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倫是現(xiàn)在蒙古國的首都烏蘭巴托。
庫倫的簡介
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在清代民初稱為庫倫或大庫倫,意為城圈,用作地名。原名烏爾格,后改稱庫倫,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改名烏蘭巴托市,意為紅色英雄城。
庫倫是外蒙古首府,今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的前身。烏蘭巴托始建于1639年,當時稱“烏爾格”,蒙語為“宮殿”之意,為喀爾喀蒙古“活佛”哲布尊巴一世的駐地。“烏爾格”在此后的150年中,游移于附近一帶。
1778年起,逐漸定居于現(xiàn)址附近,并取名“庫倫”和“大庫倫”,蒙古語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改庫倫為烏蘭巴托,并定為首都,意思是“紅色英雄城”。
可以,有路有可以行車。
1.自駕游,沈陽到庫倫沙漠有3個點的路程,不走高速油費200元,到沙漠要景點門票每人50元,如果玩沙漠越野車一小時大概300-400元(如果自己有越野車那只花油費了)。吃飯不就不說了。大概一個人平均400i元左右吧。
2.旅游團,大概一個人200-300元,包吃住。
3.徒步,坐班客車大概140元左右,到庫倫然后打車來回到景點要100元左右,門票沒有,吃飯大概100元??傆嬕惨?00多。
蔚縣空中草原位于涼城西北部的老虎山風(fēng)景區(qū),是一個大平頂山的山頂,海拔2158米,周圍是陡峻的山坡,山頂是面積達3.6萬畝、綠草如茵、野花遍地的大草原。草原上還有一個萬年冰洞,三伏天還有萬年玄冰,沁人心脾。空中草原夏季氣候溫涼,花草茂盛,各色野花次第開放;云霧時常從山下升騰上來,撫地游走,人可“手摸白云天,腳踏化草地”。冬季的空中草原,衰草連天,寒冷、空曠、遼闊。 這道連綿陡峻的大山梁,看似難以逾越,但在山梁的中間卻裂開一條縫,“兩崖峭立,一線微通”,曲曲折折長40里,貫穿山梁南北,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飛狐峪,太行八陘中最險要的“飛狐陘”。飛狐古道北連張庫商道(張家口至庫侖,庫侖就是現(xiàn)在的烏蘭巴托),南接倒馬關(guān)和紫荊關(guān),連接著廣漠的北國和廣袤的中原,“宣大入中原,有二門,居庸直其后,紫荊當其前。由后必于雞鳴,由前必于飛狐”,使得飛狐峪成為歷史上北國南下的咽喉要道。
1·多備飲用水:沙漠氣候干燥,尤其是晴天,不是一般的干,到了沙漠很容易出汗,一會就回感覺口渴,一定要多準備飲用水,最好是淡鹽水,適當?shù)难a充一些鹽分。一般人在沙漠每天至少準備3——4升水。景點的礦泉水很貴,土豪可以隨時購買,一般人最好提前帶水。
2·防曬:沙漠烈日暴曬,除了防曬霜,還要準備遮陽帽、太陽傘等防曬用具,不要為了涼爽穿短袖,太陽會灼傷皮膚造成脫皮,一定要準備長袖防曬服。
3·雨具:沙漠氣候也是多變的,雨說來就來,備好雨具非常有必要。
4·騎駱駝注意安全:沙漠旅游基本上都有騎駱駝項目,駱駝平時性情比較溫順,但是千萬不能激怒它,注意騎駱駝的時候不要用閃光燈照相,更不要拖拽駱駝的韁繩、挽具等,也不要拍打駱駝,避免造成意外發(fā)生。
1、庫倫三大寺:庫倫三大寺是座非常有特色的寺廟,距今差不多有三百年左右的歷史,周邊也有著不少特色的美食,不論是參觀建筑還是品嘗美食此地都是不錯的選擇。
?
