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遵守組委會提出的五大原則
1.適應性原則:適應環(huán)境,是參加比賽的基礎,到達高原地區(qū)后如不能適應當?shù)丨h(huán)境請及時放棄比賽。
2.安全性原則:安全是順利完賽的前提,在比賽過程中,請時刻謹記以安全為主,競技精神是在安全的前提下體現(xiàn)出來的。
3.公平性原則:組委會以公平公正公開的態(tài)度開展賽事,請各位運動員同樣以公平參與、公平競爭的心態(tài)參加比賽。
4.尊重當?shù)亓曀自瓌t:入鄉(xiāng)隨俗,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生活習慣,請各位運動員尊重當?shù)氐娘L俗習慣及宗教信仰。
5.環(huán)保原則:賽事舉辦地在“三江源”國家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請各位運動員遵守自然規(guī)律,愛護自然環(huán)境,在賽事舉辦期間,除了微笑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回憶什么都不要帶走。
1
目前當?shù)貧夂颦h(huán)境
關于瑪沁縣目前的氣候狀況,小編收到前線同事發(fā)來的報道,心情表示十分的復雜呀。一天仿佛過了四季,春夏秋冬,不斷的變化。
以下是前方同事的自述,大家好好體會
總結:瑪沁縣目前氣候狀況是日夜溫差大,紫外線強,大家既要準備好保暖的衣物,也要隨身攜帶防曬裝備。日很曬,夜很美,有相機的記得帶上,隨手可以拍出大片兒。
白天的瑪沁
日落時分的瑪沁
夜幕下的阿尼瑪卿,繁星點點
2
謹防高原反應
什么是高原反應?
高原反應是人體在高海拔的自然調(diào)節(jié)機制,是由高海拔主、客觀原因共同構成的??陀^原因是高海拔氧氣稀薄,氣壓降低,人體能獲得的氧氣會隨著海拔上升而減少。主觀原因是有的人身體耗氧量大,海拔提升過快又消耗太多氧氣。高原反應一般出現(xiàn)在海拔2500米以上。本屆賽事舉辦地在青海省果洛州瑪沁縣,屬典型的高原山地類型,平均海拔4100米以上。
高原反應癥狀
如果你進入高海拔環(huán)境,同時感到身體有些不舒服,有類似于感冒的癥狀,就可能已經(jīng)有高原反應了。高原反應是一個發(fā)展的過程,有的人可能只有早期癥狀并很快恢復,但如果癥狀持續(xù)加重,就需要引起警惕。
輕度癥狀——輕度的高原反應癥狀是通過你的頭和胃感展現(xiàn)出來的。如果你在高原感到頭痛頭暈,胃里犯惡心,則屬于高原反應早期癥狀。如果這種癥狀在1-2天后消失,則說明你已經(jīng)克服了高反。
重度癥狀——如果你在睡眠過程中,心悸難以入睡,頭痛也愈發(fā)劇烈,并且還有惡心嘔吐的癥狀,則說明高原反應已經(jīng)加重。此時你要提高警惕,在高原反應進一步惡化之前作出診斷。
高原反應預防措施
充分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以更好地適應高海拔環(huán)境,預防高原反應。在高海拔環(huán)境,人的睡眠質量會降低,有時還會失眠。此時要盡量減少睡前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盡量嘗試入睡。但不要通過安眠藥物幫助睡眠,否則可能影響呼吸。
保持平常心——高原反應的發(fā)生也與人的心理有關。較大的心理壓力,緊張恐懼和過于自信,認為自己能輕松適應高原反應,這兩種心態(tài)都可能導致高原反應的發(fā)生。在精神狀態(tài)方面保持一顆平常心,在身體適應高原的過程中,可以用心理手段去化解身體的不適感,比如聊聊笑話,分散注意力,全身心投入手上的工作等。
輕度高反如何緩解?
