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悲白頭翁》
年代: 唐 作者: 劉希夷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fù)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fù)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fēng)。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yīng)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臺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zhuǎn)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fā)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
《臨江仙·憶醉三山芳樹下》
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
憶醉三山芳樹下,幾層風(fēng)韻忘懷。黃金顏色五花開。味如廬橘熟。貴似荔枝來。聞道商山馀四老,橘中自釀秋醅。試呼名品細推排。重重香腑臟,偏殢圣賢杯。
《滿江紅·唐宋諸公》
年代: 宋 作者: 汪莘
唐宋諸公,誰道得、梅花親切。到和靖、先生詩出,古人俱拙。寫照乍分清淺水,傳神初付黃昏月。盡后來、作者斗尖新,仍重疊。離不得,春和臘。少不得,煙和雪。更茅檐低亞,竹籬輕折。何事西鄰春得入,還如東閣人傷別。總輸他、樹下作僧來,離言說。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天凈沙·秋思
朝代:元代
作者:馬致遠
原文: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fēng)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fā)出凄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fēng)艱難地前行。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代悲白頭翁》年代: 唐 作者: 劉希夷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fù)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fù)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fēng)。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yīng)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臺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宛轉(zhuǎn)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fā)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 《臨江仙·憶醉三山芳樹下》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憶醉三山芳樹下,幾層風(fēng)韻忘懷。
黃金顏色五花開。味如廬橘熟。
貴似荔枝來。聞道商山馀四老,橘中自釀秋醅。
試呼名品細推排。重重香腑臟,偏殢圣賢杯。
《滿江紅·唐宋諸公》年代: 宋 作者: 汪莘唐宋諸公,誰道得、梅花親切。到和靖、先生詩出,古人俱拙。
寫照乍分清淺水,傳神初付黃昏月。盡后來、作者斗尖新,仍重疊。
離不得,春和臘。少不得,煙和雪。
更茅檐低亞,竹籬輕折。何事西鄰春得入,還如東閣人傷別。
總輸他、樹下作僧來,離言說。
手如柔夷,膚如凝脂——《詩經(jīng)》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洛神賦》
靨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纖腰之楚楚兮,回風(fēng)舞雪,珠翠之輝輝兮,滿額鵝黃。出沒花間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飛若揚。蛾眉顰笑兮,將言而未語,蓮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羨彼之良質(zhì)兮,冰清玉潤,羨彼之華服兮,閃灼文章。愛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態(tài)度兮,鳳翥龍翔。其素若何,春梅綻雪。其潔若何,秋菊被霜。其靜若何,松生空谷。其艷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龍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遠慚西子,近愧王嬙?!都t樓夢》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長恨歌》
戲罷無由理曲時,妝成只是熏香坐?!堵尻柵畠盒?/p>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醉春風(fēng)]則見他釵軃玉斜橫,髻偏云亂挽。日高猶自不明眸,暢好是懶、懶?!段鲙洝?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白居易《長恨歌》
《代悲白頭翁》年代: 唐 作者: 劉希夷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fù)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fù)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fēng)。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yīng)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臺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宛轉(zhuǎn)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fā)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 《臨江仙·憶醉三山芳樹下》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憶醉三山芳樹下,幾層風(fēng)韻忘懷。
黃金顏色五花開。味如廬橘熟。
貴似荔枝來。聞道商山馀四老,橘中自釀秋醅。
試呼名品細推排。重重香腑臟,偏殢圣賢杯。
比較接近你要求的是晏幾道的《臨江仙》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這是一首感舊懷人的名篇,本詞為懷念歌女小蘋所作。上段寫別后的孤獨和刻骨相思,寫今日。下段追憶初見小蘋時的印象及小蘋歸去時的情景,是過去,寫去年。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風(fēng)情旖旎。據(jù)作者《小山詞》自跋所述,作者好友沈廉叔、陳君友家有蓮、鴻、蘋、云四個歌女,詞人及其好友的新詞經(jīng)常由她們在席間歌唱。作者和詞中小蘋亦曾有過一段戀情,后沈歿陳病,小頻等人也就風(fēng)飄云散,不知去向。上片傷春,活畫出詞人落寞孤凄的情狀。下片懷人,在詞人的記憶中呈現(xiàn)出最令人動情的一幕,“記得”這三句又是一頓,點出初見時已兩心相許的這段終身難忘的情境。詞的結(jié)句與起拍“夢后”“酒醒”二句呼應(yīng),感慨萬千,既蘊藏著小蘋流落民間之后,作者見月思人的一片深情;同時把“初見”以后的花朝月夕種種纏綿情意也都包容無遺了。本詞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風(fēng)情旖旎。風(fēng)格曲折深婉,意境朦朧含蓄,深得吞吐騰挪之妙。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6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