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蝶戀花·海岱樓玩月作》宋代:米芾
千古漣漪清絕地。海岱樓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廣寒宮闕人間世。
靄靄春和一海市。鏊戴三山,頃刻隨輪至。寶月圓時多異氣。夜光一顆千金貴。
釋義:
千萬年的漣漪仍蕩漾在這片清凈隔絕的地方,海岱樓很高,往下俯瞰秦淮河的尾端。水天一色,仿佛水浸泡著天,天與水合為一體,像是從月亮上的廣寒宮來看下面的人間一樣。
霧色藹藹中出現(xiàn)一個海市蜃樓,巨鰲托舉著三座大山浮出水面,立刻隨著月亮一同出來。月亮圓的像寶珠一樣的時候有很多異樣的氣息,現(xiàn)在的月亮就仿佛一顆夜明珠價值千金。
2、《浪淘沙·白浪茫茫與海連》唐代:白居易
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
暮去朝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
釋義:
白浪一望無邊,與海相連,岸邊的沙子也是一望無際。日
復一日,年復一年.海浪從不停歇地淘著沙子,于是滄海桑田的演變就這樣出現(xiàn)。
3、《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唐代:岑參
側(cè)聞陰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
海上眾鳥不敢飛,中有鯉魚長且肥。
岸旁青草長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
蒸沙爍石燃虜云,沸浪炎波煎漢月。
陰火潛燒天地爐,何事偏烘西一隅?
勢吞月窟侵太白,氣連赤坂通單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見夕陽海邊落。
柏臺霜威寒逼人,熱海炎氣為之薄。
釋義:
我聽陰山人們說過多回,西方熱海之水好似煮沸。
海上各種鳥兒不敢飛翔,水中鯉魚卻是大而肥美!
岸邊青草常年不見哀歇,空中雪花遠遠融化消滅,
沙石熾熱燃燒邊地層云,波浪沸騰煎煮古時明月。
地下烈火暗中熊熊燃燒,為何偏把西方一角烘烤!
氣浪彌漫西方月窟太白,把那廣大邊塞地帶籠罩。
置酒送君在那天山城郭,熱海之畔夕陽正要西落。
君居柏臺威嚴好似寒霜,熱海炎氣因而頓覺淡??!
4、《望月懷遠 / 望月懷古》唐代: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釋義: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里不眠而把親人懷想。
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xiāng)。
5、《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宋代:蘇軾
參橫斗轉(zhuǎn)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釋義:
參星橫北斗轉(zhuǎn)已經(jīng)快到三更時分,雨綿綿風不停老天爺也應該放睛。
云忽散月兒明用不著誰人來點綴,長空凈滄海色本來就是澄澈清明。
雖乘船渡大海空懷孔子救世之志,仿佛聽到了黃帝咸池優(yōu)美的樂聲。
被貶南荒雖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這次遠游是我平生最奇絕的經(jīng)歷。
描寫“大海”的詩句有:
1.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老去詩篇渾漫與,春來花鳥莫深愁。新添水檻供垂釣,故著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游。——《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杜甫
2. 參橫斗轉(zhuǎn)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沼圄斲懦髓跻?,粗識軒轅奏樂聲。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读露找苟珊!诽K軾
3. 千古漣漪清絕地。海岱樓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廣寒宮闕人間世。靄靄春和一海市。鏊戴三山,頃刻隨輪至。寶月圓時多異氣。夜光一顆千金貴。——《蝶戀花·海岱樓玩月作》米芾
4. 云間鐵甕近青天,縹緲飛樓百尺連。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幾番畫角催紅日,無事滄州起白煙。忽憶賞心何處是?春風秋月兩茫然。——《望海樓》米芾
5. 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夸。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锻峭砭啊M風吹雨入樓斜》蘇軾
1、唐代白居易《浪淘沙·白浪茫茫與海連》
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
暮去朝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
譯文:白浪一望無邊,與海相連,岸邊的沙子也是一望無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海浪從不停歇地淘著沙子,于是滄海桑田的演變就這樣出現(xiàn)。
2、清代納蘭性德《浪淘沙·望?!?/p>
蜃闕半模糊,踏浪驚呼。任將蠡測笑江湖。
沐日光華還浴月,我欲乘桴。
釣得六鱉無。竿拂珊瑚。桑田清淺問麻姑。
水氣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壺。
譯文:站立在海邊,遠望那茫茫大海,那迷迷蒙蒙夢幻一般的境界,直令人不由得驚呼了。面對大海,我想起了古人所說的道理,故任那淺薄無知者去嘲笑吧。大海沐浴了光芒四射的太陽,又好像給月亮洗了澡。我要乘著木筏到海上去看個分明。
乘桴于海上垂釣,可曾釣得大鰲嗎?其實那釣竿也只是輕拂珊瑚罷了。滄海桑田的巨變,只有麻姑知曉,要想知道這巨變,只有問麻姑了。白浪滔天,一片迷蒙中,哪得見蓬壺?