補充水分——高海拔很難讓你感到口渴,因此喝水需要有意識地進行。高海拔空氣寒冷干燥,你的呼吸會帶走更多水分。并且排尿量會比平時多0.5升,這也造成水分損失。
正確飲食——在有輕度高原反應癥狀時,你的胃口會很差。這時候多吃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流質食物,比如米粥,燕麥粥等。注意適量攝入,如果吃太多也會加劇反應。出現(xiàn)高原反應現(xiàn)象也要避免大量攝入鹽分。
適當吸氧——吸氧可以快速緩解高反癥狀,但是對適應高原的過程沒有幫助。因此吸氧只能作為緩解高反的措施,根本上克服高反還是需要人體適應高原。
適當藥物——大多數(shù)緩解高反的藥物都是處方藥,且具有副作用,需要在藥師指導下,依照個人身體情況使用,不可以胡亂使用。
高反是一種身體的正?,F(xiàn)象,不用過分恐懼,但也不敢掉以輕心。正確地認識高反,才能戰(zhàn)勝高反。
建議初到高原地區(qū),不可疾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或奔跑,也不能做體力勞動,不可暴飲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負擔,不要飲酒和吸煙,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有維他命的食品,適量飲水,注意保暖,少洗澡以避免受涼感冒和耗體力。
不要一開始就吸氧,盡量要自身適應它,否則,你可能在高原永遠都離不開吸氧了(依賴性非常強)。 可服用一些緩解高原反應的藥品:高原紅景天(至少提前 10 天服用)、西洋參含片、諾迪康膠囊(對緩解極度疲勞很有用)、百服寧(控制高原反應引起的頭痛)、西洋參(對緩解極度疲勞很有用)、速效救心丸,但作用不是特明顯,一般認為都是自我安慰的精神療法,與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效果雷同。
對于高原適應力強的人,一般高原反應癥狀在 1-2 天內(nèi)可以消除,適應力弱的需 3-4 天。
人對高原低氧環(huán)境能產(chǎn)生適應,通過運動鍛煉獲得的適應尤佳。
于是產(chǎn)生了利用高原特殊的地理條件增強運動員呼吸和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提高有氧代謝能力的想法和做法,這就是原始的高原訓練。目前認為高原訓練最適宜的高度為海拔1800-2000米之間。
高原訓練時人體有兩種負荷:一是運動缺氧的負荷,這在平原也有;二是高原缺氧的負荷,這是平原所無。兩種負荷相加,造成高原更為深刻的缺氧刺激,就能大大調(diào)動身體的機能潛力,因而高原訓練實際上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強化訓練。
高原地區(qū)缺氧的特定環(huán)境,運動員在含氧量較低的條件下訓練,能夠促使紅細胞增生和血紅蛋白增加,從而提高了身體輸氧能力。高原訓練的時間較短,一般為3-4周,強度相對偏大。
部分運動訓練手段的強度在95%以上或接近最高強度,當運動員能完成接近本人在平原的主項最高強度時,回到平原后,突破原最高強度,提高成績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在高原訓練中,存在許多要素,但其中最主要的是:適當?shù)母叨?,適當?shù)挠柧殨r間,適當?shù)膹姸群瓦x擇至比賽時間的適當間隔。
第一;適當?shù)母叨?。一般來說,海拔1000-3000米的高原訓練都有效果。
有認認為在海拔2000-2500米的高度訓練對提高運動水平以及運動員的耐力、速度最有好處。而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度則有不利的影響,特別是長期大負荷的訓練。
適當?shù)母叨燃饶苡柧殞\動員肌體產(chǎn)生深刻的缺氧刺激,又能使運動員承受比較大的訓練和強度。第二;適當?shù)挠柧殨r間。
