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單位根據與施工企業(yè)簽訂的項目承包合同,審核確認承付的工程價款,借記“建筑安裝工程投資”科目,貸記“應付工程款”科目;當根據工程進度分批付款時,借記“應付工程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建筑安裝工程投資”科目借方余額,反映建設單位尚未交付使用的土建工程實際成本。如果有實驗所、加工車間、庫房等階段性工程,那么分批列入下一級科目。另外土建工程中的室內外水、電配套以及設計、招投標、監(jiān)理等工程建設其他費用,應在“待攤投資”科目進行明細核算。
土建工程竣工,辦妥竣工驗收手續(xù),交付使用單位時,借記“交付使用資產”科目,貸記“建筑安裝工程投資”科目。“交付使用資產”科目必須按土建工程的建設內容設置明細科目。
里面的科研儀器參照 專用設備 列出明細。
而一般送樣車輛等可以用 一般設備。
大致上就是這樣。。。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你解決問題 可以采納!
一、核算分類 種植中藥材企業(yè)的生物資產是指有生命的動物和植物。
生物資產的形態(tài)、價值以及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隨其出生、成長、衰老、死亡等自然規(guī)律和生產經營活動的變化而變化。企業(yè)從事種植中藥材的目的,主要是增強生物資產的生物轉化能力,最終獲得更多的符合中藥材市場需要的生物產品。
種植中藥材企業(yè)生物資產分類如下:一是生產性生物資產,是指為產出花、果、葉、莖等藥材為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資產,如金銀花、刺梨等。二是消耗性生物資產,是指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將來收獲中藥材的生物資產,如天麻、半夏等。
三是公益性生物資產,是以防護、環(huán)境保護為主要目的生物資產,如銀杏、杜仲等。二、核算特點 中藥材產品與生物資產密不可分,當其附在生物資產上時,構成生物資產的一部分。
收獲的中藥材產品從生物資產這一母體分離開始,不再具有生命和生物轉化能力、或者其生命和生物轉化能力受到限制,應當作為存貨處理。中藥材產品的特點:一是中藥材產品從生物資產這一母體分離之前始終處于在產品狀態(tài),品種多、數(shù)量大,生產費用持續(xù)投入,具有季節(jié)性,生長周期長,不均衡,除購入各種種苗支出可單獨記入相應品種、規(guī)格采購成本外,日常管理的公共性撫育成本占很大部分,需按一定的方法進行分攤。
二是中藥材產品從生物資產這一母體分離之前始終處于動態(tài)生長過程中,受自然氣候影響大。有時一年生的中藥材會有一小部分比第二年生長的中藥材規(guī)格大。
撫育時間越長,區(qū)別越大,而中藥材一般是按種類、規(guī)格分類出售的。三是絕大部分中藥材產品并非整體或規(guī)律性出售。
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種植基地里的中藥材會逐漸變得沒有規(guī)律性,規(guī)格參差不齊,為彌補因中藥材壞死等原因出現(xiàn)的空缺,各種植基地間需相互移補。中藥材成本核算比較復雜,核算工作量大,計算成本時難以做到完全意義上的準確成本,在進行成本核算時應考慮成本效益原則。
三、核算方法 生產性生物資產在中藥材方面是指種苗一次性投入,能夠循環(huán)產出中藥材產品的資產,如金銀花、刺梨等,核算分割點是按可掛果樹及未掛果樹的分類作為核算的分割點,在分割點之前的投入作為“在建工程”核算;在分割點之后的投入作為“生產成本”核算。消耗性生物資產是指種苗當年投入,當年消耗的資產,如天麻、半夏等,相當于工業(yè)企業(yè)的存貨,在“生產成本”中核算。
