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僅供參考。
本學期,我在小學部執(zhí)教了一節(jié)作文示范課《想象作文》,作文課的素材是課本上《清平樂村居》的插圖。辛棄疾的這首詞,清新質樸,字里行間充滿生活氣息,而且課本上插圖的意境也很美。課后習題是這樣的:“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先說一說,再寫下來?!边@道題給了我點子,我決定將其拓展成小練筆,作為作文公開課的教學內(nèi)容。
課本上的插圖意境優(yōu)美,將茅檐、小溪、青草這些景物,與翁媼、個兒子這些人物巧妙地融合在一個畫面中,賦予了這些鄉(xiāng)村平常的景物以新的意境,構成了淡雅、質樸的藝術境界,恰似一個迷人的世外桃源,令人心馳神往。
作文課前,我用了一節(jié)課時間完成了《清平樂村居》的教學,這樣學生就有了最基礎的寫作素材,即詞的譯文。并且通過理解詞意,對課本插圖也有了深入的理解。那么,如何將言簡意賅的譯文拓展成內(nèi)容豐富的文章?這就需要教師借助插圖來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通過豐富任務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方面的描寫,讓文章血肉豐滿起來。
我用一個配樂吟唱的小動畫來導入作文教學,這個小動畫圖片色彩鮮艷,童聲吟唱輕松、有節(jié)奏。我的用意是用此引發(fā)學生探究圖片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墒且驗槭墙璋嗌险n,師生之間很陌生,缺乏了解和默契,這個設計并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效果,學生的表現(xiàn)沒有如我預想的那樣興趣濃厚,所以這是一處小敗筆。之后的整節(jié)課中,學生的狀態(tài)都沒有活躍起來,師生互動有障礙。
接著,我出示了插圖,告訴大家這樣的田園生活正式詞人辛棄疾理想中的生活,請學生為圖片起個貼切的名字,也就是擬個作文題目。學生的答案比較精彩,說到了“世外桃源”、“令人向往的田園生活”等文題,本環(huán)節(jié)完成的比較圓滿。
本節(jié)課,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來引導學生細致地觀察圖中景物,從而生動地進行環(huán)境描寫。因為環(huán)境描寫是本首詞的一大亮點,也是人物出唱錢的鋪墊。學生從二年級寫話開始就開始練習看圖表達了,但一直到五年級,還是不能很好將景物按一定的順序串聯(lián)起來,寫成一段文從字順、條理清晰的話。他們寫出來的句子略顯單調(diào)、枯燥,缺乏好詞佳句的修飾,缺少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潤色。因此,我在張主任的的啟發(fā)下,花了很多時間來引導學生先口述景物描寫,再動筆寫下來。學生口述的時候比較凌亂、破碎,但寫下來的句子就明顯通順、優(yōu)美多了。
接下來的時間,幾乎都在啟發(fā)學生想象人物的對話和心理活動。課后反思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思維沒打開,課堂氣氛不活躍的癥結,在于我問題引導上存在問題,以致于讓學生陷入了“詞窮”的僵局。例如我在啟發(fā)學生想象翁媼對話場景時,我提出了一個問題:“你覺得這對老夫妻會聊些什么?”學生的回答很簡潔,“他們會聊年輕時的事?!薄八麄儠牧娜齻€兒子。”這樣的答案沒有細節(jié),不是我想要的。如果我換個說法來問學生:“你覺得這對老夫妻會怎么聊天呢?”學生就可能回答出翁媼聊天的具體內(nèi)容了。由此可見,教師課堂上的提問很重要,字字句句都要仔細斟酌、推敲,切不可馬虎對待。有了這次前車之鑒,以后在課堂上我會認真地設計教師的語言。
細細回味,掩卷深思,我還意識到自己課堂上的評價不夠多、針對性不強,這樣的忽視多少會影響到學生發(fā)言的積極性,不利于活躍課堂氣氛,這也是我日后應該多加注意的。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雖然我已經(jīng)有7年的教學經(jīng)驗了,但在駕馭課堂上仍然時常感覺力不從心。正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以此鼓勵自己活到老、學到老吧!
