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師一定要肯定學生的地位。對于老師來講,學習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解決教育教學任務獲得一定知識,能力的一系列認識活動。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是有主觀能動性的。老師要改變一個觀點,學生不應該是一個被動的接受教師灌輸知識的客器。
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是學習時的一種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它包括知、情、意、行等多種心理成份。主要表現(xiàn)為濃厚的認知興趣,高漲的學習熱情,堅強的學習意志和積極的思維活動。如果教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充耳不聞,這講就等于零;教師布置閱讀,學生置之不理;這閱讀方法也就失靈。一次,學生是否積極因素的參與學習是很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老師的講課是否成功。此外,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如果學生沒有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的話,就會出現(xiàn)抄作業(yè)的情況。這些都是不利于學習的。因此,老師與學生的關系一定要搞好。
二、老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注意“以人為本”。首先,老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在教學之前一定要好好制定以下教學目標。選擇好教學方法。第二,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從教學活動的開始到教學活動的結束,一定要從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投入到教學活動當中。發(fā)揮學生們的主體性因素,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同時激發(fā)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第三,老師要正視學生提出的問題,根據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耐心的解答,并且適當地矯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引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興趣、從而使整個教學過程向著有利于教學任務完成、教學目標實現(xiàn)的方向發(fā)展。
三、老師和學生應當建立相互平等的關系
很多老師認為,老師和學生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是一種上級和下級之間的關系,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教師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和保護都必須建立在尊重學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礎上。根據《教師法》第八條規(guī)定:“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fā)展?!备鶕段闯赡耆吮Wo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學校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边@些都表明了學生和老師都應該處于平等的關系。而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經常會出現(xiàn)不尊重學生人格的現(xiàn)象,這些都是不允許的。這些老師都是毫無道德可言的。因此,我們必須重視起學生的人格尊嚴,這是法律賦予給每一個公民(包括學生)的權利,教師不要只想著自己的權利而忽視了學生的權利。如果任意侵犯孩子們權利的教師,并不是一個合格的教師,甚至是一個侵權的、違法的教師。
通過對以上老師和學生關系的講解,教師們務必要認清法律賦予公民權利和義務,依法從教,切實找到教育學生的切入點,不能想當然地去懲罰甚至是體罰學生,更不能違背法律的要求。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社會大環(huán)境給家長施加的壓力使然,家長把孩子的學習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千方百計地為孩子選好學校,這本身沒有什么錯。
