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中對小學生有效獎勵措施:
1、精神獎勵??陬^贊美、點頭和微笑、掌聲鼓勵、輕拍肩膀、頒發(fā)喜報、光榮榜、發(fā)獎狀、發(fā)獎章、用校信通給家長發(fā)公告表揚等。這樣的獎勵是對小學生的自身價值很好的確認,對學生來說都可能意味深長。與玩具和食物相比,更被許多孩子所看重。特別到了中高年級,對學生的影響更加明顯。
2、作業(yè)獎勵。作業(yè)每按時上交一次加1分,作業(yè)全對一次加4分,視作業(yè)干凈整潔程度一次加1——5分,把所加的分數直接批在當天的作業(yè)上。如果累到100分,可以獲得一次選擇家庭作業(yè)內容的機會。如果累積到500分,可以獲得一次免寫家庭作業(yè)的權利。讓學生享受因個人努力而獲得的特殊待遇。堅持一段時間以來,學生的作業(yè)質量提高了不少。
3、時間獎勵。如果教學任務完成得非常順利,可以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來做游戲、講故事、看課外書等。但學生們必須靠集體的努力去爭取這個時間,而某一個人的違規(guī)會使他們都失去機會。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觀念。
4、獎勵做一天教師的小助手。
5、獎勵在班里推薦自己喜歡的故事。
6、獎勵做“學困生”的小老師。
7、獎勵作業(yè)優(yōu)先批改。
8、獎勵一個擁抱。
9、獎勵把照片貼在教室的墻上,并寫上鼓勵的話等等。有時也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強調:利用獎勵的手段還要注意一些問題,如:獎勵要及時,遲到的獎勵是不會起作用的。獎勵要循序漸進,一次只聚焦一個行為,目的是堅持一段時間后形成好習慣。獎勵要公平、公正、公開,許諾了的獎勵一定要兌現。重視激發(fā)學生的內部動機,最終達到“獎勵是為了不要獎勵”等等。
1、直接式。對于教師的一般性提問,學生易答且回答正確的,對教師基本的教學要求,學生做得比較好的等,教師可采取直接的方式給予肯定。
2、比較式。對教師提出的具有思考性的問題,或思考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如句子的含義,人物的形象、情感,作者的寫作目的等等,學生通過教師啟發(fā)和認真的思考,能夠比較準確或比較全面正確的回答的,教師則可采取對比式的語言予以激勵。
3、修辭式。修辭的激勵方式筆者認為比較適宜于學生朗讀課文流暢、富有感情、歌唱得動聽等,能給老師和同學們帶來美的享受的時候應用。
4、獎勵式。對上課思想集中的,作業(yè)做得正確的,書寫也工整的,回答問題精彩的等.進行語言和物質上的獎勵。
所謂教學,就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那么怎樣才能使自己的教達到讓學生學的目的,其關鍵在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所謂學習目的的培養(yǎng)是指學生把社會、學校和家庭的需要變?yōu)樽约簝仍诘膶W習需要的過程,學習目的的明確是一個非常獨特的過程,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是一個從一片空白到在上面劃出美妙篇章的過程,當然也可能在上面畫出的不是美麗的畫,而是丑陋或丑惡的東西,那么這就會白白浪費國家資源,對于家庭和個人來說卻是個災難!正確培養(yǎng)而不使其學習目的走上歧路或歪路也是很重要的。而學習目標的確定則是指學生將自己形成的需要調動起來,以提高學習積極性的過程。它是一個潛存在學生心里的東西,我們做為教師只是將它調動,使其發(fā)揮有效的作用,這是一個從靜到動的過程,從此看出,首先就需要確定出好的學習目標,在此基礎上,激發(fā)出更強的學習動機,當然了解、培養(yǎng)、激發(fā)三個方面都是不可能完全分開的,它們本身就是相互關聯(lián),密不可分的。下面就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談談培養(yǎng)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些方法。
(一)激發(fā)和維持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動機中最重要和最重點的部分是什么呢,毫無疑問,就是求知欲和好奇心,它們是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奠基石,只要能把其求知欲和好奇心培養(yǎng)和激發(fā)出來,那么它們就會自動地去學習和發(fā)現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教學就是給教師一個很好的教學環(huán)境了。