2、大青溝:在遼闊的科爾沁草原西部沙海里,有一條長達24公里的沙漠大溝。溝上溝下樹木蔥郁,鮮花盛開;溝底處千萬條淙淙泉水匯成一條長長的溪流,清澈透明。溝的兩岸樹草叢生,常綠樹與落葉樹并存,喬木與灌木摻雜,鮮花與綠草相間,溪流與明沙相依。這就是被稱之為科爾沁沙地綠色明珠的大漠奇觀——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
3、孝莊園文化旅游區(qū):孝莊園文化旅游區(qū)簡稱孝莊園,是以清代國母孝莊文皇后出生地為主題的大型歷史人文景區(qū),景區(qū)總占地面積1萬畝,核心景點是孝莊故居-達爾罕親王府,目前是國家4A級景區(qū)。
?
4、珠日河草原旅游區(qū):在神奇的科爾沁草原腹地,鑲嵌著上顆色彩斑斕的藍色寶石,這就是珠日河草原旅游區(qū)。珠日河草原,香花遍野,風(fēng)光迷人,春夏秋三季各具一格,高亢的牧歌,蒼勁的馬頭琴聲,渲染出“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的秀美景色。來到珠日河,將使您領(lǐng)略夢中草原,馬背風(fēng)情。
呼倫貝爾草原,科爾沁草原,錫林郭勒草原和希拉穆仁草原
1.呼倫貝爾草原
呼倫貝爾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場,總面積約10萬平方千米,天然草場面積占80%,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這里地域遼闊,3000多條縱橫交錯的河流,500多個星羅棋布的湖泊,一直延伸至松濤激蕩的大興安嶺。
呼倫貝爾草原四季分明,被世人譽為世界美麗的花園。呼倫貝爾草原年平均溫度0℃左右,無霜期85~155天,溫帶大陸性氣候,屬于半干旱區(qū),年降水量250~350mm左右,年氣候總特征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熱多雨。年溫度差、日期溫差大。能種植春小麥、馬鈴薯及少量蔬菜。
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中國當今保存完好的草原,水草豐美,有堿草、針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種營養(yǎng)豐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國之稱。呼倫貝爾大草原也是一片沒有任何污染的綠色凈土,出產(chǎn)肉、奶、皮、毛等畜產(chǎn)品備受國內(nèi)外消費者青睞,連牧草也大量出口日本等國家。它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同時這里也是世界聞名的旅游勝地。
2.科爾沁草原
科爾沁,蒙語意為“弓箭手”,在元代,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管轄的游牧區(qū)之一,位于內(nèi)蒙古東部,在松遼平原西北端,興安盟和通遼市的部分地方??茽柷卟菰髋c錫林郭勒草原相接,北鄰呼倫貝爾草原,地域遼闊,風(fēng)景優(yōu)美,資源豐富。
科爾沁草原(Horqin Grassland)又稱科爾沁沙地。沿用古代蒙古族部落名稱命名??茽柷卟菰幱谖骼緜惡游靼逗屠瞎又g的三角地帶,西高東低,綿亙400余千米 ,面積約4.23 萬平方千米 。屬中國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的翁牛特旗、敖漢旗與通遼市的開魯縣、通遼市和科爾沁左翼后旗、奈曼旗、庫倫旗轄區(qū)。是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為多數(shù)的多民族聚居區(qū)。
3.錫林郭勒草原
錫林郭勒系蒙古語,意為丘陵地帶的母親河。錫林郭勒草原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境內(nèi),面積107.86萬公頃。1985年經(jīng)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批準建立自然保護區(qū),198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為“國際生物圈保護區(qū)”網(wǎng)絡(luò)成員,1997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主要保護對象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和河谷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是世界聞名的大草原之一,也是中國四大草原之一內(nèi)蒙古草原的主要天然草場。
4.希拉穆仁草原
希拉穆仁草原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達爾罕茂明安聯(lián)合旗。希拉穆仁蒙古語意為“黃河”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俗稱“召河”,因在希拉穆仁河畔有一座清代喇嘛召廟“普會寺”而得名。
寺院原為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六世活佛的避暑行宮,建于乾隆34年(1769年)。寺內(nèi)二重殿洞,雕梁畫棟,頗為壯觀。普會寺背后環(huán)繞著希拉穆仁河,跨過河上大橋可達阿勒賓包山上觀賞草原風(fēng)光。一望無際的景色,讓人如醉如癡。
網(wǎng)圖侵刪
去黑龍江的小興安嶺最好!