但是,家長在認識上有個誤區(qū)不容忽視:就是孩子進了好學校就等于進入了的保險箱,學習就一定會好。誠然,一所教育教學環(huán)境良好、教學設備先進、教師師資力量雄厚的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相對來說肯定會好一些,這是對整體而言。
但對于學生個體來講,每個孩子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不同,對學校認同的程度也不同,這些都是影響孩子學習的重要因素,尤其上了中學的孩子,對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和主見,有的喜歡在家長認為的好學校學習,有的則不然,他們會認為在這樣學校學習競爭很激烈,心理壓力會很大,不適合自己,不如在一般學校里,心理壓力不大,學習會輕松些,容易激勵自己,保持和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寧作雞頭不當鳳尾!如果你的孩子是后者,你在為孩子選擇學校的時候,一定要跟孩子商量,尊重孩子的意見,不然的話,孩子被動地接受,孩子的心理會很緊張、很焦慮:怕自己學習成績難以保持原來水平;怕學習成績不如別的同學,自己沒面子;怕學習落后老師不重視,甚至會被老師瞧不起。如此種種緊張、焦慮的心理,會導致孩子對他周圍的一切產生敏感,太在乎同學、特別是老師對自己的評價和態(tài)度,很容易與老師、同學發(fā)生矛盾。
一旦有了矛盾,他們在學習上就會產生消極或抵抗情緒,使學習成績迅速滑落!一些原本不錯的孩子到了家長心目中的好學校學習,結果讓家長大失所望,主要原因就在于此,還有,家長一而再再而三地給孩子轉學,結果孩子學習越來越差,甚至厭學的也不乏其例。因此,家長對孩子不要輕言轉學,多么好的學校,對你的孩子來講也會有不適應的一面,俗話說,鞋子合適不合適,只有腳知道!什么樣的學習環(huán)境更適合你的孩子,恐怕在一定程度上孩子要比家長更清楚,特別是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孩子在學校發(fā)生了問題,家長能夠配合學校、老師解決好孩子的思想問題,特別是心理問題為上策。
如果孩子因為一些原因主動提出轉學,家長要高度重視,因為一般出現(xiàn)這種情況,大多是孩子在人際關系上出了問題。所以,除跟孩子了解清楚要轉學的原因外,還要和孩子的老師、同學全面了解一下的情況,徹底搞清楚孩子要轉學的真正原因,然后有的放矢地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導工作,排解問題給孩子帶來的心理壓力,并積極地引導孩子主動想辦法解決好存在的問題,讓孩子明白有了矛盾要勇于面對,矛盾在哪兒發(fā)生就要在哪兒解決,轉學不是解決問題,是逃避。
這樣,既可給孩子解決問題的勇氣,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對孩子的生存能力培養(yǎng)也是一個很好的歷練!其次,要當好孩子與老師的“調解員”,不斷化解孩子與老師的矛盾。孩子從上學的那天起,家長就應很自然地充當起孩子與老師的“調解員”角色,因為,孩子只要上學,就會在教與學、評價與被評價之中與老師不斷地產生矛盾,他們回到家中會經常提及對老師的看法,特別是當受到老師的批評時,孩子會跟家長“告狀”,面對這些,如果家長處理不當,不但不會解決孩子與老師之間的矛盾,反而會使矛盾越來越激化,嚴重地影響孩子的學習情緒,給孩子人格的健康發(fā)展也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那么應如何當好這一“調解員”,協(xié)調好孩子與老師的關系呢?給家長五條建議:1. 幫助孩子正確理解老師的批評 現(xiàn)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421家庭的孩子,倍受寵愛,在家庭里聽到的都是一片贊揚聲,很少受到批評。在學校里,對學生存在的缺點或錯誤老師要進行批評指正,這是老師的職責,所以,老師批評學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孩子不會理解,特別是小學生,他們對批評的理解就是“不喜歡”,老師批評他了,他就覺得老師不喜歡他,于是對老師產生偏見。
在家里總愛說一些老師偏向、老師愛批評他不愛批評誰之類的話,每當這個時候,家長首先要耐心地傾聽孩子說明老師批評他的原因,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處理:如果覺得老師批評的有道理,家長就要站在老師的立場上,指出孩子錯誤的所在,要求孩子必須改正這一錯誤,并告訴孩子:“老師批評的對,批評你是對你負責任!”這樣,不僅讓孩子能真正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欣然改正,還會理解老師的批評是為他好,從而有效地消除孩子對老師的偏見;如果覺得老師批評的確實存在問題,委屈了孩子,在承認老師批評不當的同時,還要教會孩子在受到委屈時和老師正確交流的方法,對他說:“看來這件事老師真的委屈了你,但責任不完全在老師,你也有責任,你有理有為什么不跟老師說清楚呢?以后再遇到這種情況,你可以跟老師心平氣和地做出解釋,老師明白了真相,就不會批評錯了。”這樣,孩子既可解除心中與老師的疙瘩,又學會了正確對待錯誤批評的態(tài)度和方法,對孩子增強耐挫能力也大有裨益。