在建工程和生產成本主要構成為:人工費、地租費、種苗費、農用物資、設施費、折舊費、機械作業(yè)費、其他費等。人工費是指種植基地的職工薪酬,包括管理人員和臨時工的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福利費、社保、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等。
地租費是指種植基地的土地使用費,如以征地方式使用土地,則地租費應包含在征地費中。種苗費是指種植基地所使用的種子、種苗費用,包括種子、種苗后續(xù)補種費用。
農用物資是指種植基地使用的各種農用物資,包括農藥、肥料、其他(防寒、防凍、防蟲等物資)。設施費是指種植基地使用的各種大棚、中小拱柵、棚膜、地膜、防蟲網、遮陽網等設施費用。
對于可多年使用的大棚、防蟲網、遮陽網等設施要進行折舊,對于一次性使用消耗的棚膜、地膜等應一次攤銷。折舊費是指列為固定資產管理的使用折舊費,包括對房屋建筑物、機械設備、運輸設備、電子設備等計提折舊。
機械作業(yè)費是指種植基地進行操作或租用農機具作業(yè)的耕耙播種。包括油料費、修理費、搬運機械等費用。
其他費是指種植基地支出費用中除以上項目外的其他費用,包括排灌作業(yè)費、畜力作業(yè)費、其他支出及制造費用的轉入。管理費如旅差費、調研費、檢測費、辦公用品等;其他支出如運輸費、包裝費、租金支出、建造設施費用等。
“在建工程”根據種植中藥材的生長狀況及是否掛果等情況,在掛果的當年將在建工程一次性轉入“固定資產”,企業(yè)根據中藥材的性質、生產周期、掛果情況及有關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xiàn)方式,合理確定其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生物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生產成本”的結轉,根據種植中藥材的生產成本按中藥材的品種及批次進行成本歸集,在采收時根據技術部門的估產產量,按估產單位成本進行成本的結轉,在采收結束時進行一次性調整,也可根據采收產量情況隨時進行調整。在采收結束后發(fā)生的成本費用,歸集在下一批次成本核算。
“制造費用”是種植中藥材分攤的間接成本費用,其歸集的對象是那些不能直接分清使用對象的費用歸集,其分攤的方法可按中藥材成長的天數(shù)和畝數(shù)來進行。有些中藥材的種植天數(shù)較短,一般一年內都能復種二至三茬,對此應進行分期攤銷。
空地成本指未種植中藥材作物,但還需要使用人工費、地租費、農用物資和其他費等的支付。根據會計核算的重要性原則,如果費用較小,可直接歸集到生產成本;如果費用較大的,要具體分析處理,如造成空地是自然原因不能種植,如休耕期、天氣干旱缺水等,記入“營業(yè)外支出”或“管理費用”,如是種植中藥材必要的程序,可直接記入“生產成本”。
四、成本核算1、活勞動 活勞動是。
種植業(yè)應設置會計科目:
1、直接材料。實際耗用的自產或外購的種子、種苗、肥料、地膜、農藥等,發(fā)生時直接計入種植業(yè)的生產成本。
2、直接人工。是指直接從事種植業(yè)生產人員的工資、工資性津貼、獎金、福利費等,包括機械作業(yè)人員的人工費用。
3、機械作業(yè)費。是指生產過程中進行耕、耙、播種、施肥、中耕、除草、噴藥等機械作業(yè)所發(fā)生的費用支出。如燃料和潤滑油、修理用零部件,農機具折舊費、農機具修理費等。
4、其他直接費。是指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機械作業(yè)費以外的其他直接費用,如灌溉費、抽水機灌溉作業(yè)費、運輸費等。發(fā)生時直接計入產品的生產成本。
5、制造費用。是指應攤銷、分配計入各種植業(yè)產品的間接費用,如種植業(yè)生產中所發(fā)生的管理人員工資及福利費、曬場等固定資產折舊費、晾曬費用、場院照明費用、曬場維修費、曬場警衛(wèi)人員工資、糧食清選費用、烘干費等。
百度文庫:/link?url=-_E2aqvIq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77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