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分為三大季節(jié):冬、夏和雨季。
冬季(11月至3月),早晚溫差較大,印度各地每天晴朗,是十分舒服的季節(jié),但北方的平原地區(qū)有時很寒冷,山岳地帶下雪,1月-2月北部及中北部早上霧氣很大,濕度也很大。夏天(4月至6月),5月開始天氣變得炎熱,5月中開始非常炎熱,最好去高原地避暑。
由于5月中旬-7月天氣原因,白天最高溫度可達35-42度,氣候干燥、晴朗,晚上最低溫度可到28-30度。請準備夏天的衣服,需要帶遮陽帽、遮陽傘、防曬霜(30倍以上)、防曬修護乳液、腹瀉藥、防中暑藥品、防蚊蟲叮咬的藥、太陽鏡等夏季出行必備品。
6月,由西部海岸開始的西南雨季,逐步擴散至全印度。除東南地區(qū)外,雨量集中在6月至9月期間,6-7月氣溫非常炎熱,空氣潮濕。
每年的9月-次年的3月為印度的旅游黃金季節(jié),降水稀少,氣溫為5一15℃。因為此時氣溫最適合旅游。
膳食:全程以自助餐為主。德里、孟買等城市用中餐,大部份為酒店自助餐,印式口味、燒烤、咖喱及香料調味,味道較濃。
服裝: 穿著涼快透氣的衣物,為了防止強烈的陽光,最好帶寬邊草帽及太陽鏡。在雨季旅游,應隨身攜帶雨具。
在冬季,需穿保暖和輕便外套。由于印度大巴旅游車都是單冷空調,在冬季參團,一定要在車上注意穿保暖的衣服。
在正式場合,男士應穿著西服,女士穿裙裝。進入圣地,女士應穿著長裙或褲裝。
在穆斯林地區(qū)旅游,應穿著更得體。女士應穿寬松褲和長衫。
外出旅游應攜帶相機和瓶裝水。一副望遠鏡和太陽境可抵御紫外線。
游泳衣一定要帶上,高級酒店均有游泳池。在黃金旅游季節(jié),德里附近的日夜溫差較大,白天陽光強烈,穿件襯衫就夠了,晚上要穿毛衣或薄大衣。
印度金三角地區(qū)參考衣服: 1-3月輕便夾克、外套、羊毛衫、休閑褲、休閑鞋、純棉襯衣等 4-8月夏季衣服、涼鞋、休閑鞋、t恤衫、休閑圓領衫、短褲、短裙、長裙、中長褲裝、游泳衣等 9-10月輕便夾克、部分夏季衣服同上、長褲、長衫備用等 11-12月輕便保暖夾克、長衫、長褲、休閑裝、休閑鞋等 注:以上衣物僅供參考,衣物依個人喜好和天氣變化可隨意增減。 印度是一個宗教大國,有很多寺院廟宇,參觀時不要穿太短的衣服;另外進寺廟一定要脫鞋。
參泰姬陵是不能帶攝像機、手機、口香糖、口紅、電池和食品。有些景點對拍照要另外收費。
值得一提的是不要隨便給陌生人拍照(在請求允許后方可) 參見: /guidesinfo_117962_1/。
飲食上不吃牛肉,而且有相當大一部分人不吃任何肉,純吃素,點菜時要注意啦~ 很多印度人都有喝上午茶和下午茶的習慣,具體時間看各人習慣,你觀察你老板習慣什么時候喝茶,這時候是休息的,不要找他有事。
而且一般印度人喜歡喝的不是中國的那種綠葉子茶,是印度產的泡起來感覺像咖啡樣子的那種茶。不過你老板在中國工作,入鄉(xiāng)隨俗了也不一定。
宗教信仰問題,印度80%以上信奉印度教,注意,不是佛教,算是從佛教發(fā)展而來的,叫印度教。雖然如此,不過你帶他逛中國的佛教寺廟景點他還是會感興趣的。
但是除非是印度教的紀念品,否則送禮送佛教的紀念品沒啥意思,兩個教的神樣子都不一樣。 印度是有等級的,上下級分的很清楚,比如就餐的時候,所謂的低等級就不能和領導同桌吃飯,甚至同地吃飯。
比如司機之類,中國領導出差有飯局了,司機上桌一起吃沒什么關系,但是在印度人來看這是絕對不可以的,是對高等級的人的侮辱。所以司機絕對不能上桌。
(鄙視一下印度人先?。?還有左右手的問題。在印度,人們大便是不用紙的,用左手擦拭,然后再洗手,所以印度的衛(wèi)生間隔間里很少放紙,但是都有一個小水龍頭。
所以在印度人來看,左手是不衛(wèi)生的,平常遞文件啊,遞東西什么的,包括吃飯,一定要用右手。 如果領導有小孩,中國人喜歡摸小孩的頭,但對于印度人是絕對無禮的舉動,頭是只有神才可以摸得地方。
印度人寫東西喜歡條理性,最明顯的就是寫郵件或者文件的話,非常喜歡用1、2、3排序,這是優(yōu)點,值得表揚。你要投其所好。
