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項籍,是下相人,字羽。
開始起兵反秦的時候,年齡二十四歲。他的小叔父是項梁,項梁的父親就是楚國的將領(lǐng)項燕,就是被秦將王翦所殺戮的那個人。
項氏好幾輩子做楚國的將領(lǐng),被封在項地(原為西周時的一個小諸侯國,后為楚邑),所以姓項。項籍少年時,學(xué)習(xí)認字寫字沒有完成,便放棄了;又學(xué)習(xí)擊劍等武藝,也沒有學(xué)成。
項梁對他很生氣。項籍卻說:“寫字,能夠用來記姓名就行了。
劍術(shù),一個人就可以抵擋,不值得學(xué)。要學(xué)習(xí)成千上萬人才能抵擋的本領(lǐng)(即兵法)?!?/p>
于是項梁就傳授項籍軍事學(xué)知識。項籍非常高興,大致了解兵法的意思,又不肯完成學(xué)業(yè)。
項梁曾經(jīng)因罪案受牽連,被櫟陽縣逮捕入獄,他就請?zhí)I縣獄掾曹咎寫了說情信給櫟陽獄掾司馬欣,事情才得以了結(jié)。項梁殺了人,跟項籍跑到吳地去躲避仇人,他和項籍一起逃到吳中郡。
吳中郡有才能的上層人士,(才能)都顯露在項梁之下。每當吳中郡有大規(guī)模的徭役(古代統(tǒng)治者強迫人民負擔(dān)的勞役,如土木工程等)以及喪葬事宜時,項梁經(jīng)常為他們主持辦理,暗中用兵法部署約束賓客和吳中青年,根據(jù)這個了解他們的能力。
秦始皇游覽會稽郡,渡浙江時,項梁和項籍一塊兒去觀看。項籍說:“那個位置我可以取而代之!”項梁捂住他的嘴,說:“不要胡說,(否則)就要滅族了!”項梁因此認為項籍不同凡俗。
項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舉鼎,才能、勇氣超過常人,即使是吳中當?shù)氐哪贻p人也都很畏懼他。 秦二世(胡亥)元年(公元前209)七月,陳涉(勝)等在大澤鄉(xiāng)起義。
那年九月,會稽的郡守殷通對項梁說:“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這也是上天要滅亡秦朝的時候啊。我聽說先動手的就可以控制別人,后動手的就會被別人所控制。
我打算起兵,讓您和桓楚統(tǒng)率軍隊?!贝藭r桓楚正逃亡在荒野沼澤之中。
項梁說:“桓楚是個逃亡的人,沒人誰知道他藏匿的處所,只有項籍知道?!庇谑琼椓撼鋈?,囑咐項羽持劍在外面等候,然后又進來,與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說:“請允許我召喚項籍,叫他接受命令去召喚桓楚。”
郡守說:“好?!表椓壕桶秧椉羞M來了。
不多一會兒,項梁對項籍使眼色,說:“可以行動了!”于是項籍拔出劍來斬下郡守的頭。項梁手里拿著郡守的頭,身上佩掛著郡守的官印和系印的絲帶。
郡府的侍從、護衛(wèi)大為驚慌,一片混亂,項籍所砍殺的有幾十上百個人。整個郡府上下都嚇得伏地不敢動,沒人敢起來。
項梁隨后召集原先所熟悉的有勢力的郡吏,把要起義反秦的道理宣告給他們,于是就發(fā)動吳郡軍隊起事。派人收取本郡的屬縣,得精兵八千人。
他又部署吳中郡地方上有名望有才力的人,派他們分別做校尉(比將軍低一級的武官)、候(軍候,軍中管理事務(wù)的官吏)、司馬(執(zhí)行軍法的官吏)。其中有一個人沒有被任用,自己來找項梁訴說,項梁說:“前些日子某件(或某人)喪事,我讓你去主持一件事,你沒有辦好,所以不能任用你?!?/p>
眾人于是很敬服。接著項梁做了會稽郡守,項籍為副將(輔佐主將的將領(lǐng)),帶兵巡行并收取地方。
楚、漢長久相持,勝負未決。年輕人厭倦了長期的軍旅生活,老弱也因水陸運輸而十分疲憊。
項王對漢王說:“天下紛紛亂亂好幾年,只是因為我們兩人的緣故。我希望跟漢王挑戰(zhàn),決一雌雄。
再不要讓百姓老老小小白白地受苦啦?!睗h王笑著回絕說:“我寧愿斗智,不能斗力。”
項王讓勇士出營挑戰(zhàn),漢軍有善于騎射的樓煩,楚兵挑戰(zhàn)好幾次,樓煩每次都把他們射死。項王大怒,就親自披甲持戟出營挑戰(zhàn)。
樓煩搭箭正要射,項王瞪大眼睛向他大吼一聲,樓煩嚇得眼睛不敢正視,兩只手不敢放箭,轉(zhuǎn)身逃回營壘,不敢再出來。漢王派人私下打聽,才知道原來是項王。
漢王大為吃驚。這 時項王就向漢王那邊靠近,分別站在廣武澗東西兩邊互相對話。
漢王一樁一樁地列舉了項王的罪狀,項王很生氣,要和漢王決一戰(zhàn)。漢王不聽,項王埋伏下的弓箭手射中了漢王。
漢王受了傷,跑進成皋。 項王聽說淮陰侯韓信已經(jīng)攻克了河北,打敗了齊、趙兩國,而且正準備向楚軍進攻,就派龍且前去迎擊。
