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主要的旅游景點有:
沈陽故宮:沈陽故宮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滿清王朝入關前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建造的皇宮,清世祖福臨在此即位稱帝。沈陽故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筑群之一,現已辟為沈陽故宮博物院。2004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準中國的沈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昭陵:昭陵是滿清第二代君主皇太極與孝端文皇后的陵墓,面積3.32公頃,北陵建于1643年,內有隆恩殿、寶城、寶頂、月牙城、大明樓、大碑樓、方城、隆恩門、大紅門、石牌坊等建筑。
福陵: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皇后葉赫那拉氏的陵基,占地500余公頃。東陵始建于1629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經順治、康熙、乾隆多次修建,形成了完整的陵基建筑群。陵內有莊嚴的正紅門,有生動的石獅、石虎、石馬等,有著名的108蹬臺階,有方城、隆恩殿、東西配殿、大明樓、寶頂等建筑。
張氏帥府:張氏帥府位于沈河區(qū)故宮南側,又稱大帥府和少帥府,是清末民初東北軍閥張作霖的府第,面積1.6萬多平方米,四周圍筑著三米多高的青磚厚墻,內部分為東、西兩院,每部分都有自己獨特的建筑風格。東院建于1912年,為張作霖所建的中國民族特色的三進四合院落,共有房舍74間,呈目字形?;▓@北面建造了一幢三層羅馬式的青磚洋樓,建于二十年代。中院建筑既沿襲了中國傳統(tǒng)的民間風俗,也體現出東北、特別是遼南風土習慣。
遼濱塔:遼濱塔位于新民市東北29公里的公主屯鎮(zhèn)遼濱村,是一座八角十三層密檐青磚塔。原高41.7米,底部直徑為12.5米,按佛教以奇數表示清白的信念而筑。塔基高約10米,塔身八面各有一佛龕,上有一尊磚雕佛像端坐于蓮花座上。
遼寧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位于和平區(qū),是一座綜合性博物館。館舍原為奉系軍閥熱河都統(tǒng)湯玉麟官邸,9·18事變后,偽滿政府在此設立“國立博物館奉天分館”。1948年11月2日,沈陽解放。經東北人民政府批準,成立了東北博物館,于1949年7月7日開放,1959年改名為遼寧省博物館。"遼寧博物館新館文物專題展"榮獲第六屆(2003--2004年度)全國(中國)博物館十大陳列精品評選精品獎。
沈陽鑄造博物館:沈陽鑄造博物館前身沈陽鑄造廠始建于1939年。沈陽解放后,工廠多次更名,直至1956年,該廠定名為沈陽鑄造廠。鑄造廠占地面積33萬平方米,2007年4月17日,沈陽鑄造廠澆注完最后一爐鐵水,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鐵西區(qū)決定將該廠大型的一車間保留下來,將其改建成一座集中展現東北老工業(yè)區(qū)工業(yè)文脈的鑄造博物館。:
新樂遺址:新樂遺址是距今7200多年前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一處母系氏族公社聚居村落遺址,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煤精制品、古房址等。其中出土的“木雕鳥”是沈陽地區(qū)出土年代最久的珍貴文物,也是世界上唯一保存最久遠的木雕工藝品。
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位于沈陽市大東區(qū)的柳條湖橋,館內收藏的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前后近1000幅珍貴歷史照片文獻資料及700余件歷史文物,分7個部分,展示了東北人民從淪為亡國奴走向抗戰(zhàn)勝利的歷史。