1、小興安嶺的氣溫好!國慶期間,此地早晚平均氣溫8℃以上,白天平均氣溫15℃以上。盡管早晚稍有點涼,但穿一件薄絨衣就行了。此時是深秋,也就是平時人們所說的秋高氣爽,大雁南風(fēng),氣候宜人。
2、小興安嶺的風(fēng)景佳!金秋時節(jié),小興安嶺披上盛裝,色彩斑斕的五花山,漫山紅遍、萬紫千紅、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簡直就是一幅絕美的風(fēng)景畫!
3、小興安嶺的特產(chǎn)多!金秋十月,是當?shù)刈蠲赖募竟?jié),也是碩果豐收的季節(jié)。榛子、松子、木耳、蘑菇、藍梅、野葡萄等等特產(chǎn)不勝枚舉,讓你大飽口福!
4、小興安嶺的風(fēng)情美!來到這嘎達(東北話,這個地方的意思),東北人的熱情、好客、實在、豪爽的氣質(zhì)會讓你激動不已,即使你離開了東北他們的盛情也會久久地感染著你……
圖為黑龍江省小興安嶺美麗的五花山。
說起內(nèi)蒙古,第一想到的就是廣闊的大草原。草原上的茵茵碧草,悠悠白云,湛藍如洗的天空,還有奔馳的駿馬和成群的牛羊。內(nèi)蒙古屬半干濕的中溫帶季風(fēng)氣候,東部為半濕潤地帶,西部為半干旱地帶。最主要的特點是晝夜溫差較大,一般可達10度左右,所以到這里旅游要多帶衣服。
內(nèi)蒙古大草原主面積8666.7萬公頃,其中有效天然牧場6818萬公頃,占全國草場面積的27%,是我國最大的草場和天然牧場。
最著名的要數(shù)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世界上天然草原保留面積最大的地方,是我國最大的無污染源動物食品基地。
呼倫貝爾草原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東北部,地處大興安嶺以西的呼倫貝爾高原上,因呼倫湖、貝爾湖而得名。呼倫貝爾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場,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因此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
呼倫貝爾草原四季分明,被世人譽為世界美麗的花園。呼倫貝爾草原是中國當今保存完好的草原,水草豐美,有堿草、針茅、冰草等120多種營養(yǎng)豐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國之稱。
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草原是個風(fēng)光優(yōu)美、景色宜人的地方,那里有一望無際的綠色,有延綿起伏的大興安嶺,還有美麗富饒的呼倫湖和貝爾湖。
還可以吃到當?shù)氐奶禺a(chǎn)白瓜子、黑木耳、烤羊腿、整羊席、手扒羊等。烤羊腿是作為呼倫貝爾招待賓客的一道名菜。
第二名是科爾沁草原,位于內(nèi)蒙古東部,在松遼平原西北端,興安盟和通遼市的部分地方。科爾沁草原西與錫林郭勒草原相接,北鄰呼倫貝爾草原,地域遼闊,風(fēng)景優(yōu)美,資源豐富。
科爾沁草原是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為多數(shù)的多民族聚居區(qū)。那里的氣候冬寒冷、夏炎熱,春風(fēng)大。
科爾沁草原有較大面積的天然牧場和近2000萬頭的科爾沁紅牛、興安細毛羊和蒙古牛羊。科爾沁草原的水利資源也非常豐富,淡水魚的種類多、肉質(zhì)好,無污染,水里繁殖,年出魚量達到3000噸。
科爾沁草原不僅地域遼闊,其地貌特征多樣化和蒙古民族傳統(tǒng)民俗文化,無論從自然和人文的角度,都是豐厚的資源,一年四季均為生態(tài)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空間。
科爾沁草原主食以米飯為主,牧區(qū)還保留著手抓肉等飲食習(xí)慣。物產(chǎn)豐富的科爾沁區(qū),牛羊肉是其特色,烤全羊、手把肉是每逢過年過節(jié)都會有的重點餐目。牛肉晾成肉干,可供冬天食用。
第三名是占地面積1.6萬畝,內(nèi)蒙古中西部接待規(guī)模較大的草原休閑旅游區(qū)之一的鄂爾多斯草原。鄂爾多斯草原有最具民族特色的五大文化旅游產(chǎn)品:那達慕實景馬術(shù)劇、詐馬宴、草原之夜篝火晚會、飛天草原以及鄂爾多斯婚禮表演。
