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書信概述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是有名的禮儀之邦,人們的社會產(chǎn)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大多通過一定的禮儀形式和一定的文化活動方式來進行,。在實際生活中,每個人都經(jīng)常使用到一系列的應用文,如傳統(tǒng)的書信、名片、柬貼、啟事、題詩題詞、對對聯(lián)等,現(xiàn)代的如電報、傳真、特快專遞、電子郵件等。這些應用寫作包含著豐富的禮儀內(nèi)容,具有中華民族濃厚的文化色彩。
書信是一種向特定對象傳遞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應用文書。“信”在古文中有音訊、消息之義,如“陽氣極於上,陰信萌乎下”(揚雄:《太玄經(jīng)·應》);另外,“信”也有托人所傳之言可信的意思,不論是托人捎的口信,還是通過郵差郵遞的書信,以及近年出現(xiàn)的郵寄錄音帶、錄像帶、電子郵件等都具有這種含義。用語言文字向特定對象傳遞信息和進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信,一是有運用文字述說事情原委和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二是具備相應的書寫工具;三是有人進行傳遞。親筆給親戚朋友寫信,不僅可以傳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給受信人以“見字如面”的親切感;科技不斷進步,又相繼出現(xiàn)了電話、電報、郵寄錄音帶、錄像帶、電子郵件等交流信息的手段,可以預見,未來電子郵件這一新興的手段會被越來越多的人運用。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與社會的關系也在進行重新建構,書信的運用除傳統(tǒng)用法,即公函私函之外,一個新的發(fā)展動向便是原先私函類中因為個人需要而向政府機構、企事業(yè)單位、知名學者等個人所發(fā)的事務性的信件,這一類信件的使用量逐漸增多,值得注意。我們將其稱為個人公文。
另外,在古代書信作為主要的通信來源,它不僅僅傳達著國與國的文化交流,同時也傳遞著人們思想的情懷(對家鄉(xiāng)父老、對愛人、對朋友...)。還起到了報平安的深層含義。
二、書信的構成
書信由箋文及封文兩部分構成。
箋文即寫在信箋上的文字,也就是寄信人對收信人的招呼、問候、對話、祝頌等等。箋文是書信內(nèi)容的主體,書信的繁簡、俗雅及至其他方面的風格特征,幾乎都由內(nèi)容主體決定。
封文即寫在信封上的文字,也就是收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的地址、姓名等等。封文是寫給郵遞人員看的,使郵遞人員知道信從哪里來,寄往哪里去;萬一投遞找不到收信人,還能將信退給寄信人。完整的書信應該是箋文封文俱全,并且將箋文裝入寫好封文的信封內(nèi),然后將口封好付寄的。
三、書信的寫法
書信雖然是一種個人性很強的運用文,寫法上也比較靈活,但書信還是應該遵循一定的要求,最基本的可概括為以下二點: (—)必須合乎規(guī)范書信寫作規(guī)范突出地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一是書寫格式的規(guī)范,二是書信語言的禮儀規(guī)范,這兩種規(guī)范都必須嚴格遵守,否則就會出亂子,鬧笑話。(二)言之有物,通情達理“信”字本身含有信任之義,這要求書信不論寫給誰看,所述之事都要實在,所表之情都要率真,所講之理都要通達。
書信的格式
書信歷史悠久,其格式也幾經(jīng)變化。今天,按通行的習慣,書信格式主要包括五個部分: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
1.稱呼
也稱“起首語”,是對收信人的稱呼。稱呼要在信紙第一行頂格寫起,后加“:”,冒號后不再寫字。稱呼和署名要對應,明確自己和收信人的關系。(具體可參見第四編《應酬稱謂》)稱呼可用姓名、稱謂,還可加修飾語或直接用修飾語作稱呼。這里簡要說明幾條細則:
(1)給長輩的信。若是近親,就只寫稱謂,不寫名字,如“爸”、“媽”、“哥”、“嫂”等;親戚關系的,就寫關系的稱謂,如“姨媽”、“姑媽”等。對非近親的長輩,可在稱謂前加名或姓,如“趙阿姨”、“黃叔叔”等。
(2)給平輩的信。夫妻或戀愛關系,可直接用對方名字,愛稱加修飾語或直接用修飾語,如“麗”、“敏華”、“親愛的”等;同學、同鄉(xiāng)、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稱或加上“同學”、“同志”,如“瑞生”、“老紀”、“小鄒”、“三毛”等。
(3)給晚輩的信。一般直接寫名字,如“樂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輩分稱謂,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稱謂作稱呼,如“孫女”、“兒子”等,
《關于書信的格式》(.unjs)。
(4)給師長的信,通常只寫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師”二字,如“段老師”、“周師傅”、“宏海老師”等。對于十分熟悉的師長,也可單稱“老師”、 “師傅”。假如連名帶姓,在信首直稱“孫松平老師”、“王達夫師傅”,就顯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對于學有專長、德高望重的師長,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為鄭重起見,也有以職務相稱的,如“董教授”、“陳大夫”、“佟工程師”等。