冬季去東北旅游,沈陽是一個被大多數人遺忘的城市。為什么這么說呢,去東北旅游的人大多是去看哈爾濱的冰雪世界,或者追溯長白山的各種傳說,亦或是見證漠河的神秘。其實沈陽也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城市,那么沈陽冬季旅游去哪兒好呢?沈陽冬季游玩的好地方有沈陽故宮、棋盤山冰雪大世界、東北亞滑雪場、渾河西峽谷、沈陽世博園、小韓村溫泉、沈陽奧林匹克公園、丁香湖、渾南新城中央公園、沈北七星公園。
冬季去東北旅游,沈陽是一個被大多數人遺忘的城市。為什么這么說呢,去東北旅游的人大多是去看哈爾濱的冰雪世界,或者追溯長白山的各種傳說,亦或是見證漠河的神秘。其實沈陽也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城市,那么沈陽冬季旅游去哪兒好呢?沈陽冬季游玩的好地方有沈陽故宮、棋盤山冰雪大世界、東北亞滑雪場、渾河西峽谷、沈陽世博園、小韓村溫泉、沈陽奧林匹克公園、丁香湖、渾南新城中央公園、沈北七星公園。
(一)沈陽國家森林公園
沈陽市渾南區(qū)馬剛鄉(xiāng)老寺溝
森林茂密,空氣清新怡人,是避暑消夏的最佳去處。
(二)七星山旅游風景區(qū)
沈陽市沈北新區(qū)石佛寺鄉(xiāng)境內
景區(qū)自然風光優(yōu)美,環(huán)境優(yōu)越, 從山頂還可以俯瞰一個小峽谷。
(三)沈陽西湖風景區(qū)
沈陽市新民市前當堡鎮(zhèn)
小西湖人稱沈陽的江南,萬畝水域,水天一碧。
(四)隕石山森林公園
沈陽市渾南區(qū)姚千鎮(zhèn)
森林公園綠化很好,植被覆蓋,空氣清新,可到園內坐賞山清水秀,放松心情。
(五)臥龍湖
沈陽市康平縣北山路東頭
歷史悠久,名山秀水,景色迷人,還能看到各種珍稀野生動物。
(六)馬耳山風景區(qū)
沈陽市蘇家屯區(qū)姚千街道馬耳山生態(tài)旅游區(qū)
馬耳山因山有兩峰,并排矗立,酷似馬的兩個耳朵,因此得名。
(七)五龍山
沈陽市法庫縣五龍山迎賓廣場西
五龍山是中國緯度最高、數量最多的小葉菩提樹自然生長地。
沈陽十大城市公園榜單,主要依據沈陽地區(qū)能滿足城市居民的休閑需要,提供休息、游覽、鍛煉的城市公園進行選擇,通過比較公園的面積、設施、綠化環(huán)境、景觀等因素進行篩選。
1、北陵公園(4A)(4A景區(qū))
北陵公園是沈陽市規(guī)模較大的城市公園,公園中部坐落著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皇太極與孝端文皇后的陵墓。與其他皇陵不同,北陵是直接建在平地上,并在四周護以繚墻,極似一座小城。全陵分三部分,主體建筑為前部的牌樓,后部即方城,有一寶頂可登頂遠望,整座北陵風光,盡收眼底。逢年過節(jié)有清民俗文化表演和祭祀演出,是了解清文化的絕好機會。
2、南湖公園
沈陽南湖公園位于沈陽市和平區(qū)南部,占地約52萬平方米,始建于1938年,原名長沼公園,解放后改名為南湖公園。經過全面的規(guī)劃和建設,南湖公園已成為具有北方園林藝術風格的重點公園之一。南運河流經園中,波光倒影,垂柳搖曳,游船蕩漾。鄰芳園、綺芳園、群芳園、魚躍荷香園精巧秀麗,假山、雕塑、水中噴泉等景點各具特色。園內還建有溜冰場、游泳池、兒童樂園等。
3、沈陽青年公園
沈陽青年公園位于沈陽市沈河區(qū)青年大街中段,占地面積29萬平方米,其中水面14萬平方米。青年公園始建于1952年,1958年建成。公園內共建有八個各具特色的游園小景點。1984年,公園東南的湖心島上建成了“振興園”,園內建有模仿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的雪山、草地、大渡河、鐵索橋等。除此之外,園內還有芳草迎春、觀容亭眺、輕舟蕩漾、舞園月夜等景點,以及兒童樂園、溜冰場等設施。
4、沈陽中山公園
沈陽中山公園位于和平區(qū)中華路南側,占地面積16.1萬平方米。始建于1924年。日偽時期叫千代田公園,中國人被限制入園。1946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為“中山公園”。解放后經過四十年的規(guī)劃建設,成為沈陽市的重點公園之一。園內綠樹紅花,假山亭閣,小橋流水,雖地處繁華鬧市區(qū)卻自有一種寧靜。占地面積兩萬多平方米的兒童樂園是孩子們的世界,建有高40米的高空纜車、宇宙飛船、電動木馬、小火車、碰碰車、空中電動轉椅、彈跳小城堡等設施。
5、沈陽五里河公園
