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熱五首》宋·戴復古
天地一大窯,陽炭烹六月.
萬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熱.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結.
田水沸如湯,背汗?jié)袢鐫?
農(nóng)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2、《苦熱行》唐·王轂
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
日輪當午凝不去,萬國如在洪爐中.
3、《苦熱》南宋·陸游
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
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4、《仲夏即事》北宋·晁補之
紅葵有雨長穗,青棗無風壓枝.
濕礎人沾汗際,蒸林蟬烈號時.
5、《和蔡仲謀苦熱》宋·梅堯臣
大熱曝萬物,萬物不可逃.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
6、《苦熱行》 南朝梁·蕭綱
六龍鶩不息,三伏起炎陽.
寢興煩幾案,俯仰倦幃床.
滂沱汗似鑠,微靡風如湯.
7、《書齋夏日》宋·鄭剛中
五月困暑濕,眾謂如蒸炊……
幽禽蔭嘉木,水鳥時翻飛.
8、《劇暑》 宋·范成大
赫赫炎官張傘,啾啾赤帝騎龍.
安得雷轟九地,會令雨起千峰.
9、《苦熱》唐·王維
赤日滿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盡焦卷,川澤皆竭涸.
輕紈覺衣重,密樹苦陰薄.莞簟不可近,再絺绤三濯.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罚?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nóng)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lián)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1、《大熱五首》 宋·戴復古 天地一大窯,陽炭烹六月。
萬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熱。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結。
田水沸如湯,背汗?jié)袢鐫姟?農(nóng)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2、《苦熱行》 唐·王轂 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 日輪當午凝不去,萬國如在洪爐中。
3、《苦熱》 南宋·陸游 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 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
4、《仲夏即事》 北宋·晁補之 紅葵有雨長穗,青棗無風壓枝。 濕礎人沾汗際,蒸林蟬烈號時。
5、《和蔡仲謀苦熱》 宋·梅堯臣 大熱曝萬物,萬物不可逃。 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
6、《苦熱行》 南朝梁·蕭綱 六龍鶩不息,三伏起炎陽。 寢興煩幾案,俯仰倦幃床。
滂沱汗似鑠,微靡風如湯。 7、《書齋夏日》 宋·鄭剛中 五月困暑濕,眾謂如蒸炊。
幽禽蔭嘉木,水鳥時翻飛。 8、《劇暑》 宋·范成大 赫赫炎官張傘,啾啾赤帝騎龍。
安得雷轟九地,會令雨起千峰。 9、《苦熱》 唐·王維 赤日滿天地,火云成山岳。
草木盡焦卷,川澤皆竭涸。 輕紈覺衣重,密樹苦陰薄。
莞簟不可近,再絺绤三濯。
1、《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代:楊萬里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2、《客中初夏》
宋代: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zhuǎn)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3、《觀刈麥》
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4、《山亭夏日》
唐代: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5、《夏意》
宋代: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拙右住队^刈麥》
解釋:精疲力竭不覺酷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解釋:一個人深居簡出過著清幽的日子,俯瞰夾城,春天已去,夏季清朗。
3、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鸥Α断囊箛@》
解釋:仲夏之夜苦于太短,打開窗子享受一下微涼。
4、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lián)句》
解釋:人人都說炎熱苦,但是唯獨我愛夏日。
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獥钊f里《小池》
解釋: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調(diào)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6、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解釋: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清涼的晚風仿佛傳來了遠處的蟬叫聲。
7、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約客》
解釋:梅子黃時,家家都被籠罩在雨中,長滿青草的池塘邊上,傳來陣陣蛙聲。
8、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唏墶渡酵は娜铡?/p>
解釋:綠樹蔥郁濃陰夏日漫長,樓臺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1、《夏夜追涼》
宋代: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譯文:
夏天的中午,天氣炎熱,想不到夜晚還是那么熱。打開門,到月光下去站一會兒吧。 這時,遠處的竹林和樹叢里,傳來一聲聲蟲子的鳴叫,一陣陣清涼的感覺也迎面飄來。可是,這并不是風,或許就是大自然寧靜的涼意吧?
2、《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譯文:
懶得搖動白羽扇來祛暑,裸著身子呆在青翠的樹林中。脫下頭巾掛在石壁上,任由松樹間的涼風吹過頭頂。
3、《納涼》
宋代:秦觀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譯文:
攜杖出門去尋找納涼圣地,畫橋南畔,綠樹成蔭,坐靠在胡床之上愜意非常。寂寂明月夜,參差的笛聲響起在耳邊縈繞不覺,晚風初定,池中蓮花盛開,幽香散溢,泌人心脾。
4、《夏夜苦熱登西樓》
唐代:柳宗元
苦熱中夜起,登樓獨褰衣。山澤凝暑氣,星漢湛光輝?;鹁г锫蹲蹋办o停風威。
探湯汲陰井,煬灶開重扉。憑闌久彷徨,流汗不可揮。莫辯亭毒意,仰訴璿與璣。
諒非姑射子,靜勝安能希。
譯文:
酷熱難熬半夜起床,披上衣服到西樓乘涼。山澤凝聚著炎炎的暑氣,銀河閃耀著湛盧似的亮光。驕陽早已曬干了滋潤萬物的露水,曠野寧靜卻沒有涼風送爽。熱浪滾滾汲取井水洗澡,火燒般的燥熱打開門扉納涼??恐鴻跅U久久地徘徊傍徨,熱汗淋漓在全身四處流淌。
這么熱難道還談得上什么保養(yǎng)嗎?抬頭見北斗,將疑問訴上蒼。我知道自己不是姑射山上肌膚如冰雪的處子,想要以靜勝熱實在是毫無希望。
5、《清平樂·池上納涼》
清代:項鴻祚
水天清話,院靜人銷夏。蠟炬風搖簾不下,竹影半墻如畫。
醉來扶上桃笙,熟羅扇子涼輕。一霎荷塘過雨,明朝便是秋聲。
譯文:
水天一色一片清靜涼爽氣息,庭院中靜悄悄的人們都在納涼消夏。門簾高卷清風搖動著室內(nèi)的蠟燭,竹影婆娑映照墻上就像一幅美麗的寫竹圖畫。醉后躺臥桃笙竹制成的竹簟上,輕羅紈扇微微煽動涼氣徐發(fā)。荷塘里驟雨一下子就過去了,明天一定會是秋風蕭殺。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05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