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開題報告樣本
開題報告是指開題者對科研課題的一種文字說明材料。以下是碩士開題報告樣本,供大家參考。
一.簡述
設計計劃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邊緣學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證設計的優(yōu)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導設計的展開。在設計需要科學計劃這一概念已成為現(xiàn)代設計界共識的情況下,我國業(yè)界內部對設計計劃學的認識與研究,還沒有跟上設計發(fā)展需要的步伐。針對我國設計教育現(xiàn)狀,本書將就該學科的教學方面,提出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設計計劃方法。以期為設計類學生深入理解設計,更好地掌握設計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導。
二.學術價值分析
1. 選題依據(jù)
計劃在今天已逐漸成為一門顯學,大至國家事務,小至個人日常生活,社會各個領域都離不開計劃,各類大大小小的成功項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導入,實施了相應的計劃活動。計劃學的興起是知識經(jīng)濟時代資源整合化的大勢所趨。而反映到藝術設計學的領域,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計劃同樣有極大的發(fā)展空間:如何設計,如何保證優(yōu)良的設計,這都需要科學的調查研究,需要精準的分析定位,需要詳實的設計依據(jù),需要合理的組織安排,這些與我們通常理解的`形式,風格的賦予層面的 “設計”相異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設計計劃的內容。而如何正確進行設計計劃,存在著一個方法論的問題。在學科間的交叉融合成為當前學術主流的大環(huán)境下,設計計劃應該可以打通各設計專業(yè)間的藩籬,為取得成功的設計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設計先進國家,對設計計劃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設計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較成熟的結果,出現(xiàn)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術預測法,科學類比法,系統(tǒng)分析設計法,創(chuàng)造性設計法,邏輯設計法,信號分析法,相似設計法,模擬設計法,有限元法,優(yōu)化設計法,可靠性設計法,動態(tài)分析設計法,模糊設計法等。這些方法側重于不同的專業(yè)設計方向,而設計計劃面臨不同設計專業(yè),更需要的是一種整合的靈活的解決問題的計劃方法。這就需要我們針對計劃自身的學科特點,從現(xiàn)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進行提煉,總結出一套適應現(xiàn)在情況的設計計劃方法來。
2. 創(chuàng)新性及難度
本文將參考管理決策方法與相關設計方法研究的成果, 試圖尋找一套對于我國設計師來說,明確可行的跨專業(yè)設計計劃的方法體系。
本文致力于從簡明實效的角度,為設計計劃人員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個專業(yè)設計師進行溝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該方法不僅對專業(yè)設計團隊的計劃環(huán)節(jié)有用,對個體設計人員的的設計工作也應具有指導作用。這就需要針對我國設計現(xiàn)狀,從國內外各學科領域名目眾多的相關方法中進行精心挑選,合理安排,科學綜合的處理,創(chuàng)造出一套高效的計劃方法來。雖然國外的相關成果業(yè)已成熟,但如何在眾多不同側重角度的方法中總結出理想的計劃方法,需要我們對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認識和理解,同時明了我們設計各專業(yè)的工作規(guī)律,以期做到跨專業(yè)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難度。首先在對計劃的理論性分析與研究中,需要樹立對計劃的正確理解與認識,進而廓清設計計劃的概念。接著將在設計計劃方法論層面的研究上,對設計計劃及其方法論進一步闡述。鑒于國內現(xiàn)在并沒有對設計計劃有深入的的系統(tǒng)的研究,該書內容基本上屬此方面問題的首次討論,面臨著缺乏大量相關經(jīng)驗及理論借鑒的景況,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積累的實踐性資料和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總結與深化。
本文最大的難度在于資料的搜集上,國內相關資料匱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氣候,而由于我院互聯(lián)網(wǎng)情報系統(tǒng)的不完善和出于對技術保密的考慮,也很難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得到理想的資料。作者只能從書店,圖書館和其他專業(yè)的老師和同學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當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從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資料。方法的研究是一個涉及面很廣的課題,也需要從很多領域進行比較分,探索總結。而從一個學科到另一個學科的跳躍性研究,需要迅速轉換思維及反復調整視點,這也對作者的思維技能,思考方式,學術視野及知識積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質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國際設計交流間的局限和我國設計界的特殊情況,尤其是國內設計教育上的某種封閉性和滯后性,我國業(yè)界對設計計劃方法的認知尚不夠深入,還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學和實踐中簡明且易于操作的設計計劃方法。經(jīng)初步調查,當前學界內僅有的幾本相關著作,也僅限于對西方某些設計方法與程序的簡單的介紹,沒有很專業(yè)地從計劃的層面進行系統(tǒng)闡述,而市場上連篇累牘的相關書籍主要是從市場營銷和工商管理方面著手,對設計類諸專業(yè)的設計計劃,并不具備現(xiàn)實指導作用。所以亟待有這么一套專業(yè)性較強的設計計劃方法及其論著出現(xiàn)。在某種程度上,本書的出現(xiàn)將對設計計劃這一門新興學科,起到填補教學用書空白的作用。而從技術的角度而言,本書的完成也有相當?shù)目尚行?,在分院近幾年來的設計策劃課程的教學中,已為之積累了大量新鮮的實踐性,經(jīng)驗性資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構,亦為這個跨專業(yè)的研究項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資源上的準備。