(5)給一個單位或幾個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寫“同志們”、“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給機關團體的信,可直接寫機關團體名稱。如 “XX委員會”、“XX公司”。致機關團體領導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職務作稱呼,亦可直接在機關團體稱呼之后加上“領導同志”、“負責同志”、“總經(jīng)理”、“廠長”等。
如果信是同時寫給兩個人的,兩個稱呼應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長者在前。
上述五種場合,有時還可按特殊對象,視情況加上“尊敬的”、“敬愛的”、“親愛的”等形容詞,以表示敬重或親密之情。當然,這要用得適宜,如對好友稱“尊敬的”,反而顯得見外,對無特殊關系的年輕女性貿(mào)然稱呼“親愛的”,那就有失檢點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問候語開頭。問候是一種文明禮貌行為,也是對收信人的一種禮節(jié),體現(xiàn)寫信人對收信人的關心。問候語最常見的是“您好!”“近好!”依時令節(jié)氣不同,也常有所變化,如“新年好!”“春節(jié)愉快!”問候語寫在稱呼下一行,前面空兩格,常自成一段。
問候語之后,常有幾句啟始語。如“久未見面,別來無恙。”“近來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類。問候語要注意簡潔、得體。
接下來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體文,即寫信人要說的話。它可以是稟啟、復答、勸諭、抒懷、辭謝、致賀、請托、慰唁,也可以是敘情說理、辯駁論證等。這一部分,動筆之前,就應該成竹在胸,明白寫信的主旨,做到有條有理、層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時要談幾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頭有尾,詳略得當,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為一談。
3.結尾
正文寫完后,都要寫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勵的話,作為書信的結尾。習慣上,它被稱做祝頌語或致敬語,這是對收信人的一種禮貌。祝愿的話可因人、因具體情況選用適當?shù)脑~,不要亂用。(可參見下節(jié)《常用書信用語》的“祝頌語”。)
結尾的習慣寫法有兩種:
(1)在正文寫完之后,緊接著寫“此致”,轉一行頂格或空兩格寫“敬禮”。
(2)不寫“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安好”、“健康”、“平安”等詞,一定要另起一行空兩格,不得尾綴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結尾下另起一行寫“祝你”、“敬祝”,再空兩格寫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書信最后一行,署上寫信人的姓名。署名應寫在正文結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寫給的親屬、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稱呼,如兒、弟、兄、侄等,后邊寫名字,不必寫姓。如果是寫給組織的信,一定要把姓與名全部寫上。而在署名之后,有時還視情加上“恭呈”、“謹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稱,都要和信首的稱謂相互吻合。
日期一項,用以注明寫完信的時間,寫在署名之后或下邊。有時寫信人還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點,尤其是在旅途中寫的信,更應如此。
寫書信的格式 -書信
1.稱呼
也稱“起首語”,是對收信人的稱呼,稱呼要在信紙第一行頂格寫起,后加“:”,冒號后不再寫字。稱呼和署名要對應,明確自己和收信人的關系。(具體可參見第四編《應酬稱謂》)稱呼可用姓名、稱謂,還可加修飾語或直接用修飾語作稱呼。如:
親愛的小明:(要頂格寫)
另外,這里簡要說明幾條細則:
(1)給長輩的信。若是近親,就只寫稱謂,不寫名字,如“爸”、“媽”、“哥”、“嫂”等;親戚關系的,就寫關系的稱謂,如“姨媽”、“姑媽”等。對非近親的長輩,可在稱謂前加名或姓,如“趙阿姨”、“黃叔叔”等。
(2)給平輩的信。夫妻或戀愛關系,可直接用對方名字,愛稱加修飾語或直接用修飾語,如“麗”、“敏華”、“親愛的”等;同學、同鄉(xiāng)、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稱或加上“同學”、“同志”,如“瑞生”、“老紀”、“小鄒”、“三毛”等。
(3)給晚輩的信。一般直接寫名字,如“樂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輩分稱謂,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稱謂作稱呼,如“孫女”、“兒子”等。
(4)給師長的信,通常只寫其性或其名,再加“老師”二字,如“段老師”、“周師傅”、“宏海老師”等。對于十分熟悉的師長,也可單稱“老師”、“師傅”。假如連名帶姓,在信首直稱“孫松平老師”、“王達夫師傅”,就顯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對于學有專長、德高望重的師長,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為鄭重起見,也有以職務相稱的,如“董教授”、“陳大夫”、“佟工程師”等。
