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激勵渠道成員的方式有:
1、幫助經銷商建立進銷存報表,作安全庫存數(shù)和先進先出庫存管理。進銷存報表的建立,可以幫助經銷商了解某一周期的實際銷貨數(shù)量和利潤;安全庫存數(shù)的建立,可以幫助經銷商進行庫存管理,合理安排進貨,降低庫存成本;先進先出的庫存管理,可以減少即期品(即將過期的商品)的出現(xiàn)。
2、幫助零售商進行銷售終端管理。終端管理的內容包括鋪貨和商品陳列等。通過定期拜訪,幫助零售商整理貨架,設計商品陳列形式,在舉辦促銷活動時,做一個漂亮的堆頭和割箱陳列。
3、幫助經銷商管理其客戶網,來加強經銷商的銷售管理工作。幫助經銷商建立客戶檔案,包括客戶的店名、地址、電話,并根據(jù)客戶的銷售量將它們分成等級,并據(jù)此告訴經銷商對待不同等級的客戶應采用不同的支持方式,從而更好地服務于不同性質的客戶,提高客戶的忠誠度。
此外還有,伙伴關系建立和信息共享。有關研究認為,制造商可以通過建立與經銷商之間的信任關系,通過告知其計劃、詳細目標等方式來確立雙方共同愿景,建立長期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
擴展資料:
激勵渠道成員最基本的激勵形式還有目標激勵。
廠家每年都會給分銷渠道成員制定(或協(xié)商制定)一個年度目標,包括銷量目標、費用目標、市場占有目標等,完成目標之分銷商將會獲得相應的利益、地位以及渠道權力。所以,目標對于分銷商來說,既是一種巨大的挑戰(zhàn),也是一種內在動力。
在目標的制定方面,企業(yè)往往存在“失當”的問題,大多表現(xiàn)為目標過高的傾向,而過高或過低的渠道目標都不能達到有效激勵的效果,過低了輕而易舉,過高了遙不可及。因此,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渠道目標,必須考慮目標的明確性、可衡量性、挑戰(zhàn)性、激勵性以及可實現(xiàn)性特征。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渠道激勵
原發(fā)布者:zcm919328622
經銷商的激勵措施組別:第六組成員:張乘銘28韓昭5渠道激勵手冊1.獎勵機制1.1對市級區(qū)域特許零售商的激勵方式:超額完成季度銷售任務30%,很好的提高公司在本市的知名度,產品覆蓋面的達到30%,擴大企業(yè)在本區(qū)域的銷售終端數(shù)量在10以上的省級總代理,將會獎勵國外5日游+年會表彰+現(xiàn)金10——15萬。超額完成季度銷售任務20%,很好的提高公司的知名度,產品覆蓋面的達到20%,擴大企業(yè)在本區(qū)域的市級代理數(shù)量在7以上的省級總代理,將會獎勵港澳5日游+年會表彰+現(xiàn)金7——10萬。超額完成季度銷售任務10%,很好的提高公司的知名度,產品覆蓋面的達到10%,擴大企業(yè)在本區(qū)域的市級代理數(shù)量在5以上的省級總代理,將會獎勵國內5日游+年會表彰+現(xiàn)金3——5萬。1.2對省級區(qū)域總代理的激勵方式:超額完成季度進貨任務30%,很好的提高公司的知名度,產品覆蓋面的達到30%,擴大企業(yè)在本區(qū)域的市級代理數(shù)量在10以上的省級總代理,將會獎勵國外7日游+年會表彰+現(xiàn)金30萬。超額完成季度進貨任務20%,很好的提高公司的知名度,產品覆蓋面的達到20%,擴大企業(yè)在本區(qū)域的市級代理數(shù)量在7以上的省級總代理,將會獎勵港澳7日游+年會表彰+現(xiàn)金20萬。超額完成季度進貨任務10%,很好的提高公司的知名度,產品覆蓋面的達到10%,擴大企業(yè)在本區(qū)域的市級代理數(shù)量在5以上的省級總代理,將會獎勵國內7日游+年會表彰+現(xiàn)金10萬。1.3對品牌專賣店及大型商場的銷售柜臺的激勵方式:超額完成每季度30%的團隊,獎勵國外
有效激勵中間商方法 對總代理、總經銷進行促銷激勵 ①年銷售目標獎勵 廠家事先設定一個銷售目標,如果客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達到了這個目標,則按事先的約定給予獎勵。