2. 不偏聽偏信 有的孩子,特別是上小學的孩子,都有較強的渴求贊賞的心理。他們點滴的進步和“成就”都非常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和表揚,一旦得不到老師的認可和表揚,或聽到老師表揚了別的同學,他們就會覺得很失落,就會在心中認定:老師不喜歡我。
班科協(xié)調,老生常談,說是容易,做起來難。
班主任表面上是一個班的負責人,其實不然,管學生是可以的,管理老師就未必做得好啦。老師與老師之間,是同事關系,平行的而非上下級,所以只能談協(xié)調,而協(xié)調的關鍵,在班主任自己。
建立良好的同事關系,這是前提,班主任要樹立為老師服務的意識,這很重要,無論是情感還是工作職責,都會對科任教師起到好的效果。 班主任要以其它學科的發(fā)展為重點,寧肯犧牲自己所教學科的時間、成績,也要顧及別的學科,自己學科的成績千萬不要排在第一,會挫傷其他老師的積極性。
在生活工作中,多關心其他教師,多創(chuàng)造聚會的機會,增進集體的凝聚力。 如果有年輕教師,在業(yè)務上要多幫助他們,是他們迅速走上正軌,樹立信心。
出現(xiàn)學生問題時,班主任一定要權衡再三,做出正確的處理,這時要從班級管理的大局出發(fā)。 我的經驗就這些。
1.班主任和科任老師步調一致,目標統(tǒng)一。
無論是班主任還是科任老師要管理好學生,都必須步調一致、目標統(tǒng)一,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好似管理著班集體中的孩子們的家長一樣,在管理過程中要協(xié)調一致、統(tǒng)一要求。
要做到這樣,班主任就要了解各科的具體規(guī)定和要求,科任教師也要了解班級規(guī)定。若班級在某一階段工作中制訂了一些規(guī)定或新采取了一些措施,班主任就要主動地告知任課教師。
有意識地統(tǒng)一要求、統(tǒng)一執(zhí)行,就能形成一個有條不紊的班級管理體系,從而增強班級建設的實效性。同時也會使學生們覺得老師們的工作很有章法,對于他們在為人辦事方面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和熏陶。
特別是在每個新學期開始,班主任要主動聯(lián)系科任老師,將自己的班級管理設想和措施告訴他們,同時也咨詢他們對班級學生的要求,互相協(xié)調,統(tǒng)一要求,聯(lián)手管理好學生。如上課的要求、收發(fā)作業(yè)的形式、學生座位的安排、評選“三好學生”、“校園小明星”等條件,都達成共識。
如有一位班主任在班上開展“每月一評”活動,事先將要求跟所有科任老師通氣,然后特地設計一份表格放在講壇上,科任老師在上課時,也記錄表現(xiàn)最棒和后進的學生。對于后進生,課后班主任要找他們做思想工作,教育他們尊重老師,認真上課。
一個月結束,對表現(xiàn)好的學生進行獎勵。 2.甘當學生,主動聯(lián)系科任老師,尊重科任老師。
很多老師都是一些優(yōu)秀的班主任,還有很多是很有主見、很有經驗的老教師,可以說每一個科任教師都能獨擋一面。因此,要共同管理好班級,首先要尊重科任教師。
在科任老師面前,班主任要先當學生,在班級制度的制定、班干部的人選、學習方式的組織上,盡量征求科任老師的意見,在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尋求最佳的方案。通過交流,班主任不僅可以巧妙地讓科任老師掌握班級情況,而且可以了解科任教師的一些想法、做法,為更好地合作奠定基礎。
而且,通過交流,科任老師可了解了班主任的處事態(tài)度、管理方法。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科任老師會給班主任提出很多很有價值的經驗和做法。
3.協(xié)助科任老師處理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建立了解與信任。 學生在班主任面前的表現(xiàn)與在科任老師面前的表現(xiàn)往往不大一樣。
因為班主任在學生心中的特殊性致使學生在班主任面前往往有所保留,但在大多數的科任老師面前學生不會有這種顧慮,所以科任老師所反映的一些問題往往是學生們真實的一面,班主任要虛心誠懇,冷靜聽取科任老師的提醒、建議甚至批評。如有一位班主任,當聽到數學和英語老師反映有學生不遵守課堂紀律、不完成家庭作業(yè)后,立刻做學生的思想工作,與家長溝通聯(lián)系,了解其不做作文的原因,還制訂制度引導、約束學生,讓他們認真上課、做作業(yè)。
一個星期后,數學和英語老師都告訴那位班主任情況大有好轉。班主任不應把科任老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簡單而又片面地以為是他們自己的事,課堂發(fā)生的事由科任老師管,與己無關,或袖手旁觀,或有意回避,而應積極配合科任老師解決問題。