在中等高度(海拔2000米左右),高原訓練的時間以45-50天為宜。高原訓練每天訓練的次數(shù)以不超過4次為宜。
近年來,一些國家在田徑訓練中,把中等的訓練作為重要的一環(huán),每年都安排3-4周。第三;適當?shù)膹姸取?/p>
在現(xiàn)代運動訓練中,沒有強度,也就沒有運動成績的突破。但是,在高原訓練中,強度最難掌握。
在高原訓練中,要根據(jù)運動員本身的訓練水平的高低確定強度的大小,要與比賽的國際標準相銜接,在訓練中要求部分手段要接近比賽的要求,要把高原訓練的強度與下山后的訓練強度相銜接,下山后的強度要高于高原訓練的強度。第四;至于比賽時的適當間隔。
高原訓練結束后,由于高原訓練的疲憊以及人體對于低海拔的平原有個逐漸適應的調(diào)整過程,運動員下山后一般都有一段肌體狀況的低谷,因此要注意捕捉運動員運動能力起伏動態(tài)中的最佳點,既調(diào)整好高原訓練后至比賽時的適當間隔。前蘇聯(lián)有材料指出:在高原經(jīng)過2-5周,強度不是很大的訓練后,訓練末期有個減負荷過程,下山后,有三個時期能提高成績:第一個時期,下山后的2-6天(然后有一個下降);第二個時期,14-24天;第三個時期,35-45天。
高原訓練愈緊張,負荷愈大,運動員提高成績出現(xiàn)的便愈晚。
建議初到高原地區(qū),不可疾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或奔跑,也不能做體力勞動,不可暴飲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負擔,不要飲酒和吸煙,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有維他命的食品,適量飲水,注意保暖,少洗澡以避免受涼感冒和耗體力。不要一開始就吸氧,盡量要自身適應它,否則,你可能在高原永遠都離不開吸氧了(依賴性非常強)。
可服用一些緩解高原反應的藥品:高原紅景天(至少提前 10 天服用)、西洋參含片、諾迪康膠囊(對緩解極度疲勞很有用)、百服寧(控制高原反應引起的頭痛)、西洋參(對緩解極度疲勞很有用)、速效救心丸,但作用不是特明顯,一般認為都是自我安慰的精神療法,與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效果雷同。對于高原適應力強的人,一般高原反應癥狀在 1-2 天內(nèi)可以消除,適應力弱的需 3-4 天。
希望以上可以幫到你~!
建議初到高原地區(qū),不可疾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或奔跑,也不能做體力勞動,不可暴飲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負擔,不要飲酒和吸煙,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有維他命的食品,適量飲水,注意保暖,少洗澡以避免受涼感冒和耗體力。
不要一開始就吸氧,盡量要自身適應它,否則,你可能在高原永遠都離不開吸氧了(依賴性非常強)。 可服用一些緩解高原反應的藥品:高原紅景天(至少提前 10 天服用)、西洋參含片、諾迪康膠囊(對緩解極度疲勞很有用)、百服寧(控制高原反應引起的頭痛)、西洋參(對緩解極度疲勞很有用)、速效救心丸,但作用不是特明顯,一般認為都是自我安慰的精神療法,與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效果雷同。
對于高原適應力強的人,一般高原反應癥狀在 1-2 天內(nèi)可以消除,適應力弱的需 3-4 天。 希望以上可以幫到你~。
1、不適宜到西藏旅行的人 心、肺、腦、肝、腎有明顯的病變,以及嚴重貧血或高血壓的病人,切勿肓目進入高原。
你如果從未進過高原,那么建議你在進入高原之前,進行嚴格的體格檢查。 患有器質性疾病、嚴重貧血或重癥高血壓的游客對高原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較差。