3、宋代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p>
參橫斗轉(zhuǎn)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譯文:參星橫北斗轉(zhuǎn)已經(jīng)快到三更時分,雨綿綿風不停老天爺也應該放睛。云忽散月兒明用不著誰人來點綴,長空凈滄海色本來就是澄澈清明。雖乘船渡大??諔芽鬃泳仁乐?,仿佛聽到了黃帝咸池優(yōu)美的樂聲。被貶南荒雖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這次遠游是我平生最奇絕的經(jīng)歷。
4、宋代蘇軾《望海樓晚景 / 望湖樓晚景》
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夸。
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
譯文:大風吹打雨水斜著飄進望海樓,壯麗的景觀應該用華美的辭句來夸贊。風雨過后潮水平靜海水碧澄,時時閃過的電光形成紫金般的龍蛇。
5、唐代王建《海人謠》
海人無家海里住,采珠役象為歲賦。
惡波橫天山塞路,未央宮中常滿庫。
譯文:海人沒有家,天天在海船中居住。他們每天都要出海去采擷珍珠,殺象取牙來繳納賦稅。險惡的波浪翻涌連天,道路全被高山阻隔?;蕦m中的珍珠、象牙常常堆滿的府庫。
1.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渓.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詩經(jīng)·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曹操: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劉禹錫:《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楊萬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11.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12.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13.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王灣《次北故山下》)
15.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劉禹錫《竹枝詞》
16.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白居易:《暮江吟》)
17.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
(杜牧:《秋夕》)
18.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9.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溫庭筠:《憶江南》)
20.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劉禹錫:《望洞庭》)
21.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1. 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读露找苟珊!?宋 蘇軾
釋義:云忽散月兒明用不著誰人來點綴,長空凈滄海色本來就是澄澈清明。
2.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锻峭砭啊M風吹雨入樓斜》 宋 蘇軾
釋義:風雨過后潮水平靜江海碧澄,時時閃過的電光形成紫金般的龍蛇。
3.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独颂陨场ぐ桌嗣CEc海連》 唐 白居易
釋義:白浪一望無邊,與海相連,岸邊的沙子也是一望無際。
4.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見夕陽海邊落?!稛岷P兴痛奘逃€京》 唐 岑參
釋義:置酒送君在那天山城郭,熱海之畔夕陽正要西落。
5.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洞航ㄔ乱埂?唐 張若虛
釋義: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涌出來。
6.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早寒江上有懷》 唐 孟浩然
釋義:風煙迷離渡口可在何處,茫茫江水在夕陽下蕩漾。
7.樹色隨山迥,河聲入海遙。——《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唐 許渾
釋義:蒼莽的樹色隨城關遠去,黃河呼嘯流進遙遠海洋。
8.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峨x思五首·其四》 唐 元稹
釋義:曾經(jīng)到臨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若除了巫山,別處的云便不稱其為云。
9.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次北固山下》 唐 王灣
釋義: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
10.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渡荊門送別》 唐 李白
釋義:月映江面,猶如明天飛鏡;云彩升起,變幻無窮,結(jié)成了海市蜃樓。
關于海的詩句如下:
1.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醪端投派俑问裰荨?/p>
2.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鯙场洞伪惫躺较隆?/p>
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古》
