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歡笑聲與鞭炮聲中,小年(農(nóng)歷12月23日)拉開了序幕。而這天晚上,家家都要祭灶神。
天一擦黑兒,鞭炮就響起來了,人們隨著鞭炮聲開始做圓子、拜灶神。
晚上6點的鬧鐘一響,我家就開始做圓子,圓子是用來祭灶神的。
我們各司其職,爺爺負責削南瓜、燒南瓜。奶奶先在粉筒里放入粉、鹽、燒開的南瓜湯,然后開始用盡全力和粉。我和姐姐盯著奶奶,我們都想做圓子,但都不會和粉。連我家的小狗都伸著舌頭等待著圓子完成。
粉和好以后,我和姐姐摩拳擦掌,洗了八次手后才開始做圓子。我和姐姐做的圓子和媽媽奶奶做的圓子毫不相干。她們做圓柱形的,到我們手里就變成了長方體,她們做成了元寶,我們則轉(zhuǎn)化成了一座“巧奪天工”的哈利法塔。就這樣,歡聲笑語中,做了一桌子的圓子,我們還覺得意猶未盡。
終于,到了激動人心的蒸圓子環(huán)節(jié)。一碰上滾燙的鍋,圓子們就爭先恐后地進去了。一開始,它們還安安靜靜,等待著高溫的考驗。半個小時一過,圓子們就被喚醒了。一開鍋蓋,那金黃的圓子散發(fā)出了主角光環(huán)!我剛想拿一個嘗嘗,但被那源源不斷的熱氣阻止了。我咽了咽口水,把手縮了回去。但終究我還是禁不住誘惑,找來筷子,夾起一個,猛吹幾下就迫不及待地往嘴里送。呀!我的嘴巴像快要開動的火車一樣,冒著一串串白煙,燙得我直跺腳。
蒸好了南瓜圓子,我們一家人輪流拜灶神爺。我和姐姐都希望下學期考個好成績,而我則多許了一個愿望——希望灶神爺上天別去說我的壞話,保佑我考一個好初中!
最后,我們?nèi)揖墼谝黄?,我和爸爸點燃了“元寶” ,那升起的裊裊輕煙述說著我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向往!
(小作者是浙江省湖州市織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六年級學生)
后 記
南瓜圓子芳香四溢,不僅顏色誘人還帶著南瓜的清甜。即使不放什么餡料也讓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口。
家長感言
“拜灶神”是以前的老風俗,每年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三晚上,帶著孩子親身體會過年的各種習俗,也體會著全家團聚的快樂。
教師賞析
這篇文章可謂是“年味”的一道“前菜”。每到臘月二十三,我們織里一帶家家戶戶都會熬老南瓜湯和糯米粉做成各種形狀的園子祭拜灶神。小作者以細膩生動的筆觸寫出了家鄉(xiāng)人民對新年的企盼,全家合作,其樂融融。(朱忠華)
請到「后臺-用戶-個人資料」中填寫個人說明。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78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