沈陽五里河公園東起長青橋,西至渾河橋,橫跨4公里;北起二環(huán)路,南至渾河岸邊,縱距400米。首期工程從2001年4月開始施工,于2002年6月竣工。公園占地總面積為126公頃(其中河心島為12公頃),集文化、休閑、娛樂功能為一體,是沈陽市較大的城市濱河公園。公園建設以植物造園為主,分為自然景觀區(qū)、文化休閑區(qū)、娛樂服務區(qū)、異禽生態(tài)區(qū)、沿道路景觀區(qū)、濕地生態(tài)區(qū)、主入口區(qū)等幾個主要區(qū)域。公園內百米音樂噴泉、龍溪、人造沙灘、五里河碼頭廣場、中心廣場等景觀均借鑒國內、外先進設計理念,堪稱國內一流。
6、沈陽沈水灣公園
沈水灣公園位于沈陽市區(qū)南部,西臨工農橋,南依渾河,占地面積30萬平方米,是一座集餐飲、娛樂、旅游、體育多功能為一體的大型游樂場所。走進渾河樂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碧波蕩漾的渾河,青翠的山葡萄裝點著兩岸,形成綠色的長廊,500只燈籠一字排開,宛如一條長龍,沿岸的1000個噴泉噴頭噴出4米高的水花,景象十分壯觀。沿河路的北側是占地十萬平方米的民族村,這里環(huán)繞著傣族、苗族、侗族、彝族、景頗族、白族、蒙古族和朝鮮族九個村寨,九個民族120名少數民族演員以民族建筑為背景,向游人展示民族歌舞、服飾及生活習俗。另外,渾河樂園還設有大型露天游泳池、高爾夫球練習場、森林浴場、游樂場等場所。
7、沈陽勞動公園
勞動公園位于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qū)肇工南街,由衛(wèi)工南街、勛業(yè)三路、肇工南街和南十二路圍成,以南十二路為底邊,整體呈梯形狀。公園建于1956年,占地面積34.7萬平方米,有水面2.8萬平方米,是鐵西區(qū)最大的綜合性公園。因為距離鐵西產業(yè)工人聚集的生活區(qū)(工人村)較近,成為人們下班休閑娛樂的場所,稱為勞動公園。
8、萬柳塘公園
萬柳塘位于沈陽市東南部,總面積31萬平方米,因柳樹種類和數量的眾多而得名。萬柳塘在清代被譽為“柳塘避暑”而被列入盛京八景之一。1953年,沈陽市政府對南運河進行清理并將挖河泥沙在此堆成假山,形成萬柳塘公園雛形,1984年再次對南運河改造,擴大了萬柳塘的水面積并設大門立圍柵建柳塘十景,正式命名萬柳塘公園。
9、沈陽八一公園
沈陽八一公園位于沈陽市和平區(qū)三經街與和平北大街之間,占地七萬平方米。此處原為菜園,后被美、英、法三國駐盛京領事館占用。解放后,這里被辟為公園,因修建施工時解放軍官兵協(xié)助共建,因此定名為“八一公園”。公園現有兒童樂園、園中園、長廊、蓮花池、君子蘭展廳、花卉商店、花魚市場等景點,兒童樂園設有大型滑梯、秋千、攀登架、單杠、雙杠等娛樂設施,花魚市場開展花魚交易,互換品種,交流技藝。
10、沈陽南運河帶狀公園
南運河帶狀公園位于沈陽市區(qū)的南部,建在綿延14.5公里的南運河兩岸,從東至西連通了大東、動物園、萬柳塘、青年、魯迅、南湖等大公園,還有黎明園、東塔園、旭園、春嘵園、滂江園、濱河園、夏芳園、萃園、怡靜園、南中園、皂角園、文藝園、順通園、振興園、秋錦園、路園、陽春園、龍王廟園等18個景點,各園的風格迥異,景色各具千秋。南運河沿岸綠樹成蔭,繁花似錦,不但美化了沈城環(huán)境,還在泄洪、排澇、改善環(huán)境、凈化空氣、調節(jié)氣候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沈陽市主要的旅游景點有:
沈陽故宮:沈陽故宮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滿清王朝入關前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建造的皇宮,清世祖福臨在此即位稱帝。沈陽故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筑群之一,現已辟為沈陽故宮博物院。2004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準中國的沈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昭陵:昭陵是滿清第二代君主皇太極與孝端文皇后的陵墓,面積3.32公頃,北陵建于1643年,內有隆恩殿、寶城、寶頂、月牙城、大明樓、大碑樓、方城、隆恩門、大紅門、石牌坊等建筑。
