漸長大,羽翼豐滿了,主人想把它訓練成獵鷹,可是由于終日和雞混在一起,它已經變得和雞完全一樣,根本沒有飛的愿望了。 主人試了各種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后把它帶到山頂上,一把將它扔了出去。
這只鷹像塊石頭似的,直掉下去,慌亂之中它拼命地撲打翅膀,就這樣,它終于飛了起來! 秘訣1:磨練召喚成功的力量。 ▲ 五枚金幣 ▲ 有個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內蒙古*原上。
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動了。爸爸就從兜里掏出5枚硬幣,把一枚硬幣埋在*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說:“人生有5枚金幣,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現(xiàn)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原里,你要一點點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來,這樣才不枉人生一世。
今天我們一定要走出*原,你將來也一定要走出*原。世界很大,人活著,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讓你的金幣沒有用就扔掉。”
在父親的鼓勵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原。長大后,阿巴格離開了家鄉(xiāng),成了一名優(yōu)秀的船長。
秘訣2: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澤地。 ▲ 掃陽光 ▲ 有兄弟二人,年齡不過四、五歲,由于臥室的窗戶整天都是密閉著,他們認為屋內太陰暗,看見外面燦爛的陽光,覺得十分羨慕。
兄弟倆就商量說:“我們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陽光掃一點進來?!庇谑牵值軆扇四弥鴴咧愫哇位疥柵_上去掃陽光。
等到他們把畚箕搬到房間里的時候,里面的陽光就沒有了。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掃了許多次,屋內還是一點陽光都沒有。
正在廚房忙碌的媽媽看見他們奇怪的舉動,問道:“你們在做什么?”他們回答說:“房間太暗了,我們要掃點陽光進來?!眿寢屝Φ溃骸爸灰汛皯舸蜷_,陽光自然會進來,何必去掃呢?” 秘訣3:把封閉的心門敞開,成功的陽光就能驅散失敗的陰暗。
▲ 一只蜘蛛和三個人 ▲ 雨后,一只蜘蛛艱難地向墻上已經支離破碎的網(wǎng)爬去,由于墻壁潮濕,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會掉下來,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來…… 第一個人看到了,他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我的一生不正如這只蜘蛛嗎?忙忙碌碌而無所得?!庇谑牵諠u消沉。
第二個人看到了,他說:這只蜘蛛真愚蠢,為什么不從旁邊干燥的地方繞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樣愚蠢。于是,他變得聰明起來。
第三個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屢敗屢戰(zhàn)的精神感動了。于是,他變得堅強起來。
秘訣4:有成功心態(tài)者處處都能發(fā)覺成功的力量。 ▲ 自己救自己 ▲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見觀音正撐傘走過。
這人說:“觀音菩薩,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段如何?” 觀音說:“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边@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現(xiàn)在我也在雨中了,該度我了吧?”觀音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
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傘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去!”說完便走了。
第二天,這人遇到了難事,便去寺廟里求觀音。走進廟里,才發(fā)現(xiàn)觀音的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一模一樣,絲毫不差。
這人問:“你是觀音嗎?” 那人答道:“我正是觀音?!?這人又問:“那你為何還拜自己?” 觀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秘訣5:成功者自救。 ▲ 讓失去變得可愛 ▲ 一個老人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上,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從窗口掉了一只,周圍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從窗口扔了下去。