原發(fā)布者:仙人指路
教學反思怎么寫?5個要點不能少!于每一個教師來說,“反思教學”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反思教學是一種用來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進一步充實自己,優(yōu)化教學,并使自己逐漸成長為一名稱職的人類靈魂工程師。那么,老師應該如何寫好教學反思呢?1.記成功之舉記錄:(1)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2)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shù)拇胧唬?)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4)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5)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6)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等等。詳細得當?shù)赜涗浵聛恚┮院蠼虒W時參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2.記“敗筆”之處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并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以后再教時應吸取的教訓。3. 記教學機智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nèi)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fā)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fā)事件而產(chǎn)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后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云散,令人遺憾不已。4. 記學生見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總會有“創(chuàng)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
學科基礎知識教育心得體會 在這一個學期的學習中,存在著很多問題:上課不專心;學習效率低下;課后沒有及時復習鞏固,遺忘加快;沒有認真完成作業(yè);學習過于被動,沒有一個恰當?shù)挠媱潯?/p>
針對這些問題,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作出相應的規(guī)劃調(diào)整: 1、端正學習態(tài)度。學習是自己的事,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方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學有所成。
主動地吸取和被動的接受是有本質的區(qū)別的。 2、上課專心聽講。
課前做好預習工作,課上動腦動手,集中注意力。因為一般來講,老師教授的知識都是根據(jù)教學大綱、考試大綱來進行的,所以上課的專心很重要。
3、提高學習效率。學習效率低就意味著掌握同一個知識需要花費的時間是別人的幾倍,這樣長此以往,學習只會越來越跟不上。
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復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于激活“腦、眼”潛能,培養(yǎng)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速讀記憶的練習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用軟件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閱讀速度提高5倍左右,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復習效率,取得好成績。
貼吧《速讀吧》有很多練習速讀記憶的朋友分享練習經(jīng)驗,可以作為訓練參考。 4、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
老師講授的知識是面對所有學生的,每個人的具體掌握情況不同,所以自己要學會調(diào)整,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計劃。計劃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同時也有利于要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
如果寫作能力差,就一周寫一篇作文,閱讀差就一天練習一篇閱讀理解,基礎知識差每天就抽出點時間記憶背誦一下等等。 5、做題實戰(zhàn)。
做題練習是少不了的,做題的時候堅決獨立完成、杜絕抄襲、杜絕題海戰(zhàn)術,學會反思、歸類、整理。 6、經(jīng)常總結完善。
每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一周、一月)就進行一下階段性的總結,了解自己最近的學習情況,進行調(diào)節(jié)和完善。
從一定程度上講,教學反思就是在課堂教學后的“自我揭短”,這對一般人來講是痛苦的行為。因此,缺乏毅力者即使反思技能再強,反思也難以順利進行。因此教學反思呼喚那些具有批評與自我批評、勇于進取精神的勇士。
(一)記教學日記
教師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或教學結束之后,對自己教學得失可以進行總結反思,這種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從教學參與者看,可以反思教師的教學行為得失。主要涉及到的是教學方法的反思,如針對不同類型的知識(概念、原理等)是否采用了相應的方法,以及教學方法與教學目標的適合性,可以反思學生的學習行為得失,反思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從教學進行的步驟看,可以反思教學的導入,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銜接;從教學內(nèi)容看,可以反思教學目標設置的合適性,教材內(nèi)容重點、難點的處理,單元教學內(nèi)容在學科體系中的位置等。(二)說課