4.積極主動地互通情況,形成一個高效的教育集體。 與科任老師溝通方式多種多樣:一是特意找科任老師,如到科任老師的辦公室,了解學生階段性的學習成績或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探討,或針對某一學生的該課學習情況進行專門探討;二是有意地找科任老師閑聊,如在上班、下班路上主動與科任老師打招呼,可聊學生也可聊家常,以便拉近與科任老師的距離,并了解科任老師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求更好地配合;三是全體科任老師一月一聚,暢談班級的管理思路及交流個別重點學生的不同教育教學方法,以便使科任老師之間互相了解,對學生的教育互通,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作為班集體的主要負責人,與學生和家長有著更多的接觸,對學生有著更廣、更深的了解,因此為了使科任老師了解學生,要主動地向科任老師介紹本班學生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注意聽取他們對學生的看法和意見,及時向科任老師反映學生的意見和要求等。這樣既是尊重科任老師,又能激發(fā)科任老師關心班級工作的熱情,更能消除科任老師可能存在的在班級管理上的顧慮,從而達到互相配合、同舟共濟,共同為班集體建設出力的目的。
5.以誠相待,幫科任老師建立威信,形成合力。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指出:“如果五個能力較弱的教師團結在一個集體里,受一種思想,一種原則,一種作風的鼓舞,能齊心一致地工作的話,那就比十個各隨己愿地單獨行動的優(yōu)良教師要好得多。”
所以班主任應該主動協(xié)助科任老師開展工作,使科任老師的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另外,班主任切忌在學生中間抬高自己而貶低其他科任老師。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當學生提出某個課任老師在教學中的不足時,更要在維護科任老師應有威信的前提下,正確引導學生一分為二地評價科任老師,積極主動地宣傳科任老師的長處和勞動成果,使學生對他們產生敬佩之情。同時,也要通過合適的方式幫助科任老師改正不足,以樹立其在學生中的良好形象。
否則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反而會影響科任老師的工作情緒。如果把這項工作做好了,科任老師便會。
擔任班主任工作幾年來,我深為班主任工作的瑣碎繁雜而憂慮,同時,也為其肩負的神圣使命而自豪。可不,班主任往教室一站,就是一面鮮活的旗幟,令幾十雙眼睛敬而畏之。誠然,這種威嚴背后隱藏的是操之不盡的“閑心”,忙之不完得“閑事”?;蛟S,這就是班主任職業(yè)的崇高與偉大。正是抱著這種拳拳愛心,班主任與學校領導溝通交流,雙方交換著同一個意見,也正是抱著這種目的,班主任與任課教師共同商榷,彼此交換著同一個話題,同樣也是為著這種目的,班主任與學生家長協(xié)調共處,達成同一個心愿,還是為著這個目的,班主任與學生促膝交流,對他們循循善誘,殷切教誨……是多少顆幼稚、懵懂之心綻放花蕾。這里,我要談的就是班主任要協(xié)調好幾個方面的關系。
首先,班主任要協(xié)調好和學校的關系。
學校管理是班級管理的大背景和大環(huán)境,學校管理嚴格,措施得力,班主任工作起來得心應手、政令暢通。否則,學校管理松懈、混亂,就會給班級管理帶來一系列的麻煩和挫折。學校領導也是班主任的“娘家人”,班主任有怨、有苦、有難,也渴望領導的體諒和諒解,如有必要,學校出面解決,替班主任做主,這樣,一方面緩解了班主任的壓力,同時也有利于問題的解決,最大限度的降低矛盾沖突。從這一方面來講,學校又是班主任的堅強核心和后備力量。班主任的一切工作都是圍繞著學校這一核心而進行的。同時,學校領導要知人善任、體恤下情,堅持能者上、弱者下,獎懲分明,給班主任提供一個和諧、寬松、仁愛的環(huán)境氛圍,班主任工作起來才能心情舒暢、事半功倍。這才是管理好學校的最終目的。
其次,班主任要協(xié)調好與任課教師的關系。
一堂課質量的好與壞,不僅僅取決于任課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還直接取決于整個班級的管理制度。班主任對學生要求嚴格,方法得當可行,班級就會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課堂氣氛濃烈,師生配合默契,教者有信心,學者有決心。否則,班級管理松散、混亂,師生矛盾沖突尖銳,任課教師無法上課,教者厭講、學者厭學。因此,班主任起著協(xié)調學生與任課教師之間關系的橋梁作用。所以一方面班主任要長于向任課教師了解學生動態(tài),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另一方面任課教師也要積極主動向班主任反饋相關信息,雙方達成一致共識,才能共同完成既定教學目標。
