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新會計科目表
新會計準則會計科目表
序號 編號 會計科目名稱 序號 編號 會計科目名稱 序號 編號 會計科目名稱
一、資產類 一、資產類(續(xù)) 三、共同類(續(xù))
1 1001 庫存現金 55 1606 固定資產清理 107 3101 衍生工具
2 1002 銀行存款 56 1611 未擔保余值 108 3201 套期工具
3 1003 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57 1621 生產性生物資產 109 3202 被套期項目
4 1011 存放同業(yè) 58 1622 生產性生物資產累計折舊
(一)應收賬款
企業(yè)發(fā)生的應收賬款,按應收金額,借記“應收賬款”科目,按確認的營業(yè)收入,貸記“主營業(yè)務收入”等科目。收回應收賬款時,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涉及增值稅銷項稅額的,還應進行相應的處理代購貨單位墊付的包裝費、運雜費,借記“應收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收回代墊費用時,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
(二)應收票據
1.企業(yè)因銷售商品、提提供勞務等而收到商業(yè)匯票
借:應收票據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等
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票據到期收到款項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票據(到期值)
3.企業(yè)持未到期的商業(yè)匯票向銀行貼現
借:銀行存款(實際收到的款項)
財務費用(差額)
貸:短期借款(附有追索權,實際屬于質押貸款)
應收票據(不附追索權)
【提示】針對應收票據的貼現,如果是附有追索權的貼現,則應當將其視為一項抵押借款進行核算,不應注銷應收票據。
4.企業(yè)將持有的商業(yè)匯票背書轉讓以取得所需物資
借:原材料或庫存商品(應計入取得物資成本的金額)
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收票據(商業(yè)匯票的票面金額)
銀行存款(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你問的是金融企業(yè)的會計吧?
貸款一般設:本金,利息調整和已減值三個明細科目,其主要分錄如下:
發(fā)放貸款:借:貸款-本金 合同本金
貸:吸收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實際支付金額
借(或貸):貸款-利息調整 差額
資產負債表日確認利息:
借:應收利息 合同本金*合同利率
貸:利息收入 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借(或貸):貸款-利息調整 差額
收回:借:吸收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歸還的金額
貸:應收利息 收回的應收利息金額
貸款-本金 歸還的貸款本金
利息收入 差額
借(或貸):貸款-利息調整 賬面余額
減值: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貸款損失準備
同時:借:貸款-已減值 將貸款本金與利息調整賬面余額轉入已減值
貸:貸款-本金/利息調整
資產負債表日確認利息:
借:貸款損失準備 按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合同本金*利率的應收利息表外登記)
貸:利息收入
收回:借:吸收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實際收到的金額
貸款損失準備 賬面余額
貸:貸款-已減值 賬面余額
資產減值損失 差額
無法收回:借:貸款損失準備
貸:貸款-已減值
經批準后轉銷(減少)表外“應收未收利息”科目
轉銷后收回:借:貸款-減值 貸:貸款損失準備
借:吸收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實際收到金額
貸:貸款-已減值 原轉銷的余額
資產減值損失 差額
(一)應收賬款 企業(yè)發(fā)生應收賬款,按應收金額,借記“應收賬款”科目,按確認的營業(yè)收入,貸記“主營業(yè)務收入”等科目。
收回應收賬款時,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涉及增值稅銷項稅額的,還應進行相應的處理。
代購貨單位墊付的包裝費、運雜費,借記“應收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收回代墊費用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
(二)應收票據 1。企業(yè)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而收到開出、承兌的商業(yè)匯票,按商業(yè)匯票的票面金額,借記“應收票據”科目,按確認的營業(yè)收入,貸記“主營業(yè)務收入”等科目。
涉及增值稅銷項稅額的,還應進行相應的處理。 2。
持未到期的商業(yè)匯票向銀行貼現,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即減去貼現息后的凈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貼現息部分,借記“財務費用”等科目,按商業(yè)匯票的票面金額,貸記“應收票據”科目或“短期借款”科目。 3。
將持有的商業(yè)匯票背書轉讓以取得所需物資,按應計入取得物資成本的金額,借記“材料采購”或“原材料”、“庫存商品”等科目,按商業(yè)匯票的票面金額,貸記“應收票據”科目,如有差額,借記或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涉及增值稅進項稅額的,還應進行相應的處理。
