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2. 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3.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4.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5.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zhuǎn)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6.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蘇軾)
7.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8.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9.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10.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1.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漢書)
12.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13.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14.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15. 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別裁偽體親風雅,轉(zhuǎn)益多師是汝師。
(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司馬遷)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漢書)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韓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 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下一句是馬到功成。
出處: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賴主人洪福,旗開得勝,馬到成功?!?/p>
釋義:原指軍旗一展開,戰(zhàn)斗就取得了勝利。比喻事情剛開始就取得成功。
例句:《慈禧太后演義》第一回:葉赫也出兵二萬名,會合前進,只望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典故出處: 明·周楫《西湖二集·劉伯溫薦賢平浙中》:“所以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攻城略地如風卷殘云?!?/p>
擴展資料:
小故事:
郭子儀是唐代赫赫有名的大將。公元775年,安祿山發(fā)動叛亂,郭子儀奉命率軍東付叛軍。正當叛軍逼近潼關(guān)、威脅京師的時候。
郭子儀初戰(zhàn)告捷,靜邊軍(今山西右玉)一戰(zhàn),消滅叛軍7000人,繼而攻下云中(今山西大同)、馬邑(今山西溯縣東),打通東陵關(guān)(今山西代縣東),為繼續(xù)東進開辟了道路,可謂“旗開得勝,馬到成功”。第二年。由郭子儀推薦的新任河東節(jié)度使李光弼攻下常山(今河北正定)。
之后,郭子儀連戰(zhàn)告捷最后終于使叛軍全線崩潰;唐軍于是收復長安。郭子儀乘勝東進,收復洛陽。肅宗感激地對郭子儀說:“我的國家實在是你再造而成的?!?/p>
引用寓意:南京高考考點前,有的家長舉著牌子為高考考生加油,有的送考家長穿著旗袍馬褂,取“旗開得勝、馬到成功”的寓意,給孩子圖一個好彩頭。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 旗開得勝 馬到成功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