福陵: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皇后葉赫那拉氏的陵基,占地500余公頃。東陵始建于1629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經順治、康熙、乾隆多次修建,形成了完整的陵基建筑群。陵內有莊嚴的正紅門,有生動的石獅、石虎、石馬等,有著名的108蹬臺階,有方城、隆恩殿、東西配殿、大明樓、寶頂等建筑。
張氏帥府:張氏帥府位于沈河區(qū)故宮南側,又稱大帥府和少帥府,是清末民初東北軍閥張作霖的府第,面積1.6萬多平方米,四周圍筑著三米多高的青磚厚墻,內部分為東、西兩院,每部分都有自己獨特的建筑風格。東院建于1912年,為張作霖所建的中國民族特色的三進四合院落,共有房舍74間,呈目字形?;▓@北面建造了一幢三層羅馬式的青磚洋樓,建于二十年代。中院建筑既沿襲了中國傳統(tǒng)的民間風俗,也體現出東北、特別是遼南風土習慣。
遼濱塔:遼濱塔位于新民市東北29公里的公主屯鎮(zhèn)遼濱村,是一座八角十三層密檐青磚塔。原高41.7米,底部直徑為12.5米,按佛教以奇數表示清白的信念而筑。塔基高約10米,塔身八面各有一佛龕,上有一尊磚雕佛像端坐于蓮花座上。
遼寧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位于和平區(qū),是一座綜合性博物館。館舍原為奉系軍閥熱河都統(tǒng)湯玉麟官邸,9·18事變后,偽滿政府在此設立“國立博物館奉天分館”。1948年11月2日,沈陽解放。經東北人民政府批準,成立了東北博物館,于1949年7月7日開放,1959年改名為遼寧省博物館。"遼寧博物館新館文物專題展"榮獲第六屆(2003--2004年度)全國(中國)博物館十大陳列精品評選精品獎。
沈陽鑄造博物館:沈陽鑄造博物館前身沈陽鑄造廠始建于1939年。沈陽解放后,工廠多次更名,直至1956年,該廠定名為沈陽鑄造廠。鑄造廠占地面積33萬平方米,2007年4月17日,沈陽鑄造廠澆注完最后一爐鐵水,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鐵西區(qū)決定將該廠大型的一車間保留下來,將其改建成一座集中展現東北老工業(yè)區(qū)工業(yè)文脈的鑄造博物館。:
新樂遺址:新樂遺址是距今7200多年前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一處母系氏族公社聚居村落遺址,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煤精制品、古房址等。其中出土的“木雕鳥”是沈陽地區(qū)出土年代最久的珍貴文物,也是世界上唯一保存最久遠的木雕工藝品。
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位于沈陽市大東區(qū)的柳條湖橋,館內收藏的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前后近1000幅珍貴歷史照片文獻資料及700余件歷史文物,分7個部分,展示了東北人民從淪為亡國奴走向抗戰(zhàn)勝利的歷史。
沈陽市里的游玩景點還是很多的,而且特別方便,做好攻略的話,一天可以串起來去幾個景點。比如:大帥府、故宮,科技館和圖書館。
喜歡室外活動感受大自然的,可以選擇棋盤山、動物園、鳥島公園,喜歡玩水去七星海世界、清河半島等。沈陽很大,選擇很多。
北陵公園
北陵公園是沈陽市最大的公園,占地330萬平方米。1643年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昭陵建成。 1927年,奉天省政府將昭陵辟為公園,因位于市區(qū)北部,故得此名。清昭陵內古松參天,有許多地方值得觀看,像赑屃馱石碑、角樓、后山的陵墓等都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
沈陽鳥島公園
鳥島,是沈陽唯一一座自然生態(tài)的鳥類觀賞中心。鳥島又名干河子島,位于棋盤山開發(fā)區(qū)境內,在東陵公園東側,世博園南側,是渾河水系中的一個島嶼,占地面積49.26公頃。歷史上的鳥島就因其形恰似一條巨龍臥于(渾河)水中而得名“龍灘垂釣”,成為著名的“輝山八景”之一。
?