4.海水無風時,波濤安悠悠。——白居易《題海圖屏風》
5.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瘏ⅰ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
6.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畎住秾⑦M酒》
7.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瘏ⅰ蹲唏R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8.口銜山石細,心望海波平。——韓愈《精衛(wèi)填?!?/p>
9.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沃畣枴鹅`隱寺 》
10.茫茫東海波連天,天邊大月光團圓?!S遵憲《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
11.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懹巍肚镆箤猿龌h門迎涼有感》
12.山水繞城春作漲,江濤入海夜通潮。——陳子瀾《恩波橋詩》
?;咀至x:
1. 靠近大陸,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內(nèi),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2. 用于湖泊名稱:青海,中南海。
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辭,稱對方大度包容),夸下???。
4. 喻數(shù)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海,火海
5. 漫無目標地:海罵,海找
6. 古代指從外國來的:海棠
7. 特指中國上海:海派
8. 姓:海姓
9.地名:上海
1、那碧綠的海面,像絲綢一樣柔和,微蕩著漣猗。從高處看,煙波浩渺,一望無際;而有時,海水就在你的腳邊,輕輕絮語
2、海水滿盈盈的,照在夕陽之下,浪濤像頑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躍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3、屹立在岸邊的沙灘上,向遠處望去,只看見白茫茫的一片。海水和天空合為一體,都分不清是水還是天。正所謂: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遠處的海水,在嬌艷的陽光照耀下,像片片魚鱗鋪在水面,又像頑皮的小孩不斷向岸邊跳躍
4、難忘那清爽的潮濕的帶著談談的海腥味的海風,吹拂著人的頭發(fā)面頰身體的每一處的感覺。就像艷麗豐盈的女人一樣的誘人。
5、大海擁有的,不僅僅是一種色彩,它所擁有的是一種精神,是生命。所以,我面對的是大海博大的胸懷。?
年代:魏晉 作者:曹操 作品:觀滄海 內(nèi)容: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作品注釋 注釋: 《步出夏門行》,又名《隴西行》,屬古樂府《相如歌·瑟調(diào)曲》。
“ 夏門” 原是洛陽北面西頭的城門,漢代稱夏門,魏晉稱大夏門。古辭僅存“市朝人易,千 歲墓平”二句(見《文選》李善注)。
《樂府詩集》另錄古辭“邪徑過空廬”一篇, 寫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書 · 樂志》歸入《大曲》,題作《碣石步出夏門 行》。
從詩的內(nèi)容看,與題意了無關系,可見,只是借古題寫時事罷了。詩開頭有 “艷”辭(序曲),下分《觀滄?!?、《冬十月》、《土不同》、《龜雖壽》四解(章)。
當作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 樂漢末年,正當軍閥逐鹿中原之時,居住在遼西一帶的烏桓強盛起來,他們南 下攻城掠地,成為河北一帶的嚴重邊患。
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毀了袁紹在河北 的統(tǒng)治根基,袁紹嘔血而死,其子袁譚、袁尚逃到烏桓,勾結(jié)烏桓貴族多次入塞為 害。當時,曹操處于南北夾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盤踞荊襄的劉表、劉備,北有袁氏兄 弟和烏桓。
為了擺脫被動局面,曹操采用謀士郭嘉的意見,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師北 征,五月至無終,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疇建議,斷然改道,經(jīng) 徐無山,出廬龍塞,直指柳城,一戰(zhàn)告捷。九月,勝利回師,途經(jīng)碣石等地,借樂 府《步出夏門行》舊題,寫了這一有名的組詩。
詩中描寫河朔一帶的風土景物,抒 發(fā)個人的雄心壯志,反映了詩人躊躇滿志、叱咤風云的英雄氣概。 關于曹操東臨碣石,過去多以為是北征烏桓去時的事,其實,這種看法與史實 不符,不可置信。
我們用《三國志》《武帝紀》和《田疇傳》的記載來核對,曹操 當時是在北征烏桓的歸途中登上碣石的,因為去時逢大水,傍海大道不通,他只好 改道走徐無山那條小路前往遼西?!熬旁?,公引自柳城還,……十一有至易水”, 他應在這年(207)九月或十月初“臨碣石”、“觀滄海”。
至于碣石山位于現(xiàn)今何處, 目前學術界尚有爭議,或以為此山已沉入現(xiàn)今河北省樂亭縣境的大海中,或以為就 是現(xiàn)今河北省昌黎縣北的碣石山。不管怎樣,在曹操登臨時,它應是傍海一帶較高 的石山。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頭二句點明“觀滄?!钡奈?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
以下十 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八五e?,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 像繪畫的粗線條。
