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你的情況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做分錄:
1. 借:庫存商品1000
貸:營業(yè)外收入1000
2. 借:現金2000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2000結轉,
3.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1000
貸:庫存商品1000.
1、收到贈品時:
借:庫存商品
貸;營業(yè)外收入
2、銷售贈品時:
借: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拓展資料:
分錄:
交易事項發(fā)生時,依據交易取得之原始憑證(指收據發(fā)票)編制記帳憑證(指傳票),再依記帳憑證決定各個會計科目的使用以及其金額,按照交易發(fā)生之順序逐筆填入日記簿,這個工作就稱“分錄”。用以記載分錄的帳簿稱為日記簿,又稱序時帳簿、分錄簿和原始紀錄簿。
分錄 百度百科
一、對同種商品買一贈一。此類銷售行為目前通常使用的會計處理方法是將其中一件商品按售價作正常商品銷售處理,而另一件則以成本借記“營業(yè)外支出”或“營業(yè)費用”;貸記“庫存商品”、“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因為按稅法規(guī)定,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視同銷售貨物的行為,征收增值稅。在此種銷售方式中,應當將作為贈品處理的商品與普通銷售的商品區(qū)分開來,并予以披露。
利用這種方法促銷商品,本來就是企業(yè)的一種讓利行為,但用此會計處理方法雖符合稅法的規(guī)定,企業(yè)卻要對贈出的商品按其正常銷售價格繳納稅金,這無疑加重了企業(yè)的負擔。
二、確定贈品全部贈出。此類贈品多屬低值物品,如手帕、玻璃杯等,隨商品的售出而贈送,其贈品數量確定,送完即止。
這種銷售方式應將贈品的贈出現為一種“營業(yè)費用”,在銷售商品時借記“營業(yè)費用”;貸記“庫存商品——贈品”、“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此種銷售方式是一種普通的營銷手段,它通過贈送低值的物品吸引消費群體,對于所有的企業(yè)普遍適用。而且它的贈品不會導致企業(yè)多交增值稅。
在購進該贈品時,借記“庫存商品——贈品”、“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記“銀行存款”。在贈品送出時同樣是以成本價結賬,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相抵,不存在多交稅金問題,所以它是最常見實用的促銷方式。
三、不確定贈品是否贈出。在這種銷售方式中,贈品的取得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如集齊瓶蓋或數字等,它的發(fā)出屬于不確定狀態(tài),應在銷售商品的同時對預計將贈出的贈品作出相應的賬務處理。
具體處理是將贈品的成本借記“營業(yè)費用”;貸記“預計負債”。當贈品發(fā)出時,借記“預計負債”;貸記“庫存商品——贈品”、“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在此種賬務處理中,“預計負債”科目的借方發(fā)生額有可能大于貨方發(fā)生額,具體情況應視贈出贈品的情況而定,其賬戶余額應在核查時予以調整。當贈品沒有發(fā)出時,就將“營業(yè)費用”、“預計負債”沖銷。
此種贈品方式真正實現的贈品數量并不大,因此應即時核對贈品贈出量與預計負債的比例,調整預計負債的余額,使其與實際的贈品贈出情況相符。
四、贈送購物券。此類促銷方式應在銷貨的同時作一項或有負債處理。具體處理是:將銷貨時發(fā)出的購物券確認為“營業(yè)費用”,同時,貸記“預計負債”。當購物券使用時,借記“預計負債”;貸記“主營業(yè)務收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同時結轉商品成本。
若未發(fā)生,就將“營業(yè)費用”、“預計負債”沖銷。此銷售方式的“預計負債”的發(fā)生與沖銷都較為頻繁,應定期核查該科目。
此種促銷方式一般用于商場消費,容易刺激消費者的大額購買,并且這種方法也不會使商家負擔多余的稅金,是一種常見的商場促銷手段。
對于不同的贈品促銷方式應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進行處理,要做到既能夠真實地反映贈品的行為,又要避免漏稅和給企業(yè)造成額外的負擔。另外對于贈品較多的企業(yè)特別是上市公司,應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擴展資料
根據會計處理的不同,商業(yè)返利可具體描述為:
1、達到規(guī)定數量贈實物的形式。例如:在一個月內,銷售電磁爐30臺,贈配套櫥具10套;
2、直接返還貨款的形式。例如:讀者來信中,讓利2.1萬元若直接以現金或銀行存款返還百貨公司,即為直接返還貨款;
3、沖抵貨款的形式。例如: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購買2萬件,返利為進貨金額的1%,購買至5萬件返利為進貨金額的1.5%,以此類推,返利直接在二次貨款中扣減。
銷售返利處理
據稅法規(guī)定,銷售貨物并給購買方開具專用發(fā)票后,如發(fā)生退貨或銷售折讓,對于購貨方已付款或貨款未付已作賬務處理,發(fā)票聯和抵扣聯無法退還的情況下,購貨方必須取得當地稅務機關開具的“進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證明單”送交銷貨方,作為銷貨方開具紅字專用發(fā)票的合法依據,并開具紅字專用發(fā)票。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會計分錄
帳務處理方式:按銷售價格確認主產品的收入,以主產品的成本確認主營成本,以隨贈商品成本確認銷售費用。
按售價格確認所有產品收入,以所有商品的曾本確認主營成本。 賬務處理是指從審核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開始,通過記賬、對賬、結賬等一系列會計處理,到編制出會計報表的過程。
對外賬務核對。各單位的存款、貸款、未收利息賬戶,都應按月或季填發(fā)“余額對賬單”與客戶對賬,每年應與客戶進行面對面對賬。
各單位送來的對賬回單,經核對無誤后,應按科目、賬號順序進行排列、裝訂、登記、入庫保管。存折戶應堅持在辦理業(yè)務的當時保證賬折核對相符。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1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