說課是對備課的口頭說明,但它不同于備課,說課講備課的過程及其理由,而備課主要是指教學的內(nèi)容和方法。
說課教學反思方面具體體現(xiàn)在:教師在備完課乃至講完課之后,對自己處理教材內(nèi)容的方式與理由做出說明,講出這些過程,就是講出自己解決問題的策略。而這種策略的說明,也正是教師對自己處理教材方式方法的反思。事實上,說課總是講給同行聽的,同行聽后要提出建議與評比,這是一個很好且有效的教學反思途徑。并能形成反思群體,共同提高。
(三)聽課與評課
聽課決不是簡單地評價別人之優(yōu)劣,不是關注講課者將要講什么,而是思考自己如何處理好同樣的內(nèi)容,然后將講課者處理問題的方式與自己的預想處理方式相對照,以發(fā)現(xiàn)其中的出入。教師講課時并不總是能注意到自己教學上的得失,但若課后觀看自己的教學錄像,特別是與同行、專家教師一起,邊看邊評,則更能看出自己在教學中的長短。
(四)征求學生意見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總會有“創(chuàng)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到的見解,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以后豐富教學的材料養(yǎng)分。所以潛心于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教師,往往會向學生征詢對自己教學的反饋意見,層次好、中、差的學生會有他們不同的看法,學生的某些想法也許教師沒想到。通過對他們意見的征詢,結合自己的思考,教師可以對自己的教學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和改進。這是教師對其教學進行反思的一個重要的渠道。
(五)評價學生學習的效果
規(guī)范化的教學應在單元教學結束時,通過多種方式對自己的教學效果進行檢查。檢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學生學習的效果,從而提出自己改進的建議,不論檢查什么內(nèi)容,都包含著對自己教學的反思。這種反思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學生完成教學目標的情況,學生學習中的得失表現(xiàn),造成得失的原因,大部分學生在內(nèi)容掌握上存在的一致性傾向,自己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措施。
(六)總結和提煉教學經(jīng)驗,寫“再教設計”
一個教師在自己漫長的教學生涯中,誰沒有教得得心應手的時候?誰沒有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時候?誰沒有精雕細刻的得意之作?誰沒有激情澎湃的創(chuàng)新靈感?但是這些別人無法領略的“得意之作”、“成功之法”,不及時的總結和積累,得不到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終歸會“事過境遷”而“煙消云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勤于積累,善于思考,一節(jié)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guī)律;教法上有哪些創(chuàng)新;知識點上有什么發(fā)現(xiàn);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qū)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并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nèi)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教學反思是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種行動研究法,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效益,而且將發(fā)展教師與發(fā)展學生相統(tǒng)一。同時,為以后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基本的科研方法。
學好課本知識。
學習的最重要階段是預習。也就是說在老師上課之前,你先得自己學習一下課文,在預習中要盡量主動地解決問題,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在上課時跟老師、同學一起學習討論。
課本要反復閱讀,直到把問題看的透徹了、明白了。二、注意課外積累。
適當?shù)恼n外閱讀是很有必要的。進入了緊張的學習階段,我們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因此,閱讀時要有選擇。
我們應廣泛瀏覽各種書籍和報紙雜志,從電視、廣播、網(wǎng)絡上獲取信息,并有條理的做下筆記。要關心社會生活,了解社會動態(tài),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斷進步。
這樣不僅能使我們積累更多知識,更能豐富我們的生活。 三、加強寫作訓練。
我們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寫作。提高寫作能力要從點點滴滴做起。
課外積累是寫作的基礎,要學會對文章的細讀,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誦。如果腹內(nèi)空空,是寫不出好文章的。
除此之外,注意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堅持不懈的記日記,有感而發(fā)的寫隨筆,都是幫助我們寫好作文的有效途徑。寫好的作文要反復修改,也可以請教老師、同學的意見,精益求精。
英語在課堂上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靜聽。上課認真聽講,做好筆記,無論聽、說、讀、寫都要使自己始終活躍。
.2。積極參與。
英語是實踐性強的學科,要大膽地練習,敢說、敢讀,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課堂上積極發(fā)言對我們是大有裨益的,每一次的積極發(fā)言都是一次聽說訓練,可以使我們集中精力,對較難或者模糊不清的問題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經(jīng)常舉手發(fā)言也可以讓老師加深對自己的印象。課堂上的聽講至關重要,老師在講到重點時總有自己的語言或者體態(tài)特點,我們要善于觀察和把握。