“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樣子;“何”,何其,今言“多 么”,是嘆美之詞?!板e!倍訃@美,那滄海的遼闊蒼茫氣象便可想而知了。
在 這水波“澹?!钡暮I?,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 它們點綴在平闊 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 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p>
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 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jié),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生意盎然 之感。后二句則是對“水何澹?!币痪涞倪M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 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涌起伏。
這兒,雖是秋天的典型環(huán)境,卻無半點蕭瑟凄涼的 悲秋意緒。在我國文學史上,由于作家的世界觀和處境等種種原因,自宋玉《九辯》 開悲秋文學的先聲之后,多少騷人墨客因秋風而臨風灑淚,見落葉而觸景傷情!然 而,曹操卻能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涌澎湃, 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調(diào)。
這種新的境界, 新的格調(diào),正反映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p>
前面的描寫,是從海的平面 去觀察的,這四句則聯(lián)系廓落無垠的宇宙,縱意宕開大筆,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托 現(xiàn)在讀者面前:茫茫大海與天相接,空蒙渾融;在這雄奇壯麗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漢(銀河)都顯得渺小了,它們的運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納。詩人在這里描寫 的大海,既是眼前實景,又融進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張,展現(xiàn)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偉 氣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勢態(tài)。
這種“籠蓋吞吐氣象”是詩人“眼中”景和“ 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藝術境界。(參見《古詩歸》卷七鐘惺評語)言為心聲,如果 詩人沒有宏偉的政治抱負,沒有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沒有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樂觀 氣度,那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這樣壯麗的詩境來的。
過去有人說曹操詩歌“時露霸 氣”(沈德潛語),指的就是《觀滄?!愤@類作品?!鞍詺狻碑斎皇亲I評,但如果 將“霸氣”理解為統(tǒng)一中國的雄心,那么,這種藝術鑒賞的眼光還是可取的。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边@是合樂時的套語,與詩的內(nèi)容無關,就不必細說 了。
《觀滄?!愤@首詩,從字面看,海水、山島、草木、秋風,乃至日月星漢,全 是眼前景物,這樣純寫自然景物的詩歌,在我國文學史上,曹操以前似還不。
描寫“大?!钡脑娋溆校?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老去詩篇渾漫與,春來花鳥莫深愁。新添水檻供垂釣,故著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游。——《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杜甫參橫斗轉(zhuǎn)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沼圄斲懦髓跻?,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读露找苟珊!诽K軾千古漣漪清絕地。
海岱樓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
廣寒宮闕人間世。靄靄春和一海市。
鏊戴三山,頃刻隨輪至。寶月圓時多異氣。
夜光一顆千金貴?!兜麘倩āずa窐峭嬖伦鳌访总涝崎g鐵甕近青天,縹緲飛樓百尺連。
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幾番畫角催紅日,無事滄州起白煙。
忽憶賞心何處是?春風秋月兩茫然?!锻恰访总罊M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夸。
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锻峭砭啊M風吹雨入樓斜》蘇軾。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罚?/p>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樂府詩>)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明月初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
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故鄉(xiāng),按的猛士兮守四方(劉邦>)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