印度人時間觀念不強,極其拖拉,你要有思想準備。 還有個問題,一般印度人的英語說得都相當?shù)摹?/p>
糟糕,口音很重,你就只有多鍛煉才能聽懂啦~。
別的都不重要 我建議你注意安全 印度國內 自殺性襲擊 和連環(huán)爆炸 不斷服裝:穿著涼快透氣的衣物,為了防止強烈的陽光,最好帶寬邊草帽。
在雨季旅游,應隨身攜帶雨具。在冬季,需穿保暖和輕便外套。
在正式場合,男士應穿著西服,女士穿裙裝。進入圣地,女士應穿著長裙或褲裝。
在穆斯林地區(qū)旅游,應穿著更得體。女士應穿寬松褲和長衫。
外出旅游應攜帶相機和瓶裝水。一副望遠鏡和太陽境可抵御紫外線。
游泳衣一定要帶上,高級酒店均有游泳池。在黃金旅游季節(jié),德里附近的日夜溫差較大,白天陽光強烈,穿件襯衫就夠了,晚上要穿毛衣或薄大衣。
宗教:印度有80%以上的人口信奉印度教,此外還有回教、錫克教、佛教、基督教等在印度,宗教不盡影響著人民的日常生活,也規(guī)范印度人的行為、思想、婚姻、社交和社會階級地位。語言:印度種族復雜,不同種族使用不同語言。
在印度,有17種主要語言,844種方言。印地語和英語為官方語言。
英語被廣泛應用,在全國通用。貨幣:印度的貨幣是盧比,美金多數(shù)地方不通用,入境時最好在機場兌換盧比。
買賣錢幣要嚴格按規(guī)定。國際機場有貨幣兌換處,不要忘記拿票據憑單,這個憑單在將盧比換回其他貨幣時也需要。
離境時要在機場兌換處把所有盧比都換掉,盧比是不允許帶入和帶出境的。1美金 = 42.61盧比, 1人民幣 = 5 盧比(以當日銀行牌價為準)習俗:印度人大約83%是印度教徒,印度教徒不吃牛肉,因為牛被視為是神圣的動物。
一般人不用牛皮制品。印度教寺廟不允許牛皮制品入內,需赤腳入內。
婦女要穿著適宜,上衣不能過短,下身需穿長褲或長裙。印度男子的傳統(tǒng)服裝,下身是托蒂,印度女人的民族服裝是“紗麗”電流:電器小配件最好帶充電器及適配器。
印度電流是200伏,50赫茲,有時候為230~240伏。墻上插座有的地方為兩項插座,有的地方為三項插座,均為圓柱型插頭,請準備好換轉器。
健康預防和其他信息:出發(fā)前客人應自行前往防疫所打預防針,建議打乙腦預防針。避免豬肉食品,街邊的油炸食品,自來水不可直接飲用,要煮開后飲用。
(印度許多大城市污染較為嚴重,飲食須格外小心)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出入境手續(xù):每位外國人都需在出入境時提交出入境卡,并接受安檢的檢查,包括行李,喀什米爾地區(qū)檢查更加嚴格,共需要檢查4次,每次檢查時男女要分開,分別進入不同的房間檢查,外國人需填寫調查表。
喀什米爾機場不允許拍照,所有電器的電池、口紅要放在托運行李里。要嚴格遵守喀什米爾地區(qū)的安全防范法律。
時差:比中國北京慢2小時30分小費:在印度,餐廳通常加收10%的服務費。行李員、客房服務、餐廳服務員、其他服務員都需要支付小費,小費的金額由20-100盧比不等。
旅行團小費為US$5-US$6/人天。購物:印度以手工藝制品聞名,游客可選購的紀念品種類很多。
如:絲織品、木雕、香木手工藝品、大理石、地毯、珠寶首飾、銀器、黃銅制品、羊毛圍巾及傳統(tǒng)服裝等。攝影:在印度有許多值得攝影的古跡和自然風景,但有的需預先領取許可證(5000盧比)1. 用閃光燈、照明燈、三腳架攝影時,需要新德里考古學部發(fā)行的特別許可證。
2. 進入印度的風景區(qū)或遺跡,相機和攝影機都是需要收費的,每個地區(qū)的費用不同,費用為25-300盧比不等。國家代碼:0091安全預防及緊急情況絕不可將手提箱疏忽在機場或車站,在酒店時應該用鎖鏈鎖好酒店房門。
電話區(qū)號:011 匪警:100 火警:101電話:在印度可以使用從中國帶去的GSM全球通手機,具體撥號方式如下:直撥0086-28-87430645 (舉例) 自己多小心 就是。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