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預防傳染病安全常識
傳染病是由各種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人之間相互傳染的疾病。
一、傳染病傳播的方式和途徑:
1、通過空氣從呼吸道傳染。如流感、流腦、麻疹、百日咳、風疹、猩紅熱等。
2、通過食物經消化道傳播。如痢疾、傷寒、甲型肝炎等。
3、通過昆蟲及動物傳染。如蚊子傳播乙腦;虱子傳播斑疹、傷寒;狗能傳播狂犬??;蒼蠅傳播痢疾等。
4、通過日常接觸傳染。如甲肝、沙眼、紅眼病、水痘等。
5、通過血液傳播。如輸血、打針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6、土壤-被蟲卵、芽孢等污染時,成為傳播途徑
二、預防傳染病的環(huán)節(jié):
1、控制和消滅傳染源;
2、切斷傳播途徑;
3、保護易感人群。
三、常見預防措施
①加強體育鍛煉,保證休息,提高抗病能力。
②最佳的預防是在適當的年齡接種疫苗,例如麻疹疫苗、風疹疫苗、腮腺炎疫苗等。
③傳染病患者要進行隔離直至病情痊愈為止。
④傳染病流行期間盡量少去公共場所(尤其是醫(yī)院),少串門,以減少感染和傳播機會。
⑤注意個人及環(huán)境衛(wèi)生,不挑剔食物,多喝開水。
⑥易感人群應注意飲水飲食衛(wèi)生,養(yǎng)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
⑦藥物預防,出現病情時應早診斷早治療,不貽誤病情。
四、正確的洗手方法:
1.打開水龍頭,使雙手充分淋濕,至手腕以上。
2.取適量的洗手液或肥皂。
3.搓揉雙手,至起泡沫。
4.手心、手背、指縫間都要搓揉,要洗至手腕以上。
5.要特別注意指甲縫隙處和粗皮膚紋的地方。
6.整個搓揉的過程,至少要有二十秒或以上。
7.再次打開水龍頭,讓水從手腕到指尖,從上到下地沖洗,以免臟水再次污染雙手。
8.用水沖洗水龍頭開關,再關掉水龍頭。
9.用干凈的毛巾或紙巾擦干雙手。可以的話,也可用風干機風干。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極強的感冒病。 流感潛伏期1~3日,最短數小時。
流感與普通感有著區(qū)別。中毒型流感病人則表現為:高熱、昏迷、抽搐,有時能致人死亡。普通感冒較流行性感冒傳染性要弱得多,一般人在受涼、淋雨、過度疲勞后,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
流感的預防措施有:
①注意體育鍛煉,保證休息,增強體質。②流感流行期間暫停集會,暫不探親訪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動,出門戴口罩。公共場所加強通風,噴灑漂白粉液消毒。
③時要保持營養(yǎng)均衡和避免過度勞累,這是預防流感的基礎措施。
④預防流感的最好辦法是接種疫苗.