這舉動更讓人大吃一驚。老人解釋說:“這一只鞋無論多么昂貴,對我而言已經沒有用了,如果有誰能撿到一雙鞋子,說不定他還能穿呢!” 秘訣6:成功者善于放棄,善于從損失中看到價值。
▲ 請不要開錯窗 ▲ 一個小女孩趴在窗臺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愛的小狗,不禁淚流滿面,悲慟不已。她的外祖父見狀,連忙引她到另一個窗口,讓她欣賞他的玫瑰花園。
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頓時明朗。老人托起外孫女的下巴說:“孩子,你開錯了窗戶。”
秘訣7:打開失敗旁邊的窗戶,也許你就看到了希望。 ▲ 人生的秘訣 ▲ 30年前,一個年輕人離開故鄉(xiāng),開始創(chuàng)造自己的前途。
他動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訪本族的族長,請求指點。老族長正在練字,他聽說本族有位后輩開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寫了3個字:不要怕。
然后抬起頭來,望著年輕人說:“孩子,人生的秘訣只有6個字,今天先告訴你3個,供你半生受用?!?30年后,這個從前的年輕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傷心事。
歸程漫漫,到了家鄉(xiāng),他又去拜訪那位族長。他到了族長家里,才知道老人家?guī)啄昵耙呀浫ナ?,家人取出一個密封的信封對他說: “這是族長生前留給你的,他說有一天你會再來?!?/p>
還鄉(xiāng)的游子這才想起來,30年前他在這里聽到人生的一半秘訣,拆開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個大字:不要悔。 秘訣8: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
《掩耳盜鈴》這則寓言中的道理是自己欺騙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
掩耳盜鈴,原為掩耳盜鐘,該典故出自《呂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痹摴适旅枋隽朔妒蠝缤龊?,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鐘。想要背著它逃跑,但這口鐘太大了,背不動;于是用槌子把鐘砸碎,剛一砸,鐘锽锽的響聲很大。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鐘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緊緊捂住。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為別人也聽不到了,這就太荒謬了。
該寓言的寓意在于鐘的響聲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響的。凡是要客觀存在的東西,它不會依人的主觀意志而改變。有的人對自己不利,或不喜歡的客觀存在,采取不承認的態(tài)度,以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這和掩耳盜鈴一樣,都是極端的主觀唯心主義的表現(xiàn)。如果對客觀存在的現(xiàn)實不正視、不研究,采取閉目塞聽的態(tài)度的話,只能是自己欺騙自己,最終必會自食苦果。
口渴的烏鴉 烏鴉口渴得要命,飛到一只大水罐旁,水罐里沒有很多水,他想盡了辦法,仍喝不到。
于是,他就使出全身力氣去推,想把罐推倒,倒出水來,而大水罐卻推也推不動。這時,烏 鴉想起了他曾經使用的辦法,用口叼著石子投到水罐里,隨著石子的增多,罐里的水也就逐 漸地升高了。
最后,烏鴉高興地喝到了水,解了口渴。 這故事說明,智慧往往勝過力氣。
狐貍和葡萄 饑餓的狐貍看見葡萄架上掛著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來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會兒,無可奈何地走了,他邊走邊自己安慰自己說:“這葡萄沒有熟,肯定是酸的。”
這就是說,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未成熟。 古宋國有個人,他嫌禾苗長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一天下來十分疲勞,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總算讓禾苗一下子就長高了!”他兒子聽說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然而苗都死了。
天下不犯這種拔苗助長錯誤的人實在很少??!以為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就像拔苗助長的人,非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揠苗助長寓言意義:客觀事物的發(fā)展自有它的規(guī)律,純靠良好的愿望和熱情是不夠的,很可能效果還會與主觀愿望相反。這一寓言還告知一具體道理:"欲速則不達"。