沈陽怪坡風景區(qū)
沈陽怪坡神奇的怪坡,位于沈陽市沈北新區(qū)境內的帽山西麓,面對曠野,背依群山。西傍102線國道,中貫沈哈高速公路,風光秀麗,景色宜人。以其“上下顛倒”的奇異現象,令來者陶醉,為之傾倒,是游覽沈陽的必選景觀。
?
沈陽棋盤山景區(qū)
沈陽森林動物園位于棋盤山國際風景旅游區(qū)內,距市區(qū)17公里。是集動物保護、科普教育、科學研究、旅游休閑為一體的景區(qū)。沈陽森林動物園占地面積217公頃。展出世界珍稀野生動物??蓯鄣膭游?,生活在崇山幽谷、林蔭碧水之中,為您的觀賞旅游帶來了無限的神秘和樂趣。
?
沈陽南湖公園
沈陽南湖公園位于沈陽市和平區(qū)南部,占地約52萬平方米,始建于1938年,原名長沼湖公園,解放后改名為南湖公園。經過全面的規(guī)劃和建設,南湖公園已成為具有北方園林藝術風格的重點公園之一。南運河流經園中,波光倒影,垂柳搖曳,游船蕩漾。鄰芳園、綺芳園、群芳園、魚躍荷香園精巧秀麗,假山、雕塑、水中噴泉等景點各具特色。園內還建有溜冰場、游泳池、兒童樂園等。
?
沈陽世博園
沈陽世博園位于風景秀麗的沈陽棋盤山國際風景旅游開發(fā)區(qū),占地246公頃,園內建有53個國內展園,23個國際展園和24個專類展園,是迄今世界歷屆園藝博覽會中占地面積最大的一屆。在沈陽世博園的建設中,許多設計方案、建設手法都是首次被使用。如三層夾膠玻璃建橋面、鳳之翼建筑的斜塔,而百合塔則為中國最大的雕塑體建筑。
?
仙女湖公園
仙女湖公園位于沈陽鐵西新區(qū),公園占地面積8.6萬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積4萬平方米,是沈陽市最大的內湖公園。仙女湖公園內碧波蕩漾,景色宜人。公園內以休閑娛樂為主題,園區(qū)內建有景觀雕塑、特色園藝小巷、兒童游藝區(qū)等,成為鐵西新區(qū)的一大新景觀。
?
遼寧博物館
遼寧博物館將以保護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歷史文化遺產為己遼寧省博物館新貌任,繼續(xù)推出具有遼寧地域文化特色和館藏特色的,融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為一體的精品展覽,不斷引進國內外各種類型的歷史藝術類展覽,成為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歷史文化,融匯世界先進文化的知識與藝術的高雅殿堂。
?
沈陽故宮
沈陽故宮博物院不僅是古代宮殿建筑群,還以豐富的珍貴收藏而著稱于海內外,故宮內陳列了大量舊皇宮遺留下來的宮廷文物,如努爾哈赤的劍,皇太極的腰刀和鹿角椅等。清代入關前,其皇宮設在沈陽,遷都北京后,這座皇宮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后來就稱之為沈陽清寧宮內景故宮。 沈陽故宮是我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筑群之一,占地面積6萬多平方米,它的規(guī)模比占地72萬平方米的北京故宮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沈陽故宮是后金第一代汗努爾哈赤開始修筑。努爾哈赤駕崩后,第二代汗皇太極繼續(xù)修建成功。
?
沈陽水洞
沈陽水洞地理位置是在蘇家屯區(qū)白清寨鄉(xiāng),為金三角森林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白清寨地區(qū)的交通很發(fā)達,沈本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距邊牛及楊千戶出口均為三公里,本溪方向從邊牛出口入境,沈陽方向從楊千戶出口入境。
?