冬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風疹、腮腺炎等,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防治呼吸道傳染病應注意以下事項: 1、避免受涼。
人體受涼時,呼吸道血管收縮,血液供應減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2、凈化環(huán)境、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應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讓陽光射過室內;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間。 3、注意生活規(guī)律,保證充足睡眠。
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勞,調節(jié)人體各種機能,增強免疫力。 4、增加營養(yǎng)。
補充營養(yǎng),適當增加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 5、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體育鍛煉可增強血液循環(huán),提高免疫力。 6、講究衛(wèi)生。
加強個人衛(wèi)生和個人防護。 7、免疫預防。
流行季節(jié)前可進行相應的預防接種,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腦等疫苗。 8、早發(fā)現、早治療。
出現呼吸道癥狀時,應及時就醫(yī),切忌不當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亂吃藥。
今天,班主任張老師讓我們10月19號7點50分收看了江蘇教育頻道播出的中小學生安全知識節(jié)目。
我看了之后懂了很多知識。我知道了在地震時的安全措施。
1、地震時要保持冷靜清新的頭腦,要迅速的做出選擇,關閉火和煤氣管道,以免發(fā)生煤氣泄漏和火災等災難。2、如果時在平房里,首先要迅速躲到易于形成安全三角區(qū)的地方如床下桌下。
3、如果是在樓房的高層千萬不要試圖往外跑,千萬不要去陽臺,窗外躲避。4、如果在上課一定不要驚慌失措,要迅速躲避在桌椅下或桌椅旁,用書包等保護頭部。
5、逃生是不要走電梯或跳樓8、在公共場所發(fā)生地震,可以隨機應變,躲到就近比較安全的地方。9。
逃生時不要直立行走,最好是低頭彎腰,必要時爬行。10、如果已經離開了房間,千萬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東西,以免余震。
我還懂得了怎樣預防傳染病,1、要按時接種疫苗。2、教室內和居住場所要長開窗通風,保持空氣通風。
3、邀請曬被褥,每天用是不擦桌子和地面。并根據天氣變化而增減變化衣服。
4、要堅持教室內外干凈衛(wèi)生。5、要講究飲食衛(wèi)生,個人衛(wèi)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6??人曰虼驀娞鐣r用紙巾遮住口鼻,不要用臟手去觸摸嘴巴,鼻子,眼睛。
7、經常要開展戶外活動,加強體育鍛煉。8、要避免接觸傳染病患者。
9、在全染病流行期間,盡量不要去去擁擠的公告場所。10、要配合學校做好晨檢和午檢。
今天知道了這么多知識,我一定要把他們都在現實中運用起來。
一、發(fā)生盜竊案件 一旦發(fā)生盜竊案件,同學們一定要冷靜應對,并做到: (1)立即報告學校保衛(wèi)部門或當地派出所,同時封鎖和保護現場,不準任何人進入。
不得翻動現場的物品,切不可忙忙地去查看自己的物品是否丟失。這對公安人員準確分析、判斷偵察范圍和收集證據,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發(fā)現嫌疑人,應立即組織同學進行堵截,力爭捉拿。 (3)配合調查,實事求是地回答公安部門和保衛(wèi)人員提出的問題,積極主動地提供線索,不得隱瞞情況不報。
學校保衛(wèi)部門和公安機關有義務、有責任為提供情況的同學保密。 (4)如果發(fā)現存折被竊,應當盡快到銀行掛失。
二、避免打架 (1)同學之間相處要講團結、講禮貌、講文明、講道德,防止江湖義氣等社會不良風氣侵蝕校園。 (2)同學之間因生活瑣事(如食堂打飯、圖書館占座、球場運動等)發(fā)生矛盾時,要冷靜克制,學會容忍,“退一步海闊天空”,千萬不能感情沖動,拳腳相加。
