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帶農(nóng)具古詩:李紳的《憫農(nóng)》、陶淵明的《歸園田居》。
2、原文
①憫農(nóng)
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②歸園田居·其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3、譯文
①農(nóng)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曬下鋤禾,汗水從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長的土地上。誰又知道盤中的飯食,每顆每粒都是農(nóng)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呢?
②我在南山下種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上早起下地鏟除雜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鋤歸去。狹窄的山徑草木叢生,夜露沾濕了我的衣。衣衫被沾濕并不可惜.只希望不違背我歸耕田園的心意。
4、簡析
①一開頭就描繪在烈日當(dāng)空的正午,農(nóng)民依然在田里勞作,那一滴滴的汗珠,灑在灼熱的土地上。這就補敘出由“一粒粟”到“萬顆子”,到“四海無閑田”,乃是千千萬萬個農(nóng)民用血汗?jié)补嗥饋淼模贿@也為下面“粒粒皆辛苦”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義的形象,可謂一以當(dāng)十。它概括地表現(xiàn)了農(nóng)民不避嚴寒酷暑、雨雪風(fēng)霜,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罢l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說教,不是無病的呻吟;它近似蘊意深遠的格言,但又不僅以它的說服力取勝,而且還由于在這一深沉的慨嘆之中,凝聚了詩人無限的憤懣和真摯的同情。
②《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是晉末宋初大詩人陶淵明創(chuàng)作的組詩《歸園田居五首》的第三首。這首詩十分細膩、生動地描寫了詩人對農(nóng)田勞動生活的體驗。作品既因運用典故而使詩句的含蘊更為深遠,又不因運用典故而使詩句失去真淳的情意,風(fēng)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對歸隱的自豪。
一個城里人來到鄉(xiāng)下,正趕上烈日當(dāng)空,他走到路邊 想休息一下,一抬頭,看見 莊稼地里,一個農(nóng)民正彎著腰除草,火紅的脊背水汪汪的,額頭滴滴答答的汗如雨下,身后是綠色的小苗,而前面卻是小苗和雜草混在一起,看到這個場景,那個城里人眼睛發(fā)直,
傍晚。他回到家,飯菜已經(jīng)端上桌子, 他的孩子端著碗,拿著筷子大口往嘴里撥飯, 不斷有飯粒灑落在桌子上, 他放下手里的碗, 看著孩子,問他,你知道這飯是怎么來的嗎?孩子看著大人,搖搖頭,他說道:這每一顆米粒, 都來之不易呀, 都是在血和汗里長出來的。
1、《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宋代: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翻譯:初夏正是梅子金黃、杏子肥的時節(jié),麥穗揚著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盡正在結(jié)籽。夏天日長,籬落邊無人過往,大家都在田間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飛舞。
2、《尋陸鴻漸不遇》唐代:皎然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翻譯:他把家遷徙到了城郭一帶,鄉(xiāng)間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近處籬笆邊都種上了菊花,但是到了秋天也沒有開花。敲門后未曾聽到一聲犬吠,要去向西家鄰居打聽情況。鄰人回答他是到山里去了,歸來時怕是要黃昏時分了。
3、《過故人莊》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翻譯:老朋友準備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到他田舍做客。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一脈青山在城郭外隱隱橫斜。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共飲美酒,閑談農(nóng)務(wù)。等到九九重陽節(jié)到來時,我還要來這里觀賞菊花。
4、《游山西村》宋代:陸游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fēng)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翻譯:不要笑農(nóng)家臘月里釀的酒渾濁不醇厚,豐收的年景農(nóng)家待客菜肴非常豐盛。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dān)心無路可走,忽然柳綠花艷間又出現(xiàn)一個山村。吹著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jīng)接近,布衣素冠,淳樸的古代風(fēng)俗依舊保留。今后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閑游,我一定拄著拐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
5、《終南別業(yè)》唐代: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翻譯:中年以后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終南山邊陲。興趣濃時常常獨來獨往去游玩,有快樂的事自我欣賞自我陶醉。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間或坐看上升的云霧千變?nèi)f化。偶然在林間遇見個把鄉(xiāng)村父老,偶與他談笑聊天每每忘了還家。
寓兵于農(nóng)
拼音:yù bīng yú nóng
釋義:寓:寄寓,包含。指給農(nóng)民以一定軍事訓(xùn)練,平時務(wù)農(nóng),戰(zhàn)時參戰(zhàn)。或指軍隊屯墾。
2.士農(nóng)工商
拼音:shì nóng gōng shāng
釋義:古代所謂四民,指讀書的、種田的、做工的、經(jīng)商的。
3.司農(nóng)仰屋
拼音:sī nóng yǎng wū
釋義:主管錢糧的官員一籌莫展,無計可施。形容國庫空虛,財政拮據(jù)。
4.牛農(nóng)對泣
拼音:niú nóng duì qì
釋義:睡在牛衣里,相對哭泣。形容夫妻共同過著窮困的生活。
5.不違農(nóng)時
拼音:bù wéi nóng shí
釋義:違:不遵守。不耽誤農(nóng)作物的耕種時節(jié)。
6.谷賤傷農(nóng)
拼音:gǔ jiàn shāng nóng
釋義:谷:糧食。指糧價過低,使農(nóng)民受到損害。
豐年玉荒年谷
