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購進的貨物發(fā)生非常損失,以及將購進貨物改變用途(如用于非應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其進項稅額應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轉入有關科目,借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在建工程”、“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屬于轉作待處理財產損失的進項稅額,應與遭受非常損失的購進貨物、在產品或庫存商品的成本一并處理。
購進貨物改變用途通常是指購進的貨物在沒有經過任何加工的情況下,對內改變用途的行為,如在建工程領用原材料、企業(yè)下屬醫(yī)務室等福利部門領用原材料等。
【例1】E企業(yè)庫存材料因意外火災毀損一批,有關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確認的成本為10000元,增值稅額1700元。E企業(yè)的有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11700
貸:原材料 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1700
【例2】F企業(yè)因火災毀損庫存商品一批,其實際成本80000元,經確認損失外購材料的增值稅13600元。F企業(yè)的有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93600
貸:庫存商品 8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13600
【例3】G企業(yè)建造廠房領用生產用原材料50000元,原材料購入時支付的增值稅為8500元。G企業(yè)的有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在建工程 58500
貸:原材料 5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8500
【例4】H企業(yè)所屬的職工醫(yī)院維修領用原材料5000元,其購入時支付的增值稅為850元。H企業(yè)的有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 5850
貸:原材料 5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850

為什么不能抵扣,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國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若干問題的通知 》一、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以下簡稱納稅人)購進(包括接受捐贈、實物投資,下同)或者自制(包括改擴建、安裝,下同)固定資產發(fā)生的進項稅額(以下簡稱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538號,以下簡稱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令第50號,以下簡稱細則)的有關規(guī)定,憑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和運輸費用結算單據(以下簡稱增值稅扣稅憑證)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其進項稅額應當記入“應交稅金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
因此,從2009年1月1日起,購買固定資產其進項稅額應當從銷項稅額中扣除。建議您進一步與主管國稅機關協調。
如果不符合增值稅條例規(guī)定的增值稅抵扣范圍的,應當進項稅額轉出,分錄如下:
借:固定資產34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340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快樂寶貝淳淳
關于進項稅額轉出的會計分錄怎么做?
2008-05-06 16:54mimi0508 | 瀏覽86204次
是部分退貨的。發(fā)票我公司已經做了認證抵扣了。
進項稅額轉出主要是出現在發(fā)生以下兩種情況:(1)納稅人購進的貨物及在產品、產成品發(fā)生非正常損失;(2)納稅人購進的貨物或應稅勞務改變用途,如用于非應稅項目(在建工程)、免稅項目或集體福利與個人消費等。借:庫存商品(在建工程、原材料、銷售費用)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補充:退貨不屬于進項稅額轉出,而是直接憑對方開過來的"銷項負數"發(fā)票直接沖減進項稅額,也就是:借:庫存商品(紅字) 應交增值稅--應交稅金--進項稅額(紅字)貸:銀行存款(紅字)
進項稅額轉出會計分錄怎么做?
2013-09-10 21:02匿名 | 瀏覽6423次
月初申報的時候這個月企業(yè)是有留抵稅額的,但是月底國稅局說我們企業(yè)留抵太多我必須補交稅款,國稅局才不得監(jiān)控我們,專管員說叫我做一個進項額轉出金額為208,再補交208元的增值稅,請問這個會計分錄怎么做?借方科目該是什么?
分享到:
2013-09-12 20:36網友采納
熱心網友
光是轉出,很好辦:借:相關成本費用208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208。這個表示你放棄了你的抵稅權利。不可以轉回的哈
進項稅額轉出的會計分錄提問者采納 2、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條規(guī)定: (4)在產品、產成品發(fā)生非正常損失,可按以下辦法計算結轉進項稅額
(1)發(fā)生需要轉出時:
借:庫存商品(在建工程、原材料、銷售費用) ;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2)月底進行結轉時:
借:應交稅法-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我國增值稅實行進項稅額抵扣制度,但企業(yè)購進的貨物發(fā)生非正常損失(非經營性損失),以及將購進貨物改變用途(如用于非應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其抵扣的進項稅額應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轉入有關科目,不予以抵扣。
擴展資料:
《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條規(guī)定,當納稅人購進的貨物或接受的應稅勞務不是用于增值稅應稅項目,而是用于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或用于集體福利、個人消費等情況時,其支付的進項稅就不能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實際工作中,經常存在納稅人當期購進的貨物或應稅勞務事先并未確定將用于生產或非生產經營,但其進項稅稅額已在當期銷項稅額中進行了抵扣,當已抵扣進項稅稅額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改變用途,用于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
購進貨物發(fā)生非正常損失,在產品和產成品發(fā)生非正常損失時,應將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的進項稅稅額從當期發(fā)生的進項稅稅額中扣除,在會計處理中記入“進項稅額轉出”。
所謂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是將那些按稅法規(guī)定不能抵扣,但購進時已作抵扣的進項稅額如數轉出,在數額上是一進一出,進出相等。而視同銷售是指企業(yè)對某項業(yè)務未做銷售處理,但按稅法規(guī)定應視同銷售交納相關稅費,需計算交納增值稅銷項稅額。
參考資料來源:
企業(yè)購進的貨物發(fā)生非常損失,以及將購進貨物用于非應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其抵扣的進項稅額應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轉入有關科目予以轉出。具體分錄如下:
貨物用于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的賬務處理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費
貸: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貨物發(fā)生非正常損失的賬務處理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損失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在產品、產成品發(fā)生非正常損失的賬務處理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
貸:在產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納稅人適用一般計稅方法兼營簡易計稅項目、免稅項目的賬務處理
借:管理費用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進項稅額轉出”會計分錄的做法如下:
(1)發(fā)生需要轉出時:
借:庫存商品(在建工程、原材料、銷售費用) ;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2)月底進行結轉時:
借:應交稅法-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擴展資料:
為了核算企業(yè)應交增值稅的發(fā)生、抵扣、進項轉出、計提、交納、退還等情況,應在“應交稅金”科目下設置“應交增值稅”和“未交增值稅”兩個明細科目。
一般納稅人在“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明細賬的借、貸方設置分析項目,在借方分析欄內設“進項稅額”、“已交稅金”、“轉出未交增值稅”等項目;在貸方分析欄內設“銷項稅額”、“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轉出多交增值稅”等項目。
一般納稅人在應交稅金下設置“未交增值稅”明細賬,將多繳稅金從“應交增值稅”的借方余額中分離出來,解決了多繳稅額和未抵扣進項稅額混為一談的問題,使增值稅的多繳、未繳、應納、欠稅、留抵等項目一目了然,為申報表的正確編制提供了條件。
“進項稅額”專欄,記錄企業(yè)購入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而支付的、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增值稅額。企業(yè)購入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支付的進項稅額,用藍字登記;退回所購貨物應沖銷的進項稅額,用紅字登記。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應交增值稅
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查看 回答 進項稅轉出的會計分錄:
貨物用于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費
貸: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貨物發(fā)生非正常損失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在產品、產成品發(fā)生非正常損失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
貸:在產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納稅人適用一般計稅方法兼營簡易計稅項目、免稅項目
借:管理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發(fā)生應進項稅額轉出
借:固定資產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取得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不動產
借:固定資產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購貨方發(fā)生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待攤費用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更多24條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7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