沈陽五龍山
沈陽五龍山由五條山脈組成,綿亙法庫縣大孤家子、丁家房、三面船、登仕堡四個鄉(xiāng)鎮(zhèn),核心景區(qū)隸屬于丁家房鎮(zhèn),南距沈陽70公里。2000年,五龍山被確定為沈陽市自然保護區(qū);2002年,被確為國家AA級旅游風景區(qū);2005年,被確定為全國農業(yè)旅游示范單位。沈陽五龍山,得山川之奇絕、匯田園之芬芳、融佛道于一地,是集觀光朝圣、鄉(xiāng)村度假為一體的遼寧風景名勝和沈陽世外桃源,也是大學生理想的農村社會實踐活動基地和中小學生認識“三農”的最佳窗口。
?
輝山風景區(qū)
輝山風景區(qū)位于沈陽市東北部,距離市中心17公里,輝山系長白山的一個支脈,規(guī)劃總面積142平方公里。是集青山、秀水、密林、奇石、幽洞、古跡和現代建筑為一體的省級風景名勝區(qū)。風景區(qū)內山巒起伏、溪谷迂回、樹木蔥郁,秀湖四面環(huán)山、湖水碧澈,林海松濤,氣象萬千,形成美麗的自然景觀。秀湖之水,寬闊清澈,碧波蕩漾,似一顆明珠鑲嵌于群山環(huán)抱之中。景區(qū)以自然景觀為主,頗受旅游者喜愛,成為廣大游客休息、度假、觀光游覽的風景名勝。
?
八一公園
八一公園位于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qū)三經街與和平北大街之間,占地七萬平方米。此處原為菜園,后被美、英、法三國駐盛京領事館占用。解放后,這里被辟為公園,因修建施工時解放軍官兵協(xié)助共建,因此定名為“八一公園”。公園現有兒童樂園、園中園、長廊、蓮花池、君子蘭展廳、花卉商店、花魚市場等。兒童樂園設有大型滑梯、秋千、攀登架、單杠、雙杠等娛樂設施;花魚市場開展花魚交易,互換品種,交流技藝。
?
沈陽動物園
沈陽動物園位于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qū)的萬泉河畔。始建于1906年,是沈陽最早的園林,原名“小河沿”,解放后改名為“萬泉公園”。1979年5月改建為“沈陽動物園”,20世紀90年代中期搬遷出市區(qū),原址進行改造,恢復“萬泉公園”原名。2010年6月,位于沈陽中山公園的“沈陽自然王國主題公園”計劃啟動,在這個公園里,建設了一個小型動物園,沈陽市區(qū)重新出現了動物園。2012年沈陽計劃投資千萬元在萬泉公園內建3萬平方米動物場館,恢復部分動物展區(qū)。
?
沈陽小南天主教堂
沈陽小南天主教堂可稱沈陽天主教堂,亦稱沈陽南關教堂、南關天主教堂,沈陽耶穌圣心主教座堂位于沈陽市沈河區(qū)小南街南樂郊路40號,全國屈指可數。整體建筑格局沿襲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形式,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教堂的西側有一座四層樓房,占地面積1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2,700余平方米,房屋近100間,這是1926年建筑的主教府。教堂整體建筑圍廓在東西80米長,南北112米寬的青磚院墻內,房屋占地面積3,213平方米,總面積9,264平方米。1985年2月,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2月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大帥府
大帥府,張作霖于1914年秋天開始動工修建這座三進四合套院和西院北部的兩組四合院。三進四合院是吸收奉天城清朝各王府建筑持點,遵循張作霖家鄉(xiāng)遼南的生活習俗而建起的。1915年秋基本竣工后,又進行了室內外裝修。1916年秋,全家搬進四合院。三進四合院建成后,張作霖已升任奉天督軍兼奉天省長。人們開始稱張作霖為“大帥”,知近者稱“雨帥”。因這新三進四合院即是張作霖的辦公官邸,也是家眷居住的私宅,故此,人們習慣稱其為帥府。
?