4.預期成果
本書預期字數(shù)為12萬字,分為理論與方法兩大版,僅闡述設計計劃的相關內容,更重要是推出設計計劃的概念與方法。所涉及范圍主要包括管理學,決策學,認識論,方法論,創(chuàng)造學,心理學,行為組織學,人類學,社會學,設計學,史學等諸多學科領域,最終將完成一本集科學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動案例及實際操作指導于一身的,具有教學指導作用的專業(yè)書籍?,F(xiàn)在本書工作已大致完成資料收集階段任務,在下階段三個月的時間內,我將就所收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教育碩士開題報告樣本
開題報告是研究生實施畢業(yè)論文課題研究的前瞻性計劃和依據(jù),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教育碩士開題報告樣本,供大家閱讀查看。
論文題目:輕度智障學生主觀幸福感現(xiàn)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
一、立論依據(jù)
(論文的研究意義、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分析、附主要參考文獻)
(一)選題的現(xiàn)實意義、研究現(xiàn)狀的述評、研究價值
2006年,我國進行了第二次全國殘疾人人口普查,根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推算,智力殘疾554萬人占殘疾人總數(shù)6.68%,其中輕度智障人士約占50%。近年來,隨著對殘疾人士職業(yè)教育的重視,輕度智障學生越來越多地走上社會,承擔起一定的勞動崗位,他們逐步從社會隔離到融入社會、自食其力。為此,輕度智障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尤其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水平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但這個領域目前尚無人關注。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等方法,了解輕度智障學生幸福感的現(xiàn)狀,并將對與之相關的因素進行分析,嘗試推論影響輕度智障學生的幸福感的規(guī)律,為提高輕度智障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學習生活的水平服務。
(二)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分析
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簡稱SWB),目前普遍定義為,人們對其生活質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認知性的整體評價。近幾年隨著積極心理學流派的崛起,主觀幸福感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了解,同時也成為諸多研究領域中的一個熱點。主觀幸福感的研究,讓人們意識到,決定人們是否幸福的并不是實際發(fā)生了什么,關鍵是人們對所發(fā)生的事情在情緒上做出何種解釋,在認知上進行怎樣的加工。因而主觀幸福感是一種主觀的、整體的概念,同時也是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值,它是評估相當長一段時期的情感反應和生活滿意度。
主觀幸福感的內涵結構,一般認為主要有兩個維度:生活滿意度、情感平衡度。生活滿意度是個體對生活總體質量的認知評價;情感平衡度,包含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兩個部分,是指個體生活中的情感體驗,指與消極情感體驗相比較占相對優(yōu)勢的積極情感體驗。在這其中,生活滿意度是個體對生活的綜合判斷,作為認知因素,它獨立于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是衡量主觀幸福感更有效的指標。
Diener認為,主觀幸福感具有三個明顯的特點:
①主觀性,以評價者內定的標準而非他人標準來評估。
②穩(wěn)定性,主要測量長期而非短期情感反應和生活滿意度,這是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值。
③整體性,是綜合評價,包括對情感反應的評估和認知判斷。
西方思想者在對幸福的探討中,經(jīng)歷了一個不斷演化的過程,相繼出現(xiàn)了自然幸福觀、理性幸福觀、神性幸福觀、人道主義的感性幸福觀等多種形而上學的觀點。但這些努力似乎并沒有使幸福問題得以澄清。最初,人們將幸福歸結為財富、權勢、享受等, 但很快便發(fā)現(xiàn)這些東西并不總能帶來幸福,而有時它們恰恰是痛苦的根源。于是,幸福又被較多地與價值聯(lián)系在一起,它被歸結為美德、自由、信仰,但這樣做的后果又往往使幸福越來越遠地離開了具體人的體驗,以至于人們開始對這種形而上探討本身的價值產生了疑問。20世紀中期,對幸福的實證研究應運而生,Dodge的幸福理論提出已有70年的歷史。
至今,國外對主觀幸福感的研究經(jīng)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研究者們著眼于測量不同群體的主觀幸福感狀況,并根據(jù)測量結果描述了不同群體主觀幸福感的平均水平。這類研究以描述性為主,采用的主要是單項目測驗,在信效度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不可能揭示主觀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機制。第二階段,研究者們深入考察了幾種主觀幸福感的理論模型。在揭示主觀幸福感的作用機制及其影響因素等方面出現(xiàn)了人格理論,對主觀幸福感的測量也取得了相當?shù)倪M展,發(fā)展了多項目測驗。近年來,國外對主觀幸福感的研究已經(jīng)進入第三階段,研究者們開始運用主觀幸福感的測量理論來整合各種方法,并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跨文化研究。
關于個人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的研究是心理學界重視個人生活質量研究的一個明顯標志,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國外對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活滿意度這一領域。目前,國內也日趨開展這方面的研究,注重積極心理學、心理健康水平在青少年幸福感中的作用。
(三)主要參考文獻(請查圖書室教育雜志和中國知網(wǎng),8項權威文獻)
1. 吳明霞. 30年來西方關于主觀幸福感的理論發(fā)展. 心理學動態(tài),2000,8(4):23-28
2. 陳姝娟,周愛保. 主觀幸福感研究綜述. 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2