第三,班主任要協(xié)調好與學生家長的關系
一個學生素質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家長水平的高低。作為班主任,既要長于觀察,善于洞悉各種情況,學會與各個層次、各種不同性格的家長打交道,及時向他們反饋學生在校表現(xiàn)情況,善于做說服工作,與家長達成共識,完成對學生的管理。
第四,班主任要協(xié)調好與學生的關系。
班主任要完成對班級的管理,協(xié)調好與學生的關系,至關重要。這里班主任,首先要協(xié)調好與班干部的關系。一支精明強干的班干部隊伍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和堅強后盾。班主任工作的好與壞,直接取決于班干部素質高低。一個有經驗的班主任,往往獨具慧眼,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任用賢能,組建一支強有力的班干部隊伍。同時,班主任要善于站在班干部這一邊,替班干部做主,維護好其在班級的形象,擴大其影響力,班級才能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積極向上的班風。
所以班主任任重而道遠,只有協(xié)調好與學校、教師、家長、學生的關系,才能游刃有余,管理好班級,也才能給學校、家長、社會一個滿意的答卷。
協(xié)調科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不僅是班主任的職責,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項重要義務,妥善處理好科任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對搞好整個班級的教育教學工作,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我認為在協(xié)調科任教師和學生關系之間的過程中,應著重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一、維護并協(xié)助科任教師樹立威信
教學工作的主要場所是課堂,為了使教育教學工作順利地進行,建立良好的課堂秩序尤為重要,但在實踐中,有時會發(fā)生學生"鬧堂"現(xiàn)象,影響科任教師正常的教學活動,.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科任教師本身的威信不高是一個重要原因,科任教師要有較高的威信,主要取決于自身的因素,但是,班主任有意識地維護并協(xié)助科任教師樹立威信也是不容忽視的。開學初,班主任應向學生介紹新的科任教師的姓名、簡歷、教學水平、教學效果、特長愛好等,介紹方式因人而異,對年紀大的老師要從經驗上加以側重,對中年教師要說他們年富力強,而對年輕教師則要說有沖勁,知識更新快,總之,要使學生對新的科任教師有良好的第一印象,從而增強學好各個科目的信心。另外,,班主任要教育學生客觀、公正地評價科任教師,班主任要教育學生學會用"實事求是"和"一分為二"的觀點評價教師,要號召學生學習各科教師的長處,攝取豐富的營養(yǎng),使自己健康地成長。對科任教師的不足,要提示學生找老師單獨交換意見,,也可向班主任反映,而不應在公開場合評論、指責科任教師,.班主任更不能在學生面前指名道姓地說科任教師的不是,如果這樣做,,既有損科任教師,也有損自己的威信,班主任如果發(fā)現(xiàn)科任教師的不足,要本著團結互助、共同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目的,向科任教師及時指出,使科任教師自覺地調整自己的言行,在班主任注意了以上幾方面工作的基礎上,再通過科任教師自身的努力,威信就能逐漸地樹立起來。
二 、用全面發(fā)展的觀點評價學生
學生時代正是長身體和長知識的時期,他們的生理、心理、知識等都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著,班主任向新的科任教師介紹學生情況時,要用全面的、發(fā)展的觀點評價學生,如某學生好,,好在哪里,還有什么不足;某學生差,差在哪里,他還有什么優(yōu)點,切忌"某學生成績太差,沒有希望了"之類的評價,這種戴上有色眼睛的介紹,往往會使科任教師形成認識上的定勢,失去教育信心,不利于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和后進生的轉化,為以后的師生沖突埋下了隱患。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負責人,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是任課教師教學的助手,擔負著協(xié)調任課教師的重任,同時還要善于溝通各任課教師與本班學生的關系。
班主任要有指揮全盤的帥才,同時也要協(xié)調好各學科的關系,在瑣碎班主任工作中,協(xié)調好這個關系,使教師之間配合默契,心情愉悅,同時還要讓學生敬佩.
