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遠望可以當歸
漢
兩漢樂府
《悲歌》
2、念子何當歸
唐
杜甫
《送高三十五書記》
3、且駐當歸別
唐
杜正倫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賦一字得節(jié)》
4、遠寄當歸草
唐
張說
《代書寄吉十一》
5、自當歸第日
唐
源乾曜
《奉和御制乾曜與張說宋璟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賜》
6、分明記得約當歸
宋
陳亞
《生查子 藥名閨情》
7、榴蓮不似蜀當歸
宋
王質(zhì)
《浣溪沙》
8、當歸處
宋
張風子
《滿庭芳·咄哉牛兒》
9、不說明朝風雨、自當歸
宋
劉辰翁
《南歌子·搔困麻仙爪》
10、諦當歸宿處
宋
無名氏
《促拍滿路花》
11、夢里還家不當歸
唐
許渾
《臥病》
12、老當歸去時節(jié)
元
許有壬
《念奴嬌 汴中見寄》
13、當歸去
元
王哲
《滿庭芳 文登張公邵公要起玉花社》
14、待五喬、來控當歸
元
馬鈺
《*心香 詠鶴》
春風和煦滿常山,芍藥天麻及牡丹;
去尋使君子,當歸何必找
端陽
菖蒲制酒樂半年;
庭前嬌女紅娘子,笑與檳榔同采蓮。
秋菊開花遍地黃,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國公酒,醉倒
大光。
冬來無處可防風,
糊窗一層層;
待到雪消陽起石,門外戶懸白頭翁。
注:此為我國古人筆下著名的中藥名四季歌,既符合
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藥名,極富情趣。不僅令人神往,還可感悟中藥名包含的學(xué)問,不失為一首佳作南宋愛國詞人
用中藥名寫了一首
詞云:“云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沉香。離情抑郁,金縷織流黃,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塘。連翹首,驚過半夏,涼透薄荷裳。一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xù)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詞中巧借
中藥名,活龍活現(xiàn)地刻畫出了一位貴婦人的形象。將她思念遠征沙場的丈夫的那一腔纏綿之意表達得淋漓盡致,生動地抒發(fā)了她怨恨戰(zhàn)爭給自己帶來夫妻久別、難以團聚的心聲。
藥名詩
北宋進士洪皓在
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在此期間,他堅貞不屈,以詩明志,留下了眾多的愛國詩篇。
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詩云:“獨活他鄉(xiāng)已九秋,腸肝續(xù)斷更剛留;遙知母老相思子,沒藥醫(yī)治盡白頭。”
該詩十分巧妙地將五味中藥“獨活、續(xù)斷、知母、相思子、白頭”嵌入詩中,表達了自己深沉摯誠的愛國懷鄉(xiāng)思母之懷,感人肺腑。
藥名謎
明代戲曲作家
寫過一首題為
的謎語詩,詩云:“農(nóng)夫月落出耕田,行到溪頭無渡船。就在溪邊眠一覺,蓑衣箬笠護頭邊?!?
作者巧妙地把四味中藥暗藏于詩中,謎底是“黑牽牛、當歸、宿沙、防風”,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封建社會里農(nóng)民月夜耕田、夜以繼日地辛勞、風餐露宿的悲慘生活圖景,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關(guān)切之情。
《水調(diào)歌頭 湯頭拾趣》
竹葉柳蒡道,泰山磐石邊。龜鹿二仙興至,逍遙桂枝前。更有四君三子,大小青龍共舞,玉女伴天仙。陽和桃花笑,碧云牡丹妍。
酥蜜酒,甘露飲,八珍餐。白頭翁醉,何人送服醒消丸?涼膈葛花解酲,保元人參養(yǎng)榮,回春還少年。四海疏郁罷,常山浴涌泉。
注:詞內(nèi)含湯頭三十個,依次為:竹葉柳蒡湯、泰山磐石散、龜鹿二仙膠、逍遙散、桂枝湯、四君子湯、三子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玉女煎、天仙藤散、陽和湯、桃花湯、碧云散、牡丹皮散、酥密膏酒、甘露飲、八珍湯、白頭翁湯、何人飲、醒消丸、涼膈散、葛花解酲湯、保元湯、人參養(yǎng)榮湯、回春丹、還少丹、四海疏郁湯、常山飲、涌泉散。
愛情自古以來就是人生永恒的話題,因為它神圣唯美,濃郁熱烈,容不得半點雜質(zhì)玷污。人們以各種方式頌揚愛情,抒發(fā)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傾述與愛人之間的離愁別恨。從古至今,都有才子佳人以中藥名作詩詞歌賦,訴說愛情的細節(jié)和源源不斷的情思。
宋代揚州人陳亞作過這樣一首藥名詩:
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字字苦參商,故要檳郎讀。分明記得約當歸,遠至櫻桃熟。
何事菊花時?猶未回鄉(xiāng)曲。
這首詩引用了相思子、意苡仁、白芷、苦參、檳榔、當歸、遠志、菊花、茴香這幾味中藥名,把一個閨中少婦苦苦盼郎歸的幽怨描寫得如此細膩。