為兼顧不同客戶的經銷能力,可分設不同等級的銷售目標,其獎勵額度也逐漸遞增,使中間商向更高銷售目標沖刺。 比如:啤酒批發(fā)商全年銷售達到10萬箱,在年底結算貨款的基礎上,廠家給予實際銷量的3%作為獎勵;達到15萬箱并全部結清貨款,則給予4%的獎勵;不足10萬箱者不給予獎勵。
除了這種扣率形式的獎勵外,現(xiàn)在各廠家還提供豐富多彩的其它獎勵品種。仍以啤酒客戶為例,1996年底,“嘉士伯”啤酒允許在6—9月份的4個月內,向完成規(guī)定銷量者提供2個新、馬、泰旅游名額;“貝克”啤酒則提供赴德國考察的機會;“百威”啤酒的獎勵為美國旅游考察……這些出國考察既對國營經銷商的經營管理人員具有吸引力,又使私營經銷商老板得到開拓事業(yè)的學習機會,在某一時期內,比純金錢利益的獎勵更受中間商的歡迎。
此外,為批發(fā)商們提供實用工具的獎勵,如貨車、電腦、管理軟件、人員培訓等,則是一個幫助其提高競爭力的更具價值的支持。 ②階段性促銷獎勵 為了提高某一段時間內的銷量或特定目標,廠家也會開展階段性的促銷獎勵。
如“在銷售淡季期間為刺激批發(fā)商進貨,給予一定的優(yōu)惠獎勵;或在銷售旺季來臨之前采取這種促銷,以得到最大的市場份額。 對二級批發(fā)商進行促銷激勵 有實力的廠家除了對一級批發(fā)商設計了促銷獎勵外,還對二級批發(fā)商進行短期的階段性促銷,以加速產品的流通和分銷能力。
如“百威” 啤酒公司在上海市場曾對其二級批發(fā)商簽定獎勵合約,凡在規(guī)定時間內達到銷量目標并擁有50家固定的零售客戶,即可獲得相應價值的獎品,這一策略使其產品得以較快的速度鋪到了終端售點。當然,這樣做也將渠道的競爭力度抬高了。
為避免階段性促銷可能帶來的混亂,應盡量將獎勵考核依據(jù)立足于“實際銷貨量”,在活動開始時前對各批發(fā)商的庫存量進行盤點,再加上活動期間的進貨量,最終減去活動結束時留存的庫存量,以此計算出該客戶活動期間的實際銷量。如,某一啤酒批發(fā)商活動前盤點存貨為100箱,活動期間進貨300箱,活動結束后盤點留存50箱,則他在活動期間實際銷售了350箱。
但有時該法并不能解決客戶“轉移”商品的行為,他們可能會以低價將產品拋售到未開展促銷的市場上——竄貨,這將直接導致價格混亂,廠家必須重視這個日趨嚴重的問題。 對終端售點進行促銷激勵 除了要鼓勵批發(fā)商的經銷積極性,還應該激勵零售商,增加他們進貨、銷貨的積極性。
如提供一定數(shù)額的產品進場費、貨架費、堆箱陳列費、POP張貼費、人員促銷費、店慶贊助、年終返利、商店DM的贊助等等。 為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還應借助于售點服務人員、營業(yè)員的主動推薦和推銷,以達成并擴大消費者的購買數(shù)量。
如“虎”牌啤酒于1996年10月16日——12月31日開展了針對酒店服務人員的促銷獎勵活動,只要服務人員向消費者推薦售賣了“虎”牌啤酒后,可憑收集的瓶蓋向虎牌公司兌換獎品。如12個瓶蓋可換價值5元的超市購物券一張,“瓶蓋愈多,收獲愈豐富”。
用啤酒瓶蓋換禮品的方法并非“虎”牌啤酒的首創(chuàng),只不過,“虎”牌啤酒提供的禮品是變相等于現(xiàn)金的購物券,這倒是頗受酒店服務人員歡迎的。而且,本例中的兌換率并不低,一個瓶蓋相當于0.42元的價值(當時,競爭品牌多為0.25—0.30元/個瓶蓋)。
對酒店服務小姐進行兌換瓶蓋的獎勵活動舉行之后,眾多廠家競相仿效。目前,“瓶蓋換物”已成為各啤酒廠家常年的銷售補貼項目。
但是,類似的獎勵活動,其最大的弊端是:促銷一停,銷售即降。 另外,有計劃地把促銷產品直接分配到各個零售店,一方面可將貨源直接落實到終端售點,另一方面可以認為造成有限數(shù)量的促銷氣氛,也不失為一個策略性的措施。
如“荷蘭乳?!痹浲瞥龀刀Y品裝的的產品,不但價格優(yōu)惠,而且內含禮品,并且聲明數(shù)量有限、按配額供應:A級店,可進貨8箱;B級店,可進貨4箱;C級店,可進貨2箱;D級店,可進貨一箱。上例中,“荷蘭乳?!比藶榈刂圃炝舜黉N裝產品供貨比較緊張的氣氛,奇貨可居的心理將驅使零售商重視廠家舉行的推廣活動。
而且,通過銷售人員將促銷、鋪貨數(shù)量直接落實到各零售店,不但使廠家促銷運作直接得以貫徹,還能有效地掌控促銷投入和產出的效果,這將比通過批發(fā)商推廣更為有利。 配合開展對消費者的促銷活動 如果不做針對消費者的促銷,廠家在渠道投入力度再大恐怕也難有成效,渠道成員會要求廠家多做廣告,甚至以廣告的投放量作為標準來衡量是否經銷你的產品。
