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法基礎主要內容包括:經濟法概論,會計法律制度,稅收法律制度概述,流轉稅法律制度,所得稅法律制度,支付結算法律制度等。這里的重點難點都是是后四項。
2. 初級會計實務主要內容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的概念及核算出來,財務報告編制、事業(yè)單位會計等。非重點是事業(yè)單位會計及貨幣資金,重點難點是投資、成本核算、財務報告。
3. 從難度深度上看會計實務比經濟法基礎難,經濟法基礎記憶性知識點多。
4. 不知道你之前復習的情況,如果都看過兩遍了,那這一個月就先把兩門里的重點難點章節(jié)吃透多做題練習,做累了看看非重點章節(jié)鞏固一下,初級內容不難也不多,應該能過的
如果你從來沒看過,本身基礎也不好,一個月肯定學不透就等明年再考吧
原發(fā)布者:鳳舞九天
法律關系
法律事實:法律事件(自然現象、社會現象)、法律行為
法的形式
判決書:非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為法的形式
法的分類
創(chuàng)制方式和發(fā)布形式:成文法、不成文法
內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普通法
法的內容:實體法、程序法
空間效力、時間效力或對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別法
主體、調整對象和形式:國際法、國內法
法的運用目的:公法、私法
仲裁(書面形式訂立)行政復議:書面訂立、口頭形式
仲裁原則:自愿原則、獨立仲裁原則、一裁終局原則(訴訟實行兩審終審原則)
仲裁委員會: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委員7-11人,法律、經濟貿易專家不得少于2/3
仲裁協(xié)議:書面形式訂立(口頭協(xié)議無效)
仲裁庭:1名仲裁員或3名仲裁員組成,3名組成的設首席仲裁員
仲裁開庭進行,一般不公開進行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即發(fā)生法律效力
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fā)生法律效力
民事訴訟
民事訴訟范圍:民法、婚姻法、收養(yǎng)法、繼承法(合同糾紛、房產糾紛、侵害名譽權糾紛);經濟法、勞動法(破產、勞動合同糾紛);選民資格、宣告失蹤死亡;債務;宣告票據和有關事項無效的案件
審判制度:合議制度、回避制度(證人不需回避)、公開審判制度、兩審終審制度訴訟時效:普通(知道或應知道):行政復議的舉證責任,由被申請人承擔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因生產經營需要,協(xié)商后可延長時間的,每日不得
經濟法基礎重點在于:
1、經濟法概論
(1)法和經濟法的概念
(2)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
(3)違反經濟法的法律責任
2、會計法律制度
(1)會計法律制度概述
(2)會計核算
(3)會計監(jiān)督
(4)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5)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擴展資料:
經濟法特點:
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新興的法律部門,與傳統(tǒng)的相鄰法律部門相比,其主要特點有:
一、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法
經濟法的產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必然結果,它把調整的重點始終放在引導各類經濟主體依法進行經濟活動,保證經濟關系的正確確立和有序的進行上,以形成本國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經濟環(huán)境和經濟秩序。
二、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
經濟法與民法、行政法相比較,在調整社會整體與社會個體的關系上,各有自己的主導思想。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它以社會利益為基點,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社會組織或個人,都必須對社會負責,在此基礎上處理和協(xié)調相互之間的關系。
三、經濟法是商品經濟發(fā)達的法
只有當商品經濟成為社會的主導,經濟法才會伴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而產生和發(fā)展,因而經濟法是商品經濟高度發(fā)展的產物。
四、經濟法是以經濟為目的的法
經濟法始終調整經濟關系,調整的目的就是使社會的整體經濟能持續(xù)、穩(wěn)定的發(fā)展,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而且在這個調整過程中甚至會有意使局部利益或個體利益有所損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經濟法
經濟法確實考點比較碎,不像實務,就那幾個大的考點。
經濟法的考試方向已經轉向了對稅法的考核,若你之前學過稅法,那么你復習起來就會輕松很多。但如果你對稅法沒有大體上的學習,建議你把初級教材從頭到尾認認真真的研讀兩遍,然后可以根據配套復習資料上總結的考試重點有目的,有所側重的復習,這樣效率會高很多。
如果你的稅法底子很好,建議你直接根據復習資料上總結的重點去復習。 但記住!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配合著做題,最好是復習完一章節(jié)做一章節(jié),這樣能及時把知識點加以鞏固。
然后把錯題記在錯題本上,等回頭總復習時就會省下不少力氣。我就是這樣復習的。
祝你好運~~。
經濟法基礎重點在于:1、經濟法概論(1)法和經濟法的概念(2)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3)違反經濟法的法律責任2、會計法律制度(1)會計法律制度概述(2)會計核算(3)會計監(jiān)督(4)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5)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擴展資料:經濟法特點: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新興的法律部門,與傳統(tǒng)的相鄰法律部門相比,其主要特點有:一、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法經濟法的產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必然結果,它把調整的重點始終放在引導各類經濟主體依法進行經濟活動,保證經濟關系的正確確立和有序的進行上,以形成本國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經濟環(huán)境和經濟秩序。二、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經濟法與民法、行政法相比較,在調整社會整體與社會個體的關系上,各有自己的主導思想。
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它以社會利益為基點,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社會組織或個人,都必須對社會負責,在此基礎上處理和協(xié)調相互之間的關系。三、經濟法是商品經濟發(fā)達的法只有當商品經濟成為社會的主導,經濟法才會伴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而產生和發(fā)展,因而經濟法是商品經濟高度發(fā)展的產物。
四、經濟法是以經濟為目的的法經濟法始終調整經濟關系,調整的目的就是使社會的整體經濟能持續(xù)、穩(wěn)定的發(fā)展,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而且在這個調整過程中甚至會有意使局部利益或個體利益有所損失。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經濟法。
1、初級會計實務的重點:
主要是第一章和第七章,其余的部分也要適當關注的。要特別注意一下每章可能聯(lián)系起來出不定項,尤其是今年教材新增的內容,書面的內容要好好看看,因為它會從書上出題而且是原文。
2、經濟法基礎重點:
以往年度第三章的分數最高,今年最主要章節(jié)是稅收部分。其他章節(jié)的分數都在10分至15分之間,第二章注意醫(yī)療期等時間規(guī)定的問題,第三章純理論理解著去記憶。第四章的增值稅最難,消費稅和營業(yè)稅也要適當掌握,同時注意營改增。第五六兩章建議都要適當關注,第一章也要掌握,第七章可以不做重點,但是還是要適當關注。
1。
法律事件 2。法律行為 【所屬章節(jié)】: 本知識點屬于《經濟法基礎》科目第一章總論第一單元法律基礎的內容。
【知識點】:法律事實 1。法律事件 (1)自然現象(絕對事件):水災、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或者生老病死、意外事故 (2)社會現象(相對事件):戰(zhàn)爭、重大政策的改變 【解釋】自然災害可引起保險賠償關系的發(fā)生;人的死亡可引起婚姻關系、勞動合同關系的消滅,繼承關系的發(fā)生。
2。法律行為 (1)無論是合法行為,還是違法行為,二者均可引起法律關系的發(fā)生、變更和消滅。
(2)根據行為是否通過意思表示,法律行為分為表示行為(如訂立合同)和非表示行為(如拾得遺失物、發(fā)現埋藏物)。 (3)單方法律行為,是指根據一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為(如甲訂立遺囑);多方法律行為,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為(如甲乙訂立買賣合同、贈與合同)。
編輯推薦:2017《經濟法基礎》第一章預習考點匯總 課程推薦:2017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直播通關班。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