(5)給一個單位或幾個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寫“同志們”、“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給機關團體的信,可直接寫機關團體名稱。如“XX委員會”、“XX公司”。致機關團體領導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職務作稱呼,亦可直接在機關團體稱呼之后加上“領導同志”、“負責同志”、“總經(jīng)理”、“廠長”等。
如果信是同時寫給兩個人的,兩個稱呼應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長者在前。
上述五種場合,有時還可按特殊對象,視情況加上“尊敬的”、“敬愛的”、“親愛的”等形容詞,以表示敬重或親密之情。當然,這要用得適宜,如對好友稱“尊敬的”,反而顯得見外,對無特殊關系的年輕女性貿(mào)然稱呼“親愛的”,那就有失檢點了。
2.正文
正文通常以問候語開頭。問候是一種文明禮貌行為,也是對收信人的一種禮節(jié),體現(xiàn)寫信人對收信人的關心。問候語最常見的是“您好!”“近好!”依時令節(jié)氣不同,也常有所變化,如“新年好!”“春節(jié)愉快!”問候語寫在稱呼下一行,前面空兩格,常自成一段。如:
你好!久未見面,別來無恙。(問候語,空兩格寫起)
最近,我在學習電腦。對于電腦,我自己可以說是一竅不通,只能加緊惡補……(這是正文,要空兩格寫起)
問候語之后,常有幾句啟始語。如“久未見面,別來無恙?!薄敖鼇硪磺锌珊茫俊薄熬梦赐ㄐ?,甚念!”之類。問候語要注意簡潔、得體。
接下來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體文,即寫信人要說的'話。它可以是稟啟、復答、勸諭、抒懷、辭謝、致賀、請托、慰唁,也可以是敘情說理、辯駁論證等。這一部分,動筆之前,就應該成竹在胸,明白寫信的主旨,做到有條有理、層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時要談幾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頭有尾,詳略得當,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為一談。
3.結尾
正文寫完后,都要寫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勵的話,作為書信的結尾。習慣上,它被稱做祝頌語或致敬語,這是對收信人的一種禮貌。祝愿的話可因人、因具體情況選用適當?shù)脑~,不要亂用。(可參見下節(jié)《常用書信用語》的“祝頌語”。)常用的如:
此致(主體部分寫完,另起一行,空兩格寫,不用寫標點)
敬禮?。砥鹨恍校敻駥懀?/p>
也可以在主體部分寫完,這樣結尾:
祝您
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結尾的習慣寫法有兩種:
(1)在正文寫完之后,緊接著寫“此致”,轉一行頂格或空兩格寫“敬禮”。
(2)不寫“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安好”、“健康”、“平安”等詞,一定要另起一行空兩格,不得尾綴在正文之后。也可以在正文結尾下另起一行寫“祝你”、“敬?!?,再空兩格寫上“安好”、“健康”等。
4.署名和日期
在書信最后一行,署上寫信人的姓名。署名應寫在正文結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如果是寫給的親屬、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稱呼,如兒、弟、兄、侄等,后邊寫名字,不必寫姓。如果是寫給組織的信,一定要把姓與名全部寫上。而在署名之后,有時還視情加上“恭呈”、“謹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稱,都要和信首的稱謂相互吻合。如:
如友:大林
2007年12月25日
日期一項,用以注明寫完信的時間,寫在署名之后或下邊。有時寫信人還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點,尤其是在旅途中寫的信,更應如此。(以上來源名稱:日常實用應酬大全;來源責任者:張建華陳思;出版者名稱:廣東經(jīng)濟出版社)
信封寫法:
左上方填寫郵編及收信人地址;信封中間居中寫收信人姓名,加上稱呼,它可以是寫信人對收信人的稱呼,也可以是郵遞員對收信人的稱呼。后者為王力先生的觀點,實際上郵遞員只認為是寫信人對收信人的稱呼。收信人后面沒有稱呼是不禮貌的,屬于格式上的錯誤。信封右下方為寄信人地址及郵編。
學生寫書信的注意事項:
1、書信是交際的工具,所以有什么話就直截了當?shù)貙懗鰜?,一般無須含蓄婉轉,它的語言要口語化,不能文白相間不倫不類。
2、書信中的稱呼和措辭要倍加注意,稱呼要根據(jù)雙方的親疏程度,由個人來定,但求恰當,不失禮貌,以免引起收信人的不滿,影響彼此的關系。
信件不能用鉛筆書寫,以防模糊不清,也不要用紅筆書寫,這會認為是絕交信。一般用毛筆、蘭水筆或圓珠筆書寫。信紙一般用專用信紙或稿紙,切不可隨便撿一片紙就寫信。
3、不要為寫信而寫信。人們寫信大都事出有因,不能不寫,寫信時就會一氣呵成,情感之氣韻流貫始終。若應付差使,贅言連篇,不僅會讓對方反感,也會造成彼此關系的疏遠。
4、信件書寫務求字跡工整,一般也不要出現(xiàn)錯字、別字,寫過信后通常應檢查一遍,看看所寫內(nèi)容是否全已寫出,同時檢查語句是否存在不通的現(xiàn)象或有錯別字出現(xiàn)。信件一定要保持清晰整潔,不可涂抹太多。
親愛的媽媽:
首先,讓女兒祝您身體安康,萬事如意!
