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古時候有個姓董的書生,在進京趕考的路上突然病了。
走到萊陽境地,但覺渾身無力,不思飲食,一天到晚咳嗽不止,行動則虛汗淋漓,頭重腳輕。雖有書童細心照顧,看來也難以走到京城長安了,主仆二人只好在山前小店下榻。
請醫(yī)服藥,可是病情總不見好轉(zhuǎn)。且說,這一天,清晨起來,書童去倒痰盂,忽覺一股腥膻之味鉆進他的鼻孔。
低頭一看,原來痰盂中有一些暗紅色的血絲。他嚇了一跳,悄悄將痰倒了,走到店主人跟前說:“掌柜的,我家少爺?shù)牟∫惶熘厮埔惶?,你看如何是好?附近可還有名醫(yī)嗎?”店主人思索了一會兒說:“聽說五龍村有個姓王的太醫(yī),最近回家省親,不妨求他看看?!?/p>
書童聽了非常高興,先與主人說了,然后賃了一乘小轎,告辭店主人,便與公子一起向五龍村奔去。走了半天,來到五龍村。
這五龍村,著落在五龍河畔,依山傍水,山清水秀,主仆二人進村下轎,來到村中一打聽,果有一位在家省親的太醫(yī)。書童先封了十兩紋銀,送到太醫(yī)家中,請求給少爺看病。
太醫(yī)叫管家傳出話來說:“十兩紋銀求醫(yī),豈不有失身份,要想親手試脈,最少也得紋銀二十兩。”書童扶著少爺,進入太醫(yī)書房。
只見那太醫(yī)留著兩撇八字小胡,雙目如鼠,鷹鼻如鉤,他先讓書生伸出右手,再伸出左手,依次把脈切完,又看了書生舌頭。然后沉默不語。
書生問道:“請問老先生,可有良藥驅(qū)???”那太醫(yī)頭不抬眼不睜地說:“你已病入膏肓,應(yīng)斷絕功名之念,速速回家,一月不歸,必死他鄉(xiāng)?!睍蜁犃?,一齊雙膝跪地,求太醫(yī)救命。
太醫(yī)站起來,搖了搖頭,指著桌上那二十兩紋銀對書生說:“請把銀子拿走,如有郎中能治好公子的病,我寧愿再奉送紋銀二十兩給他?!?書生那里肯拿那二十兩銀子,想到自己將是就木之人,不僅潸然淚下,只覺眼前一片漆黑。
書童攙扶著他離開太醫(yī)的家,尋那橋夫都已無影無蹤。書生說:“罷了!慢慢往回走吧!” 主仆二人,行至五龍河畔,一股濃郁的芳香,沁人肺腑,頓覺心頭清爽,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抬頭一看,只見一片茂密的梨園,棵棵梨樹,碩果滿枝,在夕陽的照射下,金光燦燦。
書生忽覺口干舌燥,想吃個梨子,看了看四周,沒有一個人影,向誰討個梨呢。他們走到一棵老梨樹下,只見那老梨樹干粗可合抱,支干盤曲如蒼龍行空,枝葉繁茂,果滿枝頭。
書生看了這老梨樹高壽而不枯,蒼勁挺拔,不禁油然而生敬意。他朝這棵老梨樹深深作了一揖,自言自語說道:“老梨樹呀,老梨樹!你雖為草木,壽命卻如此之高。
人雖為萬物之靈,卻無長壽秘訣,可憐我青春少年,就要與世長辭,悲夫,哀哉!”這時忽聽“嗯吠”一聲,書生抬頭一看,只見從樹后走出一位長者,鶴發(fā)童顏,雙眸黑亮,炯炯有神。手中托著一個金黃黃的大梨,對書生說:“我勸公子莫悲傷,你每日飯后食 此梨一枚,一月后病必痊愈?!?/p>
說罷,將手中之梨給了書生。書生正想吃個梨解渴,從長者手中接過梨來,拱手道謝后,張嘴咬了一口,誰知那梨到了口里并未細嚼,如酥如飴,化為蜜汁。
只覺口中生津五臟滋潤,六腑清爽。書生高興地說:“妙哉此梨,莫非神乎?”長者捋齊胸的銀須,笑道:“我看公子福相,前程無量,必是翰苑之才。
大比之年,秋試不可錯過也。我送你萊陽名梨一筐,你可邊走邊吃,既可驅(qū)汝之疾,又可增汝陽壽?!?/p>
書生十分感激,與書童一起跪下給長者叩頭表謝。禮罷起身,長者飄然而去,只有一筐大梨放在樹下。
書生依了長者的話,主仆二人,曉行夜宿向京城奔赴。一路上,每頓飯后食梨一枚,病情果然一天比一天見好,行至長安,病體康復(fù)。
這時筐內(nèi)尚剩下四枚好梨,書生也舍不得吃了,囑咐書童妥善保管好。秋試日期到了,書生想起老人的話,信心十足地進了考場,結(jié)果中了頭名狀元。
天子愛才,見董生英俊不凡,又將公主下嫁書生。洞房花燭之夜,董生命書童將剩下的四枚萊陽梨拿來與公主共同品嘗。
雖然公主在宮中什么稀珍佳果都嘗到了,但她覺得萊陽梨的滋味卻沒有一種果子能比得上,因此只吃了兩枚,把剩下的兩枚,獻給皇上和皇后了。皇上皇后吃了之后,贊不絕口。
皇帝說:“梨乃萬果之宗,此梨堪為梨中之優(yōu),美哉此梨!”皇后說:“真乃天生甘露,不可多得!”自此,萊陽梨便列為皇家貢品,名揚天下了。且說董生衣錦還鄉(xiāng)之時,特地到五龍河畔尋找那位長者,那知找遍了周圍所有的梨園,也沒有找到。
當?shù)厝烁嬖V他說,他見到的那長者是“梨仙老人”。這位新科狀元聽了,似有所悟,命人在那棵老梨樹下焚了三柱香,三拜九叩而去。
傳說董大人回京城,還召見了那位太醫(yī)。王太醫(yī)認出董大人是當年的那位找他看病的書生之后,嚇得面如死灰,六神出竅。
董大人對他說:“你身為御醫(yī),醫(yī)術(shù)理應(yīng)高人一籌,誰知你卻是個白吃皇糧的庸醫(yī)!”當即向皇帝奏了一本,革了王太醫(yī)的職。王太醫(yī)回鄉(xiāng)之后,潛心于萊陽梨入藥的研究,其后代幾世均為當?shù)孛t(yī)。
道旁苦李
【拼音】:
【解釋】: 比喻不被重視的人。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旁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p>
【舉例造句】: 決飛只搶榆枋,白發(fā)青衫,竟作道旁苦李。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阮龍光》
【拼音代碼】: dpkl
【近義詞】: 道邊苦李
【用法】: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庸才
【故事】: 王戎七歲時,曾經(jīng)與很多小孩一起到外邊玩耍,看到路旁有許多李子樹上長滿了李子,枝頭壓得很低。其他小朋友趕忙跑過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動。別人問他為什么不去摘,他說李子樹在路邊能有這么多李子證明其很酸苦,否則早被摘光了。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4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