淮陰侯與龍且交戰(zhàn),漢騎將灌嬰也趕來了,把楚軍打得大敗,殺了龍且。韓信趁此機會自立為王。
項王聽到龍且軍敗的消息,心里害怕了,派盱臺人武涉前去游說淮陰侯,勸他聯(lián)楚背漢,與楚漢三分天下?;搓幒畈宦?。
這時候,彭越又返回梁地,斷絕了楚軍的糧食。項王對海春侯大司馬曹咎等說:“你們要謹慎地守住成皋,如果漢軍挑戰(zhàn),千萬不要和他們交戰(zhàn),只要別讓他們東進就行。
十五天之內(nèi),我一定殺死彭越,平定梁地,回來再跟將軍們會合?!庇谑菐П驏|進發(fā),一路上攻打陳留、外黃。
外黃起先不歸順。過了幾天終于投降了,項王很生氣,命令男子十五歲以上的全部到城東去,要把他們活埋了。
外黃縣令門客的兒子十三歲,前去勸說項王,說道:“彭越憑強力威脅外黃,外黃人害怕,所以才姑且投降,為的是等待大王。如今大王來了,又要全部活埋他們,百姓哪兒還會有歸附之心呢?從這往東,梁地十幾個城邑的百姓都會很害怕,就沒有人肯歸附您了?!?/p>
項王認為他的話對,。
一、古今異義: 1、以故事得已 古:先例,舊例 今:真實或虛構(gòu)的有人物有情節(jié)的事情 2、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時也 古:大江以西 今:省會名,江西省 3、廣陵人召平于是為陳王徇廣陵 古:在此,在此時 今:承接連詞 4、因置以為上將軍 古:讓……成為,把;為;當做,此意指任命為; 今:認為 5、非社稷之臣 古: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時的君主為了祈求國事太平,平谷豐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國家的象征; 今:代表國家 6、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 古:妻子和兒子; 今:指丈夫的配偶;愛人。
7、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所以:古:1、緣故(名詞);2、表原因的虛詞;3、用來,靠它來 今: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關(guān)聯(lián)詞 非常:古:意外事故(名詞) 今:很,大(副詞) 8、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 古:河之北,河之南; 今:省會名,即河北省,河南省 9、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古:魚和肉,意為被欺凌的對象; 今:魚的肉 10、古之帝者地方千里 古:①當?shù)氐氖?;②土地方圓;③大地的形狀是方的(此外?、谝猓?今:①泛指空間的一部分;②民間;③地區(qū) 11、約為兄弟 古:有時單指兄或弟 今:①同輩之間;②舊時軍隊稱呼士兵為兄弟 12、有美人名虞,常幸從 古:歌伎,宮妃 今:美貌女子 13、于是項王及悲歌慷慨 于是:古:在此,這時候 于是:今:承接連詞 慷概:古:意氣激昂 慷概:今:大方,不吝嗇 14、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古:侍衛(wèi)人員 今:①大致范圍(方位詞);②控制(動詞) 15、魯父兄乃降 古:有時單指兄 今:父親和長兄,泛指家長 16、吾聞漢購我頭千金 古:懸賞 今:購買 17、然羽非有尺寸 古:權(quán)柄,權(quán)勢 今:一種單位(量詞) 18、欲以力征經(jīng)營天下 古:治理或管理(國家) 今:①籌劃并管理(企業(yè)等);②泛指計劃和組織 二、活用: 毋妄言,族矣。(名作動,殺死全族) 梁以此奇籍。
(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認為……有奇才) 三、虛詞: 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時,可譯為“只、僅僅”。)
四、句式: 1、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判斷句) 2、其季父項梁,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