媽媽,在您接到分別兩年后女兒給您寫的第一封信時,我想,您大概會用手帕輕輕擦拭眼角思念的淚水。別難過,您遠離此地雖短短兩年多,家鄉(xiāng)變化可大啦!您心目中的那個“窮地方”,已一去不復返了。要是您身臨此境,一定會用您那天生的好嗓子唱一曲“誰不說俺家鄉(xiāng)好”。
淚水不知不覺爬上了臉頰。媽媽,別傷心,這已不是四年前爸爸去世時流的那悲傷的淚,也不是兩年前您離開我們姐弟,遠嫁它鄉(xiāng)時流的那種辛酸的淚,更不是您走后家里缺吃少穿無依無靠時所流的惶恐的淚;這是由于激動和感激而迸出的欣喜的淚花,當然,也有對您的思念。
媽媽,人親愛的媽媽,多少往事,萬語千言,該怎樣向您傾訴呢?媽媽,就在您遠嫁的第十天,弟第病倒了,晚上兩點出現(xiàn)了休克。剛滿13歲的我不知所措,急得只知道大聲哭喊:“媽媽!媽媽!”鄉(xiāng)鄰們被吵醒了,一雙雙溫暖的手伸向我們姐弟倆。弟弟被送進了醫(yī)院。鄉(xiāng)鄰們知道我們沒錢付藥費,大家東拼西湊,替弟弟付了藥費,還從城里買了營養(yǎng)品……媽媽,我當時是多么激動啊!我在心里默默地呼喊:“爺爺、奶奶、叔伯、嬸嬸們,你們的恩情,我沒齒不忘,我要永遠生活在這里,哪兒也比不上我的家鄉(xiāng),誰也比不上我的鄉(xiāng)鄰們!”媽媽,兩年多來,我們姐弟倆就是在鄉(xiāng)鄰們的關心幫助下生活,我和弟弟都還在讀書。聽到這些事情,感情豐富的您,一定會激動得熱淚盈眶。
媽媽,如今的家鄉(xiāng)各方面都在發(fā)生喜人的變化。幾天前,當我在家看書時,忽然窗外探進一個腦袋來,喜滋滋地對我說:“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昨天我爸爸算過帳,說我家今年收入可望達到8000元,還準備買一臺電視機呢!”媽媽,您還記得嗎?他就是曾罵您“小寡婦”,惹您生氣傷心的“討人厭”呀!媽媽,他現(xiàn)在可不是從前那個只知道整天光著屁股玩,愛戲弄人的“討人厭”了,他也變得講文明,懂禮貌,勤奮了。這家有名的“貧困戶”,如今居然達到年收入8000元!這,您沒有想到吧!其實像這樣的勞動致富戶。
媽媽,信紙無法表達我全部的心聲。分別兩年多了,想念您呀,請您吻一下女兒的信,就像吻女兒的臉龐一樣,望我母保重!
此致
敬禮!
女兒×××
×年×月×日
毛主席至毛岸英、毛岸青(1941年1月31日)
岸英、岸青二兒:
很早以前,接到岸英的長信,岸清的信,岸英寄來的照片本,單張相片,并且是幾次的信與照片,我都未復,很對你們不起,知你們懸念。
你們長進了,很歡喜的。岸英文理通順,字也寫的不壞,有進取的志氣,是很好的。惟有一事向你們建議,趁著年紀尚輕,多向自然科學學習,少談些政治。政治是要談的,但目前以潛心學習自然科學為宜,社會科學輔之。將來可倒置過來,以社會科學為主,自然科學為輔。總之注意科學,只有科學是真學問,將來用處無窮。人家恭維你抬舉你,這有一樣好處,就是鼓勵你上進;但有一樣壞處,就是易長自滿之氣,得意忘形,有不知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危險。你們有你們的前程,或好或壞,決定于你們自己及你們的直接環(huán)境,我不想來干涉你們,我的意見,只當作建議,由你們自己考慮決定。總之我歡喜你們,望你們更好。
岸英要我寫詩,我一點詩興也沒有,因此寫不出。關于寄書,前年我托西安林伯渠老同志寄了一大堆給你們少年集團,聽說沒有收到,真是可惜?,F(xiàn)再酌檢一點寄上,大批的待后。
我的身體今年差些,自己不滿意自己;讀書也少,因為頗忙。你們情形如何?甚以為念。
毛主席
一九四一年一月三十一日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3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