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游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11.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樂府:《長歌行》) 12.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13.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郎》) 14.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15.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翃>) 16.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李商隱:〈無題〉) 17.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王維《山居秋暝》) 18.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陸游:) 19.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賀知章:《詠柳》) 20.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滁州西澗》) 21.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李昂:《夏日聯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 (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李紳:《憫農》) 4.??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 (《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劉禹錫:《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劉禹錫:《秋詞》) 8.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 11.秋叢饒舍似陶家,遍饒籬邊日漸斜. (元?。?10.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李煜《相見歡》) 11.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蘇軾:《贈劉景文》) 12.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王維的:《山居秋暝》) *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松。 (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
(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
(王微:《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 (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冬雪未銷。
(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儒卻子珍。 (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杜甫:《小至》) *詩中日 1.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漢樂府:《陌上?!罚?2.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杜甫:《絕句》) 4.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8.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元日》)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0.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李白:《望天門山》) 11.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漢樂府:《長歌行》) 12.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王安石《登飛來峰》) 13.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曾幾《三衢道中》) 14.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朱熹:《春日》) 15. 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 16.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17.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韓翃>) 18.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竹枝詞》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李白:。
關于“秋風”的詩句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曹操:《觀滄?!罚?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李紳:《憫農》)
4.??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
(《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劉禹錫:《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劉禹錫:《秋詞》)
8.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
11.秋叢饒舍似陶家,遍饒籬邊日漸斜.
(元稹)
10.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李煜《相見歡》)
11.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蘇軾:《贈劉景文》)
12.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王維的:《山居秋暝》)
秋天的古詩大全1、《秋夕》唐·杜牧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恰?、《望洞庭》唐·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3、《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難望王師又一年。4、《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5、《山居秋暝》唐·王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6、《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8、《登高》唐·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9、《中秋月》宋·蘇軾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10、《中秋月》唐·白居易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11、《蘇幕遮》宋·范仲淹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12、《漁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13、《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宋·陸游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
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14、《秋月》宋·程顥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15、《秋夜曲》唐·王維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16、《秋風引》唐·劉禹錫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17、《秋詞》唐·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18、《秋雨中贈元九》唐·白居易不堪紅葉青苔地,又是涼風暮雨天。
莫怪獨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19、《初秋》唐·孟浩然不覺初秋夜?jié)u長,清風習習重凄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20、《秋晚江上遣懷》唐·杜牧孤舟天際外,去路望中賒。
貧病遠行客,夢魂多在家。蟬吟秋色樹,鴉噪夕陽沙。
不擬徹雙鬢,他方擲歲華。21、《山行》唐·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22、《秋思》唐·張籍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23、《河西送李十七》唐·高適邊城多遠別,此去莫徒然。
問禮知才子,登科及少年。出門看落日,驅馬向秋天。
高價人爭重,行當早著鞭。24、《立秋日登樂游園》唐·白居易獨行獨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游。
蕭颯涼風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25、《秋思》唐·白居易夕照紅于燒,晴空碧勝藍。獸形云不一,弓勢月初三。
雁思來天北,砧愁滿水南。蕭條秋氣味,未老已深諳。
26、《客亭》唐·杜甫秋窗猶曙色,落木更天風。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霧中。
圣朝無棄物,老病已成翁。多少殘生事,飄零似轉蓬。
27、《秋蕓有春綠》宋·范成大秋蕓有春綠,疏籬照孤芳。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黃?寧當念衰落,政爾事容光。
及時且自好,來日殊未量。28、《天凈沙·秋思》元·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29、《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40、《早寒江上有懷》唐·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31、《子夜秋歌》唐·李白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32、《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33、《攤破浣溪沙》五代·李璟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干。
34、《秋日·其二》宋·秦觀月團新碾瀹花瓷,飲罷呼兒課楚詞。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35、《風》唐·李嶠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36、《念奴嬌》宋·。
《對酒》
陸游
檐鐸鳴雜佩,簾旌動微波。
我老嬾讀書,如此長日何!
