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
出處:《元日》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賞析: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描寫春節(jié)除舊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聲送走了舊的一年,飲著醇美的屠蘇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家家門上的桃符都換成了新的。
作者簡介: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創(chuàng)“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在哲學上,他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fā)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在文學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fā)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是指春節(jié)。春節(jié)的風俗有: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
一、原文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二、譯文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三、出處
宋·王安石《元日》
《元日》賞析
這首詩,正是贊美新事物的誕生如同“春風送暖”那樣充滿生機;“曈曈日”照著“千門萬戶”,這不是平常的太陽,而是新生活的開始,變法帶給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結尾一句“總把新桃換舊符”,表現(xiàn)了詩人對變法勝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悅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總是要取代沒落事物的這一規(guī)律。
這首詩雖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極力渲染喜氣洋洋的節(jié)日氣氛,同時又通過元日更新的習俗來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現(xiàn)得含而不露。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描寫的是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此詩寫元日民俗,一曰放爆竹,二曰飲屠蘇,三曰貼桃符。
原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出處:南宋王安石的《元日》
《元日》深刻內涵
詩人的思想感情流露是非常自然的,其中第四句則把他的思想感情推向了高峰。桃符是春聯(lián)的別名,過春節(jié)貼春聯(lián),除舊迎新,這看似是對節(jié)日風俗習慣的真實描寫。
其實有著更深的意蘊,舊事物總是要被新事物而取代,這是事物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歷史要發(fā)展,時代要前進,新與舊的變革是不可缺少的?!靶绿覔Q舊符”正是這種變革的象征?!翱偸恰倍郑w現(xiàn)出詩人對變革充滿信心和決心。
“千門萬戶曈曈日”是春節(jié)?!扒чT萬戶曈曈日”出自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元日》,而元日就是正月初一,即春節(jié)。全詩為: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元日:又稱元旦、歲首、新正,農歷正月初一。這是一首寫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間習俗,敏感地攝取了老百姓過春節(jié)時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細節(jié):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充分表現(xiàn)出過年的歡樂氣氛,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以上就是關于千門萬戶曈曈日什么節(jié)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是什么節(jié)日的全部內容,以及千門萬戶曈曈日什么節(jié) 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到您。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0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