景區(qū)日接待游客量近8000人次,可同時容納1500人用餐和住宿,核心區(qū)是由兩個蒙古金帳和399頂蒙古包組成的蒙古包群?!耙恍?、兩翼、六區(qū)”的布局突出了景區(qū)自然與人文資源特色。
鄂爾多斯草原有詐馬宴、那達慕實景馬術(shù)劇、草原之夜篝火晚會、飛天草原和鄂爾多斯婚禮等,還有馬頭琴、蒙古舞蹈的民情風(fēng)俗,領(lǐng)略草原深處最原始、最淳樸的自然風(fēng)光和風(fēng)土人情。
炒米、奶茶、手把肉,銀碗、哈達、烤全羊是鄂爾多斯招待客人必備的土味特產(chǎn)。
第四名四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東中部的錫林郭勒草原,草原面積17.96萬平方公里,優(yōu)良牧草占草裙的50%,是水草豐美的牧場,是華北地區(qū)重要的生態(tài)屏障。
天然草原分為五大類,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沙地植被和其他草場類。錫林郭勒草原不僅植被類型繁多,而且植物種類也十分豐富,為發(fā)展畜牧業(yè)提供了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這里既有一望無際、空曠幽深的壯闊美,也有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的動態(tài)美;又有藍天白云、綠草如茵、牧人策馬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美。
錫林郭勒草原擁有美麗的草原自然風(fēng)光、古樸的蒙古族風(fēng)情以及獨特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眾多的文物古跡、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宜人的避暑氣候。
第五名是烏蘭察布草原,地處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中部。被譽為“中國草原避暑之都”。烏蘭察布市地貌類型多樣,自北向南主要由內(nèi)蒙古高原、烏蘭察布丘陵、陰山山地和丘陵臺地四部分組成。
烏蘭察布市地處內(nèi)陸,遠離海洋,其氣候四季分明,冬寒少雪,春燥多風(fēng),夏季涼爽,秋涼多霜。
烏蘭察布草原上分布著眾多的巖畫,被稱為“烏蘭察布巖畫”,是中國北方草原巖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北方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化遺存,在中國巖畫寶庫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是構(gòu)成北亞草原巖畫的重要組成部分。
卓資熏雞、四子王羊是當?shù)氐膫鹘y(tǒng)名食,來到這一定要嘗嘗,感受不同民族下的熱情。
第六名是地處錫林郭勒盟、興安盟和通遼市三盟市的交界處的烏拉蓋草原,有“天邊草原”的美譽。烏拉蓋草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天然草原,屬森林草原向典型草原過渡地帶,以典型草原為主,草原可利用面積4618平方公里。動植物種類繁多,野生植物500多種。
境內(nèi)有原始草原、湖泊、濕地、白樺林、芍藥溝、黃花溝等獨特的草原風(fēng)光自然景觀和布林廟、農(nóng)乃廟、成吉思汗邊墻、固臘卜賽汗國際敖包等歷史文化遺跡,還有獨特的烏珠穆沁部落蒙古族民俗風(fēng)情文化。
烏拉蓋草原因烏拉蓋河而得名,烏拉蓋河是烏珠穆沁草原的生命線,全長360km,流域面積達20200平方千米。
全程約765.6公里
起點:沽源縣
1.沽源縣內(nèi)駕車方案
1) 從起點向正西方向出發(fā),沿橋西路行駛210米,調(diào)頭進入橋西路
2) 沿橋西路行駛930米,直行進入橋東大街
3) 沿橋東大街行駛490米,直行進入橋東路
2.沿橋東路行駛1.8公里,稍向左轉(zhuǎn)進入S244
3.沿S244行駛94.4公里,直行進入喇嘛山口大橋
4.沿喇嘛山口大橋行駛260米,過喇嘛山口大橋約50米后,直行進入S244
5.沿S244行駛12.8公里,右轉(zhuǎn)進入G111