這實際上給新品牌的市場導入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不少大型零售商場對缺乏知名度的品牌并不歡迎,即使肯付進場費也也未必同意進貨。
工商之間交易談判耗時冗長,甚至會打亂廠家原定的上市計劃,使其處于極為被動的局面。 事實上,除非廠家的競爭對手不是很強大,而且自己有足夠的營銷費用能擺脫中間商開展直銷,否則廠家的針對消費者的促銷活動仍需要得到渠道成員的配。
1、目標激勵。這是一種最基本的激勵形式。廠家每年都會給分銷渠道成員制定(或協(xié)商制定)一個年度目標,包括銷量目標、費用目標、市場占有目標等,完成目標之分銷商將會獲得相應的利益、地位以及渠道權力。所以,目標對于分銷商來說,既是一種巨大的挑戰(zhàn),也是一種內在動力。在目標的制定方面,企業(yè)往往存在“失當”的問題,大多表現(xiàn)為目標過高的傾向,而過高或過低的渠道目標都不能達到有效激勵的效果,過低了輕而易舉,過高了遙不可及。因此,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渠道目標,必須考慮目標的明確性、可衡量性、挑戰(zhàn)性、激勵性以及可實現(xiàn)性特征。
2、渠道獎勵。這是制造商對分銷商最為直接的激勵方式。渠道獎勵包括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兩方面。其中物質獎勵主要體現(xiàn)為價格優(yōu)惠、渠道費用支持、年終返利、渠道促銷等,實際上就是“Money”,這是渠道激勵的基礎手段和根本內容。而精神激勵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也反作用于經濟基礎,渠道成員同樣有較高的精神需求。精神激勵包括評優(yōu)評獎、培訓、旅游、“助銷”、決策參與等,重在滿足分銷商成長的需要和精神的需求。
3、工作設計。這是比較高級的激勵模式。工作設計的原義是指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使他們開心,使他們能夠發(fā)揮自己的才能。這一思想用在渠道領域,則是指廠家合理劃分渠道成員之經營區(qū)域(或渠道領域),授予獨家(或特約)經營權,合理分配經營產品之品類,恰當樹立和定位各渠道成員的角色和地位,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實現(xiàn)共進雙贏。
1、目標激勵。
這是一種最基本的激勵形式。廠家每年都會給分銷渠道成員制定(或協(xié)商制定)一個年度目標,包括銷量目標、費用目標、市場占有目標等,完成目標之分銷商將會獲得相應的利益、地位以及渠道權力。
所以,目標對于分銷商來說,既是一種巨大的挑戰(zhàn),也是一種內在動力。 在目標的制定方面,企業(yè)往往存在“失當”的問題,大多表現(xiàn)為目標過高的傾向,而過高或過低的渠道目標都不能達到有效激勵的效果,過低了輕而易舉,過高了遙不可及。
因此,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渠道目標,必須考慮目標的明確性、可衡量性、挑戰(zhàn)性、激勵性以及可實現(xiàn)性特征。 2、渠道獎勵。
這是制造商對分銷商最為直接的激勵方式。渠道獎勵包括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兩方面。
其中物質獎勵主要體現(xiàn)為價格優(yōu)惠、渠道費用支持、年終返利、渠道促銷等,實際上就是“Money”,這是渠道激勵的基礎手段和根本內容。而精神激勵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也反作用于經濟基礎,渠道成員同樣有較高的精神需求。
精神激勵包括評優(yōu)評獎、培訓、旅游、“助銷”、決策參與等,重在滿足分銷商成長的需要和精神的需求。 3、工作設計。
這是比較高級的激勵模式。工作設計的原義是指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使他們開心,使他們能夠發(fā)揮自己的才能。
這一思想用在渠道領域,則是指廠家合理劃分渠道成員之經營區(qū)域(或渠道領域),授予獨家(或特約)經營權,合理分配經營產品之品類,恰當樹立和定位各渠道成員的角色和地位,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實現(xiàn)共進雙贏。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激勵零售商三大法寶