3. 黃 藍,朱倩昕. 近年來西方主觀幸福感研究述評,1002—6908(2007)0520
4. 嚴標賓,鄭雪. 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研究[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
5. 張雯, 鄭日昌,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 (01)
6. 刑占軍,主觀幸福感的測量. 心理科學, 2002,25,3:336-339
7. 楊秀君,孔克勤,主觀幸福感與人格. 心理科學,2003,26,1:121-123
8. 楊海榮,石國興,初中生主觀幸福感和心理健康以及相關因素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2004,12,6:416-419
9. 肖非,王雁. 智力落后教育通論. 華夏出版社, 2000年8月
10. 李儒林,張進輔,梁新剛,影響主觀幸福感的相關因素理論[J].中國心理衛(wèi)生,17,11:783-786
11. 田麗麗,劉旺,Rich•Gilman. 國外青少年生活滿意度研究概況. 中國心理衛(wèi)生,2003.17.12
12. 丁新華,王極盛,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研究述評. 心理科學進展,2004,12(1):59-66
13. Ash, C ., Huebner, E.S., Environment events and life satisfaction reports of adolescents:A test of cognitive mediation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2001,22(3):3320-336
14. Gilman, R., Huebner, E.S., A review of life satisfaction research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03,2:107-116
15. McKnight, G., Huebner, E.S.,&, Suldo, S., Relationships among stressful life events, temperament, problem behavior, and global life satisfaction in adolescent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2002,39(6):677-687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研究目標
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等方法,了解輕度智障學生幸福感的現(xiàn)狀,并將對與之相關的因素進行分析,嘗試推論影響輕度智障學生的幸福感的規(guī)律,為提高輕度智障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學習生活的水平服務。
(2)關鍵概念
輕度智障學生——輕度智障學生是指在智力發(fā)育期間(18歲之前),由于各種有害因素導致精神發(fā)育不全或智力遲緩,智商在50~70或55~75的學生。本研究中,輕度智障學生指已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在職業(yè)技術學校接受職業(yè)教育的輕度智力落后學生,他們在學業(yè)適應、社會適應等方面均存在著很大差異,同時還不同程度地伴有情緒行為問題、人際交往不良,部分學生還存在某些生理殘障。
主觀幸福感——本研究中的主觀幸福感,是指輕度智障學生對自身生活滿意度和情感體驗是否幸福的程度判斷。
(3)研究內容
1、幸福感文獻綜述。
2、編制輕度智障學生幸福感及相關因素調查問卷,并實施。
3、對輕度智障學生的家庭、教師進行訪談。
4、對問卷和訪談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相關分析。
(4)關鍵問題
如何通過問卷實施,得出數(shù)據(jù)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影響輕度智障學生幸福感的因素。
2.擬采取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實驗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研究對象
從上海市長寧區(qū)初級職業(yè)技術學校,一所為智障學生提供職業(yè)教育的特殊教育學校中隨機抽取了初職一、二年級、三年級、六年級、預備年級各10名輕度智力障礙學生,共69名隨班就讀學生,其中男生42人,女生27人,智商最低為55,最高為69。
(2)工具
在總體幸福感量表(SWB)基礎上進行擴充改編為輕度智障學生多維生活滿意度調查問卷。
(3)技術路線、實驗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作為學校的專職心理老師,對學生的身心特點較為熟悉,同時對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和家庭情況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進行了解。故,實施問卷所得的結果會比較真實,信度和效度都較高。
在問卷實施后,對所取得的數(shù)據(jù)將采用EXCEL表格進行記錄,并使用SPSS10.0軟件進行相關因素的分析。
3.本論文的特色與創(chuàng)新之處
(1)、近幾年國內特殊教育的發(fā)展,讓輕度智障學生有了進行職業(yè)教育的機會,使得輕度智障學生能夠得到更多的發(fā)展,并更多得融入到社會中。為此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就會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本課題在這方面有一定的拾遺補缺的作用。
(2)、在研究方法上,特殊教育多采用質性研究,即個案研究、案例研究等方式,本課題則以以調查+訪談的研究方式進行研究,并通過數(shù)據(jù)收集,數(shù)據(jù)處理和分析,從各因素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分析中嘗試得出一定規(guī)律。
4.預期的論文進展和成果
1) 文獻綜述
2) 自編問卷
3) 調查報告
4) 研究論文
三、論文大綱
輕度智障學生主觀幸福感現(xiàn)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
摘要
關鍵詞
1理論綜述
1.1問題的提出、研究目的及研究意義
1.2主觀幸福感的概念和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3主觀幸福感影響因素
1.4輕度智障生身心特點
1.5討論
2實證研究
2.1 研究對象
2.2 工具
2.3 結果與分析
3討論
4總結、局限與展望
5參考文獻與附件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4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