喜愛尊重任課教師,當好“領頭羊”發(fā)揮紐帶作用。在協(xié)調這個工作,我重點做一下兩項工作:
一為任課教師樹立威信
為了讓學生信任每一位任課教師,尊敬每一位教師,積極配合每一位教師的教學工作,珍惜每一位教師的勞動成果。班主任一定要幫助學生接納教師,適應教師?,F(xiàn)在的學生有這樣一種心理,喜歡哪一位老師就愿意學那一科,不喜歡,教師水平在高,學生也不接受你,教師很難將知識有效的傳授給學生,教師才華也不能充分展示出來,這就需要班主任發(fā)揮其協(xié)調作用。例如:我向學生介紹班級情況時,把所有人任我班課的教師都夸獎一番,比如英語老師黃寶艷嬌小可愛,口語表達全校第一,她不但口語標準,聲音甜美,知識豐富,在老師當中口碑很好,我們師生很幸運遇到她,我們一定要珍惜這個學習機會和師生緣分,在我們班以老師為首,帶領你們一起尊敬愛戴她,共同完成高中兩年的學習任務。我們的數學老師陳建杰的教學水平在全校很有名氣,不但教學水平高,語言干凈利落,邏輯性強,聲音很有震懾力,教學頂瓜瓜,她教出很多優(yōu)秀的學生······這樣我把所有的任課教師都夸獎一番,我告訴我的學生,我們以有這樣的老師教自己而感到驕傲自豪,這樣教師威信在同學心中樹立起來。二
班主任還要妥善處理任課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維護良好的師生關系,化解學生與任課教師之間的矛盾,是班主任協(xié)調工作的重頭戲。由于學生正值青春期,非常敏感,加之功課太緊,學業(yè)較重,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容易與任課教師產生一些誤解,矛盾甚至沖突。師生間的矛盾比較復雜,有時完全是學生的錯誤引起的,有時是由于教師過嚴態(tài)度過硬而導致。無論哪種情況,如果處理不當,都有可能造成師生之間的對立,不利于教學工作的正常展開。因此,當科任課老師與學生因某種原因出現(xiàn)對立情緒時,班主任一定要妥善處理學生與任課教師的矛盾,要堅持實事求是,尊師愛生的原則,及時疏導協(xié)調;使雙方主動化解,絕不能出現(xiàn)貶低任課教師或同任課教師共同訓斥學生的現(xiàn)象。班主任既要維護科任教師的威信,也要讓學生心服口服,不要讓學生產生怨恨與隔膜,因此而影響學習。例如:在一次信息課上,朱翠紅老師提問我班一個學生,問了三遍這個學生就是一言不發(fā),老師問他什么原因,他竟然說不會就不會,沒原因。惹的老師很生氣。我了解情況后,找到該學生耐心同他談話,使他認識到錯誤,并主動找老師道歉,由于態(tài)度誠懇,老師很快就原諒了他,也不在生氣。
總之,班主任必須協(xié)調好與各任課教師的關系,真誠相待,才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fā)展創(chuàng)設有利的環(huán)境。 望采納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