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是如何生產(chǎn)的 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原水里含有各種各樣的雜質。
這些雜質可分為懸浮物、膠體、溶解物三大類。城市水廠凈水處理的目的就是去除原水中這些會給人類健康和工業(yè)生產(chǎn)帶來危害的懸浮物質、膠體物質、細菌及其他有害成分,使凈化后的水能滿足生活飲用及工業(yè)生產(chǎn)的需要。
市自來水總公司水廠采用常規(guī)水處理工藝,它包括混合、反應、沉淀、過濾及消毒幾個過程。 (1)混凝反應處理 原水經(jīng)取水泵房提升后,首先經(jīng)過混凝工藝處理,即: 原水 + 水處理劑 → 混合 → 反應 → 礬花水 自藥劑與水均勻混合起直到大顆粒絮凝體形成為止,整個稱混凝過程。
常用的水處理劑有聚合氯化鋁、硫酸鋁、三氯化鐵等。可把水中不易沉淀的膠粒及微小懸浮物脫穩(wěn)、相互聚結,再被吸附架橋,從而形成較大的絮粒,以利于從水中分離、沉降下來。
混合過程要求在加藥后迅速完成。混合的目的是通過水力、機械的劇烈攪拌,使藥劑迅速均勻地散于水中。
經(jīng)混凝反應處理過的水通過道管流入沉淀池,進入凈水第二階段。 (2)沉淀處理 混凝階段形成的絮狀體依靠重力作用從水中分離出來的過程稱為沉淀,這個過程在沉淀池中進行。
水流入沉淀區(qū)后,沿水區(qū)整個截面進行分配,進入沉淀區(qū),然后緩慢地流向出口區(qū)。水中的顆粒沉于池底,污泥不斷堆積并濃縮,定期排出池外。
(3)過濾處理 過濾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有空隙的粒狀濾料層通過黏附作用截留水中懸浮顆粒,從而進一步除去水中細小懸浮雜質、有機物、細菌、病毒等,使水澄清的過程。 (4)濾后消毒處理 水經(jīng)過濾后,濁度進一步降低,同時亦使殘留細菌、病毒等失去渾濁物保護或依附,為濾后消毒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消毒并非把微生物全部消滅,只要求消滅致病微生物。雖然水經(jīng)混凝、沉淀和過濾,可以除去大多數(shù)細菌和病毒,但消毒則起了保證飲用達到飲用水細菌學指標的作用,同時它使城市水管末梢保持一定余氯量,以控制細菌繁殖且預防污染。
消毒的加氯量(液氯)在1.0-2.5g/m3之間。主要是通過氯與水反應生成的次氯酸在細菌內部起氧化作用,破壞細菌的酶系統(tǒng)而使細菌死亡。
消毒后的水由清水池經(jīng)送水泵房提升達到一定的水壓,在通過輸、配水管網(wǎng)送給千家萬戶。
.(加礬)天然水(源水)進入水廠后,直接進入反應堆池同時加入凈水劑(即礬)也可加活性炭粉混合。
2。(控制PH值)如果水的PH值太低或太高,就要添加中和劑把水的PH值控制在7至8左右。
3。(沉降)經(jīng)過反應池后,凈水劑和源水充分混合,流進沉淀池,把雜質沉降到底部。
4。(過濾)此時雜質已經(jīng)大部分沉淀,水會流如過濾池。
過濾池一般是用幾層不同粗細的沙過濾,有的工藝會用到活性炭過濾。 5。
(吸附)樓主說的“吸附”應該是指“離子吸附”吧,一般是把硬水軟化用的。如果水源水夠軟的話就可以不用了。
6。(殺菌)一般是加氯(也有的用到臭氧)。
之后就進入清水池。 7。
(成自來水)泵房把清水池的水泵入自來水管就是自來水了。
自來水廠凈水過程主要有絮凝、沉淀、過濾、加氯消毒等,具體如下:
1、加入絮凝劑,與水中的雜質進行反應和吸附;
2、反應后的大分子雜物進行沉淀;
3、分別經(jīng)過裝有石英砂、活性炭等濾材的濾池進一步過濾;
4、出廠前進行加氯消毒。
擴展資料
自來水水質問題的來源
