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鳥高飛盡”全詩是:
《獨坐敬亭山》
唐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注釋:
1、盡:沒有了。
2、獨去閑:獨去,獨自去。 閑,形容云彩飄來飄去,悠閑自在的樣子。孤單的云彩飄來飄去。
3、兩不厭:指詩人和敬亭山而言。
4、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翻譯:
鳥兒們飛得沒有了蹤跡,天上飄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遠處飄去。只有我看著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無語地注視著我,我們誰也不會覺得滿足。誰能理解我此時寂寞的心情,只有這高大的敬亭山了。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xiāng),二十五歲起“辭親遠游”,仗劍出蜀。天寶初供奉翰林,因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安史之亂中,曾為永王璘幕僚,因璘敗系潯陽獄,遠謫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投奔其族叔當涂令李陽冰,后卒于當涂,葬龍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觀察使范傳正根據(jù)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愿,將其墓遷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參考資料
百度知道:
南陵別兒童入京
作者: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歌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2。
游說萬乘苦不早3,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4,余亦辭家西入秦5。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6。
全部注釋
1.此詩又題為《古意》。南陵:一說在東魯,"曲阜縣南有陵城村,人稱南陵"。一說在今安徽南陵縣。參詹锳主編《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本詩題解。
2.起舞句:人逢喜事光采煥發(fā),與日光相輝映。
3.游說:憑口才說服別人。萬乘:君主。周朝制度,天子地方千里,車萬乘。后來稱皇帝為萬乘??嗖辉纾汉薏辉缇腿プ?。
4.會稽句:《漢書·朱買臣傳》:朱買臣,西漢會稽郡吳(今江蘇吳縣)人,"家貧,好讀書,不治產(chǎn)業(yè)。常刈薪樵,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讀。其妻亦負擔相隨,數(shù)止買臣毋歌謳道中,買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買臣笑曰:'我年五十當富貴,今已四十余矣。汝苦日久,待我富貴報汝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終餓死溝中耳,何能富貴?'買臣不能留,即聽去。"后買臣為會稽太守,"入?yún)墙缫娖涔势?。妻夫治道。買臣駐車,呼令后車載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園中,給食之。居一月,妻自經(jīng)死。"據(jù)魏灝《李翰林集序》:"白始娶于許,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劉,劉訣。次合于魯一婦人……"。
5.秦:指長安。
6.蓬蒿人:草野之人。
天寶初年,李白奉唐玄宗征召進京,此詩是離別兒女時所作,詩中毫不掩飾喜悅之情。關于"南陵"在東魯還是在宣州(今安徽)之南陵?已如注釋。另一個問題是:詩人只言"別兒童",而用"會稽愚婦"之典故,顯然有所指責。詹锳《談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載《文史知識》1983年第一期)認為此詩是"把劉氏比作'會稽愚婦'"。
詳見:/view/155364.htm
絡繹不絕
luò yì bù jué
[釋義] 絡繹:前后相連;連續(xù)不斷。不絕:也是不斷之意。形容行人、車馬、船只等來往頻繁;連續(xù)不斷。也作“絡繹不斷”。
[語出] 《后漢書·南匈奴傳》:“竄逃去塞者;絡繹不絕?!?/p>
[正音] 繹;不能讀作“zé”。
[辨形] 絡;不能寫作“洛”。
[近義] 連綿不斷 川流不息 源源不斷
[反義] 七零八落
[用法] 含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結(jié)構(gòu)] 聯(lián)合式。
[辨析] ~和“源源不斷”;都形容接連不斷。但~多用于人、馬、車、
[例句] 每年到了這時候;從全國各地;跋山涉水特意來韶山參觀的人都~。
[英譯] in an endless stream
蒹葭《詩經(jīng)·國風·秦風》 蒹葭(jiān jiā)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qī),白露未晞(xī)。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jī);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zhǐ)。
蒹葭河畔蘆葦碧色蒼蒼,深秋白露凝結(jié)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對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險阻而又漫長。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蘆葦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曬干。 我那魂牽夢繞的人,就在河水對岸一邊。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坎坷艱險難攀。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仿佛就在沙洲中間。
河畔蘆葦更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對岸一頭。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險阻迂回難走。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8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