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知錯能改 士季說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犯了錯不要緊,重要的是能認識自已的錯誤,及時改正錯誤,并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這樣,才能使人進步,使人類進步。所以,我們要知錯能改。
知錯能改是一種品德。有時候一個不經(jīng)意的小錯誤可能會影響自已的前途,比如有二個剛畢業(yè)參加工作的大學生在單位食堂吃飯時,嫌飯菜不合口味,準備倒掉,卻被一個中年男子攔住說:“請不要浪費糧食”。
有個大學生說:“我花錢買的,想倒就倒,關你什么事?”而另一個大學生卻謙虛地認識了錯誤,結果,前者被辭退了,因為,那個中年男子就是公司的總經(jīng)理。如果,這三個大學生能及時認識自已的錯誤,并馬上改正,肯定不是這種結局。
所以,知錯能改可以體現(xiàn)一個人的品德。 知錯能改是一種責任,不僅是對自已負責,也是對家人負責,,更是對國家負責。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
藺相如得知后,盡量回避、容讓,不與廉頗發(fā)生沖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
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后面??!”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因為廉頗后來明白,自己的錯誤是對國家的不負責,因此,他改正了錯誤。
所以,我們要知錯能改。 知錯能改是一種進步。
唐太宗善納諫言,只要大臣們指出不對的,就必然會改正,所以才有了“貞觀之治”。知錯能改這種品質,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的的,唐太宗都能放下帝王的架子,知錯能改。
我們又有什么理由去掩飾自已的錯誤呢?我們的黨在革命斗爭過程中也放過嚴重的錯誤,后來認識到了錯誤后,才有了著名的尊議會議,挽救了中國革命,最后終于建立了新中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國家的主人。
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所以,我們要知錯能改。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能使我們重新認識自己,能使我們進步,能使整個社會進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知錯能改。
世間上,沒有一個人是不會不犯過錯誤的,但是,如果知錯了,并能改過來,那是多么令人振奮??!這是我親身體驗出來的。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我想和朋友去游樂場玩??稍谀莾和嫔砩献钌俣家獛蛞话僭X,但是我現(xiàn)在身無分文,怎么樣去哦?突然,我的腦海里莫名其妙地產(chǎn)生了一種想法:去打工賺錢,賺夠錢再去。去哪里打工呢?疑惑之中,我靈機一動,真笨,拿爸媽的錢不是輕而易舉嗎?
說干就干,我偷偷地跑進爸媽的房間,輕輕地而又快速地拿起那條鑰匙,打開抽屜,把兩百元錢放進了我的褲袋里……“咔”的一聲,門開了,是爸爸。我嚇得頓時說不出話來。爸爸掃視著我,只見的的手躲在屁股后面。我不敢伸直出來,生怕會露出一蛛絲馬跡來?!皯K啦!爸爸注意起我的手了,怎么辦呢?弟,快來救救我??!”爸爸的目光直直盯著我手上拿著的東西,突然,爸爸豎起了眉毛,眼睛直直看著我。許久,才開始問我話:“你是不是拿媽媽的錢?如果是,那就老實交待,爸爸不會罵你,是拿了錢嗎?”“我……我……”“爸爸,請原諒我!”我邊說邊跪在了地上,請求爸爸給我一次改過的機會?!捌饋戆?!從今以后,我不希望再見到你亂拿錢的現(xiàn)象,現(xiàn)在爸爸原諒你這一次,如果你還有下一次,你就不用讀書了……你一共拿了多少錢?要錢干什么,快點說。等一下自己去向媽媽說清楚這件事,知道了嗎?”聽著爸爸嚴肅而又親切的話,我低著頭,吞吞吐吐地說:“知道了,我拿……拿了兩百元錢,我……我想和同學去游樂場玩,要那么多錢嗎?以后不準自己拿大人的錢了!”“哦!你要去哪里,問我拿錢,知道了嗎?”“哦”我望著爸爸那慈祥的眼神,我心中的“偷念”漸漸消失了……從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善自拿爸、媽的錢了。
爸爸,是您改變了我,是您讓我變得誠實,是您讓我懂得了這么一仆道理:知錯就改,善莫大焉。
列寧曾說過:“聰明的人并不是不犯錯誤,只是他們不犯重大錯誤同時能迅速糾正錯誤?!币粋€人難免犯錯誤,關鍵在于犯錯之后能夠嚴肅地對待錯誤,改正錯誤。