我國對自來水水質向來有著嚴格的要求,2012年實施的《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2006)中,一些關鍵指標的標準甚至與歐盟、美國不相上下,對于自來水廠的出水水質我們完全可以放心,但大部分水質問題都出在運輸途中。
1、運輸管線系統(tǒng)污染。最城市自來水的管道使用的是銅和鑄鐵管,使用幾年后就會出現(xiàn)嚴重的銹蝕現(xiàn)象;后來改用防銹效果稍好的鍍鋅鋼管,但其效果也僅僅是好一點而已。
2、小區(qū)二次供水污染。一些老式小區(qū)則采用頂部水箱(或蓄水池)供水的方式,在頂樓建造水箱或蓄水池,通過重力進行供水,相比前者,這種方式非極容易導致水源污染。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wǎng)-自來水有多臟?如何選擇最適合你家的凈水器
③②①④⑤ ⑤ 肥皂水 大量浮渣及少量泡沫
試題分析:在凈水過程應先將顆粒大的除去,再除顆粒小,故生產(chǎn)自來水的先后順序為③②①④⑤;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為化學變化,在凈水過程中①②③④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只有⑤殺菌消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生活中常用肥皂水來鑒別硬水和軟水,泡沫多的為軟水,泡沫少的為硬水。
點評:本題考查了水的凈化以及節(jié)約用水和水資源的保護的知識,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要求同學們加強對基礎知識的儲備,以便靈活運用.
普通自來水的生產(chǎn)過程,一般有沉淀、過濾、加氯消毒幾個生產(chǎn)工藝和步驟。
1、沉淀:原水加入混凝就,一般是加入少量硫酸鋁鉀(明礬)或三氯化鐵,混凝就水解產(chǎn)生的絮狀物,在沉淀的同時,將水中的懸浮物共同沉淀。沉淀的過程在沉淀池中進行,水在迂回緩慢流動中,或者多次溢流中,絮狀物得以充分去除。
2、過濾:沉淀后的水,經(jīng)過沙濾和活性炭的過濾,去除殘余雜質。3、消毒:在過濾后的水中,通入少量氯氣消毒,正規(guī)的自來水沒有用漂白粉消毒的。
有的自來水在原水進自來水廠以前,投入少量硫酸銅滅藻,如天津市的“引灤入津”的天然水,在水廠的引水渠中就是這樣。
建議您先了解一下目前凈水器行業(yè)的兩大技術:1、反滲透。2、超濾。反滲透是目前全球公認的最安全、最科學的水處理技術,通過反滲透膜出來的水基本是純水,就是只有水分子,所以是最安全的,故反滲透機又叫做純水機。超濾的過濾精度緊次于反滲透,出的不是純水,因為超濾膜的孔徑比反滲透大一些,所以有些廠家就宣傳超濾凈水器是可以保留礦物質的凈水器,其實是避重就輕,既然不是純水,那么水里就可能會有直徑小于超濾膜孔徑的細菌、病毒、化學污染物存在,當然也可能會有一些是對人體有益的元素,但在現(xiàn)在的水環(huán)境下,安全都難以保證,何以談健康?所以我認為還是反滲透的凈水器比較好。除以上兩種技術以外的凈水機都屬于微濾機,是肯定不能直飲的。
目前凈水行業(yè)凈水器的標準配置:
第一級:PP棉,作用:過濾大顆粒的污染物
第二級:顆?;钚蕴縂AC,作用:吸附水中的化學污染物
第三級:燒結活性炭CTO,作用:進一步吸附水中的化學污染物
第四級:RO反滲透膜/超濾膜,作用:截留前三級未處理的污染物
第五級:后置活性炭T33,作用:改善純水/凈水的口感
私信我,我們進一步交流。
根據(jù)凈水器的產(chǎn)品特性,超濾機500元左右,反滲透純水機800元左右是比較合理的價格,因為凈水器的主要花費是在使用過程中定期更換的濾芯上,機器的外殼、電路等元器件成本不是很高的。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77秒