我認為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指提供學習材料和學習條件,實踐,讓學習能從這些情境中引出好奇點,引起他們的疑惑、驚訝,這樣最能產生求知欲和學習興趣,產生學習的愿望。例如我在講授概率這一內容時,上課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出一個問題:我們全班有62人,有兩個人在同一天過生日的嗎?這讓學生感到很好奇,老師怎么提這樣一個問題呢?這就創(chuàng)造了一種情境,之后,我隨即對同學們說到: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我們馬上學習的內容。也許,你們覺得要有兩個人在同一天過生日,至少要366個人,但是,大家想一想,有366個人是一定有兩個人在同一天過生日的,而我們現在是說在我們班62人中是不是有?這是一個可能性的問題,那么,這個可能性有多大呢?讓學生們很有興趣地討論著,討論了幾分鐘,有的同學認為這個可能性不大,因為要366個人才能保證有,而我們班只有62人;有的認為可能性大,因為結果只有兩種,要么有,要么沒有,所以各占一半。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然后,我再講解新課內容,整個課堂的氣氛也是非常活躍的,大家都在積極的思考,結果究竟會怎樣呢,關鍵在于他們對此已經有了非常大的好奇心和興趣,所謂的將樂貫穿于教學之中,也就是這個道理。再比如,立體幾何,平面向量等內容的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這一現代技術,揭示平面與空間的各種位置關系,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設定適合的目標,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鼓勵學生的自我強化
從學生的心理來說,他們都是希望能很快學會,并且很快能達到要求,但在實踐中卻常常會遇到很多的困難,面對困難的方式也各不一樣,在通常情況下,我們把它分為兩種類型:學習目標定向的學生和成就目標定向的學生。學習目標定向的學生是把學習當成是掌握知識,獲得某種能力的方式;而成就目標定向的學生則是把學習當成是為了獲得對其能力的積極的評價或避免否定的評價。當然從上就可以看出學習目標定向的學生更有努力解決困難的思想準備,他們一般會勇于挑戰(zhàn),遇難而上,有不把困難拿下不罷休的趨勢,我們培養(yǎng)學生就是要培養(yǎng)這樣的學生, 這樣的學生才更有學習能力,才更會去掌握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具有較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更適應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而成就目標定向型的學生則是把學習的目標基本上看成是為了獲得對其能力的積極評價或避免否定的評價,換句話說,這種學生就好象在為別人學習,因為他們太在乎別人怎么看了。這種學生偏向于喜歡選擇較容易解決的問題,回避具有挑戰(zhàn)性的情境,這種學生學習時毅力差些,遇到困難易失去信心,在一個班上處于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學生往往是這種類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經常運用贊揚和鼓勵來對待這些學生,并且對于他們的教學方法也是應該有變化的,應該是循循善誘,一步一步讓他走向成功,多用啟發(fā)式,先建立他們的自信心。一般在課堂提問時,常常會遇到學生對教師提出來的問題只是搖頭或是答出些擦邊球的話,教師在考慮時間的情況下應該慢慢引導他,多給他些提示,一步一步把他引向正確的答案,當你把他引到了正確結果時,他也會豁然開朗,哦,原來如此簡單,信心就大增,同時附加幾句鼓勵的話。在學習集合的內容時,學生常常忘記空集,不會準確地使用。在學生不會回答完全時,我們就應該一步一步地引導他們。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
那么,在課堂上如何有效地促進學生這一主體的發(fā)展?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早在課改初期,我校便提出并實踐了“閱讀教學‘五讓’”,即:學生能讀的讓學生讀,學生能想的讓學生想,學生能說的讓學生說,學生能問的讓學生問,學生能評的讓學生評。然而,學生的“練、想、說、問、評”做得怎么樣呢?興趣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教師對學生評價的藝術與否。
通過幾年的思考和實踐,筆者總結出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直接式。
對于教師的一般性提問,學生易答且回答正確的,對教師基本的教學要求,學生做得比較好的等。教師可采取直接的方式給予肯定,不必“大驚小怪”、“無病呻吟”地過于夸張評價:“你真是個小天才,你真了不起?。 眲t可直接鼓勵說:“回答正確,很好?!?/p>