6.沿G111行駛6.6公里,直行進入濱河路
7.沿濱河路行駛880米,直行進入撒袋溝門大橋
8.沿撒袋溝門大橋行駛70米,過撒袋溝門大橋約100米后,直行進入濱河路
9.沿濱河路行駛540米,直行進入棠樹溝中橋
10.沿棠樹溝中橋行駛30米,過棠樹溝中橋,直行進入濱河路
11.沿濱河路行駛3.3公里,過五道溝門約140米后,左前方轉(zhuǎn)彎進入G112
12.沿G112行駛5.6公里,直行進入四道溝隧道
13.沿四道溝隧道行駛1.0公里,直行進入G112
14.沿G112行駛9.9公里,直行進入駱駝鞍隧道
15.沿駱駝鞍隧道行駛490米,直行進入G112
16.沿G112行駛5.5公里,直行進入鐵營隧道
17.沿鐵營隧道行駛1.2公里,直行進入G112
18.沿G112行駛57.2公里,過南梁底下約60米后,直行進入波羅諾隧道
19.沿波羅諾隧道行駛990米,直行進入G112
20.沿G112行駛33.4公里,直行進入藍旗梁1號隧道
21.沿藍旗梁1號隧道行駛190米,直行進入G112
22.沿G112行駛140米,直行進入藍旗梁2號隧道
23.沿藍旗梁2號隧道行駛130米,直行進入G112
24.沿G112行駛440米,直行進入藍旗隧道
25.沿藍旗隧道行駛1000米,直行進入G112
26.沿G112行駛5.1公里,左前方轉(zhuǎn)彎進入釩都大道
27.沿釩都大道行駛7.3公里,稍向左轉(zhuǎn)
28.行駛10米,右前方轉(zhuǎn)彎進入承德繞城高速公路
29.沿承德繞城高速公路行駛7.5公里,朝承德/雙橋區(qū)/唐山方向,稍向右轉(zhuǎn)
30.行駛680米,在入口,進入大廣高速公路
31.沿大廣高速公路行駛15.9公里,朝承德縣/秦皇島/朝陽/長春方向,稍向右轉(zhuǎn)
32.行駛280米,朝朝陽/長春方向,稍向右轉(zhuǎn)
33.行駛1.5公里,在入口,進入長深高速公路
34.沿長深高速公路行駛400.1公里,在阜蒙縣/新邱/阜新東互通出口,進入阜新東互通
35.沿阜新東互通行駛1.2公里,右后方轉(zhuǎn)彎進入玉龍路
36.沿玉龍路行駛410米,直行進入S204
37.沿S204行駛440米,直行進入G101
38.沿G101行駛23.5公里,過廣民橋,稍向右轉(zhuǎn)進入務(wù)泡線
39.沿務(wù)泡線行駛1.5公里,左轉(zhuǎn)
40.行駛1.2公里,過務(wù)歡池北橋,右轉(zhuǎn)
41.行駛80米,左轉(zhuǎn)進入務(wù)平線
42.沿務(wù)平線行駛35.0公里,稍向右轉(zhuǎn)進入S305
43.沿S305行駛19.0公里,直行進入阿其瑪
44.庫倫旗內(nèi)駕車方案
1) 沿阿其瑪行駛570米,直行進入S305
2) 沿S305行駛10米,直行進入養(yǎng)畜牧路
3) 沿養(yǎng)畜牧路行駛760米,右轉(zhuǎn)進入哈達圖街
4) 沿哈達圖街行駛2.4公里,右轉(zhuǎn)
5) 行駛390米,左前方轉(zhuǎn)彎
6) 行駛10米,左前方轉(zhuǎn)彎
7) 行駛800米,調(diào)頭
8) 行駛7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右側(cè))
第一大沙漠
--塔克拉瑪干沙漠
(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
塔克拉瑪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時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
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過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發(fā)量卻高達2500-3400毫米。
這里,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于平原以上300米。狂風(fēng)能將沙墻吹起,高度可達其3倍。沙漠里沙丘綿延,受風(fēng)的影響,沙丘時常移動。
沙漠里亦有少量的植物,其根系異常發(fā)達,超過地上部分的幾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汲取地下的水分,那里的動物有夏眠的現(xiàn)象。