他們在進入高原的初期,發(fā)生急性高原病的危險性明顯高于其他人;若在高原停留時間過長,也較其他人易患各種慢性高原病。同時由于機體要適應高原環(huán)境,肝、肺、心、腎等重要臟器的代償活動增強,使這些臟器的負擔加重。
一旦這些臟器出現(xiàn)疾患,便會使病情進一步加重。v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是否能參與西藏的旅行活動,建議你向有經(jīng)驗的醫(yī)生請教,并且盡量本著穩(wěn)健的原則。
2、進入高原之前的準備 (1).進入高原前,可向有高原生活經(jīng)歷的人咨詢注意事項,做到心中有數(shù),避免無謂緊張。 (2).進入高原之前,禁止煙酒,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避免過于勞累,要養(yǎng)精蓄銳充分休息好。適當服西洋參等,以增強機體的抗缺氧能力。
如有呼吸道感染,應治愈后再進入高原。 (3).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克服和戰(zhàn)勝高原反應的靈丹妙藥。
大量事例證明,保持豁達樂觀的情緒,樹立堅強的自信心,能夠減弱高原反應帶的身體不適。反之,憂心忡忡、思慮過度,稍有不適便高原緊張的慶,反而會加大腦組織的耗氧量,從而使身體不適加劇,使自愈時間延長。
(4).如果你從未進過高原,在進入高原之前,一定要進行嚴格的體格檢查。嚴重貧血或高血壓病人,切勿肓目進入高原。
3、進入高原途中注意事項 (1).應盡可能預備氧氣和防治急性高原病的藥物,如硝苯吡啶(又名心痛定)、氨茶堿等,也需備有防治感冒的藥物、抗菌素和維生素類藥物等,以防萬一。 (2).由于高原氣候寒冷,晝夜溫差大,要注意準備足夠的御寒衣服,以防受涼感冒。
寒冷和呼吸道感染都有可能促發(fā)急性高原病。 (3).在進入高原的途中若出現(xiàn)比較嚴重的高山反應癥狀,應立即處理,及時服用氨茶堿或舌下含服硝苯吡啶20毫克。
嚴重時應吸氧。若出現(xiàn)嚴重的胸悶、劇烈咳嗽、呼吸困難、咳粉紅色泡沫痰,或反應遲鈍、神志淡漠、甚至昏迷,除作上述處理外,應盡快到附近醫(yī)院進行搶救,或盡快轉往海拔較低的地區(qū),以便治療恢復。
(4).由于乘車進入高原所需時間工,途中住宿條件差,體力消耗大,因此除要準備以上各種物品外,還應該準備水或飲料以及可口易消化的食物,以便及時補充機體必需的水和熱量。 4、高原反應 →在西藏旅行,最應該注意的就是高原反應。
因人而異,未上高原前很難預知。身體弱者未必反應大,體魄健壯者未必無反應。
每個人的反應表現(xiàn)形式也各不相同。一般情況下,瘦人好于胖人,女士好于男士,矮個子好于高個子,年輕者好于年老者。
從平原地區(qū)進入高原后,人體出現(xiàn)的調(diào)節(jié)性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脈搏(心律)頻率:平原地區(qū)正常脈搏為72次/分,初到高原時脈搏可增至80~90次/分,個別人可達100多次/分,居住一段時間后,又可恢復。 (2).呼吸:呼吸系統(tǒng)輕度缺氧時,首先表現(xiàn)呼吸加深加快,隨缺氧加重呼吸頻率也進一步加快,人們呆感到胸悶氣短。
適應后,會逐漸恢復到原來水平。 (3).血壓:平原地區(qū)正常收縮壓為110~120毫米汞柱,舒張壓為0~80毫米汞柱。
初進入高原后,由于血管感受器作用和體液等影響,使皮膚、腹腔臟器等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從而保證心臟冠狀動脈、腦血管內(nèi)的血液供應。適應后亦會恢復正常。
(4).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特別是大腦對缺氧極為敏感。輕度缺氧時,整個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性增強,如情緒緊張、易激動等,繼而出現(xiàn)頭痛、頭暈、失眠、健忘等。