楚文王曾經(jīng)沉迷于打獵和女色,不理朝政。太保申借先王之命,要對楚文王施以鞭刑,在太保申的堅持下,楚文王被迫接受。楚文王伏在席子上,太保申把50根細荊條捆在一起,跪著放在文王的背上,再拿起來,這樣反復做了兩次,以示行了鞭刑。文王不解說:“我既然同意接受鞭刑,那就索性真的打我一頓吧!”太保申卻說:“我聽說,對于君子,要使他們心里感到羞恥;對于小人,要讓他們皮肉嘗到疼痛。如果說讓君子感到羞恥仍不能改正,那么讓他嘗到疼痛又有何用處?”楚文王聽后深深自責,從此不再去打獵,也不再沉迷女色,奮發(fā)圖強,不久就兼并了39個國家,擴大了楚國疆土。
文王因改過而成就了他的英名,也造就了楚國的盛況,然而有著西楚霸王之稱的項羽卻因為不能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剛愎自用,最終落得個烏江自刎的下場。
一次錯誤就是一次教訓,改過自新,才能不斷成熟起來。
法國偉大的思想家盧梭寫過著名的《懺悔錄》,他要做的是“把一個人真實的面目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這個人就是我”。因此在《屬性錄》中,他直面自己的隱私,痛責自己的過錯。他曾寫道,自己少年當仆人,偷過主人家一條用舊的絲帶,主人發(fā)現(xiàn)后,他在眾目睽睽之下,將此嫁禍于誠實的女仆瑪麗,破壞了她純潔、善良的名聲。
那時的盧梭是可惡的,自己偷東西還嫁禍于人,但后來他仍受人敬重,為什么呢?這就是因為他能勇于承認錯誤,并能及時改正錯誤,而不是掩飾自己的錯誤。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索??死账挂舱f過:“一個人即使犯了錯,只要能痛改前非,不再固執(zhí),這種人并不失為聰明之人。”承認錯誤并不是自卑,也不是自棄,而是一種誠實的態(tài)度,一種銳意的智慧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
《世說新語》中有則周處 知錯就改 的故事。
原文是: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為鄉(xiāng)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并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
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shù)十里,處與之俱。經(jīng)三日三夜,鄉(xiāng)里皆謂已死,更相慶。
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yún)菍ざ?。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
翻譯過來是:周處年輕時,為人蠻橫強悍,任俠使氣,是當?shù)匾淮蟮満?。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只白額虎,一起禍害百姓。義興的百姓稱他們是三大禍害,三害當中周處最為厲害。
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實際上是希望三個禍害相互拼殺后只剩下一個。周處立即殺死了老虎,又下河斬殺蛟龍。蛟龍在水里有時浮起有時沉沒,漂游了幾十里遠,周處始終同蛟龍一起搏斗。經(jīng)過了三天三夜,當?shù)氐陌傩諅兌颊J為周處已經(jīng)死了,輪流著對此表示慶賀。
結果周處殺死了蛟龍從水中出來了。他聽說鄉(xiāng)里人以為自己已死而對此慶賀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實際上也把自己當作一大禍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吳郡去找陸機和陸云兩位有修養(yǎng)的名人。當時陸機不在,只見到了陸云,他就把全部情況告訴了陸云,并說:“自己想要改正錯誤,可是歲月已經(jīng)荒廢了,怕終于沒有什么成就。”陸云說:“古人珍視道義,認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再說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擔憂好名聲不能傳揚呢?”周處聽后就改過自新,終于成為一名忠臣。
素材
那天,爸爸帶我去吃自助餐??匆婇T口招牌上標著每位兩百元,我就從爸爸錢包里拿出四百元準備付賬?!百I兩張票!”我對收銀員說。收銀員微笑著問:“小同學,你有多高?一米五以下半價。”我瞥了眼爸爸,見他正在旁邊抽煙。然后,又看了看柱子上標的身高線,心想:“要是能省一百元,下次爸爸一定會再帶我來”?!耙幻孜?,大……大概不到?!蔽医Y結巴巴地回答道。乘著收銀員忙著招呼別的客人,我迅速把三張百元鈔票往她手里一塞,快步靠近身高線,輕微曲膝下蹲,又像駝鳥一般地把脖子一縮,順手拿了兩張票,再高高地揚起手中的票,大聲叫爸爸快過來。