1、目標激勵。這是一種最基本的激勵形式。廠家每年都會給分銷渠道成員制定(或協(xié)商制定)一個年度目標,包括銷量目標、費用目標、市場占有目標等,完成目標之分銷商將會獲得相應的利益、地位以及渠道權力。所以,目標對于分銷商來說,既是一種巨大的挑戰(zhàn),也是一種內在動力。在目標的制定方面,企業(yè)往往存在“失當”的問題,大多表現(xiàn)為目標過高的傾向,而過高或過低的渠道目標都不能達到有效激勵的效果,過低了輕而易舉,過高了遙不可及。因此,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渠道目標,必須考慮目標的明確性、可衡量性、挑戰(zhàn)性、激勵性以及可實現(xiàn)性特征。
2、渠道獎勵。這是制造商對分銷商最為直接的激勵方式。渠道獎勵包括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兩方面。其中物質獎勵主要體現(xiàn)為價格優(yōu)惠、渠道費用支持、年終返利、渠道促銷等,實際上就是“Money”,這是渠道激勵的基礎手段和根本內容。而精神激勵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也反作用于經濟基礎,渠道成員同樣有較高的精神需求。精神激勵包括評優(yōu)評獎、培訓、旅游、“助銷”、決策參與等,重在滿足分銷商成長的需要和精神的需求。
3、工作設計。這是比較高級的激勵模式。工作設計的原義是指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使他們開心,使他們能夠發(fā)揮自己的才能。這一思想用在渠道領域,則是指廠家合理劃分渠道成員之經營區(qū)域(或渠道領域),授予獨家(或特約)經營權,合理分配經營產品之品類,恰當樹立和定位各渠道成員的角色和地位,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實現(xiàn)共進雙贏。
1 期望激勵 激勵力 = 效價 X 期望概率。
2 強化激勵 強化,對于人的行為來說,就是指能加強人的行為的一種刺激。如果行為的結果是好的,稱為強化。如對工作績效顯著的人予以表揚,晉職提薪
3負強化 對某些行為予以批評、處分、罰款、道義或輿論譴責等稱為負強化。為使強化的效果更好,往往正強化和負強化相互配合使用,以正強化為主,以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3 挫折激勵
4 公平激勵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都有一種需要保持分配上、情感上的公正。
5 責任感激勵
6 榮譽感激勵
7 榜樣示范作用
比薪水更有效的激勵方法:胡蘿卜原則 員工只有感覺到自己被尊重、被信任,才會竭盡全力地為企業(yè)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因此,尊重與信任應當成為企業(yè)管理的第一宗旨。 企業(yè)實行激勵機制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確地誘導員工的工作動機,使他們在實現(xiàn)組織目標的同時實現(xiàn)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滿意度,從而使他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繼續(xù)保持和發(fā)揚下去。
由此也可以說激勵機制運用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是決定企業(yè)興衰的一個重要因素。(一)物質激勵要和精神激勵相結合(二)多跑道、多層次激勵機制的建立和實施(三)充分考慮員工的個體差異,實行差別激勵的原則(四)企業(yè)家的行為是影響激勵制度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4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