“回答得不錯,看來你聽講滿認真呢”就可以了。否則,將會影響學生說過頭話,甚至做過頭事。
2、比較式。對教師提出的具有思考性的問題,或思考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如句子的含義,人物的形象、情感,作者的寫作目的等等,學生通過教師啟發(fā)和認真的思考,能夠比較準確或比較全面正確的回答的,教師則可采取對比式的語言予以激勵。
如:“你真了不起,這么難的問題你就能答對,這樣的句子你就能正確理解,老師小時侯就沒有你這么聰明呢!看來真是‘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啊’!”3、修辭式。修辭的激勵方式筆者認為比較適宜于學生朗讀課文流暢、富有感情、歌唱得動聽等,能給老師和同學們帶來美的享受的時候應用。
如:“你的朗讀把我們帶進了百花盛開的春天;你的表情,比春天盛開的花還美麗;你的歌聲,比百靈鳥的歌聲還動聽;你的情感,讓我們能摸到春天花草的勃勃生機;你的語言節(jié)奏,似山澗的溪水聲在我們的耳旁歡快地蹦跳。假若我們微微地閉上眼時,就像蜂蜜流到了我們的口中,又似甘泉浸入到了我們的心田?!?/p>
……4、獎勵式。對上課思想集中的,作業(yè)做得正確的,書寫也工整的,回答問題精彩的等等,教師評價時,除了語言獎勵和平常老師們常用的獎一朵小紅花,插一面小旗,獎一樣物品外,老師或全體學生還可為某生唱一支歌、朗誦一首詩或一兩句名人名言等以示鼓勵。
這種獎勵效果有時決不亞于對學生進行實物獎勵和家長對孩子的金錢獎勵。5、理解式。
課堂上,理解式的鼓勵一般是針對學生在有學習積極性的前提下答錯問、板演做錯題、讀書不流利等情況而采取。如有的學生小手舉得老高。
1、班級文化:班級成員在實現班級目標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總和。
2、非正式組織:班級成員根據個人喜好和某些共同需要因素相互結合,源于班級成員個人屬性層面的人際關系形式。3、班級互動:班級成員在一定的班級生活場景中,按照既定的組織規(guī)則或根據自己意愿來進行交互作用的過程。
4、因材施教原則: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須根據班級學生的時代特點/年齡特征/個別差異/發(fā)展狀況,向每個學生提出恰當的教育要求,有針對性的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好的發(fā)展。5、以身作則原則: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嚴格要求自己,自正其身,率先垂范,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用身教來影響和感染學生。
6、班級管理:班主任與學生共同發(fā)揮作用,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促進,最終達到共同發(fā)展的過程。7、說理教育法: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明辨是非,形成正確觀點的一種工作方法。
8、異質小組:在性別,成績,能力,個性,表現等方面有一定差異的具有互補的成員組成的小組。9、個別心理輔導:針對每個學生的獨特問題進行探討,促進當事人自我了解與改變的心理輔導方式。
1、西方當代最具影響的德育模式:認知發(fā)展模式、體諒關心模式、價值澄清模式、社會行動模式、完善人格模式。2、班主任工作的社會地位走向:班主任工作將更加瘦重視、班主任工作的科學性和專業(yè)性將進一步加強。
3、班級中學生的“生成”體現在哪些方面:主體的自我生成、個人的整體生成、個體的社會生成。4、班級組織的發(fā)展過程有那三個階段:孤立探索、群體分化、組織整合。
5、班主任傳統(tǒng)角色要在哪些方面進行轉換:有單一型向多元型、由權威性向對話性、由說教型向感染型、由限制型向促進型、由被動適應型向主動創(chuàng)造型、由經驗型向科研型、由時代型向未來型的轉化。6、怎樣貫徹啟發(fā)疏導原則:正面教育,曉之以理;因勢利導,促進轉化;激勵為主,動之以情。
7、心里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人格教育、情緒教育、自我意識教育、個性教育。8、班級危機管理有哪幾各階段:危機預設、危機準備、危機確認、危機控制、危機善后。
9、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教育方法:說理教育法、激勵法、榜樣示范法、角色模擬法、暗示法、契約法。10、班級管理中的柔性管理包括:自主管理、民主管理、合作管理、學習組織管理模式。
11、在班級管理中,怎樣實施自主管理:完善班級規(guī)章制度,奠定自我約束的基礎;健全班級組織機構,堅持自我管理;發(fā)揮示范教育作用,探索自我評價的途徑;開展各項有益活動,實現自我發(fā)展的目的。12、建設學習型班級要克服的障礙:局限思考,歸罪于外,關注個別事件,經驗學習的錯覺。