掉在井里的狐貍和公山羊
一只狐貍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論他如何掙扎仍沒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覺得口渴極了,來到這井邊,看見狐貍在井下,便問他井水好不好喝?狐貍覺得機會來了,心中暗喜,馬上鎮(zhèn)靜下來,極力贊美井水好喝,說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勸山羊趕快下來,與他痛飲。一心只想喝水信以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當他咕咚咕咚痛飲完后,就不得不與狐貍一起共商上井的辦法。狐貍早有準備,他狡猾地說:“我倒有一個方法。你用前腳扒在井墻上,再把角豎直了,我從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來,我們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議,狐貍踩著他的后腳,跳到他背上,然后再從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貍上去以后,準備獨自逃離。公山羊指責狐貍不信守諾言。狐貍回過頭對公山羊說:“喂,朋友,你的頭腦如果像你的胡須那樣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沒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p>
這故事說明,聰明的人應當事先考慮清楚事情的結果,然后才去做。
狐貍和葡萄 饑餓的狐貍看見葡萄架上掛著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來吃,但又 摘不到。
看了一會兒,無可奈何地走了,他邊走邊自己安慰自己說:“這葡萄沒有熟,肯定 是酸的。” 這就是說,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未成熟。
-------------------------------------------------------------------------------- 狼與鷺鷥 狼誤吞下了一塊骨頭,十分難受,四處奔走,尋訪醫(yī)生。他遇見了鷺鷥,談定酬金請他 取出骨頭,鷺鷥把自己的頭伸進狼的喉嚨里,叼出了骨頭,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
狼回答 說:“喂,朋友,你能從狼嘴里平安無事地收回頭來,難道還不滿足,怎么還要講報酬?” 這故事說明,對壞人行善的報酬,就是認識壞人不講信用的本質。 -------------------------------------------------------------------------------- 小男孩與蝎子 有個小孩在城墻前捉蚱蜢,一會兒就捉了許多。
忽然看見一只蝎子,他以為也是蚱蜢, 便著兩手去捕捉他。蝎子舉起他的毒刺,說道:“來吧,如果你真敢這樣做,就連你捉的蚱 蜢也會統(tǒng)統(tǒng)失掉?!?/p>
這故事告誡人們,要分辨清好人和壞人,區(qū)別對待他們。
1.一只烏鴉坐在樹上,整天無所事事。
一只小兔子看見烏鴉,就問:“我能象你一樣整天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干嗎?”烏鴉答道:“當然啦,為什么不呢?”于是,兔子便坐在樹下,開始休息。突然,一只狐貍出現(xiàn)了。
狐貍跳向兔子……并把它給吃了。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要想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你必須坐(做)得非常非常高。
2.一只火雞和一頭公牛在聊天?!拔曳浅O氲侥强脴漤斏先ィ被痣u嘆口氣道,“但是我沒有那份力氣?!?/p>
“這樣啊,那你為什么不吃點我的糞便呢?”公牛答道,“那里面充滿了營養(yǎng)。”火雞吃了一團牛糞,發(fā)現(xiàn)它真的使自己有力氣到達樹的第一個分叉處。
第二天,在吃了更多的牛糞以后,火雞到達了樹的第二個分叉處。最終,兩星期后,火雞非常驕傲地站在了樹的頂端。
但不幸的是,沒多久,它就被一個農夫盯上了,并且農夫非常利索地就將火雞射了下來。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牛糞(狗屎運)也許能使你抵達頂峰,但它不能使你永遠呆在那兒。
3.一只小鳥正在飛往南方過冬的途中。天氣太冷了,小鳥凍僵了,從天上掉下來,跌在一大片農田里。
它躺在田里的時候,一只母牛走了過來,而且拉了一泡屎在它身上。凍僵的小鳥躺在牛屎堆里,發(fā)掘牛糞真是太溫暖了。
牛糞讓它慢慢緩過勁兒來了!它躺在那兒,又暖和又開心,不久就開始高興地唱起歌來了。一只路過的貓聽到了小鳥的歌聲,走過來查個究竟。
順著聲音,貓發(fā)現(xiàn)了躲在牛糞中的小鳥,非常敏捷地將它刨了出來,并將它給吃了!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 1)不是每個在你身上拉屎的都是你的敵人。 2)不是每個把你從屎堆中拉出來的都是你的朋友。