進入較高海拔地區(qū)后,則由興奮轉入抑制過程,表現(xiàn)嗜睡、神志談漠、反應遲鈍。少數(shù)嚴重者會出現(xiàn)意識喪失甚至昏迷,若轉入低地后會恢復正常。
神經(jīng)癥狀的表現(xiàn)輕重常與本人心理狀態(tài)和精神情緒有密切關系。對高原有恐懼心理,缺乏思想準備的人,反應就多些;相反,精神愉快者反應就較少。
(5).消化系統(tǒng):進入高原消化腺的分泌和胃腸道蠕動受到抑制,除胰腺分泌稍增加外,其余消化食物的唾液、腸液、膽汁等分泌物較平原時減少,腸胃功能明顯減弱。因此可能出現(xiàn)食欲不振、腹脹、腹面瀉或便秘、上腹疼痛等一系列消化系統(tǒng)紊亂癥狀。
在高原生活了一段時間后,可逐步恢復。 在高原,如果持續(xù)感覺不適就應該上醫(yī)院治療。
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背著心理恐懼的包袱上高原。
果你從未進過高原,在進入高原之前,一定要進行嚴格的體格檢查,如發(fā)現(xiàn)心,肺,腦,肝,腎的病變,嚴重貧血或高血壓病人,請勿盲目進入高原。如果你只患有一般疾病,必須預先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如隨身攜帶氧氣等。
并不是每一個登上高原的人都會出現(xiàn)高原反應,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沒有高原反應的人,下次登上高原時未必就沒有反應。而且高原反應并不是可以通過反復鍛煉就可以克服的。
可服用一些高原反應藥和緩解高原反應的保健食品:
優(yōu)易·活力旅途:提前3天服用,靈芝、紅景天、螺旋藻、三七協(xié)同,抗高原反應,補充營養(yǎng),抗疲勞的戶外食品。
高原康:防治急性高原病藥品。
高原安:保健食品,有利于緩解高原反應。
高原有著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 ,其特點是低壓、低氧、氣候干燥寒冷、風速大、太陽輻射和紫外線照射量明顯增大。
第三軍醫(yī)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楊國愉等日前完成的一項題為“高原缺氧對心理功能的影響及防護”的研究表明 ,在高原環(huán)境下 ,隨著海拔的升高 ,空氣中的氧分壓不斷降低 ,人如果長期處在這種缺氧環(huán)境中 ,嚴重者可出現(xiàn)低氧血癥。由于人的神經(jīng)組織對內(nèi)外環(huán)境變化最為敏感 ,因此在缺氧條件下 ,腦功能損害發(fā)生的最早 ,損害程度也比較嚴重 ,且暴露時間越長 ,損害越嚴重 ,特別是對感覺、記憶、思維和注意力等認知功能的影響顯著而持久。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高原缺氧對人體感覺機能的影響出現(xiàn)較早 ,其中視覺對缺氧最為敏感。在海拔 4300米以上高度時 ,夜間視力明顯受損 ,并且這種損害不會因機體的代償反應或降低海拔高度而有所改善。
人體的聽覺機能也會隨著海拔的增加而受到影響,大約在海拔5000米左右 ,人的高頻范圍聽力下降 , 5000~ 6000米 ,人的中頻和低頻范圍聽力顯著減退 ,而且聽覺的定向力也受到了明顯的影響 ,這可能也是高原缺氧條件下容易發(fā)生事故的重要原因。此外人體的觸覺和痛覺等也會在嚴重缺氧時逐漸變得遲鈍 ,在極端高度時還可能出現(xiàn)錯覺和幻覺。
在記憶影響方面 ,由于記憶對缺氧極為敏感 ,在海拔 1800~ 2400米時 ,人的記憶力便開始受到影響 ;5000米左右出現(xiàn)記憶薄弱 ,此時已不能同時記住兩件事情了 ;以后隨著海拔的升高 ,缺氧程度的加重 ,會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記憶損害 ,從記憶的下降到完全喪失記憶能力。研究人員認為 ,記憶損害可能與大腦里面的海馬膽堿能系統(tǒng)功能變化有關 ,缺氧主要影響短時記憶 ,一般不影響長時記憶。