(判斷句) 3、封于項(被動句 于項封) 4、劍一人敵,不足學(xué),學(xué)萬人敵。(前置賓語) 5、與籍避仇于吳中(狀語后置) 6、彼可取而代也(被動句+省略句 可取) 7、陳涉等起大澤中(狀語后置+省略句 起大澤中) 8、陳嬰者,故東陽令史(判斷句) 9、有名于楚(狀語后置) 10、軍彭城東(狀語后置+省略句 彭城) 11、未聞所在(省略句 聞所在) 12、軍胡陵(狀語后置+省略句 軍胡陵) 13、陳勝敗固當(狀語后置) 14、今君起江東(狀語后置+省略句 起江東) 15、乃求楚懷王孫心民間(狀語后置+省略句 心民間) 16、大破秦軍于東阿(狀語后置) 17、西破秦軍濮陽東(狀語后置) 18、大破之定陶(狀語后置+省略句 之定陶) 19、秦兵已破于定陶(狀語后置+被動句 于定陶被破) 20、吾聞秦軍圍趙王鉅鹿(狀語后置+省略句 王鉅鹿) 21、破秦軍必矣(狀語后置) 22、埽境內(nèi)而專屬于將軍(省略句 內(nèi)而) 23、及之齊(狀語后置+省略句 之齊) 24、使桓楚報命于懷王(狀語后置) 25、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狀語后置)? 26、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余壁(定語后置) 27、諸侯皆屬焉(省略句 屬焉) 28、章邯軍棘原,項羽軍漳南(省略句 軍原棘 軍漳南) 29、至關(guān)中不聽(省略句 至) 30、于是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余萬人新安城南(狀語后置+省略句 人新安城南) 31、為擊破沛公軍(省略句擊破) 32、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固定句式 無所……無所……) 33、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判斷句) 34、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判斷句) 35、具告以事(狀語后置) 36、孰與君少長(固定句式 孰與) 37、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判斷句)? 38、具以沛公言報項王(狀語后置)? 39、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判斷句)? 40、得復(fù)見將軍于此(狀語后置) 41、籍何以生此(賓語前置) 42、亞父者,范增也(判斷句) 43、因擊沛公于坐(狀語后置) 44、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判斷句)? 45、加彘肩上(狀語后置+省略句 彘肩上) 46、此亡秦之續(xù)耳(判斷句) 47、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判斷句) 48、何辭為(固定句式 何……為) 49、大王來何操(賓語前置) 50、沛公安在(賓語前置) 51、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判斷句) 52、吾屬今為之虜矣(被動句 為+動詞) 53、暴露于野三年(狀語后置) 54、嘗有德于項梁(狀語后置) 55、瑕丘申陽者,張耳嬖臣也(判斷句) 56、乃陰令衡山、臨江王擊殺之江中(狀語后置+省略句 之江中) 57、陳馀迎故趙王歇于代(狀語后置) 58、奈何棄之?(固定句式 奈何) 59、楚起于彭城(狀語后置) 60、于是漢王夜出女子滎陽東門被甲二千人(狀語后置+省略句 子滎) 61、反國之王,難與守城(省略句 與守) 62、乃止。
項羽出身貴族家庭,少年時期隨叔父項梁學(xué)習(xí)兵法,是楚國著名的軍事家。
項羽身高八尺,力大無窮,“力能扛鼎″。項羽作戰(zhàn)神勇,頗會用兵。
早年隨叔父項梁在吳中起義反秦,素亡后稱“西楚霸王″百??芍^是當時獨一無二的大英雄。
只所以說他是悲劇英雄,其原因是:一、剛愎自用,婦人之仁。如果聽信范增的話,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就不會有后來的楚漢之爭,早已成度為一統(tǒng)天下的霸主。
二、以陳年舊事取人,錯失韓信。韓信是胸大志的軍事天才,正如蕭所說“君向左劉邦勝,君向右項羽勝"。
