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送產品,應當 “視同銷售”,按照 售價計算 產品的 銷項稅額。
同時, 贈送給客戶,可以理解為 “為了促銷”吧。可以 計入 “銷售費用”。
----------------------------
舉例:
公司 贈送 給客戶 一批產品, 成本是 0.8萬元, 售價是 1萬元。增值稅 稅率17%
借: 銷售費用 9700
貸:產成品 8000
貸: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700 (10000*17%)
免費送3萬或者便宜5萬,即“商業(yè)折扣” 中的一種采用銷量越多、價格越低的促銷策略。入賬金額等于成交價扣除商業(yè)折扣以后的實際成交價。
企業(yè)會計制度規(guī)定,企業(yè)采用商業(yè)折扣方式銷售貨物的,應按最終成交價格進行商品收入的計量
假設100萬是不含價,增值稅率為17%,銷售額和折扣額不在同一張發(fā)票上分別注明(說明增值稅不能扣100*0.17=17萬),且以通過銀行轉賬,
實際(最終)成交價=100-5=95萬
借:銀行存款 112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9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7
區(qū)別于:現(xiàn)金折扣是為敦促顧客盡早付清貨款而提供的一種價格優(yōu)惠,如10天內收回貨款,減3萬,20天內,減5萬。折扣金額計入財務費用,入賬金額以折扣前金額入賬。
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四條規(guī)定:“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應視同銷售貨物,計算征收增值稅”。
例如:a廠采用“買一贈一”方式銷售甲產品1萬件,產品銷售收入為20萬,銷項稅為3.4萬元,成本15萬元。同時贈送乙產品1萬件,市場價為2萬元,成本為1萬元。
會計分錄:正常銷售部分,
借:銀行存款23.4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2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
結轉成本借:主營業(yè)務成本15
貸:庫存商品-甲產品15
贈品部分,贈送的產品要按視同銷售貨物計算征收增值稅,但不形成計入。
借:營業(yè)費用1.34(此處有爭議,有人認為應該用“營業(yè)外支出”)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0.34.
計入業(yè)務招待費或者計入銷售費用均可,視你們贈送對象確定。
賬務處理如下:
借: 管理費用-業(yè)務招待費(銷售費用)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增值稅-銷項稅額( 一般納稅人視同銷售的賬務處理應計算銷項稅額)
擴展資料
會計分錄亦稱“記帳公式”。簡稱“分錄”。它根據復式記帳原理的要求,對每筆經濟業(yè)務列出相對應的雙方帳戶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在登記帳戶前,通過記帳憑證編制會計分錄,能夠清楚地反映經濟業(yè)務的歸類情況,有利于保證帳戶記錄的正確和便于事后檢查。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會計分錄
化妝品作為福利發(fā)放,記入“應付職工薪酬”。
做賬方法,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外購的化妝品: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第二種,自制化妝品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時:主營業(yè)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應付職工薪酬是企業(yè)根據有關規(guī)定應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按照“工資,獎金,津貼,補貼”、“職工福利”、“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解除職工勞動關系補償”、"非貨幣性福利"、"其它與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相關的支出" 等應付職工薪酬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