急性高原缺氧將嚴重影響人的思維能力。海拔 1500米時 ,人的思維能力開始受到損害 ,表現(xiàn)為新近學會的復雜智力活動能力受到影響 ;3000米時 ,各方面的思維能力全面下降 ,其中判斷力下降尤為明顯 ;4000米時 ,書寫字跡拙劣、造句生硬、語法錯誤 ;超過 7000米時 ,有相當一部分人可在無明顯癥狀的情況下突然出現(xiàn)意識喪失。
研究人員認為 ,缺氧對思維能力影響的危險性在于 ,主觀感覺與客觀損害相矛盾。如缺氧已導致個體思維能力顯著損害 ,但自己卻往往意識不到 ,做錯了事也不會察覺 ,還自以為思維和工作能力“正?!薄?/p>
此外 ,急性高原缺氧時還會使人的注意力明顯減退 ,在海拔5000米以上時 ,注意力難于集中 ,不能像平時那樣集中精力專心做好一件事情。而且 ,隨著海拔的升高 ,缺氧程度的加重 ,注意的范圍會變得越來越窄。
研究人員指出 ,高原的特殊環(huán)境特點對機體的生理心理活動影響是明顯的。對抗缺氧的最好辦法是供氧 ,如對初次進入高原的人配備簡易的便攜式供氧裝置 ,這樣有助于將缺氧所致的認知功能下降等風險降低到最小程度。
人對缺氧有一個適應過程 ,一般需要 1~ 3個月的時間 ,因此在首次進入高原之前 ,最好有計劃地、間歇性地暴露于不同高度的環(huán)境中 ,使機體有足夠的時間對環(huán)境變化進行代償 ,以此減輕和消除由于缺氧所引起的各種癥狀。 高原缺氧知多少 西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高原上空氣稀薄,氧氣較少,使人類的正常呼吸受到較大的影響。
由于空氣密度是隨高度的升高而減小的,也就是說,愈到高處,氣壓愈低。為了便于計算,利用氣象學上得出的氣壓與高度之間的換算關系,并用760毫米水銀柱這一平均值代表海平面氣壓,來算出每一高度上氣壓對海平面氣壓的百分比,此百分比就是此高度的含氧量占平原含氧量的百分比。
拉薩市海拔3649米,含氧量占平原的64%,獅泉河海拔4278米,百分比為59%;那曲海拔4507米,百分比為56%。 高原反應應對措施(高營養(yǎng)) 一、高原的環(huán)境特點 1. 缺氧 從海平面到10萬米的高空,氧氣在空氣中的含量均為21%。
然而,空氣壓力卻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由此導致空氣稀薄,因此氧氣壓力也隨之降低。據(jù)測算,在海拔4270米高處,氧氣壓力只有海平面的58%。
所以,盡管氧氣在大氣中的相對比例沒有變化,但由于空氣稀薄,氧氣的絕對量卻變小了,由此導致了缺氧。 2. 寒冷 根據(jù)氣象測定,海拔高度每升高150米,氣溫會下降1度。
一般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6.5度。因此,高原地區(qū)的氣溫比同一緯度的其它地區(qū)更寒冷。
3. 濕度低 高原的濕度較低,使人體排出的水分增加。據(jù)測算,高原上每天通過呼吸排出的水分為1.5升,通過皮膚排出的水分為2.3升,在不包括出汗的前提下,就達到同一緯度平原地區(qū)人體所有體液排出總和的1倍。
4. 陽光輻射強 在海拔3600米高處,宇宙間的電離輻射,紫外線強度和對皮膚的穿透力是海平面的三倍。另外,這些射線通過積雪的反射也非常強烈。
據(jù)測定,積雪可將90%的紫外線反射回地表面,而草地的反射率僅為9%-17%。換句話說,由于積雪的作用,人體將遭受紫外線的雙重輻射。
高原的環(huán)境特點確實非同凡響。對此,人體并不是被動地應付,而要根據(jù)環(huán)境作出相應的調(diào)整。
對短期的旅游者而言,調(diào)整是暫時的,而千百年來一直生活在高原上的人們,則早已形成了適應性變化。讓我們看看在高原地區(qū),人們的體。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0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