而這位決戰(zhàn)爭勝負的關(guān)鍵人物卻得不到項羽的重用,致使韓信棄楚投漢,輔助劉邦建立了漢室江山。三、不聽勸阻,死愛面子。
項羽兵敗烏江,內(nèi)烏江亭長勸他渡江容以圖東山再起。而項羽卻放下“霸王″的面子,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為由不肯渡江,發(fā)出“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雎不逝。
雎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感嘆。棄馬而戰(zhàn),身負重傷,自刎烏江。
《史記 項羽本紀》譯文 項籍是下相人,字羽。
開始起事的時候,他二十四歲。項籍的叔父是項梁,項梁的父親是項燕,就是被秦將王翦所殺害的那位楚國大將。
項氏世世代代做楚國的大將,被封在項地,所以姓項。 項籍小的時候曾學(xué)習(xí)寫字識字,沒有學(xué)成就不學(xué)了;又學(xué)習(xí)劍術(shù),也沒有學(xué)成。
項梁對他很生氣。項籍卻說:“寫字,能夠用來記姓名就行了;劍術(shù),也只能敵一個人,不值得學(xué)。
我要學(xué)習(xí)能敵萬人的本事。”于是項梁就教項籍兵法,項籍非常高興,可是剛剛懂得了一點兒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學(xué)到底了。
項梁曾經(jīng)因罪案受牽連,被櫟(yuè,悅)陽縣逮捕入獄,他就請?zhí)I(qí,齊)縣獄掾(yuàn,愿)曹咎寫了說情信給櫟陽獄掾司馬欣,事情才得以了結(jié)。后來項梁又殺了人,為了躲避仇人,他和項籍一起逃到吳中郡。
吳中郡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項梁。每當吳中郡有大規(guī)模的徭役或大的喪葬事宜時,項梁經(jīng)常做主辦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組織賓客和青年,借此來了解他們的才能。
秦始皇游覽會稽郡渡浙江時,項梁和項籍一塊兒去觀看。項籍說:“那個人,我可以取代他!”項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說:“不要胡說,要滿門抄斬的!”但項梁卻因此而感到項籍很不一般。
項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舉鼎,才氣超過常人,即使是吳中當?shù)氐哪贻p人也都很懼怕他了。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陳涉等在大澤鄉(xiāng)起義。
當年九月,會稽郡守殷通對項梁說:“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這也是上天要滅亡秦朝的時候啊。我聽說,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別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
我打算起兵反秦,讓您和桓楚統(tǒng)領(lǐng)軍隊?!碑敃r桓楚正逃亡在草澤之中。
項梁說:“桓楚正在外逃亡,別人都不知道他的去處,只有項籍知道?!庇谑琼椓撼鋈诟理椨鸪謩υ谕饷娴群?,然后又進來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說:“請讓我把項籍叫進來,讓他奉命去召桓楚。”
郡守說:“好吧!”項梁就把項籍叫進來了。呆了不大一會兒,項梁給項籍使了個眼色,說:“可以行動了!”于是項籍拔出劍來斬下了郡守的頭。
項梁手里提著郡守的頭,身上掛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部下大為驚慌,一片混亂,項籍一連殺了有一百來人。
整個郡府上下都嚇得趴倒在地,沒有一個人敢起來。項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強官吏,向他們說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發(fā)動吳中之兵起事了。
項梁派人去接收吳中郡下屬各縣,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們分別做校尉、候、司馬。