(3)發(fā)現有同學打架時,現場同學不要袖手旁觀,更不能火上加油。持相同觀點者,或遇有老鄉(xiāng)受欺侮時,不要推波助瀾,避免出現打群架現象。
(4)同學聚會時喝酒,要在人員、酒量上嚴加控制。尤其是對那些喝了酒容易出現情緒激動的同學,更要控制酒量,勸其少喝,以防酒后滋事,造成不良后果。
擴展資料校內安全是全社會安全工作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直接關系到青少年學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長,關系到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安寧和社會穩(wěn)定。
1990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布報告,在世界大多數國家中,意外傷害是兒童青少年致傷、致殘、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在我國,學齡兒童的意外傷害死亡率最高段多數發(fā)生在學校和上學的途中;而在不同年齡的青少年中,又以15~19歲意外傷害的死亡率最高。
意外傷害不僅造成了大量兒童的永久性殘疾和早亡,消耗巨大的醫(yī)療費用,而且削弱了國民生產力。不僅給孩子及家庭帶來痛苦和不幸,而且給社會、政府及學校造成巨大的負擔和損失。
據調查,1999年~2002年間,北京市共發(fā)生學校賠償經濟損失的學生傷亡事故360余起,其中有一半以上學校在處理事故時遇到困難。 因此,校園安全問題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
保護好每一個孩子,使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意外事故減少到最低限度,已成為中小學安全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內容。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校園安全。
校園安全知識一、在教室內活動應怎樣注意安全?.二、在教室內活動,有許多看起來細微的小事情值得同學們注意,否則,同樣容易發(fā)生危險。
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 防磕碰。目前大多數教室空間比較狹小,又置放了許多桌椅、飲水機等用品,所以不應在教室中追逐、打鬧,做劇烈的運動和游戲,防止磕碰受傷。
2.防滑、防摔。教室地板比較光滑的,要注意防止滑倒受傷;需要登高打掃衛(wèi)生、取放物品時,要請他人加以保護,注意防止摔傷。
3.防墜落。無論教室是否處于高層,都不要將身體探出陽臺或者窗外,謹防不慎發(fā)生墜樓的危險。
4.防擠壓。教室的門、窗戶在開關時容易壓到手,也應當處處小心,要輕輕地開關門窗,還先留意會不會夾到他人的手。
5.防火災。不帶打火機、火柴、煙花爆竹、小鞭炮等危險物品進校園,杜絕玩火、燃放煙花爆竹等行為。
6.防意外傷害。改錐、刀、剪等鋒利、尖銳的工具,圖釘、大頭針等文具,使用時必須有老師指導,用后應妥善存放起來,不能隨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傷害。
二、課間活動應注意什么?在每天緊張的學習過程中,課間活動能夠起到放松、調節(jié)和適當休息的作用。課間活動應當注意以下幾方面:1.室外空氣新鮮,課間活動應當盡量在室外,但不要遠離教室,以免耽誤下面的課程。
2.活動的強度要適當,不能做劇烈的活動,以保證繼續(xù)上課時不疲勞、精神集中、精神飽滿。3.活動的方式要簡便易行,如做做操、跳跳繩等。
4.活動要注意安全,要避免發(fā)生扭傷、碰傷等危險。三、游泳時應注意什么?游泳是一項十分有益的活動,同時也存在著危險。
要保證安全,應該做到:1.游泳需要經過體格檢查,患有心臟病、高血壓、肺結核、中耳炎、皮膚病、嚴重沙眼等以及各種傳染病的人不宜游泳。處在月經期的女同學也不宜去游泳。
2.要慎重選擇游泳場所,到江河湖海去游泳,必須先了解水情,水中有暗流、淤渦、淤泥、亂石和水草較多的水域不宜作為游泳場所。來往船只較多、受到污染和血吸蟲等病流行地區(qū)的水域也不宜游泳。
3.下水前要做準備運動.可以跑步、做做操,活動開身體,還應用少量冷水沖洗一下軀干和四肢,這樣可以使身體盡快適應水溫,避免出現頭暈、心慌、抽筋現象。4.飽食或者饑餓時,劇烈運動和繁重勞動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況不明時,不要跳水。6.發(fā)現有人溺水,不要貿然下水營救,應大聲呼喚成年人前來相助。