名酒來清江,嫩色如新鵝。
奇葅映玉盤,珍鮓開綠荷。
萬事姑置之,逌然酣且歌。
宦游亦何好,且復小婆娑。
秋風云門道,踏月捫青蘿。
茅屋為秋風所破哥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度江灑江郊,高者掛卷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蹋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山行》唐代·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2、《鷓鴣天·賞荷》金朝·蔡松年
秀樾橫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靜年芳。
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盤高走夜光。
山黛遠,月波長,暮云秋影蘸瀟湘。
醉魂應逐凌波夢,分付西風此夜涼。
3、《過三閭廟》唐代·戴叔倫
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
4、《送明卿之江西》明代·李攀龍
青楓颯颯雨凄凄,秋色遙看入楚迷。
誰向孤舟憐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5、《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唐·杜牧《山行》
[原作]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里寫了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tǒng)一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處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有主有從,有的處于畫面的中心,有的則處于陪襯地位。簡單來說,前三句是賓,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為第四句描繪背景、創(chuàng)造氣氛,起鋪墊和烘托作用的。
“遠上寒山石徑斜”,寫山,寫山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頭?!斑h”字寫出了山路的綿長,“斜”字與“上”字呼應,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
“白云生處有人家”,寫云,寫人家。詩人的目光順著這條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飄浮的地方,有幾處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墻。這里的“人家”照應了上句的“石徑”,—這一條山間小路,就是那幾戶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這就把兩種景物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繚繞,說明山很高。詩人用橫云斷嶺的手法,讓這片片白云遮住讀者的視線,卻給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會有另一種景色吧?
對這些景物,詩人只是在作客觀的描述。雖然用了一個“寒”字,也只是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現詩人的感情傾向。它畢竟還只是在為后面的描寫蓄勢—勾勒楓林所在的環(huán)境。
“停車坐愛楓林晚”便不同了,傾向性已經很鮮明,很強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沒有使詩人動心,這楓林晚景卻使得他驚喜之情難以抑制。為了要停下來領略這山林風光,竟然顧不得驅車趕路。前兩句所寫的景物已經很美,但詩人愛的卻是楓林。通過前后映襯,已經為描寫楓林鋪平墊穩(wěn),蓄勢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點明喜愛楓林的原因。
“霜葉紅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補足,一片深秋楓林美景具體展現在我們面前了。詩人驚喜地發(fā)現在夕暉晚照下,楓葉流丹,層林如染,真是滿山云錦,如爍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還要艷麗呢!難能可貴的是,詩人通過這一片紅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樣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現一種熱烈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詩人沒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樣,在秋季到來的時候,哀傷嘆息,他歌頌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體現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種英爽俊拔之氣拂拂筆端,表現了詩人的才氣,也表現了詩人的見地。這是一首秋色的贊歌。
第四句是全詩的中心,是詩人濃墨重彩、凝聚筆力寫出來的。不僅前兩句疏淡的景致成了這艷麗秋色的襯托,即使“停車坐愛楓林晚”一句,看似抒情敘事,實際上也起著寫景襯托的作用:那停車而望、陶然而醉的詩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這種景象,才更顯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筆重寫之后,戛然便止,又顯得情韻悠揚,余味無窮。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
The upper distant cold mountain stone footpath is tilted ,
白云生處有人家。
the white cloud life place has a household。
停車坐愛楓林晚,
I stop my coach at maple woods to gaze my fill ,
霜葉紅于二月花。
frost-bitten leaves look redder than early spring flowers
《秋詞》唐.劉禹錫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秋思》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秋月》宋.程顥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
《中秋月》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秋日》宋.程顥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tài)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秋夜曲》
【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秋詞》
【唐】劉禹錫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贈劉景文》
【宋】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6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