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韋莊《浣溪沙·惆悵夢余山月斜》
惆悵夢余山月斜,孤燈照壁背窗紗。小樓高閣謝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凍梅花,滿身香霧簇朝霞。
譯文:夢醒了還留著夢中的惆悵,看到一輪山月低斜。孤燈將她的背影映在墻上,也投在窗上的碧紗。這里原本是小樓高閣,情人的家啊。我心里暗暗尋找美妙章華來形容她那白皙的身體,是一枝春雪中凝凍的潔白梅花,她滿身的香氣就像是那天邊簇擁的朝霞。
2、宋代朱淑真的《江城子·賞春》
斜風細雨作春寒,對尊前,憶前歡。
曾把梨花,寂寞淚闌干。芳草斷煙南浦路,和別淚,看青山。
昨宵結(jié)得夢夤緣,水云間,悄無言。
爭奈醒來,愁恨又依然。展轉(zhuǎn)衾裯空懊惱,天易見,見伊難。
譯文:初春細細微微的小風夾雜著小雨還有一點寒意,在酒樽前剛想暢飲,卻回憶起以前的歡樂時光。那時寂寞無歡,只有手拈梨花,任淚水流淌過如花的臉際。還記得南浦分別時的情景:芳草萋萋,云煙漠漠,他的背影消失在遠方。那一刻,柔腸寸斷,淚眼模糊、無語獨看高高的青山。
想起昨夜夢中,與伊人喜結(jié)重聚之緣,心思繾綣間竟悄然無語。夢中歡情正如水云渺渺,怎奈突然醒來,愁情恨意仍在?;厮級糁杏臍g,面對眼前寒衾,展轉(zhuǎn)反側(cè),倍覺凄涼,懊惱、嗟呀、哀嘆,全然無濟于事,于是發(fā)出了凄涼絕望的哀鳴:“天易見,見伊難!”
3、唐代呂巖《梧桐影·落日斜》
落日斜,秋風冷。
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
譯文:太陽已經(jīng)西斜,眼見就要下山了,秋風一陣陣襲來,覺得更冷寂了。等了這么長時間,老朋友怎么還不來呢?到底來不來???等了很久了,夜幕已降臨,月華滿地了。又不知過了多久,梧桐影子也蕭疏了,連月影都沒有了。
4、宋代秦觀的《滿庭芳·山抹微云》
山抹微云,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
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
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
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謾贏得、青樓薄幸名存。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譯文:會稽山上,云朵淡淡的像是水墨畫中輕抹上去的一半;越州城外,衰草連天,無窮無際。城門樓上的號角聲,時斷時續(xù)。在北歸的客船上,與歌妓舉杯共飲,聊以話別?;厥锥嗌倌信g情事,此刻已化作縷縷煙云散失而去。眼前夕陽西下,萬點寒鴉點綴著天空,一彎流水圍繞著孤村。
悲傷之際又有柔情蜜意,心神恍惚下,解開腰間的系帶,取下香囊。徒然贏得青樓中薄情的名聲罷了。此一去,不知何時重逢?離別的淚水沾濕了衣襟與袖口。正是傷心悲情的時候,城已不見,萬家燈火已起,天色已入黃昏。
5、宋代向子諲《減字木蘭花·斜紅疊翠》
斜紅疊翠。何許花神來獻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孫錦一機。
真香妙質(zhì)。不耐世間風與日。著意遮圍。莫放春光造次歸。
譯文:紅花多姿,綠葉茂密,是何處的花神前來呈獻這一派祥瑞啊。(花草)那鮮明的衣服,真像是從織女那里割來了一織機的錦緞。擁有真正馨香、美妙資質(zhì)的花草,不能忍受人世間的風吹與日曬。(我)盡力遮攔圍護花草,不想讓春天的風光這樣匆忙地歸去。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xia)。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山園小梅》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詞也算吧~
桂枝香(金陵懷古) 〔宋〕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
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自昔豪華
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
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定風波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紅樓夢》中史湘云的判詞:
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展眼吊斜輝, 湘江水逝楚云飛。
楊柳枝 溫庭筠 井底點燈深燭(囑)伊,共郎長行莫圍棋(違期)。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情)。
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思)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山歌 馮夢龍 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顛倒看,
橫也絲來豎也絲(思),這般心事有誰知。
嶺東戀歌 李金發(fā) 味碟種菜園分(緣分)小,扁柴燒火炭(嘆)不圓。
啞子食著單只筷,心想成雙口難言。
竹枝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晴-情)