名稱由來
維吾爾語中,“塔克”、“塔格”、“博格‘達’”的“達(克/格,輕聲)”都是山的意思?!袄敻伞?,準確的翻譯應(yīng)該是“大荒漠”,引申有“廣闊”的含義;那么“塔克拉瑪干”就是“山下面的大荒漠”的意思。
第二大沙漠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位于新疆準噶爾盆地中央,瑪納斯河以東及烏倫古河以南,是中國第二大沙漠,同時也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面積有大約4.88萬平方公里,海拔300~600米,水源較多。
對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有專家這樣評價:“沙漠里冬季有較多積雪,春季融雪后,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特有的短命植物迅速萌發(fā)開花。這時,沙漠里一片草綠花鮮,繁花似錦,把沙漠裝點得生機勃勃,景色充滿詩情畫意?!薄按杭鹃_花的短命植物群落最引人矚目,冬季的雪景、春季的鮮花、夏季的綠灌都各有特色?!庇?片沙漠組成,西部為索布古爾布格萊沙漠,東部為霍景涅里辛沙漠,中部為德佐索騰艾里松沙漠,其北為闊布北—阿克庫姆沙漠。準噶爾盆地屬溫帶干旱荒漠。
第三大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
Badain Jaran Desert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國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北部,雅布賴山以西、北大山以北、弱水以東、拐子湖以南。位于北緯39°30’~42°,東經(jīng)98°30’~104°,面積4.43萬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三大沙漠,其中西北部還有1萬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沒有人類的足跡。
主要屬內(nèi)蒙古額濟納旗和阿拉善右旗,東部小范圍屬阿拉善左旗。巴丹吉林系蒙古語,沙漠以一居民點而得名。沙漠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間,沙山相對高度可達500多米,必魯圖峰海拔1617米,垂直高度約435米,堪稱”沙漠珠穆朗瑪峰”。處于阿拉善沙漠中心,氣候干旱,流動沙丘占沙漠面積的83% ,移動速度較小 。
中部有密集的高大沙山,一般高200 ~ 300 米,最高的達 500米。以復(fù)合型沙山為主,為北 30°~40°東方向排列,系西北風(fēng)的強大影響所致。高大沙山的周圍為沙丘鏈,一般高20~50米。沙丘和沙山上長有稀疏植物,西部以沙拐棗、籽蒿、麻黃為主;東部主要為籽蒿和沙竹,沙拐棗、麻黃等逐漸減少。邊緣生長蘆葦、芨芨草等 ,為主要牧場。
沙漠因為缺少水而生成,因為缺水而被稱為生命的禁區(qū),但在極度干旱的巴丹吉林沙漠卻有著沙山和湖泊共存的奇觀,這讓全世界的人都為之費解.高大沙山間的低地有144個內(nèi)陸小湖,主要分布在沙漠的東南部。由于蒸發(fā)強烈,湖泊積聚大量鹽分,湖水大多不能飲用或灌溉。
東南部一些湖泊的邊緣生長蘆葦、芨芨草等,可供牧業(yè)利用。某些湖盆邊緣仍有淡水泉出露,可飲用,為今后治理沙漠提供了有利條件。
第四大沙漠
--騰格里沙漠
Tengger Desert
騰格里沙漠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它南越長城,東抵賀蘭山,西至雅布賴山,面積約3萬平方千米。沙漠海拔1200~1400米左右。騰格里蒙古語意為天,寓意茫茫流沙如渺無邊際的天空,因此得名。
在騰格里深處有許多湖泊,遠遠望去,湖邊堆堆鹽囪恰似冰雪,湖面泛著銀光,猶如阿拉善盟騰格里沙漠圖片大沙海冰川。如面積有30公頃的沙漠高地湖泊高墩湖,湖里不但有鯉魚,湖上還有野鴨、天鵝等30多種鳥類。平坦如坻的草原上,牛羊成群,駱駝游蕩。那里最著名的是通湖草原,地勢低洼,原為一沙漠深處的內(nèi)陸湖,周圍草場片片,有很多雙峰駱駝。
第五大沙漠
--柴達木沙漠
