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tǒng)考,初中教師資格證考試《生物》考試內容:(一)學科知識
1. 掌握與初中生物學課程相關的植物學、動物學、植物生理學、動物生理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生態(tài)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和生物進化等領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及相關的生物技術;了解生物學科發(fā)展的歷史和現(xiàn)狀,關注生物學科的最新進展。
2. 掌握生物學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如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等,運用生物學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分析和解決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發(fā)展以及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的問題。
(二)教學知識
1. 理解初中生物學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和課程目標;熟悉初中生物學課程10個主題的內容標準涉及的重要概念;知道課程資源的類型及其適用范圍。
2. 了解初中生物學教材的編寫理念、編排特點及內容呈現(xiàn)形式。
3. 了解生物學教學理念、教學策略、教學設計、教學技能、教學評價、教學研究等一般知識與技能。
4. 了解生物學科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實踐活動的基本要求和過程。
5. 掌握初中生物學核心概念的一般教學策略。
(三)教學設計
1. 學習需求分析
(1)分析學習者
l 分析初中生學習生物學課程的一般特點,如年齡特點、整體知識水平、能力水平等。
l 分析初中生學習生物學課程的差異性,如個性差異、知識水平差異、不同的學習態(tài)度等。
(2)分析教材
l 根據(jù)《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2011年版)》及教材的編寫思路和特點,確定課時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選擇和組織,明確教學內容的相互關系和呈現(xiàn)順序。
l 通過分析教學內容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明確核心概念,確定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
2. 確定教學目標
(1)領會初中生物學課程“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含義。
(2)根據(jù)三維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確定并準確表述教學目標。
3. 選擇教學策略和方法
(1)根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方法。
(2)合理選擇和利用課程資源。
4. 設計教學過程
(1)合理安排生物學教學過程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2)設計合理的教學流程。
(3)分析并評價教學案例。
5. 撰寫格式規(guī)范的教案
6. 了解生物學教學評價的基本類型和方法
教育系統(tǒng)事業(yè)單位考試整體來說考試形式為公共科目+專業(yè)知識公共科目包括:教育基礎知識:教育學、心理學或教育心理學、教育法律法規(guī)、新課改或公共基礎知識(事業(yè)單位考試中的公基)。
專業(yè)學科:一般來說一部分考核學科基礎知識,另外一部分考核教學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從考試形式來看,各地市不同的考試之間也有著明顯的差異:(1)筆試內容為“綜合知識(公共基礎知識)+教育理論知識”。
(2)筆試內容為“學科專業(yè)知識+教育理論知識”。(3)筆試內容為“教育綜合知識”(教育基礎知識)。
教師招聘考試內容按地區(qū)的要求存在不同。需要具體關注各地區(qū)的教育網或則省教育廳的網站。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46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