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潤表的科目相關的assertion有:發(fā)生、完整性、準確性、截止以及分類;
2、資產負債表科目相關的assertion有:存在、權利與義務、完整性、計價與分攤;
3、與財報整體列報相關的assertion有:發(fā)生以及權力與義務、完整性、分類和可理解性、準確性和計價;
4、一般資產、收入類的科目防高估,重點需要關注存在、權力與義務;
5、一般負債、費用類的科目防低估,重點需要關注完整性、截止。
不知道這樣解答了樓主的問題沒有。
1、財務報表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可能源于薄弱的控制環(huán)境。
2、薄弱的控制環(huán)境帶來的風險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廣泛影響,難以界定于某類交易、賬戶余額和列報。
3、注會應當考慮對識別的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和列報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予以匯總和評估,以確定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
對于(薄弱的控制環(huán)境帶來的風險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廣泛影響,對此注會應確定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是錯誤的。對財務報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注會應當確定總體應對措施。
一,注冊會計師應當針對評估的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確定下列總體應對措施: 1,向項目組強調在收集和評價審計證據(jù)過程中保持職業(yè)懷疑態(tài)度的必要性。
關于職業(yè)懷疑態(tài)度的含義,參見《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01號――財務報表審計的目標和一般原則》及其指南。 2,分派更有經驗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審計人員,或利用專家的工作。
由于各行業(yè)在經營業(yè)務、經營風險、財務報告、法規(guī)要求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審計人員的專業(yè)分工細化成為一種趨勢。審計項目組成員中應有一定比例的人員曾經參與過被審計單位以前年度的審計,或具有被審單位所處特定行業(yè)的相關審計經驗。
必要時,要考慮利用信息技術、稅務、評估、精算師等方面的專家的工作。 3,提供更多的督導。
對于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較高的審計項目,項目組的高級別成員,如項目負責人、項目經理等經驗較豐富的人員,要對其他成員提供更詳細、更經常、更及時的指導和監(jiān)督并加強項目質量復核。 4,在選擇進一步審計程序時,應當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層預見或事先了解。
被審計單位人員,尤其是管理層,如果熟悉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套路,就可能采取種種規(guī)避手段,掩蓋財務報告中的舞弊行為。因此,在設計擬實施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時,為了避免既定思維對審計方案的限制,避免對審計效果的人為干涉,從而使得針對重大錯報風險的進一步審計程序更加有效,注冊會計師要考慮使某些程序不被被審計單位管理層預見或事先了解。
在實務中,注冊會計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提高審計程序的不可預見性: (l)對某些未測試過的低于設定的重要性水平或風險較小的賬戶余額和認定實施實質性程序; (2)調整實施審計程序的時間,使被審計單位不可預期; (3)采取不同的審計抽樣方法,使當期抽取的測試樣本與以前有所不同; (4)選取不同的地點實施審計程序,或預先不告知被審計單位所選定的測試地點。 5,對擬實施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作出總體修改。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211號――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huán)境并評估重大錯報風險》第一百條指出,財務報表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很可能源于薄弱的控制環(huán)境。薄弱的控制環(huán)境帶來的風險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廣泛影響,難以限于某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注冊會計師應當采取總體應對措施。
相應地,注冊會計師對控制環(huán)境的了解影響其對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有效的控制環(huán)境可以使注冊會計師增強對內部控制和被審計單位內部產生的證據(jù)的信賴程度。
如果控制環(huán)境存在缺陷,注冊會計師在對擬實施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作出總體修改時應當考慮: (1)在期末而非期中實施更多的審計程序。 控制環(huán)境的缺陷通常會削弱期中獲得的審計證據(jù)的可信賴程度。
(2)主要依賴實質性程序獲取審計證據(jù)。良好的控制環(huán)境是其他控制要素發(fā)揮作用的基礎。
控制環(huán)境存在缺陷通常會削弱其他控制要素的作用,導致注冊會計師可能無法信賴內部控制,而主要依賴實施實質性程序獲取審計證據(jù)。 (3)修改審計程序的性質,獲取更具說服力的審計證據(jù)。
修改審計程序的性質主要是指調整擬實施審計程序的類別及組合,比如原先可能主要限于檢查某項資產的賬面記錄或相關文件,而調整審計程序的性質后可能意味著更加重視實地檢查該項資產。 (4)擴大審計程序的范圍。
例如擴大樣本規(guī)模,或采用更詳細的數(shù)據(jù)實施分析程序。 二,注冊會計師應當針對評估的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確定下列總體應對措施: (一)向項目組強調在收集和評價審計證據(jù)過程中保持職業(yè)懷疑態(tài)度的必要性; (二)分派更有經驗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審計人員,或利用專家的工作; (三)提供更多的督導; (四)在選擇進一步審計程序時,應當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層預見或事先了解; (五)對擬實施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作出總體修改。
###新準則影響利潤的五個方面,從以下各方面可以粉飾報表: 一、資產減值 新準則規(guī)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這樣的“一刀切”好處是企業(yè)無法通過沖回減值準備來調節(jié)利潤。
同時筆者認為嚴格限制資產減值轉回有時不符合經濟事項的實質,例如企業(yè)的生產設備去年價格下降今年價格大幅度攀升也是正?,F(xiàn)象,為了更真實地反映經濟活動的實質,應該允許資產減值準備有條件地轉回。 二、債務重組 在新會計準則中,對現(xiàn)行的債務重組會計處理方法做出了調整,就是把債務重組收益記入“營業(yè)外收入”,改變了過去記入“資本公積”的做法。
這樣做的好處是還原了資本公積的本質,資本公積的本質就是資本溢價。對于實物抵債,準則要求按照公允價值來計量而增加了利潤數(shù)額的變數(shù)。
對于關聯(lián)企業(yè)的債務重組應按關聯(lián)方交易準則執(zhí)行。 三、固定資產 新準則要求,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方法及預計凈殘值至少每年復核一次,當折舊年限和預計凈殘值與原來估計的有差異時,企業(yè)就應該調整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與凈殘值,而且采取未來適用法,這樣就可以對未來業(yè)績進行一定程度的操縱。
另外,新會計準則要求企業(yè)考慮預計固定資產的棄置費用,該費。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2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