柴達木沙漠是中國第五大沙漠,面積3.49萬平方公里。柴達木沙漠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的一個巨大的內(nèi)陸盆地柴達木盆地的腹地。海拔2500米-3000米,是中國沙漠分布最高的地區(qū)。干旱程度由東向西增大,東部年降水量在50~170毫米,干燥度2.1~9.0;西部年降水量僅10~25毫米,干燥度在9.0~20.0。盆地中呈現(xiàn)出風(fēng)蝕地、沙丘、戈壁、鹽湖及鹽土平原相互交錯分布的景觀。
第六大沙漠
--庫姆塔格沙漠
面積為2.28萬平方千米。在新疆東部、甘肅西部、羅布泊以南,阿爾金山以北?!皫炷匪瘛睘榫S語,“庫姆”為沙漠,“塔格”為山。“庫姆塔格”即為沙山。多流動沙丘,快速向西南移動,有與塔克拉瑪干沙漠會合的趨勢。
"庫姆塔格"這個詞來源于維吾爾語,維吾爾語中是“沙子山”的意思。中國西部有兩個同名同姓的“庫姆塔格沙漠”:一個位于新疆鄯善老城南端,與老城東環(huán)路南段相連,全稱為“鄯善縣庫姆塔格沙漠風(fēng)景名勝區(qū)”(簡稱鄯善庫姆塔格沙漠),面積1880平方公里。
另一個在甘肅西部和新疆東南部交界處(簡稱甘新庫姆塔格沙漠),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大致位置北接阿奇克谷地-敦煌雅丹國家地質(zhì)公園一線、南抵阿爾金山、西以羅布泊大耳朵為界、東接敦煌鳴沙山和安南壩國家級保護區(qū)(地理坐標:東經(jīng):90°27'~94°48',北緯:39°00'~40°47'),該沙漠面積約2.2萬平方公里。
第七大沙漠
--庫布齊沙漠
庫布齊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為蒙古語,意思是弓上的弦,因為它處在黃河下像一根掛在黃河上的弦,因此得名。古稱“庫結(jié)沙”、“破訥沙”,亦作“普納沙”。
庫布其沙漠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位于鄂爾多斯高原脊線的北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伊克昭盟杭錦旗、達拉特旗和準格爾旗的部分地區(qū)??偯娣e約145萬公頃,流動沙丘約占61%,長400公里,寬50公里,沙丘高10—60米,像一條黃龍橫臥在鄂爾多斯高原北部,橫跨內(nèi)蒙古三旗。
形態(tài)以沙丘鏈和格狀沙丘為主。面積為1.61萬平方千米,在鄂爾多斯北部。臨近黃河。以流動沙丘為主,高10~15米,少數(shù)高達50~100米。
第八大沙漠
--烏蘭布和沙漠
烏蘭布和沙漠面積為0.99萬平方千米,在阿拉善高原東北部,在蒙語中,“烏蘭布和”為紅色的公牛,用以表示沙漠的破壞力特別強大。以流動沙丘為主,高10~30米,最高部高50~100米。
烏蘭布和沙漠地處內(nèi)蒙古阿拉善盟和巴彥淖爾盟境內(nèi)。北至狼山,東近黃河,南至賀蘭山麓,西至吉蘭泰鹽池屬中溫帶干旱氣候,干旱少雨,晝夜溫差大,季風(fēng)強勁。沙漠南部多流沙,中部多壟崗形沙丘,北部多固定和半固定沙丘。
解放后,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治理,在蹬口縣二十里柳子至杭錦后旗太陽廟一線,營造一條寬300-400米,長175公里的防風(fēng)固沙林帶,林帶兩側(cè)5公里為封沙育草區(qū),控制了沙漠東移。沙漠內(nèi)除種樹種草外,還開辟出20余萬畝耕地,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甜萊、葵花籽及各種瓜類。烏蘭布和沙漠日照豐富,可以引黃河水自流灌溉,湖池廣布,有發(fā)展農(nóng)、牧、林、漁業(yè)的良好條件。
第九大沙漠
--毛烏素沙地
Maowusu Shamo
毛烏素沙漠( Maowusu Shamo)亦稱鄂爾多斯沙地(Ordos Desert)。毛烏素,蒙古語意為“壞水”,地名起源于陜北靖邊縣海則灘鄉(xiāng)毛烏素村。自定邊孟家沙窩至靖邊高家溝鄉(xiāng)的連續(xù)沙帶稱小毛烏素沙帶,是最初理解的毛烏素范圍。由于陜北長城沿線的風(fēng)沙帶與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伊克昭盟)南部的沙地是連續(xù)分布在一起的,因而將鄂爾多斯高原東南部和陜北長城沿線的沙地統(tǒng)稱為“毛烏素沙地”。
這個地方,終于從地理課本移進歷史課本了!