楊柳枝 溫庭筠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燭-囑,圍棋-違期)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出賽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楊柳枝 溫庭筠 井底點燈深燭(囑)伊,共郎長行莫圍棋(違期)。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情)。
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思)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山歌 馮夢龍 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顛倒看,
橫也絲來豎也絲(思),這般心事有誰知。
嶺東戀歌 李金發(fā) 味碟種菜園分(緣分)小,扁柴燒火炭(嘆)不圓。
啞子食著單只筷,心想成雙口難言。
西洲曲 南朝樂府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飛,風吹烏桕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
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蓮—憐)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蓮—憐)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
欄桿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子夜四時歌.秋歌 南朝樂府
仰頭看桐樹,桐花特可憐。
愿天無霜雪,梧子解千年。(梧—吾,解—結(jié))
“斜”字在古詩詞里的讀音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1507頁指出,“斜”字只有一個讀音,但有三種意思:①形容詞,跟平面或直線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②動詞,傾斜;③姓。
而《古代漢語詞典》第1731頁則指出,“斜”字有三種讀音:①xié;②xiá;③yé,陜西終南山山谷名。根據(jù)其注解,“斜”舊讀“xia”。也就是說,“斜”字在古時候讀“xiá”。
我舉兩首古詩中出現(xiàn)了“斜”字的讀音:
一首是唐代詩人李嶠的《風》。詩的原文是這樣的: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另一首是唐代詩人杜牧的《山行》。詩的內(nèi)容是這樣的: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以前的詩集注解中曾有特別提示,為了押韻,詩中的這個“斜”字可以讀“xiá”,但是近年來可能是出于“規(guī)范字音”的需要,“xiá”的讀音便被取消了,以致于連《現(xiàn)代漢語詞典》這樣權威的工具字典中都顯示“斜”字只有“xié”的讀音。但是,即便是為了“規(guī)范讀音”,我仍認為這種改法有待商榷,理由如下:
其一,古詩文不單純是一種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而這一民族文化的突出特征就是韻律感強,讀起來瑯瑯上口,聽起來特別富有感染力。上邊的兩首古詩都是押“a”的韻,若把“斜”字讀成“xié”的音,整篇古詩的韻味便大大降低。
其二,從不少古詩的遣詞規(guī)律來看,“斜”字在我國古代應該存在“xiá”的讀音。如唐代詩人韓翃(音hóng)的《寒食》一詩中就有這樣的一個“斜”字,這首詩是這樣寫的: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再如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一詩中也有一個“斜”字: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兩首詩同樣都是押“a”的韻,“斜”字也都正好出現(xiàn)在詩的“韻角”一、二、四句最后一個字的位置被稱為“韻角”,而這兩首詩的作者都是當時著名的詩人,他們怎么可能連韻律都不講究呢?倘若當時“斜”字不是“xiá”的讀音,詩人怎么可能把它用到這樣的位置上去呢?
但“斜”字在古詩詞里并非只有“xiá”音,《古代漢語詞典》第1731頁中就有舉例,如杜牧的詩《懷鐘陵舊游》中“斜斜更落西山影,千步虹橋氣象兼”;張志和的詞《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中的“斜”字都念“xié”。因此,要判斷在古詩詞中“斜”字讀“xié”還是“xiá”,應該結(jié)合整首詩或詞連看,看有沒有涉及到押韻的問題。若涉及到押韻,一般發(fā)“xiá”音,若不涉及押韻,則一般發(fā)“xié”。
古詩: 《西洲曲》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西洲在何處?西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
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欄桿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蓮 諧音 憐,清 諧音 情李商隱《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絲,諧音 思劉禹錫 《竹枝》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還有晴。 晴,諧音情。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