其中有一個人沒有被任用,自己來找項梁訴說,項梁說:“前些日子某家辦喪事,我讓你去做一件事,你沒有辦成,所以不能任用你。”眾人聽了都很敬服。
于是項梁做了會稽郡守,項籍為副將,去巡行占領(lǐng)下屬各縣。 這時候,廣陵人召平為陳王去巡行占領(lǐng)廣陵,廣陵沒有歸服。
召平聽說陳王兵敗退走,秦兵又快要到了,就渡過長江假托陳王的命令,拜項梁為楚王的上柱國。召平說:“江東之地已經(jīng)平定,趕快帶兵西進攻秦?!?/p>
項梁就帶領(lǐng)八千人渡過長江向西進軍。聽說陳嬰已經(jīng)占據(jù)了東陽,項梁就派使者去東陽,想要同陳嬰合兵西進。
陳嬰,原先是東陽縣的令史,在縣中一向誠實謹慎,人們稱贊他是忠厚老實的人。東陽縣的年輕人殺了縣令,聚集起數(shù)千人,想推舉出一位首領(lǐng),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就來請陳嬰。
陳嬰推辭說自己沒有能力,他們就強行讓陳嬰當了首領(lǐng),縣中追隨的人有兩萬。那幫年輕人想索性立陳嬰為王,為與其他軍隊相區(qū)別,用青巾裹頭,以表示是新突起的一支義軍。
陳嬰的母親對陳嬰說:“自從我做了你們陳家的媳婦,還從沒聽說你們陳家祖上有顯貴之人,如今你突然有了這么大的名聲,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依我看,不如去歸屬誰,起事成功還可以封侯,起事失敗也容易逃脫,因為那樣你就不是為世所指名注目的人了?!?/p>
陳嬰聽了母親的話,沒敢做王。他對軍吏們說:“項氏世世代代做大將,在楚國是名門。
現(xiàn)在我們要起義成大事,那就非得項家的人不可。我們依靠了名門大族,滅亡秦朝就確定無疑了?!?/p>
于是軍眾聽從了他的話,把軍隊歸屬于項梁。項梁渡過淮河向北進軍,黥布、蒲將軍也率部隊歸屬于項梁。
這樣,項梁總共有了六七萬人,駐扎在下邳(pī,批)。 這時候,秦嘉已經(jīng)立景駒做了楚王,駐扎在彭城以東,想要阻擋項梁西進。
項梁對將士們說:“陳王最先起義,仗打得不順利,不知道如今在什么地方?,F(xiàn)在秦嘉背叛了陳王而立景駒為楚王,這是大逆不道?!?/p>
于是進軍攻打秦嘉。秦嘉的軍隊戰(zhàn)敗而逃,項梁率兵追擊,直追到胡陵。
秦嘉又回過頭來與項梁交占,打了一天,秦嘉戰(zhàn)死,部隊投降。景駒逃跑到梁地,死在那里。
項梁接收了秦嘉的部隊,駐扎在胡陵,準備率軍西進攻秦。秦將章邯率軍到達栗縣,項梁派別將朱雞石、余樊君去迎戰(zhàn)章邯。
結(jié)果余樊君戰(zhàn)死,朱雞石戰(zhàn)敗,逃回胡陵。項梁于是率領(lǐng)部隊進入薛縣,殺了朱雞石。
在此之前,項梁曾派項羽另外去攻打襄城,襄城堅守,不肯投降。項籍攻下襄城之后,把那里的軍民全部活埋了,然后回來向項梁報告。
項梁聽說陳王確實已死,就召集各路別將來薛縣聚會,共議大事。這時,沛公也在沛縣起兵,應(yīng)召前往薛縣參。
項羽出身貴族家庭,少年時期隨叔父項梁學(xué)習(xí)兵法,是楚國著名的軍事家。
項羽身高八尺,力大無窮,“力能扛鼎″。項羽作戰(zhàn)神勇,頗會用兵。
早年隨叔父項梁在吳中起義反秦,素亡后稱“西楚霸王″百??芍^是當時獨一無二的大英雄。
只所以說他是悲劇英雄,其原因是:一、剛愎自用,婦人之仁。如果聽信范增的話,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就不會有后來的楚漢之爭,早已成度為一統(tǒng)天下的霸主。
二、以陳年舊事取人,錯失韓信。韓信是胸大志的軍事天才,正如蕭所說“君向左劉邦勝,君向右項羽勝"。
而這位決戰(zhàn)爭勝負的關(guān)鍵人物卻得不到項羽的重用,致使韓信棄楚投漢,輔助劉邦建立了漢室江山。三、不聽勸阻,死愛面子。
項羽兵敗烏江,內(nèi)烏江亭長勸他渡江容以圖東山再起。而項羽卻放下“霸王″的面子,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為由不肯渡江,發(fā)出“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雎不逝。
雎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感嘆。棄馬而戰(zhàn),身負重傷,自刎烏江。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3.5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