沈陽中山公園
沈陽中山公園位于和平區(qū)中華路南側,占地面積16.1萬平方米。始建于1924年。日偽時期叫千代田公園,中國人被限制入園。1946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為“中山公園”。解放后經過四十年的規(guī)劃建設,成為沈陽市的重點公園之一。園內綠樹紅花,假山亭閣,小橋流水。雖地處繁華,鬧市區(qū)卻自有一種寧靜。占地兩面萬多平方米的兒童樂園是孩子們的世界,建有高40米的高空纜車、宇宙飛船、電動木馬、小火車、碰碰車、空中電動轉椅、彈跳小城堡等設施。 中山公園經常舉辦花卉、彩燈、冰燈展覽,每年的展出期間,游人絡繹不絕,高峰時人山人海。
?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位于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qū)望花南街,該館是為警示后人勿忘“九一八”歷史而修建。博物館建成于1991年,主體建筑采用碑館結合形式。殘歷碑是一座巨大石雕,碑形為翻到事變日期的臺歷,上面布滿彈痕與骷髏。館內以豐富的史料向人們介紹了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九一八”事變、奴役中國人民的罪行和淪陷區(qū)人民的苦難生活及不屈不撓的斗爭事跡。
?
五里河公園
沈陽五里河公園東起長青橋,西至渾河橋,橫跨4公里;北起二環(huán)路,南至渾河岸邊,縱距400米。首期工程從2001年4月開始施工,于2002年6月竣工。公園占地總面積為126公頃(其中河心島為12公頃),集文化、休閑、娛樂功能為一體,是沈陽市最大的城市濱河公園。公園建設以植物造園為主,分為自然景觀區(qū)、文化休閑區(qū)、娛樂服務區(qū)、異禽生態(tài)區(qū)、沿道路景觀區(qū)、濕地生態(tài)區(qū)、主入口區(qū)等幾個主要區(qū)域。公園內百米音樂噴泉、龍溪、人造沙灘、五里河碼頭廣場、中心廣場等景觀均借鑒國內、外先進設計理念,堪稱國內一流。
?
沈水灣公園
公園由和平區(qū)政府投資1400萬元修建,該工程于2003年開工,同年7月正式向群眾開放。由沈陽市政府命名并設立的奧林匹克健身路的一部分即位于園內。
?
臥龍湖
臥龍湖,湖泊名,較為知名有三個,分別位于遼寧省、山東省及廣東省,其中康平縣臥龍湖位于遼寧省沈陽城西北康平縣城西1公里,湖面面積64平方公里,是我國東北地區(qū)大型淡水湖泊之一。據地質部門測算,湖面形成于中生代晚期白堊紀距今有300萬年歷史;臥龍湖有67平方公里的水面,是遼寧省第一大平原淡水湖;臥龍湖自然風景區(qū)是沈陽市十五大旅游景區(qū)之一。另有同名電影(上海電影制片廠攝制于1958年),其主要劇情為:淮北臥龍湖是一個荒蕪的水洼,黨和政府領導人民向自然界進行斗爭,挖溝圈圩,排洪排澇,成功種植水稻。
?
關東影視城
關東影視城坐落于國家級文化產業(yè)示范區(qū)、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qū)——沈陽棋盤山國際風景旅游開發(fā)區(qū)內,占地2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8萬平方米,是著名表演藝術家趙本山先生出資近3億元建造的,內有清末民初各式風格建筑177棟,集影視拍攝、旅游觀光、文化教育、實體經營為一體,是國內唯一一座展現20世紀初期關東風貌的大型影視城。影城由我國著名美術設計大師霍廷霄先生親手設計,國內十幾位規(guī)劃、旅游、民俗、歷史專家聯手打造。通過再現上個世紀老沈陽中街、太原街、北市場、南市場等地的特色建筑,集中展示了上世紀的“關東文化”。
?
般若寺
寺廟坐北朝南,兩進院落,占地面積36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余平方米。前方天王殿三間,內塑四大天王、彌勒佛、韋馱像。天王殿兩側各有角門一個,入角門便是第一進院落,兩側為東西配殿,正北是大雄寶殿,殿內塑三世佛,兩側為十八羅漢(拓片),后為觀世音、文殊、普賢三大菩薩畫像。第二院落,有東西配房,正北是藏經樓。本寺殿堂均為硬山式,青磚灰瓦,朱紅地仗,檁枋彩畫,顯得占樸、典雅。該寺于1981年來,政府撥款進行大規(guī)模維修,經過三年基本完成。殿堂、佛像修繕一新。沈陽市內乘坐公交113、150、257、環(huán)路(二十七中學站下)即可到達。
?
