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頭牡丹鸚鵡:別名馬達加斯加愛情鳥,為鸚形目、鸚鵡科、牡丹鸚鵡屬鳥類,原產于非洲馬達加斯加群島及其附近島嶼特有品種,棲息于海拔1000-1500m繁茂熱帶叢林,包括稀樹草原、半干旱灌木叢林、森林邊緣和空地、毗鄰不受干擾的林地和開墾過的耕地、稻田、城鎮(zhèn)和村莊。在當地,常被當作害鳥,遭到當地農民驅趕。1788年命名,共2個亞種。
由于這種鳥羽色艷麗,常被捕捉飼養(yǎng),致使野生數量越來越少。
灰頭牡丹鸚鵡形態(tài)特征 >
頭體長13-15cm,重25-28克。雄鳥上體草綠色,頭部、頸部和胸部淡灰色,后頸和頸側有一銅綠色領環(huán),眼先及貫眼紋近藍黑色,頰下有一黑帶。腹部、身體兩側和尾巴內側覆羽黃綠色,翅膀內側覆羽為黑色。鳥喙灰白色,眼黑色,虹膜棕色,腿和腳為灰色。
灰頭牡丹鸚鵡生活習性 >
繁殖季會組成5-20只左右的群體,偶爾會高達80只。在飛行的時候,會伴隨刺耳的鳴叫。它們一天中的大部份時間都花在地面上覓食,非常謹慎小心且難以接近。平時大多和雀科鳥類一起集結活動,如果受到驚擾或是有掠食者逼近,會發(fā)出尖聲的鳴叫然后趕快飛離。平時偏好棲息于樹木最高的枝干上,有時候甚至會棲息于電線桿上。
灰頭牡丹鸚鵡飼養(yǎng)方法 >
一般在樹洞中營巢繁殖,以各種植物種子、水果和槳果為食。也會從路上行駛的農作物運輸車上掉下來的的谷粒和黍粒等為食。
灰頭牡丹鸚鵡雌雄分辨 >
雌鳥的頭部和翅膀覆羽均為綠色。幼鳥和成鳥的體色很類似,年幼的雄鳥頸部帶有綠色,偶爾會像雌鳥那樣全部皆為綠色,鳥喙則為灰黑色。
灰頭牡丹鸚鵡繁殖方式 >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