等爸爸選好菜正要開始吃的時候,我悄悄跑到他身后,捂住爸爸的眼,讓他猜我衣服口袋里有什么。見爸爸實在猜不出來,我從口袋里像變魔術一般地“變”出百元大鈔。爸爸奇怪地問:“你哪來這么多錢?”我壓低聲音,眉飛色舞地把事情的經(jīng)過講了一遍。誰知爸爸的眉頭卻越皺越緊,臉色逐漸沉了下來?!昂[!誰讓你耍這種小聰明的?”爸爸低聲呵斥道。“我只是高一點點兒,交兩百元太虧了吧?”我小聲辯解道。“差一點也不行。這不是省錢而是騙錢!誠實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你的人品難道只值一百元錢嗎?”我羞愧地低下了頭?!翱禳c把錢補上,記住一定要跟人家道歉?!卑职謮旱土嘶饸庹f。
我只好重新走到收銀臺前,小聲說:“對不起,剛才我量錯了?!比缓蟀彦X放在柜臺上。收銀員不住地夸我誠實,我卻直感得臉上火辣辣的,低著頭跑了回去。
我臉紅了,好像是烈火焚燒一般,心里暗暗告戒自己,不要再做這樣的糊涂事了,一定要做一個尊敬老人,講文明,懂禮貌的時代新人。
最近,學校開展了一系列“講文明,樹新風”的活動,對我受益匪淺,感慨頗深,也使我想起兒時的一件事,想起去年那調(diào)皮,不講文明的我。
平時,家里人對我寵愛有加,教我講文明,講道德,我總聽不進去,左耳進,右耳出。
有一次,我在家里悶得慌,就到樓下走了走,正巧看見一個老頭子想要坐在涼亭內(nèi)的石凳上,我只見他慢慢的靠近,就跑在他前面,坐在位子上。他的聲音似乎有些沙啞,很吃力的對我說:“小朋友,你讓我坐下休息一會兒,好嗎?”我十分生氣地對他說 :“糟老頭子,這個座位是我搶到的,憑什么讓你坐,你想休息,我還想休息呢!那邊不是還有一個座位嗎?你去吧!”老頭說:“我實在不行了,你讓我坐一會,坐一會我就走了?!蔽揖芙^了,不一會兒,只聽見天上轟隆隆幾聲雷鳴,似乎要下雨了,我聽見這驚人的雷鳴,好像天上各路神仙,都在為這位老頭抱不平,好像要懲罰我這個不講文明,不尊重老人的小孩子,于是我撒腿就跑,管不了什么坐位了。后來,那位老頭子也走了。
回家后,將這件事說給了媽媽,我還忿忿不平,不料媽媽批評了我一頓,把我罵的好慘,像是閻王把我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超生。 我臉紅了,好像是烈火焚燒一般,心里暗暗告戒自己,不要再做這樣的糊涂事了,一定要做一個尊敬老人,講文明,懂禮貌的時代新人。
“小朋友,我可以坐下嗎?”這聲音,這聲音怎么這么熟悉?我回過神來,仰起頭看了看:“喔,原來是您呀!老爺爺,上次我不對,我應該讓您坐,不應該罵您,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改了,我向您道歉。老爺爺您坐,您坐?!崩蠣敔斪讼聛?,他微笑著對我說:“孩子,沒什么,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p>
一個人必須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費在任何別的事情上。
--《托爾斯泰傳》。 《左傳》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春秋時,晉靈公無道,濫殺無辜,臣下士季對他進諫。
靈公當即表示:“我知過了,一定要改”士季很高興地對他說:“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遺憾的是,晉靈公言而無信,殘暴依舊,最后終被臣下刺殺。
歷史上確有能改過而終成大業(yè)的君主。楚莊王初登基時,日夜在宮中飲酒取樂,不理朝政。
后來臣下用“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神鳥故事啟發(fā)他,并以死勸諫,終于使他決心改正錯誤,認真處理朝政,立志圖強。楚國終于強大起來,楚莊王也位列“春秋五霸‘之一。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
藺相如得知后,盡量回避、容讓,不與廉頗發(fā)生沖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
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后面?。 边@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列寧曾說過:“聰明的人并不是不犯錯誤,只是他們不犯重大錯誤同時能迅速糾正錯誤?!?/p>
一個人難免犯錯誤,關鍵在于犯錯之后能夠嚴肅地對待錯誤,改正錯誤。 楚文王曾經(jīng)沉迷于打獵和女色,不理朝政。
太保申借先王之命,要對楚文王施以鞭刑,在太保申的堅持下,楚文王被迫接受。楚文王伏在席子上,太保申把50根細荊條捆在一起,跪著放在文王的背上,再拿起來,這樣反復做了兩次,以示行了鞭刑。