3)而且,當你陷入深深的屎堆當中(身陷困境)的時候,閉上你的鳥嘴! 4、表演大師 有一位表演大師上場前,他的徒弟告訴他鞋帶松了。大師點頭致謝,蹲下來仔細系。
等到徒弟轉身后,又蹲下來將鞋帶解松。有個旁觀者看到了這一切,不解地問:“大師,您為什么又要將鞋帶解松呢?”大師回答道:“因為我飾演的是一位勞累的旅者,長途跋涉讓他的鞋帶松開,可以通過這個細節(jié)表現(xiàn)他的勞累憔悴?!?/p>
“那你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你的徒弟呢?”“他能細心地發(fā)現(xiàn)我的鞋帶松了,并且熱心地告訴我,我一定要保護他這種熱情的積極性,及時地給他鼓勵,至于為什么要將鞋帶解開,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說啊。” 人一個時間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點,才是真正的人才。
5、鸚鵡 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只鸚鵡前標: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另一只鸚鵡前則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
該買哪只呢?兩只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
結果突然發(fā)現(xiàn)一只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八百元。這人趕緊將老板叫來:這只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店主說:不。
這人奇怪了:那為什么又老又丑,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shù)呢?店主回答: 因為另外兩只鸚鵡叫這只鸚鵡老板。 這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領導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
相反許多能非常強的人卻因為過于完美主義,事必躬親,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關人員,銷售代表,成不了優(yōu)秀的領導人。 6、金人 曾經有個小國的人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金壁輝煌,把皇帝高興壞了。
可是這小國的人不厚道,同時出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皇帝想了許多的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 怎么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匯報呢。
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里,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
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后掉進了肚子,什么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老天給我們兩只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
善于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7、辭職 A對B說:“我要離開這個公司。
我恨這個公司!”B建議道:“我舉雙手贊成你報復??!破公司一定要給它點顏色看看。不過你現(xiàn)在離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p>
A問:為什么?B說:“如果你現(xiàn)在走,公司的損失并不大。你應該趁著在公司的機會,拼命去為自己拉一些客戶,成為公司獨擋一面的人物,然后帶著這些客戶突然離開公司,公司才會受到重大損失,非常被動。”
A覺得B說的非常在理。于是努力工作,事遂所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許多的忠實客戶。
再見面時B問A:現(xiàn)在是時機了,要跳趕快行動哦!A淡然笑道:老總跟我長談過,準備升我做總經理助理,我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了。 其實這也正是B的初衷。
一個人的工作,永遠只是為自己的簡歷。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讓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于位置,才會給你更多的機會替他創(chuàng)造更多利潤。
8、選擇 有三個人要被關進監(jiān)獄三年,監(jiān)獄長給他們三個。
1有一個宋國人靠種莊稼為生,天天都必須到地里去勞動。