新樂文化遺址
新樂文化遺址位于沈陽市皇姑區(qū)黃河大街新開河北岸黃土高臺之上,1977年首次發(fā)掘。這是一處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的村落遺址,占地面積17.8萬平方米,集居地約2.5萬平方米,房址密集,每隔3-5米就有一處,其中最大的房址面積約100平方米,座落在諸房址中心,其布局與半坡文化很相似,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碳14測定,新樂遺址距今已有7200多年歷史。其出土文物相當豐富,石器有磨制精細的石斧、石鑿、磨盤、磨棒、刮削器等,陶器有之字紋深腹罐、高足缽、簸箕形器等。
沈陽市主要的旅游景點有:
沈陽故宮:沈陽故宮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滿清王朝入關前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建造的皇宮,清世祖福臨在此即位稱帝。沈陽故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筑群之一,現已辟為沈陽故宮博物院。2004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準中國的沈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昭陵:昭陵是滿清第二代君主皇太極與孝端文皇后的陵墓,面積3.32公頃,北陵建于1643年,內有隆恩殿、寶城、寶頂、月牙城、大明樓、大碑樓、方城、隆恩門、大紅門、石牌坊等建筑。
福陵: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皇后葉赫那拉氏的陵基,占地500余公頃。東陵始建于1629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經順治、康熙、乾隆多次修建,形成了完整的陵基建筑群。陵內有莊嚴的正紅門,有生動的石獅、石虎、石馬等,有著名的108蹬臺階,有方城、隆恩殿、東西配殿、大明樓、寶頂等建筑。
張氏帥府:張氏帥府位于沈河區(qū)故宮南側,又稱大帥府和少帥府,是清末民初東北軍閥張作霖的府第,面積1.6萬多平方米,四周圍筑著三米多高的青磚厚墻,內部分為東、西兩院,每部分都有自己獨特的建筑風格。東院建于1912年,為張作霖所建的中國民族特色的三進四合院落,共有房舍74間,呈目字形?;▓@北面建造了一幢三層羅馬式的青磚洋樓,建于二十年代。中院建筑既沿襲了中國傳統(tǒng)的民間風俗,也體現出東北、特別是遼南風土習慣。
遼濱塔:遼濱塔位于新民市東北29公里的公主屯鎮(zhèn)遼濱村,是一座八角十三層密檐青磚塔。原高41.7米,底部直徑為12.5米,按佛教以奇數表示清白的信念而筑。塔基高約10米,塔身八面各有一佛龕,上有一尊磚雕佛像端坐于蓮花座上。
遼寧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位于和平區(qū),是一座綜合性博物館。館舍原為奉系軍閥熱河都統(tǒng)湯玉麟官邸,9·18事變后,偽滿政府在此設立“國立博物館奉天分館”。1948年11月2日,沈陽解放。經東北人民政府批準,成立了東北博物館,于1949年7月7日開放,1959年改名為遼寧省博物館。"遼寧博物館新館文物專題展"榮獲第六屆(2003--2004年度)全國(中國)博物館十大陳列精品評選精品獎。
沈陽鑄造博物館:沈陽鑄造博物館前身沈陽鑄造廠始建于1939年。沈陽解放后,工廠多次更名,直至1956年,該廠定名為沈陽鑄造廠。鑄造廠占地面積33萬平方米,2007年4月17日,沈陽鑄造廠澆注完最后一爐鐵水,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鐵西區(qū)決定將該廠大型的一車間保留下來,將其改建成一座集中展現東北老工業(yè)區(qū)工業(yè)文脈的鑄造博物館。:
新樂遺址:新樂遺址是距今7200多年前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一處母系氏族公社聚居村落遺址,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煤精制品、古房址等。其中出土的“木雕鳥”是沈陽地區(qū)出土年代最久的珍貴文物,也是世界上唯一保存最久遠的木雕工藝品。
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位于沈陽市大東區(qū)的柳條湖橋,館內收藏的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前后近1000幅珍貴歷史照片文獻資料及700余件歷史文物,分7個部分,展示了東北人民從淪為亡國奴走向抗戰(zhàn)勝利的歷史。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77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