文王不解說:“我既然同意接受鞭刑,那就索性真的打我一頓吧!”太保申卻說:“我聽說,對于君子,要使他們心里感到羞恥;對于小人,要讓他們皮肉嘗到疼痛。如果說讓君子感到羞恥仍不能改正,那么讓他嘗到疼痛又有何用處?”楚文王聽后深深自責,從此不再去打獵,也不再沉迷女色,奮發(fā)圖強,不久就兼并了39個國家,擴大了楚國疆土。
文王因改過而成就了他的英名,也造就了楚國的盛況,然而有著西楚霸王之稱的項羽卻因為不能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剛愎自用,最終落得個烏江自刎的下場。 一次錯誤就是一次教訓,改過自新,才能不斷成熟起來。
法國偉大的思想家盧梭寫過著名的《懺悔錄》,他要做的是“把一個人真實的面目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這個人就是我”。因此在《屬性錄》中,他直面自己的隱私,痛責自己的過錯。
他曾寫道,自己少年當仆人,偷過主人家一條用舊的絲帶,主人發(fā)現(xiàn)后,他在眾目睽睽之下,將此嫁禍于誠實的女仆瑪麗,破壞了她純潔、善良的名聲。 那時的盧梭是可惡的,自己偷東西還嫁禍于人,但后來他仍受人敬重,為什么呢?這就是因為他能勇于承認錯誤,并能及時改正錯誤,而不是掩飾自己的錯誤。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索??死账挂舱f過:“一個人即使犯了錯,只要能痛改前非,不再固執(zhí),這種人并不失為聰明之人?!?/p>
承認錯誤并不是自卑,也不是自棄,而是一種誠實的態(tài)度,一種銳意的智慧。 《左傳》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楚莊王初登基時,不理朝政。
后來臣下用“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神鳥故事啟發(fā)他,終于使他決心改正錯誤,立志圖強。楚國終于強大起來,楚莊王也位列“春秋五霸’之一。
列寧曾說過:“聰明的人并不是不犯錯誤,只是他們不犯重大錯誤同時能迅速糾正錯誤?!?西楚霸王項羽因為不能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最終落得個烏江自刎的下場。
索福克勒斯說過:“一個人即使犯了錯,只要能痛改前非,不再固執(zhí),這種人并不失為聰明之人?!?陶淵明為了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放棄了榮華富貴,追求清靜高潔,而成為流芳百世的“隱士”。
列寧曾說過:“聰明的人并不是不犯錯誤,只是他們不犯重大錯誤同時能迅速糾正錯誤?!币粋€人難免犯錯誤,關鍵在于犯錯之后能夠嚴肅地對待錯誤,改正錯誤。
楚文王曾經(jīng)沉迷于打獵和女色,不理朝政。太保申借先王之命,要對楚文王施以鞭刑,在太保申的堅持下,楚文王被迫接受。楚文王伏在席子上,太保申把50根細荊條捆在一起,跪著放在文王的背上,再拿起來,這樣反復做了兩次,以示行了鞭刑。文王不解說:“我既然同意接受鞭刑,那就索性真的打我一頓吧!”太保申卻說:“我聽說,對于君子,要使他們心里感到羞恥;對于小人,要讓他們皮肉嘗到疼痛。如果說讓君子感到羞恥仍不能改正,那么讓他嘗到疼痛又有何用處?”楚文王聽后深深自責,從此不再去打獵,也不再沉迷女色,奮發(fā)圖強,不久就兼并了39個國家,擴大了楚國疆土。
文王因改過而成就了他的英名,也造就了楚國的盛況,然而有著西楚霸王之稱的項羽卻因為不能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剛愎自用,最終落得個烏江自刎的下場。
一次錯誤就是一次教訓,改過自新,才能不斷成熟起來。
法國偉大的思想家盧梭寫過著名的《懺悔錄》,他要做的是“把一個人真實的面目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這個人就是我”。因此在《屬性錄》中,他直面自己的隱私,痛責自己的過錯。他曾寫道,自己少年當仆人,偷過主人家一條用舊的絲帶,主人發(fā)現(xiàn)后,他在眾目睽睽之下,將此嫁禍于誠實的女仆瑪麗,破壞了她純潔、善良的名聲。
那時的盧梭是可惡的,自己偷東西還嫁禍于人,但后來他仍受人敬重,為什么呢?這就是因為他能勇于承認錯誤,并能及時改正錯誤,而不是掩飾自己的錯誤。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索??死账挂舱f過:“一個人即使犯了錯,只要能痛改前非,不再固執(zhí),這種人并不失為聰明之人?!背姓J錯誤并不是自卑,也不是自棄,而是一種誠實的態(tài)度,一種銳意的智慧。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寫作基礎 | 作文指導 |
寫作經(jīng)驗 | 寫作方法 |
文學常識 |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