四、上體育課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體育課在中小學階段是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重要課程。體育課上的訓練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項也因訓練的內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區(qū)別。
1.短跑等項目要按照規(guī)定的跑道進行,不能串跑道。這不僅僅是競賽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
特別是快到終點沖刺時,更要遵守規(guī)則,因為這時人身體產生的沖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競技之中,思想上毫無戒備,一旦相互絆倒,就可能嚴重受傷。2.跳遠時,必須嚴格按老師的指導助跑、起跳。
起跳前前腳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這不僅是跳遠訓練的技術要領,也是保護身體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進行投擲訓練時,如投手榴彈、鉛球、鐵餅、標槍等,一定要按老師的口令行動,令行禁止,不能有絲毫的馬虎。這些體育器材有的堅硬沉重,有的前端有尖利的金屬頭,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擊中他人或者自己被擊中,造成受傷。
甚至發(fā)生生命危險。4.在進行單、雙杠和跳高訓練時,器材下面必須準備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墊子。
如果直接跳到堅硬的地面上,會傷及腿部關節(jié)和后腦。做單、雙杠動作時,要采取各種有效的方法,做雙手提杠時不打滑,避免從杠上摔下來,使身體受傷。
5.在做跳馬、跳箱等跨躍訓練時,器材前要有跳板,器材后要有保護墊,同時要有老師和同學在器材旁站立保護。6.前后滾翻、俯臥撐、仰臥起坐等墊上運動的項目,做動作時要嚴肅認真,不能打鬧,以免發(fā)生扭傷。
7.參加籃球、足球等項目的訓練時,要學會保護自己,也不要在爭搶中蠻干而傷及他人。在這些爭搶激烈的運動中,自覺遵守競賽規(guī)則對于安全是很重要的。
五、參加運動會要注意什么?運動會的競賽項目多、持續(xù)時間長、運動強度大、參加人數多,安全問題十分重要。1.要遵守賽場紀律,服從調度指揮,這是確保安全的基本要求。
2.沒有比賽項目的同學不要在賽場中穿行、玩耍,要在指定的地點觀看比賽,以免被投擲的鉛球、標槍等擊傷,也避免與參加比賽的同學相撞。3.參加比賽前做好準備活動,以使身體適應比賽。
4.在臨賽的等待時間里,要注意身體。5.臨賽前不可吃得過飽或者過多飲水。
臨賽前半小時內,可以吃些巧克力,以增加熱量。6.比賽結束后,不要立即停下來休息,要堅持做好放松活動,例如慢跑等,使心臟逐漸恢復平靜。
7.劇烈運動后,馬上不要大量飲水、吃冷飲,也不要立即洗冷水澡。六、行走時怎樣注意交通安全 ?同學們上學和放學的時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擁擠的時候,人多車輛多,必須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邊行走。 2.集體外出時,最好有組織、有秩序地列隊行走;結。
認真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課余時間玩耍要注意安全
2、同學間不要做危險游戲
3、體育活動中的自我防護
經常要參加體育活動,可以增強體質,更好地學習文化知識,但要注意安全:
第一、要在運動之前換上膠底運動鞋。運動鞋彈性大、摩擦力大,而塑料皮底的鞋又硬又滑,不適宜運動時穿。
第二、要認真做好全身準備活動,否則肌肉拉傷、扭傷、骨折等都可能發(fā)生。
第三、運動前,女孩子摘下發(fā)卡、塑料或玻璃飾物,男孩子不要在衣褲內裝小刀等鋒利物品。
第四、要在教師或同伴的保護下做器械運動;如單桿、雙桿運動時,嚴格按老師的要求去做,尤其是投擲標槍、鉛球時,不能擅自投出或撿回,否則有可能被擊中受傷,甚至危及生命。
第五、一旦摔傷,不要急于起來,也不要亂搬動胺傷同學,等校醫(yī)或教師來處理。
第六、夏天運動后不要喝涼水,可以喝些淡鹽水,防止中暑;運動后及時擦凈汗水穿好衣服,不要立即沖涼,以防感冒。飯前飯后及睡覺前不要做劇烈運動。
4、寢室里不能點蚊香與蠟燭
