覬覦怎么讀 覬(jì)、覦(yú)。覬覦,漢詞詞語,意思是渴望得到不屬于自己的東西。 基礎釋義:希望得到(不應該得到的東西):祖國神圣領土,豈容列強覬覦。 近義詞:覬幸:希望能僥幸得到。覬望:非分的希望。覬欲:非分的希求與企圖。覬奪:希圖攘奪。覬利:祈求利益。 詳細釋義:非分的希望或企圖。《左傳·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無覬覦?!倍蓬A注:“下不冀望上位?!薄度龂尽の褐尽の涞奂o》:“宗廟乏祀,社稷無位;羣兇覬覦,分裂諸夏?!薄杜f唐書·崔元略傳》:“時劉棲楚自為京兆尹,有覬覦相位之意”。 相關文獻: 《左傳·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無覬覦。”杜預注:“下不冀望上位?!?br>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宗廟乏祀,社稷無位;羣兇覬覦,分裂諸夏。” 《舊唐書·崔元略傳》:“時劉棲楚自為京兆尹,有覬覦相位之意?!?br> “覬覦”讀作jìyú。 意思是渴望得到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也指非分的希望或企圖;還可以表示希望得到某些東西,多為不應該得到的東西。 “覬覦”一詞出自《左傳·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無覬覦。”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地質略論》中曾寫道:“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扇萃庾逯芯浚蝗萃庾逯綋?;可容外族之贊嘆,不容外族之覬覦者也。” 李二和《流浪的夢》中也曾用過:“他們強撐著干癟的軀殼,在寒徹的風中半是覬覦、半是絕望地哀鳴?!?br> 近義詞:1、覬望,指希圖,企望。 2、覬欲,意思是企圖。 3、肖想,非規(guī)范性詞組,含貶義,在閩南方言中有“妄想”之意。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4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