農(nóng)耕俗語典故一● 農(nóng)耕勞動是繁重而枯燥的,一句“臉朝黃土背朝天”讓一代又一代的農(nóng)民在城里抬不起腰來,但是,農(nóng)村絕對不缺乏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看哪一句句俗語典故,本身就是一個個鮮活的故事。 整田如繡花 若要田里功夫做得好,必須冬天犁得早,一來爛泥,二來死草。醴陵人把下田干農(nóng)活稱為做功夫,是非常講究技術(shù)的。一丘田平整出來留一掌養(yǎng)田水,要求平整如鏡。一則放水時利于全丘灌到,再則頭禾秧短,插在高處容易曬死,插到水洼里又容易淹死,生長不一,抽穗就不會整齊。說是“犁田要深,耙田要平,鋤頭底下看收成”,又說“整田如繡花”,所以絕對是件細致活,而且本邑主張綠肥過冬,一冬紅花草子養(yǎng)得綠油油,來年春上 一季犁將草翻入泥中,放水一泡,就是難得的肥料。不想種綠肥的就更是要隔年冬里就犁田起板,所謂“犁田過冬,蟲死泥松”。否則等到哪種稱為“馬釘”的本地野草長成氣候,曬不死浸不死,踩到泥里漚不死,就會落得“種谷落了泥,耕牛拉斷犁”的后果了。整田至少要分三道工序,先是用犁翻坯、泡坯,再用橫田鐵耙將泥坯劃爛,用竹木遛耙將泥漿耙平整,最后用木樓梯平平地拖過去,將浮泥壓成一掌水平。耕整出來的田塊靜靜的擺在田壟之間,根本就是一件藝術(shù)品上好的原坯,等著農(nóng)人去繡作、雕刻。 兩土一合,幾年好禾 倒春寒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說的是氣候的大致規(guī)律。 驚蟄過后,天氣漸漸暖和,到清明節(jié)前后,頭禾種谷下泥,這時卻有高寒冷流南下,使得短時間內(nèi),氣溫下降十度以上,甚至出現(xiàn)霜凍,這種比較獨特的氣候現(xiàn)象叫做“倒春寒”.地方俗語有“四月八,凍死鴨”“吃哩端陽粽,還有三日凍”的說法,此時很容易造成爛種、爛秧,嚴重影響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倒春寒的到來也有規(guī)律可循,農(nóng)諺“社前青蛙叫,谷種備三套”說的就是天氣反常,春天氣溫回升太快,很可能就會有寒流造成爛種。古人幾千年的經(jīng)驗也就只能作出“種谷備三套”的消極措施。建國后,醴陵的農(nóng)業(yè)科技人員,深入調(diào)查,結(jié)合“二月清明莫在前,三月清明莫在后”的耕種習(xí)慣,確定每年的3月26日至4月初的“冷尾暖頭”為醴陵早稻安全播種期,種谷搶天下泥,有效的解決了困擾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倒春寒問題
《詩經(jīng)·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用,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用。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yè)業(yè)。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譯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長大。說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沒有家,為跟玁狁去廝殺。沒有空閑來坐下,為跟玁狁來廝殺。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發(fā)芽。說回家呀道回家,心里憂悶多牽掛。滿腔愁緒火辣辣,又饑又渴真苦煞。防地調(diào)動難定下,書信托誰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發(fā)杈枒。說回家呀道回家,轉(zhuǎn)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沒個罷,想要休息沒閑暇。滿懷憂愁太痛苦,生怕從此不回家。
什么花兒開得盛?棠棣花開密層層。什么車兒高又大?高大戰(zhàn)車將軍乘。駕起兵車要出戰(zhàn),四匹壯馬齊奔騰。邊地怎敢圖安居?一月要爭幾回勝!
駕起四匹大公馬,馬兒雄駿高又大。將軍威武倚車立,兵士掩護也靠它。四匹馬兒多齊整,魚皮箭袋雕弓掛。哪有一天不戒備,軍情緊急不卸甲!
回想當(dāng)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fēng)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饑真勞累。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
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詩文解釋】
好雨知道下雨的節(jié)氣,正是在植物萌發(fā)生長的時侯,它隨著春風(fēng)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無聲地滋潤著大地萬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燈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這帶著雨水的花朵,嬌美紅艷,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茆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大意】
明亮的月光驚起了正在棲息的鳥鵲,它們離開枝頭飛走了。在清風(fēng)吹拂的深夜,蟬兒叫個不停。稻花香里,一片蛙聲,好像是在訴說好年成。不一會,烏云遮住 了月亮。只有遠方的天邊還有七八顆星星在閃爍,山 前竟然落下幾點雨。行人著慌了:那土地廟樹叢旁邊過去明明有個茅店可以避雨,現(xiàn)在怎么不見了?他從小橋過溪,拐了個彎,茅店就出現(xiàn)在他的眼前
天凈沙·秋
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詩意:天邊是夕陽和稀疏的晚霞,不遠處是一個孤零零的村落,我一眼望過去,只看到夜幕將要來臨前的一點薄霧籠罩著的幾棵老樹和它身上棲息的烏鴉。不遠處飛來一只孤雁,它那因為飛得較高而投射下的小小影子映在地面上,我隨著它的身影望去,遠方是一片青色的山岱和碧綠的湖水,還有那點綴在它們身旁的白色小草、紅色楓葉和黃色小花。好一派秋天蒼涼而又瑰麗的美景呀!
1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2南園桃李花落盡,春風(fēng)寂寞搖空枝
3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4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5二月風(fēng)光濃似酒,小樓新濕青紅
6春雨貴如油
7春天孩兒面,一日三變臉
8春無三日晴
9立春打雷,十處豬欄九處空
10立春趕春氣
11早春晚播田
12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13春風(fēng)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14恰似春風(fēng)相欺得,夜來吹折數(shù)枝花
15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16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17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18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
19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20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58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