寢室是休息的場所。有的同學學習非常用功,往往在熄燈后打手電看一會書,有的甚至在用蠟燭照明,其實這是不可取的行為。因為,這影響了他人的休息,也不能確保自己得到充分的休息,并且這存在著安全隱患。另外,在夏天,有的同學喜歡用蚊香驅趕蚊子,這同樣會引發(fā)火災。因為,當你熟睡后,身體轉身有時會使被子或衣服從床上掉落到蚊香上,從而發(fā)生火災。
5、還要做到八個“不要”
1、不要把開水往窗外倒。
2、不要站在窗臺上擦玻璃。
3、不要在打球時戴眼鏡。
4、不要在吃飯時打沖鋒。
5、不要在下課時追趕推攘。
6、不要爬圍墻進出校園。
7、不要跑步上下樓梯。
8、不要聚眾打架。
1、我們在平時學習之余,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有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保持愉快的心情。
積極參加健身運動。如跳繩、跳步、打球等,只有我們的身體強壯了,疾病才不能乘虛而入。
2、關注天氣的變化,隨時根據天氣的變化增減衣服,注意保暖,避免著涼。 3、我們的教室、宿舍要經常開窗通風以保持空氣的新鮮,流通和清潔。
做到這一點,在人員相對較多的環(huán)境里尤其重要。 4、平時要盡量少去人多,擁擠,尤其是通風不暢的公共場所。
在感冒流行期間更要注意。 5、我們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勤剪指甲。
個人的生活用品,衣服、被子等在天氣好的時候要勤洗、勤曬。 6、防春季感冒首先要在飲食上注意,要清淡、易消化,多吃高蛋白、高維生素。
不能偏食,平時要多吃些蔬菜,水果,忌食生、冷。 7、要多飲水,生活中要注意保護呼吸系統,不要吸煙、喝酒,不吃刺激性食物,不要過度用嗓子,這樣就可以減少對呼吸道不良刺激。
濕化室內空氣,最好使室內濕度達到50-60%,以保持口鼻粘膜的濕潤。 8、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能過于疲勞,因疲勞容易使我們的抵抗力下降。
睡前用熱水洗腳利于睡眠,緩解疲勞。 9、在每年秋冬季節(jié)交替時,可注射流感疫苗,能明顯減少流感發(fā)病率,因為很多的預防接種,衛(wèi)生防疫部門都是針對特定的季節(jié),特定的疾病,作了精心安排的,可提高機體的特異性免疫力,也是預防流感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校內外集體活動安全常識: 組織學生參加集體活動和勞動社會實踐,事先必須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特別要強調遵守紀律,服從管理,聽從指揮。
活動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不宜組織學生參加有毒、有害、高溫、繁重體力勞動等特種作業(yè)。 一、校內參加各項活動應注意事項 1、在操場上運動的自護措施: (1)準備:換膠底鞋,防滑并且增加彈性女生摘掉發(fā)卡等飾物,衣兜不裝東西。
全身準備活動,以防肌肉拉傷、扭傷。 (2)服從:在教師指導下再做器械運動,投擲運動要聽口令,閃開跑道以免沖撞。
(3)嚴肅:墊上運動若嘻嘻哈哈,容易扭傷頸部,會傷害脊柱或大腦; (4)處理:一旦受傷,不要著急,亂搬亂揉會加重傷勢。要請校醫(yī)來處理傷口,傷情徹底養(yǎng)好再運動。
2、課問活動的注意事項: 在每天緊張的學習過程中,課問活動能夠起到放松、調節(jié)和適當體息的作用,課間活動應當注意以下幾方面: (1)室外空氣新鮮,課間活動應當盡量在室外,但不要遠離教室,以免耽誤下面的課程。 (2)活動的強度要適當,不要做劇烈的活動,以保證繼續(xù)上課時不疲勞、精力集中、精神飽滿。
(3)活動的方式要簡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動要注意安全,要避免發(fā)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3、上體育課時衣著上的注意事項: 上體育課大多是全身性運動,活動量大,還要運用很多體育器械,如跳箱、單雙杠、鉛球……所以為了安全,上課時衣著有一定的講究。 (1)上衣、褲子口袋里不要裝鑰匙、小刀等堅硬、尖銳鋒利的物品。
(2)不要佩戴各種金屬的或玻璃的裝飾物。 (3)頭上不要戴各種發(fā)卡。
(4)患有近視眼的同學,如果不戴眼鏡可以上體育課,就盡量不要戴眼鏡。如果必須戴眼鏡,做動作時一定要小心謹慎。
做墊上運動時,必須摘下眼鏡。 (5)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應當穿球鞋 或一般膠底布鞋。
(6)衣服要寬松合體,最好不穿鈕扣多、拉鎖多或者有金屬飾物的服裝。有條件的應該穿著運動服。