太陽當空的時候,沒個遮攔,宋國人頭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渾身的衣衫被汗浸得透濕,但他卻不得不頂著烈日躬著身子插秧。下大雨的時候,也沒有地方可躲避,宋國人只好冒著雨在田間犁地,雨打得他抬不起頭來,和著汗一起往下淌。
就這樣日復一日,每當勞動了一天,宋國人回到家以后,便累得一動也不想動,連話也懶得說一句。宋國人覺得真是辛苦極了。
更令他心煩的是,他天天扛著鋤頭去田里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莊稼,似乎一點也沒有長高,真讓人著急。 這一天,宋國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
他望著大得好像沒有邊的莊稼地,不禁一陣焦急又涌上心頭。他自言自語地說:“莊稼呀,你們知道我每天種地有多辛苦嗎?為什么你們一點都不體諒我,快快長高呢?快長高、快長高……”他一邊念叨,一邊順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線頭,線頭沒拔斷,卻出來了一大截。
宋國人望著線頭出神,突然,他的腦子里蹦出一個主意:“對呀,我原來怎么沒想到,就這么辦!”宋國人頓時來勁了,一躍而起開始忙碌…… 太陽落山了,宋國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飯菜,坐在桌邊等他回來?!耙酝@時候早該回來了,會不會出了什么事?”她擔心地想。
忽然門“吱呀”一聲開了,宋國人滿頭大汗地回來了。他一進門就興奮地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把每一根莊稼都拔出來了一些,它們一下子就長高了這么多……”他邊說邊比劃著。
“什么?你……”宋國人的兒子大吃一驚,他連話也顧不上說完,就趕緊提了盞燈籠深一腳淺一腳地跑到田里去。可是已經晚了,莊稼已經全都枯死了。
自然界萬物的生長,都是有自己的客觀規(guī)律的,人無力強行改變這些規(guī)律,只有遵循規(guī)律去辦事才能取得成功。愚蠢的宋國人不懂得這個道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心只想讓莊稼按自己的意愿快長高,結果落得一個相反的下場。
2.虢(guo)國的國君平日里只愛聽好話,聽不得反面的意見,在他的身邊圍滿了只會阿諛奉承而不會治國的小人,直至有一天虢國終于亡國。那一群誤國之臣也一個個作鳥獸散,沒有一個人愿意顧及國君的,虢國的國君總算僥幸地跟著一個車夫逃了出來。
車夫駕著馬車,載著虢國國君逃到荒郊野外,國君又渴又餓垂頭喪氣,車夫趕緊取過車上的食品袋,送上清酒、肉脯和干糧,讓國君吃喝。國君感到奇怪,車夫哪來的這些食物呢?于是他在吃飽喝足后,便擦擦嘴問車夫: “你從哪里弄來這些東西呢?” 車夫回答說:“我事先準備好的?!?/p>
國君又問:“你為什么會事先做好這些準備呢?” 車夫回答說:“我是專替大王您做的準備,以便在逃亡的路上好充饑、解渴呀。” 國君不高興地又問:“你知道我會有逃亡的這一天嗎?” 車夫回答說:“是的,我估計遲早會有這一天?!?/p>
國君生氣了,不滿地說:“既然這樣,為什么過去不早點告訴我?” 車夫說:“您只喜歡聽奉承的話。如果是提意見的話,哪怕再有道理您也不愛聽。
我要給您提意見,您一定聽不進去,說不定還會把我處死。要是那樣,您今天便會連一個跟隨的人也沒有,更不用說誰來給您吃的喝的了。”
國君聽到這里,氣憤至極,紫漲著臉指著車夫大聲吼叫。 車夫見狀,知道這個昏君真是無可救藥,死到臨頭還不知悔改。
于是連忙謝罪說:“大王息怒,是我說錯了?!?兩人都不說話,馬車走了一程,國君又開口問道:“你說,我到底為什么會亡國而逃呢?” 車夫這次只好改口說:“是因為大王您太仁慈賢明了?!?/p>
國君很感興趣地接著問:“為什么仁慈賢明的國君不能在家享受快樂,過安定的日子,卻要逃亡在外呢?” 車夫說:“除了大王您是個賢明的人外,其他所有的國君都不是好人,他們嫉妒您,才造成您逃亡在外的?!?國君聽了,心里舒服極了,一邊坐靠在車前的橫木上,一邊美滋滋地自言自語說:“唉,難道賢明的君主就該如此受苦嗎?”他頭腦里一片昏昏沉沉,十分困乏地枕著車夫的腿睡著了。
這時,車夫總算是徹底看清了這個昏庸無能的虢國的國君,他覺得跟隨這個人太不值得。于是車夫慢慢從國君頭下抽出自己的腿,換一個石頭給他枕上,然后離開國君,頭也不回地走了。
最后,這位亡國之君死在了荒郊野外,被野獸吃掉了。 如果一個人只愛聽奉承話,聽不進批評意見,又一味執(zhí)迷不悟,一意孤行,那后果將是十分可悲的。
【寓言典故】殺龍妙技朱泙漫變賣了家產,帶了一千兩黃金去拜支離益為師,學習殺龍的技術。
轉瞬三年,學成歸來。有人問他究竟學了什么?他一面回答,一面就把殺龍的技術——怎樣按住龍的頭,怎樣踩住龍的尾,怎樣從龍頸上開刀等,一一表演給大家看。
大家問他,什么地方有龍可殺呢?他這才大悟:原來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龍這樣東西,他的本領是白學了。[教學內容]自然界的存在與發(fā)展是客觀的[簡要分析]有意識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向自然索取,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是人的本質能力的體現(xiàn)。
但人們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首先要有自然物的客觀存在:要殺龍,就首先要有龍的存在。這正是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的道理,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類有意識地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前提。
