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作者: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1,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2,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3,青鳥殷勤為探看4。
全部注釋
1.《顏氏家訓》:"別易會難"。
2.《樂府詩集·西曲歌·作蠶絲》:"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絲。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
3.蓬山:傳說中的蓬萊仙山?!读凶印珕枴罚?渤海之東有五山,五曰蓬萊。"
4.青鳥:傳說中西王母的神鳥?!稘h武故事》:"七月七日,忽有青鳥飛集殿前。東方朔曰:'此西王母欲來。'有頃,王母至,三青鳥俠侍王母旁。"
這首詩寫作年代不明,有說作于開成三年(838)婚王氏之前。就內容而言,吳、馮、張、汪諸家皆以為寓意令狐氏之作?;蛑^進士方及第后,調弘農(nóng)尉時,寓意君王之作。然皆屬猜度而無實證。從明顯描寫的內容看,似是一首愛情詩。首句言相見難得,離別難堪。二句以百花無力象征為離別相思之情所困擾,情緒低落。三、四句是膾炙人口的名句,是全詩的重心,言相愛之深切凝重,生死相以。五、六句設想象被懷念的女子的生活情景,暗含離人相思,心心相印之意,并示關切、珍重之意。結尾說相距本不遠,但既難相見,又難通音信,希望能有人代為傳遞信息,帶去問候。如此解說,則這場戀愛必是難有成果的苦戀。另一種可能是:此詩并無本事,只是作者抒寫一種經(jīng)過概括、提純的生活體驗,或者是愛情體驗,或者是友情體驗,或者兼而有之。如此,則是托男女之情而寓意人生??傊嗽娔肆x山詩中最為傳誦的名篇,綿緲深沉而不晦澀,華麗而又自然,情懷凄苦而不失優(yōu)美。
無題
作者:【李商隱】 年代:【唐】 體裁:【七律】 類別:【閨情】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注釋:
1.無題:唐代以來,有的詩人不愿意標出能夠表示主題的題目時,常用“
無題”作詩的標題。
2.絲方盡:絲,與“思”是諧音字,“絲方盡”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
會結束。
3.淚始干:淚,指燃燒時的蠟燭油,這里取雙關義,指相思的眼淚。
4.曉鏡:早晨梳妝照鏡子;云鬢:女子多而美的頭發(fā),這里比喻青春年華。
5.蓬山:蓬萊山,傳說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懷念者住的地方。
6.青鳥:神話中為西王母傳遞音訊的信使。
賞析:這是詩人以“無題”為題目的許多詩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詩。整首
詩的內容圍繞著第一句,尤其是“別亦難”三字展開?!皷|風”句點了時節(jié),但
更是對人的相思情狀的比喻。因情的纏綿悱惻,人就像春末凋謝的春花那樣沒了
生氣。三、四句是相互忠貞不渝、海誓山盟的寫照。五、六句則分別描述兩人因
不能相見而惆悵、怨慮,倍感清冷以至衰顏的情狀。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兩
句中的設想:但愿青鳥頻頻傳遞相思情。
五月的燭光 是災難的記憶 像冰雪一樣嚴寒 五月的燭光 是悲痛的吶喊 像太陽一樣耀眼 五月的燭光 是淚花的跳躍 像星空一樣璀璨 五月的燭光 是生死的眷戀 像鮮花一樣燦爛 五月的燭光 把生命祭奠 它驅散黑夜 充滿溫暖 五月的燭光 把愛心點燃 它震撼天地 遍布人間 五月的燭光 是哀思的寄托 像月色一樣幽遠 五月的燭光 是泣血的祈禱 像潮水一樣蔓延 五月的燭光 是真情的呼喚 像清風一樣纏綿 五月的燭光 是心靈的洗禮 像春雨一樣澆灌 五月的燭光 與堅強相連 它撫平傷口 流淌期盼 五月的燭光 把信心點燃 它集結希望 祝福明天 五月的燭光 把信心點燃 它集結希望 祝福明天。
描寫蠟燭的優(yōu)美語句
1、流下的,是滾燙的淚;燃燒的,是稀有的生命。在感激中度過自己的一生,在黑暗中揮灑光輝。蠟燭,它是多么可敬可愛呀!
2、蠟燭,它不像電子產(chǎn)品那么先進,不像鮮花那么美麗,不像玩具那么好玩,不像其他日用品那樣常用,可它無私的品質卻要求自己在時刻待命著,正如那天晚上一般。
3、每當停電,那根細細的蠟燭就成了家中的光明使者。在漆黑的夜晚,唯有這小小的光芒為我們送來溫暖,送來光明。蠟油無聲無息地滾落下來,滾落托盤中。它,又縮短了一截。明知道死期接近,但它還是挺立著,燃燒著。
4、我贊美那默默無聞的蠟燭,更贊美那和蠟燭一樣任勞任怨的人。
5、無論它們的顏色如何,形狀怎樣,那個稱呼,總是記憶猶新。蠟燭,這個溫暖的稱呼,這個美麗的名字。比起來臺燈、日光燈總是更惹人喜愛。而這小小的蠟燭不過是被關在柜子里,必要時拿出來應急罷了。然而,在這微不足道的條件下,它依然那么努力,那么認真。
6、蠟燭的一生很平淡,白的、紅的,五顏六色的,頭上豎起一個羊角辮。生命就從羊角辮上開始。漸漸地,火苗吞沒了羊角辮,開始熔化蠟燭的身體。滴滴蠟珠猶如一串串淚珠,凝固了。古人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來形容矢志不渝的精神。
描寫蠟燭的優(yōu)美語句1、流下的,是滾燙的淚;燃燒的,是稀有的生命。
在感激中度過自己的一生,在黑暗中揮灑光輝。蠟燭,它是多么可敬可愛呀!2、蠟燭,它不像電子產(chǎn)品那么先進,不像鮮花那么美麗,不像玩具那么好玩,不像其他日用品那樣常用,可它無私的品質卻要求自己在時刻待命著,正如那天晚上一般。
3、每當停電,那根細細的蠟燭就成了家中的光明使者。在漆黑的夜晚,唯有這小小的光芒為我們送來溫暖,送來光明。
蠟油無聲無息地滾落下來,滾落托盤中。它,又縮短了一截。
明知道死期接近,但它還是挺立著,燃燒著。4、我贊美那默默無聞的蠟燭,更贊美那和蠟燭一樣任勞任怨的人。
5、無論它們的顏色如何,形狀怎樣,那個稱呼,總是記憶猶新。蠟燭,這個溫暖的稱呼,這個美麗的名字。
比起來臺燈、日光燈總是更惹人喜愛。而這小小的蠟燭不過是被關在柜子里,必要時拿出來應急罷了。
然而,在這微不足道的條件下,它依然那么努力,那么認真。
1、《靜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2、《舟夜書所見 》清·查慎行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3、《秋夕》唐·杜牧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4、《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5、《如夢令》清·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6、《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北宋·陸游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難望王師又一年。
7、《長相思》 清·納蘭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8、《楓橋夜泊》 唐·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9、《春宮曲》唐·王昌齡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10、《月夜》唐·劉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沙。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8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