4、上體育課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體育課在中小學階段是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重要課程。體育課上的訓練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項也因訓練的內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區(qū)別。
(1)短跑等項目要按照規(guī)定的跑道進行,不能串跑道。這不僅僅是競賽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
特別是快到終點沖刺時,更要遵守規(guī)則,因為這時人身體的沖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競技之中,思想上毫無戒備,一旦相互絆倒,就可能嚴重受傷。 (2)跳遠時,必須嚴格按老師的指導助跑、起跳。
起跳前前腳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人沙坑之中。這不僅是跳遠訓練的技術要領,也是保護身體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進行投擲訓練時,如投手榴彈、鉛球、鐵餅、標槍等,一定要按老師的口令進行,令行禁止,不能有絲毫的馬虎。這些體育器材有的堅硬沉重,有的前端裝有尖利的金屬頭,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擊中他人或者自己被擊中,造成受傷,甚至發(fā)生生命危險。
(4)在進行單、雙杠和跳高訓練時,器械下面必須準備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墊子,如果直接跳到堅硬的地面上,會傷及腿部關節(jié)或后腦。做單、雙杠動作時,要采取各種有效的方法,使雙手握杠時不打滑.避免從杠上摔下來,使身體受傷。
(5)在做跳馬、跳箱等跨躍圳練時.器械前要有跳板,器械后要有保護墊,同時要有老師和同學在器械旁站立保護。 (6)前后滾翻、俯臥撐、仰臥起坐等墊上運動的項目,做動作時要嚴肅認真,不能打鬧,以免發(fā)生扭傷; (7)參加籃球、足球等項目的訓練時,要學會保護自己。
也不要在爭搶中蠻干而傷及他人。在這些爭搶激烈的運動中。
自覺遵守競賽規(guī)則對于安全是很重要的。 二、校外集體活動應注意事項 l、組織學生參加集體校外活動,一定要事先經學校負責人研究,做出周密計劃,嚴格組織,并有學校負責人或教師帶隊,要事先派人勘查活動場地、環(huán)境,要建立大型集體外出活動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批的制度。
2、活動中如需使用交通工具時,必須符合安全要求,不得超員運載,不得乘坐沒有駕駛執(zhí)照的人員駕駛的車、船。 3、參加校外集體活動的場所、建筑物和各項設施必須堅固安全,出人道口暢通,場內消防設備齊全有效,放置得當。
4、到瀏覽區(qū)和游樂場所活動,一定要注意合理容量。不要組織學生到超容量的地方或場所活動。
5、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勤工儉學和社會公益勞動,必須堅持安全、無毒、無害和力所能及的原則。要加強勞動組織,重視勞動保護,教育學生遵守勞動規(guī)則。
6、組織學生參加有關單位舉辦的集體活動,必須有安傘保障措施。在沒有嚴密的組織 1、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將面對許多自己從未接觸過的或不熟悉的事情,要保證安全,最重要的是遵守活動紀律,聽從老師或有關管理人員的指揮,統一行動,不各行其事。
2、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要認真聽取有關活動的注意事項,什么是必須做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允許做的,不懂的地方要詢問、了解清楚。 3、參加勞動,同學們必然要接觸、使用一些勞動工具、機械電器設備,在這個過程中,要仔細了解它們的特點、性能、操作要領,嚴格按照有關人員的示范,并在他們的指導下進行。
4、對活動現場。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8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