3。勤動筆。
把教師的重點及時迅速記在課堂記錄本上,不過要處理好聽課和記筆記的關系,不能顧此失彼。4。
多開口。對于自己課堂不清楚的地方,下課后一定要及時詢問老師,把問題解決在當天,不要顧及所謂的面子而不懂裝懂,否則漏洞越來越多,最后造成英語成績的不斷滑坡。
淺談關于作文講評_教學反思_教學隨筆
作文的指導、批改、講評是小學作文訓練教學的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是相互作用、緊密相連的。在作文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除了要認真進行作前指導外,必須緊緊抓住“作文批改”和“作文講評”這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造成學生語文水平較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不講究對學生作文的批改和不重視作文批改后的講評,則是主要原因之一。因為作文的講評是指導工作的升華,是批改工作的綜合、繼續(xù),是一個把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過程,講評既是對學生這次寫作活動的經(jīng)驗總結。
這堂作文講評課是建立在課文《綠毛龜》的學習基礎上的。在范文的學習中有意識地歸納文章的內(nèi)容,指導寫作的方法,再讓學生學習課文的寫法來寫一篇習作。這件講評課就是以此為基礎,圍繞制定的教學目標,然后著手進行教學的。
一、講評以前充分準備 。為了使講評課有的放矢、針對性強,我首先作好批改記錄,在批改作文時,我注意分門別類搜集各方面的典型例子,認真作好批改記錄。就學生的選材、結構、譴詞造句、錯別字、標點符號等存在的問題,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研究,抓準主攻方向,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經(jīng)過批改我發(fā)現(xiàn)本次作文存在的普遍問題是學生沒有運用修飾手法使小動物生動、具體。我選擇這個典型問題,挑選一篇在寫作方法、譴詞造句上不夠到位的文章,在課堂上讓學生先在練習紙上自行點評、修改,再指名上投影展示并講評。這種講練結合的方法能讓學生學習的更扎實。
二、講評課上積極引導。上好講評課的關鍵在于教師的積極引導。葉圣陶先生指出:“教師所務惟在啟發(fā)導引,使學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執(zhí)筆而自能合度?!庇终f:“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講評課不要“一言堂”,唱“獨腳戲”,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善于看、善于聽、善于想,還要啟發(fā)學生邊看、邊聽、邊想,指導學生開展討論:有些作文或片段好在哪里?為什么好?有的作文或片段毛病在哪里?為什么會出毛病的?要讓學生結合自己的作文實際談心得體會。要看到學生的進步,加以鼓勵,適當指點。
三、激發(fā)學生對作文的興趣。興趣是內(nèi)在的動力,是影響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直接因素。學生中作文水平比較高的。他們作文寫得好的原因,都跟興趣有關。學生在寫作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一旦對作文產(chǎn)生了興趣,他們就有了一種克服困難的動力。講評課上,教師推薦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或是基礎較差的學生有明顯進步的作文,甚至他們作文中寫得好的某個段落或某些句子,都將大大增強他們作文的興趣和寫好作文的進取心,為此,我在講評時,給學生提供的是本班學生好和一般的作文各一篇,使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也能激活學生們的習作興趣,大大改善習作現(xiàn)狀。
四、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學會修改。講評課上是引導學生學會比較的好機會。小學生進取心還是很強的,絕大多數(shù)愿意把文章寫得好一些。可是由于種種原因,文章寫得不像樣,他們心里很著急,視作文為畏途,或向教師請教作文的“秘訣”是沒有的。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向他們推薦些好作文,先引導引導他們學會欣賞,依靠集體的智慧,共同討論,集體點評,培養(yǎng)學生能力,集體講評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靠自己的智慧總結出所寫文章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并提出修改意見。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是培養(yǎng)學生自改作文能力首要一環(huán),學生通過之前的集體講評,學會了修改的方法,會運用修改方法改正自己不足,取長補短。通過操練我們可以看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修改,還學會了思考,無須老師多講,在自己的操作實踐中對如何寫好作文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這種提高,不僅僅是寫作能力,而且對品詞品句等語文綜合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這節(jié)作文講評課,我從實際效果出發(fā),針對學生作文中的優(yōu)缺點認真進行講評;并在講評以后,讓學生做些必要的練習,以提高講評的效果。我想:日積月累,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學生的習作能力就可能會有較快的提高。
總而言之,寫課后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zhí)著地追求。
一有所得,及時寫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寫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獲。 (二) 堅持寫課后反思,可以獲得寶貴的經(jīng)驗、教訓,并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教學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