4。商業(yè)匯票到期,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商業(yè)匯票的票面金額,貸記“應收票據”科目。
希望以上答案能夠幫助到你。
金融企業(yè)會計科目的分類 :
(一)按資金性質的分類
銀行會計科目按資金性質可劃分為四大類: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和損益類。各銀行系統(tǒng)因核算上的需要,可增設一些系統(tǒng)內使用的科目。在實際工作中,各銀行系統(tǒng)都增設了資產負債共同類科目。
1、資產類科目。
是用于核算銀行各類資產的科目,主要有:現金、存放中央銀行款項、存放同業(yè)、短期貸款、中長期貸款、抵押貸款、逾期貸款、貼現、貸款呆賬準備、應收利息、其他應收款、固定資產等。
2、負債類科目。
是用于核算銀行各類負債的科目,主要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活期儲蓄存款、定期儲蓄存款、財政性存款、向中央銀行借款、同業(yè)拆入、應解匯款、匯出匯款、本票、應付利息、其他應付款等。
3、所有者權益類科目。
是用于核算銀行投資者對銀行凈資產的所有權的科目。主要有: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本年利潤和利潤分配等。
4、損益類科目。
是用于核算銀行收入和費用的科目。
反映收入的科目有:利息收入、金融企業(yè)往來收入、手續(xù)費收入、其他營業(yè)收入、投資收益、營業(yè)外收入等。
反映費用的科目有:利息支出、金融企業(yè)往來支出、手續(xù)費支出、營業(yè)費用、營業(yè)稅金及附加、其他營業(yè)支出、營業(yè)外支出等。
5、資產負債共同類科目。
是既用于核算銀行資產又核算負債的科目。主要有:清算資金往來、聯行往賬、聯行來賬、轄內往來、全國聯行匯差、匯差資金劃撥等。
金融企業(yè)會計科目的分類 :(一)按資金性質的分類 銀行會計科目按資金性質可劃分為四大類: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和損益類。
各銀行系統(tǒng)因核算上的需要,可增設一些系統(tǒng)內使用的科目。在實際工作中,各銀行系統(tǒng)都增設了資產負債共同類科目。
1、資產類科目。 是用于核算銀行各類資產的科目,主要有:現金、存放中央銀行款項、存放同業(yè)、短期貸款、中長期貸款、抵押貸款、逾期貸款、貼現、貸款呆賬準備、應收利息、其他應收款、固定資產等。
2、負債類科目。 是用于核算銀行各類負債的科目,主要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活期儲蓄存款、定期儲蓄存款、財政性存款、向中央銀行借款、同業(yè)拆入、應解匯款、匯出匯款、本票、應付利息、其他應付款等。
3、所有者權益類科目。 是用于核算銀行投資者對銀行凈資產的所有權的科目。
主要有: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本年利潤和利潤分配等。 4、損益類科目。
是用于核算銀行收入和費用的科目。 反映收入的科目有:利息收入、金融企業(yè)往來收入、手續(xù)費收入、其他營業(yè)收入、投資收益、營業(yè)外收入等。
反映費用的科目有:利息支出、金融企業(yè)往來支出、手續(xù)費支出、營業(yè)費用、營業(yè)稅金及附加、其他營業(yè)支出、營業(yè)外支出等。 5、資產負債共同類科目。
是既用于核算銀行資產又核算負債的科目。主要有:清算資金往來、聯行往賬、聯行來賬、轄內往來、全國聯行匯差、匯差資金劃撥等。
貸款和應收款項會計處理原則,與持有至到期大體相同。具體而言:
1.金融企業(yè)按當前市場條件發(fā)放的貸款,應按發(fā)放貸款的本金和相關交易費用之和作為初始確認金額。一般企業(yè)對外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形成的應收債權,通常應按從購貨方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作為初始確認金額。
2.貸款持有期間所確認的利息收入,應當根據實際利率計算。實際利率應在取得貸款時確定,在該貸款逾期存續(xù)期間或使用的更短期間內保持不變。實際利率與合同利率差別較小的,也可按合同利率計算利息收入。
3.企業(yè)收回或處置貸款和應收款項時,應將取得的價款與該貸款和應收款項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設置科目設置
貸款——本金
貸款——利息調整
貸款損失準備
貸款——已減值
(一)未發(fā)生減值的貸款
(1)企業(yè)發(fā)放貸款 借:貸款——本金
貸:吸收存款等
貸款——利息調整(差額可能在借方)
(2)資產負債表日 借:應收利息(按貸款的合同本金與合同利率確定)
貸款——利息調整(差額可能在借方)
貸:利息收入(按貸款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確定)
(3)收回貸款 借:吸收存款等
貸:貸款——本金
應收利息
利息收入
(二)發(fā)生減值的貸款
(1)發(fā)生減值 借:資產減值損失 同時:借:貸款——已減值
貸:貸款損失準備 貸:貸款(本金,利息調整)
(2)利息收入 借:貸款損失準備(按貸款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
貸:利息收入
同時,將按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確定的應收利息金額進行表外登記
(3)收回貸款 借:吸收存款等
貸款損失準備
貸:貸款——已減值
資產減值損失(差額)
(三)確實無法收回的貸款 借:貸款損失準備
貸:貸款——已減值
(四)已確認并轉銷以后又收回的貸款 借:貸款——已減值 同時:借:吸收存款等
貸:貸款損失準備 貸:貸款——已減值
資產減值損失(差額)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52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