【寓言典故】人和魚雁齊國有一戶田姓人家,在家大擺筵席??腿酥杏蝎I上魚和雁作為禮物的。
主人看了很高興:“上天對我們真優(yōu)厚?。∧憧?,這些魚兒、雁兒,不都是為我們的口腹享受而生的嗎?”客人們聽了隨聲附和。座中有一位鮑家小孩,才十二歲,站起來說:“我不同意你的說法。
人也是天地萬物中的一種。由于大小智力的不同,生物界有弱肉強食的情況,但并沒有什么上天注定誰為誰生的道理。
人類選擇可吃的東西做食品,這些東西難道是上天特地為人類創(chuàng)造的?正如蚊子喝人的血,虎狼吃人的肉,難道也是上天特意要生出人來給它們做食物的么?”[教學內容]社會的存在與發(fā)展是客觀的[簡要分析]唯心主義和有神論者總是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成是神或上帝的“杰作”,否認人類社會的客觀物質性。而唯物主義者認為,人類社會是客觀世界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是物質世界發(fā)展的高級階段。
鮑家小孩的話,難道不能有力地說明這一點嗎?【寓言典故】畫鬼最易有一個客人為齊王繪畫。齊王問他:“畫什么東西最難呢?”他說:“畫狗畫馬都是最難的?!?/p>
齊王又問:“那么畫什么東西最容易呢?”客人說:“畫鬼最容易。因為狗和馬人們天天看得見,天天擺在面前,要畫得惟妙惟肖,就很不容易。
至于鬼呢,無影無形,誰也沒見過,不擺在人們面前,誰也不能證明它不象鬼,所以畫起來就最容易了。”[教學內容]社會的存在與發(fā)展是客觀的[簡要分析]這個寓言說明: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鬼神之類的東西,鬼神之類的東西,無非是人們主觀想象,并非客觀實在。
社會的產生,既不是什么神靈的杰作,也不是人的意識的創(chuàng)造,而是客觀世界自身力量長期作用的必然結果?!驹⒀缘涔省繌南篌缤迫ゼq王做了一雙象牙筷子,箕子見了十分擔憂。
他認為一旦有了象牙筷子,就再也不會用陶罐土碗盛飯菜了,一定要有明犀碧玉做的杯碟來相配;用了玉杯和象牙筷子,就絕不會來盛小米蔬菜,務必裝象尾豹胎一類的山珍海味了;吃了象尾豹胎,就再也不會穿粗布住茅房,一定要穿錦衣、居大廈。這樣下去,享受的欲望就會不斷的擴大,必然要用天下民脂民膏來填飽一個人的欲望,國家就危在旦夕了。
果然,紂王最后就亡了國。因此,所謂圣人就是見微知著,從端倪推測后果。
[教學內容]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簡要分析]未來事物是將來才出現(xiàn)的,但人們可以想象未來事物的狀態(tài),對事物發(fā)展的趨勢作出預見,對自己將要采取的行動提出計劃方案。這樣的意識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嗎?這個寓言告訴我們:箕子的擔心并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從“象箸”推出來的,是“從端倪推測后果”,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寓言典故】苑囿嫌大齊宣王問孟子說:“我聽說周文王的獵苑足足圍了七十里,有沒有這樣的事?”孟子說:“書上是這樣記載的?!薄半y道真有這么大嗎?”“當時老百姓還嫌太小呢?!?/p>
齊宣王嘆口氣說:“我的獵苑只圍了四十里,老百姓都嫌太大了,為什么呢?”孟子說:“文王的獵苑雖然方圓七十里,可是老百姓可以進去砍柴,文王和人民一同使用這獵苑,因此,人民嫌它太小。而您呢?我初來齊國,問明了禁令才敢入境,聽說大王的獵苑不準百姓砍柴拾草,不準隨意進出,殺死一頭麋鹿,就要判成死罪。
這不是設下了一個方圓四十里的陷阱了嗎?人民嫌它太大,難道不合情理嗎?”[教學內容]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簡要分析]人們對同一個客觀事物進行思考,由于主客觀條件的制約會有正誤之分,就主觀方面而言,主要是立場不同、世界觀,人生觀,思維方法不同、知識構成不同。面對同一個獵苑,齊宣王嫌太小,而老百姓嫌太大,原因何在?階級立場不同而已。
【寓言典故】偷雞賊有個人專門偷鄰居的雞。有人勸告他:“快不要偷了,這是不道德的?!?/p>
他說:“我決心痛改前非,不過我偷癮很重,一下子不偷也很困難。這樣吧,從今天起我減少到一月偷一只,到明年就可以不偷了。
明知是不道德的事,就應及早改正,為什么還要等到明年呢?”[教學內容]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簡要分析]正確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fā)展;錯誤的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fā)展。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故事中的主人公。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6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