課后反思應包括哪些內(nèi)容?是否上完課后都要寫寫教學手記?怎樣寫教學手記? 教師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反思。 (1)、思效。
學生的學習效果是教師最關注的問題,進行課后反思要做到“當堂思效”。即上完課后要對本課的教學效果作一個自我評價,比如分析學生哪些內(nèi)容掌握得好,哪幾部分有困難,哪些學生學得成功,還有多少學生需要指導等;同時,還要堅持“階段思效”,即對一階段的教學工作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進行自我評價。
(2)、思得。一節(jié)課結束后,回顧教學過程,體會學生學習的成功之處,教師一定能從中受到啟發(fā),總結成功的經(jīng)驗,如能及時記錄,可作為日后教學工作的借鑒,有助于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
(3)、思失。課堂教學中有所得也必定會有所失,學生的性格各異,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參差不齊,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過程總會有不相適應的地方,如教法的運用,知識的講解,例題的選擇,板書的設計,學生的反應等方面,課后都會覺得有不盡如人意之處。
對于教學工作的不足,要反復思考,仔細琢磨,采取措施,及時補救。 (4)、思改。
“思”的最終目的是“改”,通過對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得失的客觀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對策,提出改進教學的策略和方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后反思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上完課后必然會自覺不自覺地進行反思。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課后反思都必須用文字記述下來,寫成手記。教學手記記的應當是有價值的東西。
下面五個方面可供參考: (1)、教材的創(chuàng)造性使用。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教科書的首要功能是作為教與學的工具,它不再是完成教學活動的綱領性權威文本。
教師不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設者。因此,教師在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時,可以“課后反思”中作為專題內(nèi)容加以記錄,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設性的意見,使教師、教材和學生成為課程中和諧的統(tǒng)一體。
(2)、教學的不足之處。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并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
如問題情景的創(chuàng)設有沒有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學習活動的組織是否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自主學習有沒有流于形式?有沒有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發(fā)展?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否濃厚等等。 (3)、精彩的片段和成功之舉。
課堂教學中,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fā)的事件而產(chǎn)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后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云散,令人遺憾不已。如果出現(xiàn)了課堂教與學的高潮,最好能詳細記錄下學生的學習活動、學生的精彩問答,作為第一手素材,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教學反思還應側重于自己本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比如,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shù)拇胧?;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等等。 (4)、學生的獨到見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獨特的見解、精彩的問答、創(chuàng)新的思維等等,都是源于學生對文本的獨特理解、源于學生精神世界的獨特感受,是一種無比豐富的課程資源。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完善,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
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以后豐富教學的寶貴材料。 (5)、再教設計。
一節(jié)課下來,不妨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guī)律,教法上有哪些創(chuàng)新,知識點上有什么發(fā)現(xiàn),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qū)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并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然后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nèi)容時,應該如何做,不妨寫寫“再教設計”。
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