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校園說明文
我們的校園是興國中學,位于長安區(qū)南長安街。這里環(huán)境優(yōu)美、交通便利、文化氣氛濃厚,是一個理想的讀書地方。
興國中學始建于1999年,是一所民辦初級中學,這里有一大批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和領導班子。
走進興國中學的校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長廊,門口的墻壁上掛著密密麻麻的獎牌。有的是省重點中學頒發(fā)的,有的則市教育局頒發(fā)的。長廊的南邊是男生公寓,男生公寓的東邊實驗樓,實驗樓的一層是音樂教室,二層是物理實驗室,三層是生物實驗室。
走過實驗樓便是操場了,操場兩邊有許多體育器材。每天下午四點四十分,初一、初二的學生都會在這里做廣播體操。近幾天,做完廣播體操還有拔河比賽。
操場的北邊是教學樓,教學樓有五層,各個班級的教室都在這里。每層樓都有教師辦公室,還安裝了空調。
操場和教學樓的中間是一個小操場,學生集會都是在這里。兩邊分別是一棟小教學樓和餐廳,西邊的是教學樓。一樓有政教處、教導處等。二樓是教導主任辦公室、副校長辦公室等。三樓是校長辦公室,四樓是微機室。餐廳有三層。一、二層是食堂,三層是禮堂,平時開會、元旦晚會都在這里。
這就是我們的校園——興國中學。這就是我們生活的地方。在這里我們不僅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做人。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我們學會了競爭。在不斷的競爭中,我們學會了取長補短。在對未來的憧憬中,我們學會了與人合作。這就是我們的校園,我們的第二個家。
亭香園林
前幾年,我去過一個園林,叫亭香園林,無論站在那個角度看,里面的花,建筑等等,它都是一個讓人難以忘懷的園林。
這個園林位于城市的西北部,面積大約是180萬平方千米。中間有一個噴水池,池的中央有兩坐栩栩如生的魚的雕像,兩條魚張著大嘴,奔放出一條條銀色的水線,在太陽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園林的東邊有一個庭院,庭院里栽滿了鮮花,開的花朵不是很大,從遠處看星星點點,顏色有黃、紅、白……還散發(fā)著陣陣清香,庭院里裝修的富麗堂皇。園林的西部主要是假山。假山重巒疊嶂,設計的十分逼真,給人的感覺,好像是在真山里游覽,栩栩如生。園林的北部有個小樹林,里面種有竹子、杏樹、桃樹、鐵杉等等。夏天在此遮涼避暑是最好不過了。
這個園林很美,它因庭院里的花和樹、竹子而出名,故名做亭香園林。庭院里的的花香撲朔而來,在這里面散步,使人忘記一切煩惱,樹林里的樹木,高大挺拔,很茂盛,頗有田園之意啊。在園林的后面有座亭五山,站在上面遠看園林,猶如一副優(yōu)美的圖畫,它的布局統(tǒng)一,即使不是站在亭五山上看,也是一副優(yōu)美的圖畫,這樣美的園林,誰不贊美?
莊園整體布局為中軸大體對稱的大規(guī)模三路構筑,各路皆有三重堂宇。
左路建筑有東花園、糧倉、繡樓等。東花園也稱“亦園”,用于接待客人。
園內有花圃客房等,其建筑十分精美。花圃錯落有致,客房裝修華麗,院壩青石鋪就,院墻彩繪粉飾,古色古香,十分幽雅。
中路建筑有大堂、二堂和正堂,各路堂宇之間均有石壩或內墻間隔。高大的磚筑院墻,墻檐下砌筑斗拱,顯得古樸厚重。
猶可想見,當年的土司莊園守備森嚴,肅穆莊重。院內進深80余米,橫寬60余米,整個占地面積6000余平方米,建筑布局層層深進、重重抬高,氣勢宏偉壯觀。
其石作、木作以及家具雕刻的各類圖紋具有鮮明的彝族文化藝術特征,是研究民族、民俗學的珍貴實物資料。一段對頤和園的描寫:以莊重威嚴的仁壽殿為代表的政治活動區(qū),是清朝末期慈禧與光緒從事內政、外交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
以樂壽堂、玉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