13、班級考試紀律建設從那幾個方面進行: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強化考試常規(guī)要求;建立考試作弊處罰制度。14、班主任管理學生成績要注意什么:成績要客觀真實、成績的目的在于促進發(fā)展、學生的成績應該得到尊重、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管理成績。
15、班主任如何才能寫好學生的操行評語:全面了解,深入分析;抓住特點,寫出個性;循循善誘,語重心長。16、班級總結的基本要求:實事求是、突出重點、生動具體。
17、班級文化對學生的積極推動作用表現在:教育作用、凝聚作用、激勵作用、規(guī)范作用。18、班級文化的建設途徑有:提高學生的生命意識、確定健康的奮斗目標、營造積極的輿論氛圍、創(chuàng)造和諧人際關系。
19、挖掘班級活動資源可從哪些方面進行: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家庭生活。20、班主任心里輔導的主要途徑有:開設以講授為主的心理輔導課程、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結合班級活動開展心理輔導、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輔導、個別輔導、小組輔導。
21、優(yōu)秀教師應具備的三個條件:思想素質好、業(yè)務水平高、奉獻精神強。1、新課程要求教師轉變哪些新觀念:教學行為:重視教師的教轉變?yōu)橹匾晫W生的學;教學方式:由授受式變?yōu)楣膭顚W生探究式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教學角色:由傳遞者變?yōu)橐龑д?、指導者、促進者;學生地位:由被灌輸的對象變?yōu)橹鲃訕嫿ㄕ?;師生關系:由權威尊重變?yōu)槿谇?、民主、和諧。
2、基礎教育改革的目標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位,把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和個性、潛能開發(fā)為核心,從而改變我國基礎教育課程脫離時代和社會發(fā)展要求,脫離實際,忽視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狀況。3、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遵循基本課程理念是: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科學素質;倡導探究性學習;課程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
4、教師是一門專門職業(yè)。目前我國對從事中小學教育工作的教師的基本要求:小學教師必須接受大專以上的教育,中學教育必須接受大學本科以上教育,在學習期間必須學習相關的理論、經過嚴格的教學技能訓練,教育實習合格才能畢業(yè),從事教師工作。
5、如何理解教師專業(yè)化制度的基本含義:教師專業(yè)既包括學科專業(yè)性,也包括教育專業(yè)性,既有規(guī)定的學歷標準,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識,教育能力和職業(yè)道德的要求;國家有教師教育的專門機構,專門教育內容和措施;國家對教師資格和教師教育機構的認定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師專業(yè)。
不知道這位老師教的是什么學校?什么課程?下面聽的是些什么樣的學生?我現在也是一個學生,當然了,是大學學生。
我認為老師要想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參與進來,把重要的內容、書上沒有的,同學們不能理解的講完,每次上課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走上講臺,談自己對這門課程的感受、理解、還有對關于這門課程的認識,最好某位學生提出的問題或看法能引起學生的爭論,都想上去發(fā)表不同的意見,最后你做裁判,正確引導你的學生,這樣你的課程絕對會有吸引力,也會引起學生的關注和積極性。不要你一個人在臺上滔滔不絕,下面的學生會認為你講得都是對的,聽乏了,時間久了就沒興趣了,就感覺枯燥了,要啟發(fā)式教學,引導式教學,不要一言堂的灌輸理論,人一定的時間內接受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對不感興趣的同學更不想聽了。
你應該試試我的方法,這也是經驗。但你要掌握火候、把握好度,千萬不能脫離你上課的內容。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