第十大沙漠
--渾善達克沙地
渾善達克沙地,位于內(nèi)蒙古中部錫林郭勒草原南端,距北京直線距離180千米,是離北京最近的沙源。渾善達克沙地東西長約450千米,面積大約5.2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100多米,是內(nèi)蒙古中部和東部的四大沙地之一。
渾善達克沙地是中國著名的有水沙漠,在沙地中分布著眾多的小湖、水泡子和沙泉,泉水從沙地中冒出,匯集入小河。這些小河大部分流進了高格斯太河,也有的只流進水泡子里,還有的只是時令性河流。
渾善達克沙地水草豐美,景觀奇特,風(fēng)光秀麗,有人稱它為“塞外江南”,也有人稱它為“花園沙漠”。那里野生動植物資源比較多,是候鳥的產(chǎn)卵繁育地,還有很多珍稀的植物和藥材。
第十一大沙漠
--科爾沁沙地
面積為4.23萬平方千米,在西遼河流域。以固定半固定沙丘為主,高10~20米,最高達50米。庫侖旗流動沙丘特別高大,蒙族稱作“塔敏查干”,意為魔鬼居住的地方。
科爾沁沙地位于大興安嶺和冀北山地之間的三角地帶。地勢是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東部低。西遼河水系貫其中。地貌最顯著的特點是沙層有廣泛的覆蓋,丘間平地開闊,形成了坨甸相間的地形組合,當?shù)厝朔Q它為“坨甸地”。
沙丘多是西北——東南走向的龔崗狀,在沙崗上廣泛分布著沙地榆樹疏林。西遼河上游老哈河流域還有沙黃土堆積,植被以虎榛子灌叢和油松人工林為主??茽柷呱车匚鞑课膛3制焖蓸渖郊案浇车胤植加杏退闪郑车貣|南部大青溝內(nèi)分布有水曲柳林。
第十二大沙漠
--呼倫貝爾沙地
面積0.72萬平方千米,在呼倫貝爾西南部。多固定半固定沙丘,高5~15米,以滿洲里至海拉爾鐵路沿線最為典型。
呼倫貝爾沙地位于內(nèi)蒙古東北部呼倫貝爾高原。東部為大興安嶺西麓丘陵漫崗, 西對達賚湖和克魯倫河, 南與蒙古相連, 北達海拉爾河北岸, 地勢由東向西逐漸降低, 且南部高于北部。該區(qū)東西長 270km , 南北寬約 170km 。呼倫貝爾沙地面積近1萬平方千米,由于人們過度放牧,使得呼倫貝爾陳巴爾虎旗草原開始退化,從而形成中國的第四個沙地。
呼倫貝爾沙地的氣候具有半濕潤、半干旱的過渡特點,沙地境內(nèi)的河流、湖泊、沼澤較多,水分條件優(yōu)越,年平均氣溫較低,年降水量多集中于夏秋季。沙地土壤中含沙量較大,一般多為中、細沙。風(fēng)沙土主要分布在沙帶及其外圍的沙質(zhì)平原上,在固定的風(fēng)沙土中,發(fā)育著有機質(zhì)含量較高的黑沙土。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3.08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