明代文學(xué)家馮夢龍一生寫了無數(shù)至今仍被人們捧讀的文學(xué)作品。作為風流才子,他的一生也飽嘗愛情之甘苦。據(jù)傳他與蘇州名妓候慧卿的感情非常深厚,一直想娶她為妻,但不知什么原因,經(jīng)歷了一番恩恩怨怨之后,這名女子最終另嫁他人。失戀后,馮夢龍寫了大量思念候慧卿的詩歌和散曲。其中有一首詩,也是用中藥名串成:
你說我負了心,無憑枳實,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對威靈仙發(fā)下盟誓。
細辛將奴想,厚樸你自知,莫把我情書也當破故紙。
想人參最是離別恨,只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黃連心苦苦嚅為伊耽悶,白芷兒寫不盡離情字,囑咐使君子,切莫做負恩人。
你果是半夏當歸也,我情愿對著天南星徹夜的等。
詩中巧用枳實、地骨皮、威靈仙、細辛、厚樸、破故紙(補骨脂)、人參、甘草、黃連、白芷、使君子、半夏、當歸、天南星等中藥名,傾吐了愛的幽怨和海誓山盟。
現(xiàn)代,還有一個互贈中藥名詩傳遞愛意的故事。說在一個小縣城,一個開中藥店的小老板喪妻欲續(xù)弦,有人給他介紹了一年紀相仿女子,雙方一見鐘情,又不便直白。小老板為表達心中愛意,就用中藥名作詩一首送給她:
珍珠開張,獨活惆悵,半夏空對郁金香。
知母心,莫待烏頭白,欲知斷續(xù)未得。
誰知那女子也精通中藥,見了此詩甚喜歡,立即對詩一首給予回復(fù):
云母簾閉,沉香撲鼻,防風涼透薄荷裙。
熟地情,佳期從容計,思公歡愉可期。
兩首詩中,用了珍珠、獨活、半夏、郁金香、知母、烏頭、斷續(xù)、云母、沉香、防風、薄荷、熟地、蓯蓉等中藥名,一問一答,愛慕之情和期待之心,用獨特的中藥名詩優(yōu)雅而含蓄地表達出來。
供參考。
四季歌
春風和煦滿常山,芍藥天麻及牡丹;
遠志去尋使君子,當歸何必找澤蘭。
端陽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樂半年;
庭前嬌女紅娘子,笑與檳榔同采蓮。
秋菊開花遍地黃,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國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來無處可防風,白芷糊窗一層層;
待到雪消陽起石,門外戶懸白頭翁。
馮夢龍的《桂枝兒》:
你說我,負了心,無憑枳實,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對威靈仙發(fā)下盟誓。細辛將奴想,厚樸你自知,莫把我情書也當破故紙。
想人參最是離別恨,只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黃連心苦苦嚅為伊耽悶,白芷兒寫不盡離情字,囑咐使君子,切莫做負恩人。你果是半夏當歸也,我情愿對著天南星徹夜的等。
中藥名聯(lián)
煩暑最宜淡竹葉
傷寒尤妙小柴胡
白頭翁,持大戟,跨海馬,與木賊、草寇戰(zhàn)百合,旋復(fù)回朝,不愧將軍國老
紅娘子,插金簪,戴銀花,比牡丹、芍藥勝五倍,蓯蓉出閣,宛若云母天仙
玫瑰花開,香聞七八里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丸
辛棄疾 滿庭芳
云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沉香。離情抑郁,金縷織流黃,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塘。連翹首,驚過半夏,涼透薄荷裳。一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xù)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北宋 洪皓 集藥名次韻
獨活他鄉(xiāng)已九秋,腸肝續(xù)斷更剛留;遙知母老相思子,沒藥醫(yī)治盡白頭。
1. 《靜夜思》[宋]·辛棄疾
云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沉香。離情抑郁,金縷織流黃。柏影桂枝相映,從容起、弄水銀塘。連翹首,掠過半夏,涼透薄荷裳。一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xù)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歸也,茱萸熟地,菊老伴花黃。
2. 《懷舊事》
喝馬藍關(guān)路,王孫欲斷腸。
風揚桃蕊嫩,露郁李花香。
志遠情難棄,心高意已傷。
春長山月寂,莫若早回鄉(xiāng)。
3. 《古出塞》
天雄志遠憶當年,赤箭長刀鎮(zhèn)遠巔。
劍戟如柴胡虜懼,兵聲似水銀光延。
休云母念多幽咽,莫感當歸寫淚箋。
此夜防風多野火,王孫意氣守關(guān)邊。
4. 《定風波》其一 辛棄疾
山路風來草木香。雨馀涼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堤防風月費篇章。孤負尋常山簡醉。獨自。故應(yīng)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誰伴。只甘松竹共凄涼。
5. 《定風波》其二 辛棄疾
仄月高寒水石鄉(xiāng)。倚空青碧對禪床。白發(fā)自憐心似鐵。風月。使君子細與平章。已判生涯筇竹杖。來往。卻慚沙鳥笑人忙。便好剩留黃絹句。誰賦。銀鉤小草晚天涼。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4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